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林星眠顾海小说星眠海未曾知晓在线全文阅读

发表时间:2025-10-21 14:51:44

>>>>《星眠海未曾知晓》 在线阅读<<<<

第1章:完美的假面九月的晨光透过香樟树的缝隙,在晨会上学生们的肩头跳跃。广播里,

教导主任的发言冗长而沉闷,台下是此起彼伏的细微哈欠声。直到那个身影走上主席台。

林星眠穿着熨帖的校服,步伐从容,马尾辫在脑后划出利落的弧线。她站定在话筒前,

未语先笑,眉眼弯起,露出八颗洁白的牙齿,弧度完美得像是用尺子量过。“尊敬的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她的声音清亮悦耳,透过音响传遍操场,

瞬间驱散了之前的沉闷。演讲内容是关于新学期的规划与展望,条理清晰,引经据典,

却又不会让人觉得卖弄。她时而与台下的同学进行眼神交流,

目光真诚而温暖;时而因为一个恰到好处的幽默引发出阵阵低笑。阳光落在她身上,

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光晕。“哇,林星眠真是绝了,成绩好,长得漂亮,连演讲都这么厉害。

”后排有男生低声感叹。“是啊,感觉没什么是她做不好的,完美得不像真人。

”旁边的人附和道。苏晓用手肘碰了碰旁边看似听得专注的女生,小声道:“星眠,

稿子背得真熟,昨晚又熬夜了吧?”林星眠侧头对苏晓笑了笑,眼神温和,

低语回应:“还好,准备了而已。”只有她自己知道,这看似轻松的“准备”背后,

是反复修改十几遍的稿子和对着镜子练习到脸部肌肉僵硬的努力。

她的微笑是精密计算后的肌肉记忆,她的从容是无数次预演后的条件反射。

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尖叫着“快点结束”,但她的外表,无懈可击。演讲结束,掌声雷动。

她鞠躬,微笑,走下台,每一步都控制在最优雅的节奏里。晨会散场,人潮涌动。

林星眠抱着刚刚收上来的班级作业,快步走向教师办公室。一阵突兀的秋风吹过,

卷起她臂弯里最上面的几张试卷,纷纷扬扬地散落一地。她轻呼一声,连忙弯腰去捡。

周围脚步匆匆,有人瞥了一眼,却并未停留。就在这时,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伸了过来,

默不作声地帮她按住了几张险些被踩到的纸。那双手的手指修长,指甲修剪得很干净,

但指关节处却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旧痕。林星眠抬头,撞进一双眼睛里。是顾海。

他穿着洗得有些发旧的校服,身形挺拔,却微微佝偻着背,显得疏离。他没有看她,

只是专注地捡着地上的纸,动作很快,带着一种不愿多停留一秒的急促。他的眼神低垂,

浓密的睫毛遮住了眼底的情绪,但就在他递过整理好的纸张,与她视线相接的那一瞬,

林星眠捕捉到了一丝极快闪过的情绪——不是同情,不是好奇,

而是一种……近乎审视的锐利,仿佛能穿透她脸上完美的笑容,

看到下面某些不为人知的东西。“谢谢。”林星眠下意识地维持着微笑,语气礼貌。

顾海没有回应,只是微微颔首,随即站起身,像一阵沉默的风,汇入人流,瞬间消失不见。

仿佛刚才的出手相助,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甚至不愿留下痕迹的插曲。

林星眠握着那叠失而复得的试卷,指尖还残留着纸张冰凉的触感,

以及刚才那一瞥带来的、莫名的心悸。她重新调整好脸上的表情,继续向办公室走去,

只是脚步,微微乱了一拍。第2章:孤岛的传言“你说顾海?”课间,苏晓咬着吸管,

瞪大了眼睛,“星眠,你怎么会问起他?”林星眠整理着书桌,

状似无意地说:“早上他帮我捡了下东西,感觉……挺特别的。”“何止是特别,

简直是座移动冰山!”苏晓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听说他高一的时候挺混的,

跟校外的人打过架,还被记过处分。平时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看窗外,作业从来不做,

