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新梅服装“正式开业。
我和张晓兰连夜布置店面,将二十平米的空间利用到极致。左侧挂连衣裙,右侧摆衬衫和半身裙,中间展台放着手包和配饰。
“这标语怎么样?”张晓兰指着门口的黑板,“'庆祝三八节,全场八折'!”
我笑着点头,将最后一件淡黄色连衣裙挂好。
这款式借鉴了前世1983年流行的收腰设计,但在省城绝对是首创。
清晨八点,鞭炮声响彻大学路。
“开业大吉!”张晓兰兴奋地剪断红绸。
第一批顾客是闻讯而来的女大学生,其中不少是我的同学。
“天啊!这裙子太漂亮了!”张小红第一个冲进来,抓起黄色连衣裙就往身上比划。
“这款很适合你,“我笑着建议,“配白色腰带会更出彩。”
不到一小时,店里挤满了人。
我和张晓兰忙得脚不沾地,临时叫来帮忙的林诗雨也满头大汗。
“梅姐,这件卖完了!”诗雨举着一件蓝色衬衫喊道。
“仓库还有十件!”我边收钱边回答。
中午时分,我们不得不暂时关门补货。
“疯了!全疯了!”张晓兰数着钱箱里的钞票,手都在发抖,“半天就卖了三百多!”
我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门外不肯离去的顾客,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前世这个时候,我正被周建国囚禁在家里,给三个孩子洗尿布。
今生,我终于活出了自己的样子。
下午,省报的记者闻讯而来。
“听说店主是大学生?太了不起了!”年轻女记者好奇地打量我,“能采访您吗?”
我本想拒绝,但转念一想,点了点头。
《女大学生创业开服装店,引领省城新时尚》——第二天,这篇报道登上了省报生活版。
配图中,我站在店铺前,身后是“新梅服装“的招牌,笑容自信而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