年初十的上午,陈清晨接到了领导的电话。电话那头,领导用温和却不容置疑的语气告知她,
因工作上的失误,她和另一位同事将被通报批评并调离原岗位。
领导甚至"体贴"地表示“这些年在银行工作辛苦了,趁过年有时间好好休息一下,
在家多陪陪老人和孩子,过完元宵节再来交接工作,去新部门报。”挂断电话后,
陈清晨站在窗前,寒意从脚底直窜上心头。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
却照不进她此刻阴霾密布的心。她比谁都清楚,
自己在这件事上不过是个无辜的"夹心饼干",既非经手人,也非总负责人,
仅仅因为涉事的下属是她的团队成员,就要承担最重的处罚。更讽刺的是,
这种操作模式在行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大领导们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东窗事发,
却要她来当这个替罪羊。她有种心寒齿冷的感觉,从名校毕业就进入这家银行,十几年来,
她把最美好的青春、最充沛的**都奉献给了这份事业。如今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
不能辞职不敢摆烂,早已不是可以任性冲动的年纪。新岗位意味着什么,她心知肚明,
那是个专门安置"关系户"的闲职,专业能力毫无用武之地,晋升通道完全封闭,
而且还像后宫一样勾心斗角。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被生生折断了翅膀,
她苦心经营多年的职业规划,那些踌躇满志的晋升蓝图,都在这一刻化为泡影。
她知道目前她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接受调岗,要么主动离职。没有申诉的机会,
没有辩解的余地。她想起自己寒窗苦读的十二年,想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
想起挑灯夜战的考研岁月,想起这些年兢兢业业的付出......所有的努力,
就这样被一纸调令轻描淡写地抹杀。窗外的院子里,李菲儿正在教妈妈拍视频,
时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陈清晨深吸一口气,没有背景的她只能接受这个安排,不是屈服,
而是为了生活必须做出的妥协,但心底那个骄傲的自己,正在无声地哭泣。晚上,
陈清晨跟李菲儿躺在被窝里聊天,“你今天怎么了,一整天都闷闷不乐,心事重重的样子。
”李菲儿问道。“单位领导来电话了,一开年就给我来了个通报,然后调离岗位,
把我安排到了后宫。”陈清晨有些颓废的说。一提“后宫”两个字,
深谙职场生存之道的李菲儿立马明白了陈清晨的境遇,两个人都沉默了,
她记得以前上高中时,大雨天王姨就让别回家,跟陈清晨住一屋,
两个人也是这样挤在一起聊理想,聊未来。但那个时候不管风雨再大,
她们对未来都充满着幻想和热情,但是现在,她已经没有未来了,
而陈清晨也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折断了翅膀。“你有没有想过辞职?”李菲儿问。“辞职?
”陈清晨有些吃惊的看着她,“我辞职还能上哪找工作?还有房贷,
将来小雨上学还要花很多钱,自己还要养老。”一想到这些,陈清晨的心就变得沉重起来。
“晨晨,去做你喜欢的事吧,意外和死亡不知哪个来得更早。”李菲儿搂着陈清晨,
“不管我在不在,这辈子你不用担心钱不够用事,帮我把下半辈子活好。”听到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