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海岛:我的逆袭之路免费阅读全文,主角陈东柳燕小说

发表时间:2025-08-15 14:49:07

>>>>《重生海岛:我的逆袭之路》 在线阅读<<<<

2001年的春风,把青屿镇吹得绿油油的。镇中学门口的老槐树抽出新枝,放学路上,总能听见男生们窃窃私语——“快看,安芝出来了!”

十三岁的安芝像雨后的春笋,猛地窜高了小半头。蓝布褂子换成了淡粉色的连衣裙,两条麻花辫解开了,长发在身后扎成个松松的马尾,随着走路的步子轻轻晃。皮肤是被春风吹透的白皙,眼睛笑起来像含着水光,镇上的老人见了都夸:“安技术员家的闺女,真是越长越俊,快成咱青屿镇的镇花了!”

这话传到安芝耳朵里,她总会红着脸跑开,心里却偷偷想起一个人。

“东哥,你看啥呢?魂都飞了!”狗剩用胳膊肘撞了撞陈东,顺着他的目光往学校门口瞟,“哦——看镇花呢?啧啧,咱安芝妹妹是真长开了,以前像颗小青梅,现在跟熟透的水蜜桃似的。”

十六岁的陈东站在荔枝园的篱笆边,穿着件白色的短袖,阳光把他的轮廓照得格外清晰。这一年,他的五官彻底长开了,眉眼深邃,下颌线利落,笑起来时那点少年气混着点沉稳,镇上的姑娘路过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陈婶昨天还跟我说,”狗剩挤眉弄眼,“说你现在这模样,跟电视里演《激战》的彭于晏似的,帅得让人不敢直视。”

“滚蛋。”陈东笑着推了他一把,耳根却有点发烫。他最近在学校补功课,偶尔听见女生议论“陈东好帅”,总觉得浑身不自在,还是在园子里挥锄头踏实。

“真的!”石头从旁边的菜地里探出头,手里还攥着把青菜,“我二姨家的表妹,天天托我打听你喜欢啥样的姑娘,说要给你写情书呢。”

“再瞎说我扣你工钱。”陈东拿起靠在篱笆上的铁锹,往爷爷家走——今天爷爷说有要事商量,让他早点回去。

陈家老院的堂屋里,烟雾缭绕。爷爷坐在太师椅上,手里的旱烟袋“吧嗒吧嗒”响,四个儿子(陈东的大伯、二伯、爸爸和小叔)坐在底下的长凳上,神色都挺严肃。

“都到齐了就说正事。”爷爷磕了磕烟袋锅,清了清嗓子,“咱家那片老林地,分了!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每家一百五十亩,地界我都划好了,明儿就让你妈把地契分下去。”

四个儿子都愣了,随即脸上露出喜色。青屿镇的土地金贵,一百五十亩地可不是小数目,足够种上大片果树,或者开成鱼塘。

“爸,那东子他们这辈呢?”陈东的爸爸问,“他弟弟妹妹还小,东子现在能干,要不……”

“东子有他的事。”爷爷看向刚进门的陈东,眼神里带着期许,“咱家后堂那片荒坡,连着十亩洼地,以前是口老鱼塘,后来填了。我寻思着,让东子去把它开出来,重新挖成鱼塘,养点鱼虾蟹,正好跟他的荔枝园搭着干。”

陈东眼睛亮了。他早就看上那片洼地了,离荔枝园不远,引水方便,要是挖成鱼塘,既能搞养殖,又能给荔枝树灌溉,简直一举两得。

“爷爷,我能行!”他往前站了一步,腰杆挺得笔直。

“我知道你能行。”爷爷笑了,“但丑话说在前头,锄头镰刀我给你备齐,人手你自己找,挖到石头、遇到难题,都得自己扛。这十亩地,是给你的试炼,成了,以后家里的大事,你就能说了算。”

“放心吧爷爷!”陈东攥紧了拳头,心里像揣了团火。

消息很快传遍了青屿镇。有人说陈家老爷子偏心,给长孙十亩地当试炼;也有人说陈东有福气,年纪轻轻就有自己的产业;更多人等着看笑话——那片老鱼塘荒了十几年,底下全是石头,想重新挖开,难着呢!

柳燕听说后,拎着袋刚出锅的糖糕来找陈东,站在荔枝园门口喊他:“东哥,听说你要去挖鱼塘?我爸说那地方邪乎,以前有人想挖,挖了三天就放弃了,说底下全是硬石头。”

十六岁的柳燕也长变了,留了头时髦的卷发,穿着紧身牛仔裤,走到哪儿都像个发光体。她看着陈东,眼里带着点担心,又有点佩服:“你这折腾劲儿,真是没变。以前打架冲第一,现在干事也冲第一。”

“不折腾咋赚钱?”陈东接过糖糕,打开纸包咬了一口,甜得恰到好处,“你爸当年开杂货铺,不也没人看好吗?还不是成了镇上的首富。”

“那不一样。”柳燕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我爸是运气好,你这是实打实的力气活。需要帮忙不?我让我哥去给你搭把手,他力气大。”

“不用,我找狗剩和石头就行。”陈东摆摆手,“你要是闲得慌,不如帮我看看账本,最近荔枝园的收支有点乱。”

“行啊。”柳燕一口答应,眼睛弯成了月牙,“不过得给我工钱,最少一天两串糖葫芦。”

“没问题。”陈东看着她笑,突然觉得,十六岁的柳燕,好像也没系统标记得那么讨厌。

正说着,安芝背着书包走过来,看见他们在说话,脚步顿了顿,想走又不太好意思。她今天穿了件鹅黄色的针织衫,长发被风吹到脸颊边,抬手捋头发时,露出纤细的手腕,看得旁边几个路过的男生都看直了眼。

“安芝来了。”陈东主动打招呼,“放学啦?”

