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佛堂的。
只知道反应过来时,我已经在了柳家花厅。
柳母一脸愧意,拉着我的手。
“好孩子,好幼宜,伯母这辈子,只认你这一个儿媳妇。”
“是伯母教子无方,让你受委屈了。”
“你再给伯母三日时间,三日,我定给你一个交代。”
我答应了她的请求。
因为她和柳伯父都是好人。
在沈家深陷泥潭的时候,也没有动过悔婚的念头。
甚至柳伯父还多番在朝堂上为我父亲说话。
回到家时,看着冷落的沈家门庭。
我深深叹了口气。
半年前,父亲遭小人诬陷,被陛下申斥,责令闭门思过。
眼下,已经过了半年了。
很多人已经默默站了队,认为沈家即将没落。
这也是我为什么执着于与柳则礼成亲的原因。
一是对他有情。
二是这个节骨眼上,沈家不能再出事了,否则真的就墙倒猢狲散了。
三是我想借助柳家的关系网,帮父亲洗刷冤屈。
可我没想到,临到婚期,会有秦素柔这件事。
这半年来,父亲母亲活得胆战心惊,生怕哪天抄家灭族的圣旨就递到了沈家。
我不想让他们在为此劳心。
所以悄悄地回了屋,准备静待柳家的消息。
柳伯母很守时,三天后亲自带着重礼上了门。
只是那面容,比起三天前憔悴了不少。
见到我母亲,她一脸疲惫。
语气里的愧意无半分假意。
“老姐姐,我们是真的拿那个孽子没有办法了。”
只这一句,便让在屏风后面偷听的我白了脸。
若柳家退婚,那些观望的人就真的有可能落井下石了。
屏风外的谈话还在继续。
柳母一而再再而三地诉说尚书府的愧意。
“是我识人不清,秦素柔只是与我本家沾了一点儿亲戚关系而已。”
“当初看她可怜,才让她住在了府上。”
“没想到会出这种事,惹得柳家和沈家不快。”
“老姐姐,幼宜是我看着长大的,我是真的喜欢这孩子。”
“但,唉,是我家那孽子没有福气,我也不愿看着两个孩子成为一对怨偶。”
“你放心,我们会向外说是柳家的不是。”
“聘礼也不用送还,就当是我为幼宜添的嫁妆。”
母亲因为父亲的事已经愁容满面。
此刻听到这个消息,面上更是染上了一丝灰败。
退婚的消息传出去,大家可不会看是谁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