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顿饭之后,我成了青云大学的名人。
不是因为我多优秀,而是因为我成了“那个和叶知秋一起吃饭的穷小子”。
各种流言蜚语传得飞快。有人说我是不是有什么隐藏背景,有人猜叶知秋是不是在体验生活,更多的人则是等着看我什么时候被甩。
张扬更是视我为眼中钉,好几次带着人堵我,言语间极尽羞辱。
“小子,别给脸不要脸。你配得上知秋吗?看看你这身地摊货,一天打工能赚几个钱?”他轻蔑地打量着我,“一百?还是两百?我一顿饭的钱都比你一个月赚得多。”
我懒得理他。在决定“装穷”的那一刻,我就预料到了会有这些。
真正让我意外的,是叶知秋。
她好像完全没把那天的轰动放在心上。第二天,她又来了。还是那个时间,还是那个食堂。她熟门熟路地找到我,手里拿着两本书。
“高远,晚上一起去图书馆吗?”她把其中一本递给我,“这是《宏观经济学》的参考书,我觉得对你有用。”
我看着书的封面,有些哭笑不得。我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看金融系的《宏观经济学》做什么?
“为什么觉得对我有用?”我问。
“直觉。”她眨了眨眼,一脸理所当然,“我觉得你不是一个甘于平凡的人。”
这句话,说得我心里一动。
那天晚上,我鬼使神差地跟着她去了图书馆。
图书馆里人很多,我们找了一个靠窗的角落坐下。灯光柔和地洒下来,她的侧脸在光影里显得格外宁静美好。她看书很专注,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我翻开那本《宏观经济学》,发现里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密密麻麻的标注,字迹清秀有力。在书的扉页,我看到了她的签名——叶知秋。
这书是她的。
我没有看书,而是偷偷看着她。我发现她真的很特别,她身上有一种很矛盾的气质。外表看起来清冷,让人觉得有距离感,但相处起来,又觉得她很真诚,很直接。
她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目光,从书里抬起头,正好对上我的视线。
我有些尴尬,急忙低下头假装看书。
她却笑了,轻声问:“怎么不看书,看我能看饱吗?”
“你比书好看。”我下意识地回答。
说完我就后悔了,这话听着有点轻浮。
没想到她脸颊微微一红,竟然没有反驳,反而把头低了下去,小声嘟囔了一句:“油嘴滑舌。”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心好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从那天起,叶知秋每天都会来找我。
她会陪我在食堂吃最便宜的套餐,然后拉着我去图书馆。她会和我讨论书本里的知识,也会和我聊一些天马行空的话题。她从不问我的家事,也从不提钱。
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高远,而不是抖手集团的继承人。
这种感觉,轻松又让人上瘾。
有一天,我们在校园里散步,张扬又开着他的保时捷,一个急刹车停在我们面前。
“知秋,上车,我带你去吃城西那家新开的法餐。”他摇下车窗,得意地炫耀着。
叶知秋看都没看他一眼,拉着我的手,绕过车头,继续往前走。
“叶知秋!”张扬气急败坏地在后面喊,“你宁愿跟着这个穷光蛋压马路,也不愿意坐我的车?”
叶知秋停下脚步,回头看着他,眼神冰冷。
“张扬,我再说最后一遍。不要来烦我。我喜欢和谁在一起,是我自己的事。”
说完,她拉着我,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能感觉到,她拉着我的手,用了一点力气。她的手心,有些凉。
我看着她的背影,心里百感交集。
我开始相信,我真的遇到了一个不爱钱的女孩。她或许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个能看透所有浮华,只看到我这个“人”的女孩。
这个认知让我欣喜若狂。
我决定,要好好守护这份纯粹的感情。我甚至开始认真地考虑,要不要把这个“穷学生”的身份,一直扮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