“嗯。”安芝点点头,目光落在陈东手里的糖糕上,又很快移开,“东哥,你要开鱼塘呀?我爸说那片地的土质适合养鲈鱼,成活率高,而且市场价也不错。”

“哦?还有这说法?”陈东来了兴趣,“你爸咋知道的?”

“我爸以前在农校学过水产养殖。”安芝说着,从书包里掏出个小本子,“这是我帮你抄的鱼塘开挖要点,比如坡度要多少,水深咋控制,还有咋防漏水,你看看有用不。”

陈东接过本子,上面的字迹还是那么娟秀,只是比去年多了点力道。他翻了两页,全是干货,连挖鱼塘时要避开地下暗河这种细节都写了,比镇上的老渔民说得还清楚。

“你爸可真是个宝藏啊。”陈东忍不住夸了句。

安芝的脸“腾”地红了,小声说:“我爸说,要是你挖鱼塘缺技术,他可以来帮忙指导,不要钱。”

“那多不好意思。”陈东笑了,“等鱼塘挖成了,我请你们父女俩吃烤鱼。”

“好啊。”安芝眼睛亮了,像落了两颗星星,“我不挑食,烤啥都行。”

柳燕在旁边看得直乐,用胳膊肘碰了碰陈东,压低声音说:“瞅瞅,镇花都主动给你送攻略了,你可得加把劲,别辜负人家的一片心意。”

安芝听见了,头埋得更低了,长发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通红的耳朵尖。

接下来的日子,陈东真的一头扎进了后堂的荒坡。

他带着狗剩和石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扛着锄头、推着独轮车往坡上赶。先是清荒草,一人多高的杂草割了三天才清干净;然后是挖石头,底下的石头比想象中还多,最大的一块得四个人抬才能挪开;最麻烦的是引水,他们沿着坡地挖了条水渠,把山泉水引到鱼塘里,光是这项活就干了半个月。

陈东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脸被晒得更黑了,但眼神却越来越亮。每天收工回家,他都会翻安芝给的笔记本,遇到不懂的地方,第二天就去农技站找安芝爸请教,顺便……问安芝几道数学题。

安芝每次都耐心解答,讲题时会下意识地靠近他,发梢偶尔扫过陈东的胳膊,像羽毛轻轻挠过,让他心里痒痒的。有一次,她讲得太投入,没注意到脚下的石头,差点摔倒,陈东眼疾手快扶住她的腰,两人都愣了,安芝的脸瞬间红透,挣开他的手就跑,连书包都忘了拿。

“啧啧,这化学反应。”狗剩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拍着陈东的肩膀笑,“东哥,赶紧的,别等人家姑娘被别人追走了。”

陈东没说话,只是看着安芝跑远的背影,嘴角忍不住上扬。

一个月后,十亩鱼塘终于挖成了。

塘埂整整齐齐,水深恰到好处,山泉水顺着水渠哗哗往里流,清澈见底。爷爷来看了,点着头说:“不错,有我当年的样子。”四个伯伯也送来鱼苗,说是给侄子的贺礼。

放鱼苗那天,陈东请了镇上的乡亲来帮忙。安芝和她爸也来了,安芝爸指导大家怎么放苗,安芝则帮着陈东记账,阳光照在她脸上,白里透红,好看得让人移不开眼。

柳燕也来了,拎着一大袋汽水,给大家分发,看见陈东和安芝凑在一起看账本,笑着喊:“我说你们俩,能不能顾着点场合?这么多人看着呢!”

安芝的脸又红了,赶紧往旁边挪了挪。陈东却挺坦然,笑着说:“记账呢,别瞎起哄。”

夕阳西下时,鱼塘里的鱼苗欢快地游着,水面波光粼粼。陈东站在塘埂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踏实得很。十六岁的他,有了60亩荔枝园,有了10亩鱼塘,还有了重返校园的勇气,身边有兄弟帮忙,有家人支持,还有……两个各有千秋的姑娘。

系统面板在他眼前亮着:当前资产:荔枝园60亩(估值10万)+鱼塘10亩(初期投入3万)+现金5万,下面还有一行新提示:安芝好感度75/100:对你的好感藏不住啦,加油哦!

陈东笑了,抬头看向天边的晚霞。青屿镇的风里,好像又多了点甜丝丝的味道,比荔枝还甜,比糖糕还暖。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属于他的日子,还长着呢。而那个被称为“镇花”的小姑娘,和他这个被比作“彭于晏”的少年,故事才刚刚写了个开头。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