考试全靠蒙。老师们都拿他没办法。”“为什么打架?”“不清楚,传言很多,

有说是为女生,有说是他本身脾气就爆。”苏晓耸耸肩,“反正他现在独来独往,

没人敢惹他,也没人跟他玩。感觉他整个人都罩在一个透明的罩子里,生人勿近。”正说着,

班主任李老师走了进来,环视教室:“顾海又没来?”底下一片寂静。李老师叹了口气,

目光落在林星眠身上:“林星眠,你是学习委员,辛苦一下。

这是今天各科的复习资料和试卷,放学后你给他送一趟,地址我发你手机上。

顺便……看看他是不是有什么事。”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与担忧。放学**响起,

同学们如同出笼的鸟儿般涌出教室。林星眠看着手机上的地址——学校东南角的旧体育馆,

那个据说早已废弃的地方。她抱着资料,穿过渐渐安静下来的校园。旧体育馆周围杂草丛生,

红砖墙上爬满了藤蔓,显得有几分荒凉。她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铁门,

一股混合着灰尘和旧木头的味道扑面而来。馆内光线昏暗,只有高处的窗户透进几缕夕阳。

空旷的场地中央,一个身影正在运球。是顾海。他没有穿校服,只着一件简单的黑色T恤,

额上带着汗珠。他运球的节奏时快时慢,身形晃动,猛地起跳、投篮——动作流畅得惊人,

带着一种野性的、未经雕琢的美感。篮球划过一道精准的弧线,“唰”地一声空心入网。

那声音在寂静的场馆里格外清晰。林星眠站在原地,有些愣神。

这和她听说的“问题少年”形象相去甚远。眼前的顾海,在篮球场上仿佛变了一个人,

专注、敏捷,甚至……带着一种凛冽的光芒。顾海注意到了门口的动静,运球停下,

看了过来。他的眼神恢复了平时的疏离,甚至因为被打扰而染上一丝不悦。“有事?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运动后的喘息。林星眠走上前,递过资料:“李老师让我给你的,

今天的复习资料和试卷。”顾海瞥了一眼她手中的东西,没有接:“不需要。

”“可是……”“我说了,不需要。”他打断她,语气没有任何起伏,

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拒绝。他拿起地上的外套搭在肩上,绕过她,径直朝门口走去,

没有再多看她一眼。林星眠抱着那叠被拒绝的资料,站在原地,听着他的脚步声消失在门外。

馆内只剩下篮球落地后单调的、一下又一下的弹跳声。她看着那个孤寂的篮筐,

心中充满了疑问。这座“孤岛”,似乎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第3章:窥见裂痕又是令人窒息的一天。昨晚回到家,

迎接林星眠的不是温暖的灯光和饭菜香,

而是摔碎在地上的瓷杯和父母卧室门内压抑的争吵声。她默默地回到自己房间,戴上耳机,

将音量开到最大,

不住那些尖锐的词汇钻进耳朵——“离婚”、“受不了”、“都是为了你”……“为了你”,

这三个字像枷锁,牢牢地铐在她的脖子上。她必须优秀,必须懂事,

必须成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唯一光鲜的门面。今天一整天,

她都感到一种从骨髓里透出的疲惫。脸上的微笑像一张僵硬的假面,

每一次肌肉牵动都耗费巨大的心力。耳边同学的谈笑,老师的夸奖,都变得模糊而遥远。

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她终于撑不住了。以去洗手间为借口,她逃离了教室,

几乎是踉跄着爬上了教学楼通往天台的楼梯。这里通常锁着,

但她知道角落里有一扇坏掉的锁,可以推开。天台上空无一人,开阔的风瞬间包裹了她,

吹乱了她的头发。她走到栏杆边,望着下面渺小的、行色匆匆的人群,

积压了一整天的情绪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眼泪无声地滑落,起初是安静的啜泣,

随后变成了无法抑制的、压抑的痛哭。她蹲下身,把脸埋在臂弯里,肩膀剧烈地颤抖着。

那个完美的“林星眠”在这一刻彻底碎裂,只剩下一个无助、悲伤、真实的十七岁女孩。

她不知道哭了多久,直到感觉喉咙干涩,眼泪流尽。“擦擦吧。

”一个低沉、略带沙哑的声音在旁边响起,同时,一包打开的纸巾递到了她眼前。

林星眠猛地抬头,泪眼模糊中,她看到了顾海。他就站在几步之外,不知在那里待了多久。

夕阳在他身后勾勒出金色的轮廓,他的表情隐在阴影里,看不真切。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露出惊讶或怜悯的神情,只是平静地看着她,

仿佛她此刻的狼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林星眠的心跳骤停了一拍,

巨大的羞耻感和被看穿的恐慌让她瞬间涨红了脸。她慌乱地接过纸巾,胡乱地擦着脸,

语无伦次:“我……我没事……只是沙子进眼睛了……”老套又苍白的借口。

顾海没有戳穿她,也没有离开。他的目光掠过她红肿的眼睛,看向远处起伏的城市天际线,

过了一会儿,才淡淡地开口,声音融在风里,却清晰地敲在她的鼓膜上:“哭出来,不丢人。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猛地撬开了她内心某个紧锁的盒子。没有安慰,没有追问,

