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捷科技”的轰然倒塌和林家的悲惨下场,如同一块分量十足的投名状,被陈默巧妙地利用起来。他让周律师将这场干净利落、证据确凿的反击战整理成一份详尽的案例报告,重点突出了默晴科技对知识产权的强硬捍卫态度、面对恶意竞争时的雷霆手段以及背后展现出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
这份报告,连同那份数据爆炸、前景诱人的融资计划书(BP),被精心包装,精准地投递到了几家真正有实力、有眼光的顶级风险投资机构(VC)手中。其中,就包括在国内投资界赫赫有名的“启明创投”和“红杉资本”。
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超忆笔记”本身的亮眼数据和巨大潜力已是稀缺标的,而陈默在处理“迅捷科技”事件中展现出的杀伐果断、缜密布局和深不可测的背景(在VC眼中,能如此迅速调动税务、质检、银行等多方力量精准打击对手,绝非普通学生能做到),更是为他本人和默晴科技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强大的光环。
仅仅在报告发出后的第三天,陈默就接到了来自“启明创投”合伙人之一、素有“点金手”之称的徐天放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陈默先生?我是启明创投的徐天放。你的BP和那份‘战报’,很有意思。明天下午两点,我在滨海君悦酒店顶楼咖啡厅等你,我们面谈。”
机会来了!
陈默放下电话,深吸一口气,眼中精光爆射。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战场!与VC大佬的谈判,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每一个估值数字背后都是看不见的刀光剑影!
他立刻开始着手准备。重新梳理数据模型,推演各种谈判策略,预判对方可能提出的刁钻问题。苏晚晴也放下了设计工作,全力配合,将“超忆笔记”的视觉设计理念、用户反馈精华整理成精美的演示文档。两人在出租屋里反复演练,陈默扮演咄咄逼人的投资人,苏晚晴则负责展示产品灵魂。
“晚晴,记住,”演练间隙,陈默看着苏晚晴依旧有些紧张却异常专注的侧脸,认真叮嘱,“当徐天放问到设计理念时,不要讲技术术语,就讲你最本真的想法。那个云朵羽毛笔,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它想传递什么感觉?你的真诚和热爱,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量。”
苏晚晴用力点头,清澈的眼眸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嗯!我明白!”
滨海君悦酒店,顶楼咖啡厅。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城市天际线,午后的阳光洒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
陈默和苏晚晴准时到达。陈默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休闲西装(临时租的),洗去了连日熬夜的疲惫,眼神沉静锐利,气场沉稳。苏晚晴则是一身简约得体的米白色连衣裙,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后,脸上略施淡妆,手里抱着装有iPad和演示文件的包,虽然依旧有些紧张,但那份对作品的热爱让她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沉静而专注的光彩。
徐天放已经等在那里。他看起来四十多岁,身材保持得很好,穿着考究的定制西装,眼神锐利如鹰,带着久居上位的从容和一种洞悉人心的压迫感。
“徐总,您好。我是陈默,这位是我们默晴科技的首席设计师,苏晚晴。”陈默不卑不亢地伸出手。
“徐总好。”苏晚晴微微欠身,声音清亮。
徐天放的目光在两人身上快速扫过,尤其在苏晚晴身上多停留了一瞬,似乎对她如此年轻且气质独特的设计师有些意外。他微微一笑,与陈默握手:“陈总,苏**,请坐。二位比我想象中还要年轻有为。”
寒暄过后,直奔主题。
徐天放的问题果然犀利而刁钻,直指核心:
-用户爆炸式增长是否可持续?如何应对巨头的模仿和竞争?(如Evernote)
-目前的盈利模式单一(依赖少量高级功能订阅),如何拓展?
-团队过于年轻,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否足以支撑后续的高速发展?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后续策略?
-未来3-5年的核心战略方向?
每一个问题都如同手术刀,精准地剖析着默晴科技的现状和隐忧。
陈默早有准备。他从容应对,数据信手拈来,逻辑清晰严密:
-用户增长源于产品力不可替代性(展示用户粘性和自发传播数据),巨头反应迟缓且产品形态臃肿,默晴专注轻量化与自由组织是护城河;
-盈利模式已规划:企业级协同定制、知识付费平台对接、高级AI辅助功能订阅,路线图清晰;
-团队年轻是劣势更是优势(学习迭代快),核心成员(尤其技术)能力经实战检验(服务器危机应对),已着手引入资深顾问;
-知识产权是生命线(“迅捷科技”案例展示决心),已构建完整防御体系并预留诉讼基金;
-核心战略:深耕效率工具,打造个人知识管理OS,向企业服务及教育领域延伸,构建生态闭环。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数据扎实,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又充满了对未来的宏大构想和坚定信心。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和掌控力,让徐天放眼中的欣赏之色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