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沈国栋张慧敏晓雪小说完整版最新章节-重回八五我拒绝给首长老公生娃免费阅读全文

发表时间:2025-08-01 14:51:09

>>>>《重回八五我拒绝给首长老公生娃》 在线阅读<<<<

十二月的一个雪天,成人高考的结果终于出来了。

我和张慧敏都考上了!我被省里的财经学院录取,学的就是梦寐以求的经济管理专业。张慧敏被师范学院录取,学的是外语专业。

"太好了!我们都考上了!"张慧敏兴奋得跳了起来:"晓雪,我们真的做到了!"

我也很高兴,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现实问题:要不要辞职去上学?

晚上,李经理找我们谈话。

"听说你们都考上大学了?"她直接问道。

"是的。"我如实回答。

"那你们打算怎么办?"李经理的表情有些复杂:"说实话,我舍不得你们走。这几个月来,你们的表现都很出色,是公司的优秀员工。"

"我们也舍不得这里。"我真心地说:"这几个月学到了很多东西。"

"那我有个提议。"李经理说:"你们可以边工作边学习。现在大学都有夜校和函授课程,完全可以兼顾。而且公司愿意支持你们学习,甚至可以报销部分学费。"

这个提议很诱人。既能学习,又能工作,还能积累经验和资金。

但我心里还有更大的计划。

"李经理,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我说:"如果要自己开外贸公司,需要什么条件?"

李经理愣了一下:"你想自己创业?"

"有这个想法。"我坦率地说:"我觉得自己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想试试看。"

李经理沉思了一会儿:"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外贸公司需要很多资质,比如进出口许可证,外汇管理许可证等等。而且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至少要十万块钱。"

十万块钱!这可不是小数目。我现在全部的积蓄也就三万多块钱。

"不过..."李经理话锋一转:"如果你真的有这个想法,我倒是可以给你介绍个合作伙伴。"

"什么样的合作伙伴?"

"我有个朋友,在香港做生意,有很好的客户资源。他一直想在内地找个合作伙伴,开拓国内市场。"李经理说:"你们可以联手,他出资源和资金,你出人力和本土优势。"

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他叫陈志华,是我大学同学。毕业后去了香港发展,现在经营一家贸易公司,主要做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的出口。"李经理说:"最近他想进入内地市场,正在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那我能见见他吗?"

"当然可以。他下个月会来内地考察,到时候我安排你们见面。"

这个消息让我很兴奋。如果能和香港的商人合作,不仅能解决资金问题,还能接触到更广阔的市场。

回到家,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慧敏。

"真的吗?香港商人!"张慧敏眼睛都亮了:"晓雪,你的机会来了!"

"还不确定呢,要见了面才知道。"我说:"不过这确实是个很好的机会。"

"那你还上学吗?"

我想了想:"上,一定要上。学历还是很重要的,而且在学校能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

"那工作呢?"

"先继续干着,等见了陈志华再说。"

接下来的日子,我一边工作,一边准备着创业的各种方案。我买了很多关于企业管理和国际贸易的书籍,认真研究。

同时,我也开始关注市场动态,了解各种产品的需求情况。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个很有前景的商机。

那天我去拜访一个客户,是一家电子产品厂的老板。在他的办公室里,我看到了一台奇怪的机器。

"这是什么?"我好奇地问。

"传真机。"老板说:"刚从日本进口的,能够通过电话线传送文件和图片。"

传真机!我心里一震。

我知道,传真机将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最火爆的产品之一。几乎每个公司都会配备,市场需求巨大。

但现在,1985年的中国,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东西。

"这个机器多少钱?"我装作随意地问。

"五万块钱一台。"老板说:"很贵,但确实很有用。我们现在跟日本客户沟通,主要就靠它。"

五万块钱一台!确实很贵。但我知道,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批量生产,成本会迅速下降。而且市场需求会爆发式增长。

这就是我要找的商机!

当天晚上,我就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

传真机的技术门槛不算太高,关键是要找到可靠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

如果能和陈志华合作,通过香港的渠道引进日本的传真机技术,然后在内地组装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

而且我在外贸公司工作的这几个月,积累了很多客户资源。这些客户对新的办公设备肯定有需求。

越想越兴奋,我觉得这个计划很有可行性。

十二月底,陈志华终于来到内地。

李经理安排我们在金碧辉煌大酒店见面。这里我曾经来过,不过这次的身份完全不同了。

陈志华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很时尚的西装,戴着金丝眼镜,一看就是成功的商人。

"李经理经常提到你,说你是个很有潜力的年轻人。"陈志华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只是带一点港式口音。

"陈先生过奖了。"我礼貌地回答:"我只是个刚入行的新手。"

"新手有新手的优势。"陈志华笑了笑:"思维活跃,敢于创新。"

在李经理的介绍下,我们开始详细交流。

我把自己的创业想法和盘托出,包括传真机的商机。

陈志华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点头。

"传真机确实是个不错的项目。"他说:"在香港,这个产品已经很普及了。但内地市场还基本是空白。"

"您觉得有合作的可能吗?"我直接问道。

"当然有。"陈志华很干脆:"不过我需要了解一下你的具体实力。比如说,你有多少启动资金?有什么客户资源?有没有合适的团队?"

我如实说了自己的情况:资金三万多,客户资源主要是这几个月积累的一些外贸客户,团队就是我和张慧敏两个人。

"资金确实少了点。"陈志华说:"不过这不是大问题,我可以投资。关键是要看人。"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说:"这样吧,我们先做个小规模的试验。我出资十万块钱,你负责内地的销售。如果效果好,我们再扩大规模。"

十万块钱!这对我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那我需要做什么?"

"很简单,在内地注册一家公司,建立销售网络。"陈志华说:"我负责提**品和技术支持。利润我们五五分成。"

五五分成!这个条件已经很优厚了!

"我同意!"我毫不犹豫地答道。

就这样,我的创业计划正式启动了!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