只是一种简单的、近乎冷酷的认同——认同了她有悲伤的权利,认同了眼泪的价值。

林星眠怔怔地看着他,忘了反应。顾海没有再说什么,他收回目光,转身,

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天台。风还在吹,林星眠握着那包带着他体温的纸巾,

指尖微微颤抖。脸上泪痕未干,心底却因为那句“不丢人”,掀起了一场无声的海啸。

他看到了,看到了她最不堪、最不想被人看见的一面。可是,

预想中的难堪和恐惧并没有持续太久,一种奇异的、被理解的震撼,缓缓漫上心头。

第4章:意外的同盟物理老师站在讲台上,宣布了校级创新大赛的消息,

并要求以两人小组形式报名,名单下周上交。“星眠,我们一组吧!”苏晓立刻凑过来。

“林星眠同学,请问你有组员了吗?”温润的男声同时响起。是学生会主席沈慕辰,

他站在课桌旁,笑容和煦,目光真诚地落在林星眠身上。林星眠有些为难地看了看苏晓,

正准备开口,讲台上的物理老师扶了扶眼镜,补充道:“为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这次分组由老师统一安排。我已经根据上学期的成绩和表现拟好名单了,

现在念一下……”教室里瞬间响起一片哀嚎和窃窃私语。“第一组,林星眠,

”老师念出第一个名字,顿了顿,目光在教室里扫视了一圈,

落在了那个靠窗的、空着的位置,然后念出了第二个名字,“和顾海。”教室里安静了一瞬,

随即爆发出更大的议论声。“顾海?他从来不做小组作业的啊!”“林星眠也太惨了吧,

跟那种人一组……”“老师怎么安排的啊……”林星眠也愣住了。

她下意识地看向那个空座位,脑海里浮现出天台上那个沉默的身影和那包纸巾。和他一组?

这简直是最不可能的搭配。放学后,林星眠再次来到了旧体育馆。这一次,顾海没有在打球,

而是靠坐在墙边,戴着耳机,闭目养神。“顾海同学,”林星眠走到他面前,

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关于物理创新大赛的小组作业……”顾海睁开眼,

摘下一边耳机,眼神里是显而易见的不耐烦。“我没兴趣。”“这是老师指定的任务,

算作期末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林星眠试图解释重要性。“与我无关。”对话陷入了僵局。

林星眠深吸一口气,压下内心的无奈。她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资料和构思,

摊开在他面前:“我初步设想了一个‘基于光学原理的智能导盲杖’的方案,

这是思路框架和初步的文献检索。我们可以分工,你负责……”“华而不实。

”顾海冷不丁地打断她,目光扫过她那几张写得密密麻麻的A4纸,“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复杂,对使用者并不友好。为了拿奖而刻意堆砌技术,意义在哪?

”林星眠被他毫不客气的评价噎住了。这个方案她构思了很久,自觉新颖且有深度,

却被他贬得一文不值。一股火气窜了上来,

但长期的习惯让她维持着表面的冷静:“那你的高见是?”顾海沉默了片刻,

从身旁的背包里扯出一本空白的草稿本,拿起笔,快速地在上面画了起来。线条简洁,

却轮廓分明。“城市夜间照明存在大量盲区,尤其是小巷、楼梯口。

一个基于压力传感和红外感应的便携式警示灯,成本低廉,易于普及。”他边画边说,

语气没有任何波澜,却逻辑清晰,“重点不是技术多炫酷,

是解决实际生活中被忽视的小问题。”他画了一个简单的设计图,

标注了几个关键节点和元件,虽然粗糙,

但核心思想一目了然——实用、高效、充满人文关怀。林星眠看着那张草稿,一时语塞。

她不得不承认,他的想法比她的更接地气,也更能体现“创新”服务于“人”的本质。

她一直沉浸在追求“高大上”的完美方案里,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需求。

她第一次在智力领域被如此直接而彻底地否定,并且无法反驳。这种被看穿设计意图,

甚至被看穿内心那点“功利心”的感觉,让她感到一阵轻微的恐慌,

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折服。“所以,”顾海放下笔,抬眼看向她,眼神依旧没什么温度,

却不再全是拒绝,“合作可以。按我的思路来。”这不是商量,是陈述。

林星眠看着他那双沉静的眼眸,又看了看那张充满洞察力的草稿,内心挣扎了片刻。最终,

理性战胜了那点小小的不甘。她点了点头,轻声说:“好。”空旷的体育馆里,

阳光透过高窗,在布满灰尘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因为一个意外的同盟,第一次产生了实质性的、充满张力的交集。

