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的爸爸叫赵寻阳,是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原主爸爸出生的时候正是国内最为混乱的时候,加上两口子都忙于工作,赵寻阳几乎是跟着部队在颠沛流离中长大的,据说,当年原主爷爷临死前情况非常危急,临终前把某些重要的研究资料交给了还是孩子的赵寻阳,最后赵寻阳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也没松口,还为此少了一根手指,不过最后不负所托,交了资料,立了大功。
原主的妈妈和原主的爸爸是单位领导做媒,相亲认识的,原主妈妈在邮局工作,政治背景干净的不能再干净。
因为上述种种原因,赵家只要不作妖,本本分分的,上面领导无论是什么立场,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绝对不会为难他们。
至于这一家子的孩子,老大赵雨琳今年二十二了,是这个年代为数不多的考上了大学的姑娘,五年前考上了大学,不过没读两年,学校就闹起来了,四年大学,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学校组织下基层实习,不过学校领导争气,生拉硬拽的把赵雨琳这一届给拖了过去,拿了个大学毕业证,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银行工作。
老二赵雪今年十九了,高中毕业,别人家这么大的孩子早被组织下乡了,但是赵家人机灵,赵雪本人也是争气的,悄悄和家里人商量了,得了消息就偷摸着参加了护士培训,两个月的培训后会有淘汰考试,结果她过了,接着就参加了一年半的学习,被分配到了省医院里当护士去了。
最小的是个弟弟,叫赵勤,今年刚刚十四,孩子正念初中呢,因为这些日子学校并不太平,一群屁大点的孩子整天跟着闹,一个月之前,赵勤班上的几个男娃把班主任脑袋都给砸开花了,家里老太太就把孩子给拘在了家里,不让去学校了。
按照老太太的话来说,“还去什么去,学校本来应该是读书的地方,现在闹的乌烟瘴气的,还不如留在家里自己看看书,指不定学的比学校教的还多些。”
至于原主,今年十六,高中毕业半年了,工作还没什么着落,街道办的人已经开始动员她下乡了。
赵云疏脑子里正琢磨呢,就听到院子里传来的声音,赵云疏一抬头,是王兰花开门进来了。
王兰花摘了帽子,就看到三闺女白着一张俏脸站在门口,用那双水灵灵的眼睛瞧着她。
王兰花表情变得柔和,脚步加快几分,上前摸了摸她的额头,“怎么起身了?快回屋躺着去?脑袋还疼不疼?饿不饿?想不想吃鸡蛋?今儿菜站新来一批鸡蛋,想吃妈就去给你买……”
赵云疏:……
饿了,想吃。
王兰花看出来了闺女眼里的渴望,知道闺女嘴馋了,衣服也不准备换了,准备从家里拿些钱票就出门买鸡蛋,老钱说大骨汤也补人,她过会儿再去买两斤肉,问问猪筒骨现在是什么价。
王兰花看到徐蓉从里屋出来,顺口问了句,“妈,过会儿我去肉站买两根猪筒骨……”
“行,去吧。”
她老了随便吃些什么都能凑合,但是家里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年纪,补补也是应该的。
赵勤拿着姐姐的高中课本出来了,正准备问三姐问题呢,就听到有人在院子里喊,“兰花婶子,兰花婶子……”
王兰花一听,就低声骂了两句什么,接着扬起笑脸就要出去,转身对着她身后的赵云疏和赵勤挥了挥手。
赵云疏立即明白了这是让她们在家里待着别出去的意思。
王兰花一边笑着一边往外走。
没一会儿外面的交谈声就传了进来,声音听起来热情极了。“唉,今天这么大的雪,冷的慌,我家小四才跟着几个小子在外面捡了点生火的柴火回来……外面多冷啊,咱们进来家里坐。”
那人摆手,“我就不进去了,我就是来和你说说,你家小三到年纪了,该下乡下乡,别耽误,赶紧的吧。即使这一批走不了,下一批就到她了,别舍不得,大家伙都看着呢,我这三催四请的也不好看……更何况这事也影响你们两口子在单位上的工作,要是下乡积极,对你们评先进也是有好处的。”
王兰花在心里骂娘,心想,我们家和你们家可不一样,你们为了面子好看,你们做得出把孩子扔乡下受苦的事,她们家可干不出来。
但是面上还是做出一副理解,你说得对的模样,“我们肯定配合国家政策……”。
没等对方回话又为难的说道,“我们一家子原本都商量好了,过一阵子就去报名,本来家里都在给孩子凑钱票了,可是……前两天这孩子马马虎虎的,晚上烧炉子忘了开窗,闷在屋子里煤气中毒了,这两天在家里又拉又吐,差点把命都给丢了……”
说着说着,王兰花还擦了擦眼角,她是真被吓到了,“医院还有就诊记录呢……要不是孩子她爸晚上起来上厕所,担心孩子没盖好被子着凉,进去瞧了瞧,我家姑娘没准命都没了,医生说要是养不好,没准就伤到根子了……”
前面说的是真的,后面的话就纯属是瞎编的。
王兰花这么一说,对方就不好再催了,再催就显得不近人情了。她不觉得王兰花在骗人,毕竟医院是能查到记录的,要是对方说谎,她去医院一问就知道。
“真的?这么严重啊,那是得在家好好休养一阵子。”
“是啊,我正准备出门买菜做饭呢,得给孩子吃些好的。早点补好身体才能给国家做贡献嘛,不可能带病下乡吧,不仅帮不了别人还得其他人来照顾她,那不是耽误事嘛……”
“我记得你家还有一个孩子……”
王兰花心里暗骂一句不做人,说道,“哎呦大妹子,我家那小子正是不知四六的年纪,还在读初中呢,他能干啥?咱们现在不是提倡知识青年下乡,那好歹脑子里得有知识才能称为知识青年吧,他连高中生都不是,是啥知识青年啊,这么小,放乡下不是给农民兄弟添乱嘛……”
好说歹说,七拐八绕的,好歹把人给说走了,王兰花看着这人转身拐过巷子就朝另外一家去了,那家里也有几个未婚的待业青年,是这些街道办做工作的重点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