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仓库奇遇记
姬铁柱上班的第一天,天还没亮透就爬起来了。王桂香给他煮了六个鸡蛋,说“六六大顺”,还往他工装兜里塞了包“大生产”香烟,让他给仓库的老王递一根,“搞好关系,别让人欺负了”。
他揣着鸡蛋和香烟,踩着冻得邦邦硬的土路往劳务市场走。路边的早点摊冒着热气,炸油条的香味勾得他肚子直叫。他摸了摸兜里的钱,还是忍住了——王桂香说这钱得留着给马小宇买练习册,那孩子的数学作业错得跟天上的星星似的。
仓库的铁门虚掩着,推开门时“吱呀”一声,惊得墙根下的几只麻雀扑棱棱飞走了。老王正蹲在门口啃馒头,看见姬铁柱来了,往旁边挪了挪**,腾出块干净点的地儿:“来得挺早,吃过没?”
“吃了,家里煮的鸡蛋。”姬铁柱把鸡蛋往老王手里塞了一个,“自家鸡下的,尝尝。”
老王也不客气,接过来在手里擦了擦,“咔嚓”咬了一口,蛋黄噎得他直翻白眼:“你这鸡蛋……跟石头似的,是给人吃的还是给驴啃的?”
姬铁柱脸一红:“可能是煮得太久了,我媳妇怕不熟。”
“你媳妇跟鸡蛋有仇啊?”老王咽下去,抹了把嘴,“行了,跟我去仓库转转,教你认认货。”
仓库里堆着不少纸箱,上面印着“洗衣粉”“肥皂”“火柴”,都是些日用品。老王指着最里面的一堆说:“那是肥皂,上个月丢了一箱,你可得看好了。别让人跟你似的,把鸡蛋煮得跟手榴弹似的。”
姬铁柱没敢接话,蹲下来数箱子。数到第三排时,发现个纸箱破了个洞,露出里面的肥皂,是“蜂花”牌的,跟王桂香用的一样。他伸手往里摸了摸,突然摸到个硬邦邦的东西,掏出来一看,是个红色的电子表,表带断了一根,表盘上还沾着点肥皂沫。
“这啥?”姬铁柱举着电子表问老王。
老王瞥了一眼:“上个月盘点时发现的,不知道是谁落这儿的。你要是不嫌弃,拿去给孩子玩。”
姬铁柱心里一动——马小宇前几天还念叨着想要块电子表,说班里有个同学戴了块,能报时,“老洋气了”。他把电子表揣进兜里,想着回去修修,说不定还能用。
正转悠着,外面传来“哐当”一声,接着是姬小亮的声音:“哥!你在这儿不?”
姬铁柱赶紧往外跑,只见姬小亮骑着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车后座绑着个麻袋,麻袋口露出半截酸菜。“你咋来了?”
“妈让我给你送点酸菜,说你在这儿吃不好。”姬小亮把自行车往墙上一靠,车把撞得墙皮掉了一块,“顺便跟你说个事儿,我跟站前的老李说好了,用这酸菜换他那盘《心太软》,他还多给了我两盒火柴。”
“你又换磁带?”姬铁柱皱了皱眉,“妈知道了准得骂你。”
“她不知道。”姬小亮挤了挤眼睛,从兜里掏出个卡式录音机,“你看,我把老李的录音机也借来了,等会儿就翻录,录完了就还给他。”
老王叼着烟凑过来,上下打量着姬小亮:“这是你弟弟?穿得跟只花孔雀似的。”
“我是他小舅子。”姬小亮拍着胸脯,花衬衫的扣子崩开了一颗,“我在深圳闯荡过,见过大世面。”
“深圳?”老王吐了个烟圈,“我前儿个拉货去过深圳,那地方的人说话跟鸟语似的,听不懂。”
“那叫粤语,”姬小亮纠正道,“我还会说两句呢,‘雷猴’就是‘你好’的意思。”
“啥?你骂谁是猴?”老王把烟一扔,撸起袖子就要干架,“我看你这小子欠揍!”
“不是不是,”姬铁柱赶紧拉住老王,“他说的是粤语,不是骂你。”
正拉扯着,马军蹬着三轮车来了,车斗里坐着马小宇,手里还攥着根弹弓。“哥,我拉完活了,过来看看你。”
马小宇看见姬小亮,从车上跳下来:“小舅,你借的录音机呢?我要听《心太软》!”
“在这儿呢。”姬小亮把录音机往马小宇手里塞,没注意到旁边的纸箱,“哐当”一声撞上去,箱子倒了,肥皂滚了一地。
“我的娘啊!”老王心疼得直跺脚,“你这小子,是来帮倒忙的还是来拆台的?这肥皂一块两毛五,你赔得起吗?”