第5章:靠近与了解创新大赛的项目启动后,

林星眠和顾海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而高效的工作模式。他们通常在放学后的旧体育馆碰面,

交流简洁到近乎吝啬,却意外地默契。林星眠负责理论推导和文档撰写,

顾海则专注于结构设计和可行性分析。他的思路清晰锐利,

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她方案中不切实际的部分。为了完善顾海提出的“盲区警示灯”模型,

他们需要寻找合适的压力传感器样本。顾海提到学校后街的一家电子元件店可能有货。

穿过喧闹的放学人潮,林星眠跟着顾海拐进了一条相对安静的小巷。就在那家元件店旁边,

有一家挂着“爱心宠物医院”牌子的店面。“稍等。”顾海在宠物医院门口停下脚步,

从书包侧袋掏出一个折叠好的、看起来像是旧报纸包着的小包裹,“我进去放点东西。

”林星眠有些诧异,点了点头,等在门外。透过明亮的玻璃窗,

她看到顾海熟稔地跟值班的护士打了声招呼,然后将那个小包裹递了过去。护士笑着接过,

似乎对此习以为常。更让林星眠惊讶的是,

一只原本趴在角落垫子上、后腿打着绷带的黄色土狗,看到顾海后,竟然努力支起身子,

欢快地摇起了尾巴。顾海走过去,蹲下身,伸手轻轻揉了揉狗狗的脑袋。

他侧脸的线条在那一刻变得异常柔和,眼神里的冰霜仿佛被春日暖阳融化,

流露出一种林星眠从未想象过的温柔。那一刻,林星眠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他从宠物医院出来,神情已恢复惯常的淡漠,仿佛刚才那一幕只是她的幻觉。“你常来这里?

”林星眠忍不住问。“嗯。”他应了一声,没有多余的解释。在电子元件店寻找所需零件时,

那位看起来和顾海很熟的护士正好出来透气,看到了林星眠,

友善地笑了笑:“你是顾海的同学?”林星眠连忙点头:“阿姨好。”“哎,真好,

难得见这小子有朋友一起来。”护士阿姨很健谈,

看着正在柜台前专注挑选零件的顾海的背影,语气带着感慨,“这孩子,心善着呢。

经常省下早餐钱买些肉脯、奶粉过来喂那些流浪猫狗,有空还来帮忙打扫。就是话太少,

闷得很。”林星眠静静地听着。护士阿姨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唉,也是可惜了。

听说他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好像是打篮球的苗子,挺阳光一孩子。后来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就变成现在这样了……好像是因为一场什么比赛,和他一个挺要好的朋友……”“王阿姨,

”顾海不知何时已经挑好了零件,站在店门口,声音不高,却带着明显的打断意味,

“我们先走了。”护士阿姨立刻收住了话头,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随即笑道:“好好,

你们忙。”林星眠跟在顾海身后,看着他沉默挺拔却莫名透着一丝孤寂的背影,

心中波澜起伏。篮球天才?阳光少年?一场比赛?一个朋友?这些碎片化的信息,

与她所知的“问题少年”顾海拼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他的冷漠之下,

究竟藏着怎样的过往?第6章:共享的秘密自从知道了顾海可能与一场重大变故有关后,

林星眠发现自己观察他的角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上课时望向窗外的眼神,

不再仅仅是疏离,似乎还掺杂着某种沉甸甸的、名为“回忆”的东西。

他偶尔在纸上无意识画下的凌乱线条,细看之下,有些像运动场上的跑动路线。与此同时,

沈慕辰对她的追求变得愈发明显和公开。他会“恰好”出现在她常去的自习室,

会在她值日时顺手帮她提水,会在年级大会上,隔着人群向她投来温和而专注的微笑。

他是如此符合校园里对于“完美男友”的一切想象:优秀、体贴、家世好。

苏晓和其他女生都羡慕不已,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林星眠应该感到高兴的,

不是吗?和沈慕辰在一起,意味着她可以继续安稳地待在那个“完美”的光环里,

不必担心任何不可控的风险。可每当沈慕辰靠近,

她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她:他喜欢的,

是那个永远微笑、永远得体、永远优秀的“校花林星眠”,

而不是那个会在天台崩溃大哭、内心布满裂痕的真实林星眠。这种认知让她感到窒息。

一天下午,她心烦意乱,躲进了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

这里有几台供学生查询资料的公共电脑。她习惯性地登录了自己的树洞博客,

这个没有任何熟人知道、完全属于她自己的秘密领地。她飞快地敲打着键盘,

记录下最近的迷茫——对沈慕辰完美攻势的无所适从,对顾海身上谜团的好奇,

以及那种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不定的自我怀疑。【……他像一座标准答案般的城堡,

