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书仔细看完柳如烟的改革方案后,眉头紧锁。"江夫人,
你这个方案......"他犹豫道,"恐怕实施起来有困难。""王大人,有何困难?
"柳如烟问道。"你看,减税这一条,会影响国库收入。朝廷财政本就紧张,如何能减税?
""王大人,请看这里。"柳如烟指着方案中的一段话,"我建议先在京城试点,
减税的同时扩大税基。通过促进商贸繁荣,让更多人参与经商,这样总体税收不但不会减少,
反而会增加。"王尚书还是摇头:"理论上或许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风险太大。
万一失败了,谁来承担责任?"柳如烟明白,王尚书是不想承担风险。"王大人,
如果您觉得有困难,我可以直接向陛下汇报。"她说道。王尚书脸色一变:"江夫人,
这...这不合规矩吧?""陛下让我协助您,如果您不需要我的协助,
我只能向陛下请示了。"柳如烟态度坚决。王尚书无奈,只好同意先呈报给皇帝。几日后,
皇帝召集重臣讨论柳如烟的改革方案。"各位爱卿,对这个方案有何看法?"皇帝问道。
"陛下,臣觉得这个方案过于激进。"一个大臣站出来反对,"贸然减税,
恐怕会影响国库收入。""是啊,陛下。"另一个大臣附和,
"而且这个方案是一个女子提出的,未免有些......""有些什么?"皇帝脸色一冷。
"臣不敢妄言。"那大臣连忙低头。"朕问你们对方案的看法,
不是问你们对提出方案的人有什么看法。"皇帝语气严厉,"若是方案好,
就算是乞丐提出的,朕也会采纳。若是方案不好,就算是朕亲自提出的,也要否决。
"众大臣不敢再说话。"江夫人,你来说说这个方案的可行性。"皇帝直接点名。
柳如烟站出来,详细阐述了方案的各个环节,并且回答了大臣们的疑问。她的回答条理清晰,
论证有力,让在场的大臣们都刮目相看。"好!"皇帝拍案叫绝,"朕决定采纳这个方案,
先在京城试点。""陛下圣明!"众大臣齐声道。虽然表面上都在恭维,但柳如烟能感觉到,
很多人心里是不服的。散朝后,江临风在翰林院也听说了这件事。"江兄,恭喜啊!
"同僚们纷纷恭贺,"令夫人的方案被陛下采纳,真是可喜可贺。""多谢各位。
"江临风谦虚道。"不过江兄也要小心啊。"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僚私下提醒,"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令夫人现在风头正盛,难免会有人眼红。"江临风心中一紧,
他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回到家中,他把这些担忧告诉了柳如烟。"如烟,最近你要小心一些。
"他说道,"有些人可能会故意找你的麻烦。""我知道。"柳如烟点头,
"不过既然陛下信任我,我就要把这件事做好。""嗯,但是你要记住,做事的时候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