姬小亮也慌了,手忙脚乱地捡肥皂,结果越捡越乱,还踩碎了两块。“我、我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就能算了?”老王瞪着他,“你知道这肥皂是给谁的不?是给火车站的厕所用的,你踩碎了,旅客用啥?用你的花衬衫擦**啊?”
姬铁柱赶紧打圆场:“老王,他不是故意的,我赔,从我工资里扣。”
“扣你工资?”老王哼了一声,“你一个月才三百五,够赔几块的?我看你这弟弟就是个扫把星,以后别让他来了。”
马军也帮着说好话:“王老板,他就是个孩子,不懂事。要不这样,我下午免费给你拉趟货,就当赔罪了。”
老王想了想,点头道:“行吧,看在你哥的面子上,这次就饶了你。下次再敢来捣乱,我打断你的腿!”
姬小亮吓得不敢说话,低着头捡肥皂。马小宇也知道闯祸了,蔫蔫地站在一旁,弹弓掉在地上都没捡。
中午,姬铁柱请大家在附近的地摊吃抻面。老王呼噜呼噜吃着面,还不忘数落姬小亮:“你这小子,穿得花里胡哨的,不干点正经事。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在厂里当学徒了,一个月能挣三十块呢。”
“我这是潮流,你不懂。”姬小亮不服气,嘴里的面条喷了老王一脸。
“我不懂?”老王抹了把脸,“我儿子比你还小两岁,现在在深圳开工厂,雇了好几十人。你呢?就知道换磁带,我看你这辈子都得靠你哥养活。”
姬小亮的脸“腾”地红了,把筷子往桌上一摔:“谁靠我哥养活了?我这是在考察市场,等我找到了好项目,赚的钱比你儿子还多!”
“你能找到啥项目?”老王嗤笑一声,“我看你也就配卖卖酸菜。”
“卖酸菜咋了?”姬小亮梗着脖子,“我妈腌的酸菜,比你这破面条好吃一百倍!”
“行了行了,吃饭呢。”姬铁柱赶紧打圆场,给老王和姬小亮各倒了杯啤酒,“都少说两句。”
马军也帮腔:“就是,小亮年轻,不懂事,您别跟他一般见识。来,我敬您一杯。”
老王喝了口啤酒,脸色缓和了些:“不是我跟他较劲,我是看不惯年轻人不务正业。想当年我……”
“又提你当年!”姬铁柱赶紧打断,他知道老王一说起当年就没个完,“快吃面吧,面都凉了。”
这顿饭吃得不欢而散。送走老王,姬铁柱把姬小亮拉到一边:“你以后别再来了,好好在家找个活儿干。”
“我不!”姬小亮扭头就走,“你就是跟那老头一伙的,看不起我!”
马军叹了口气:“哥,你也别生气,小亮就是这脾气,过两天就好了。”
姬铁柱点点头,心里却沉甸甸的。他从兜里掏出那个电子表,递给马小宇:“拿着,修修还能用。”
马小宇眼睛一亮,接过电子表就摆弄起来:“谢谢大舅!这表真好看,比我同桌的还好看!”
看着马小宇高兴的样子,姬铁柱心里舒服了点。他望着姬小亮远去的背影,心里琢磨着——得想个办法,让这小子找点正经事干,总不能一直这么晃荡下去。
下午,姬铁柱在仓库里打扫卫生。扫到墙角时,发现个老鼠洞,洞口堆着些肥皂沫。他心里一动,找来块木板,把洞堵上了。堵完才想起,王桂香说老鼠肉能吃,“红烧着吃,香得很”。他摇摇头,觉得自己跟王桂香一样,越来越像个过日子的人了。
夕阳西下时,仓库里的光线暗了下来。姬铁柱往煤炉里添了块煤,坐在木板床上,拿出老王给的账本,借着昏黄的灯光对账。账上的数字歪歪扭扭的,像他缝的补丁。他数着数着,突然想起王桂香说的话:“日子就像和面,多揉揉,总能成团。”
他觉得这话挺对。不管是下岗找工作,还是弟弟不懂事,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慢慢揉,总能揉出个像样的日子来。
窗外的天渐渐黑了,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悠长而嘹亮。姬铁柱把账本合上,揣进怀里,往灶里又添了块煤。火苗“噼啪”响着,映得他脸上的笑容暖暖的,像家里的暖气片。
他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有新的活儿等着他,也有新的希望等着他们一家人。而今晚,仓库里的煤炉会一直烧着,像个忠实的朋友,陪着他度过这个寒冷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