安全稳固。可我却总想去看一看城堡外,那片沉默而危险的海。我知道海可能有风暴,

有暗礁,但至少,它是真实的吗?】写完,她长长地舒了口气,感觉内心的郁结疏散了一些。

因为临时被苏晓叫去帮忙搬书,她匆忙之下只是关闭了浏览器窗口,

却忘了自己设置了浏览器自动记住密码并保持登录状态。她离开后不久,顾海走进了阅览室。

他需要查阅一些物理竞赛的往年试题。他习惯性地走向最角落的那台电脑,开机,

打开浏览器。历史记录的第一个链接,是一个陌生的博客界面。而右上角显示登录的用户名,

赫然是——“星眠海”。顾海的手指在鼠标上顿住了。他认得这个博客名,那天在天台之后,

他出于一种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关注,曾试图在网上搜索过与林星眠相关的信息,

偶然发现了这个没有任何个人信息的树洞。他当时只是粗略扫过一眼,

确认了是她宣泄情绪的私密领域后,便立刻关掉了,并未窥探。但此刻,

博客界面就那样毫无防备地摊开在他面前。最新一篇日记的标题映入眼帘——《城堡与海》。

他的眉头微蹙,内心进行着短暂的挣扎。最终,一种强烈的好奇,或者说,

是一种想要更深入了解那个在天台上崩溃女孩的冲动,战胜了道德上的顾虑。他滚动鼠标,

沉默地阅读起来。日记里的文字,脆弱、迷茫、充满了自我否定,

与他平时看到的那个光芒万丈的林星眠判若两人。她笔下的“城堡”指向明确,

而“海”……他无法不联想到自己。一种复杂的情绪在他心中涌动,有被提及的愕然,

有窥见秘密的愧疚,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触动。原来,那个完美的躯壳之下,

藏着如此汹涌而真实的暗流。他默默记下了博客的网址,

然后仔细地清除了浏览器的历史记录,退出了登录状态,仿佛从未有人来过。几天后,

学校艺术节汇演结束,人群尚未散尽。沈慕辰抱着一束包装精美的香槟玫瑰,

在朋友们的起哄和簇拥下,径直走到林星眠面前。“林星眠同学,”他目光灼灼,

声音温和却清晰地传遍了半个礼堂,“从第一次见你,你就像一颗星辰照亮了我的视野。

你愿意……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以后都能陪伴在你身边吗?

”四周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在一起!在一起!”的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期待着“王子与公主”的圆满结局。林星眠站在原地,

感觉脸颊发烫,大脑一片空白。她应该答应的,这是最“正确”的选择。

可她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像是有自己意识般,穿过欢呼的人群,去寻找那个沉默的身影。

她看到了。顾海站在礼堂最后排的阴影里,倚着门框,正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却深邃得像冬天的海。当她的视线与他在空中交汇时,

他眸色似乎暗了暗,随即,他毫不犹豫地转过身,消失在了门外的光线里,

快得让她怀疑那一眼交汇是否是自己的错觉。心,猛地一沉。

那股被万众期待推着走的漂浮感,瞬间被一种清晰的、下坠的失落所取代。

第7章:海滩之夜与真心的触碰物理创新大赛的校际初赛结果公布,

林星眠和顾海设计的“低成本盲区警示灯”以其独特的实用性和人文关怀,成功晋级市赛。

班长提议大家周末一起去海边庆祝,放松一下。夏末的海边,夕阳将天空和海面染成暖金色。

同学们三五成群,嬉笑打闹,烧烤的炊烟袅袅升起,充满了青春的喧闹。

林星眠坐在人群边缘的沙滩毯上,看着苏晓和几个女生在追着浪花跑,

沈慕辰正被几个男生围着讨论什么问题,他偶尔会朝她这边看过来,目光依旧温和。

那天的告白,她以“需要时间考虑”为由暂时搪塞了过去,他没有逼她,

但那份无形的压力依然存在。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更远处。在远离人群的一块礁石上,

顾海独自一人坐在那里,面朝大海,背影在辽阔的海天之间显得格外孤寂。

她拿起一罐未开的可乐,站起身,踩着柔软的沙子,一步步朝他走去。

海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和裙摆,带着咸涩湿润的气息。她在礁石下停住,轻声唤道:“顾海。

”他回过头,看到她,眼中闪过一丝微讶,随即恢复了平静。“给你的。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