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丽陈建国全本章节在线阅读大结局

发表时间:2025-08-02 15:43:40

>>>>《瘫痪老公是八级技工》 在线阅读<<<<

杨秀丽站在纺织厂家属院三号楼前,整了整衣领。她左手提着竹篮,八枚红壳鸡蛋下面垫着红纸,上面整齐码着两包红糖;右手拎着个蓝布包袱,里面是两瓶橘子罐头——这可是供销社的紧俏货。

"李主任在家吗?"她轻轻叩响202室的绿漆木门,指节在"五好家庭"的铁牌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门开了一条缝,李淑芬扎着家常的马尾辫,身上还穿着厂里的蓝色工装,显然刚下班不久。看到杨秀丽,她明显愣了一下:"杨大姐?"

"李主任,"杨秀丽笑着举起篮子,"一直想来谢谢您对美玲的照顾。这孩子不懂事,多亏您对她的帮助。"

李淑芬连忙摆手:"美玲手脚勤快,是棵好苗子。"她侧身让出门口,"进来坐吧。"

屋里收拾得很干净,五斗柜上摆着"先进工作者"的奖状,玻璃板下压着几张黑白照片。杨秀丽把篮子放在茶几上,红糖袋子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您太客气了。"李淑芬倒了杯茶,热气在玻璃杯上凝成水珠,"现在转正名额紧,也是美玲自己争气。"

杨秀丽双手接过茶杯:"我不是为转正名额来的。有个临时工名额,我们就很感激了。”

“那杨大姐,这次来是...."上次能帮他们个临时工名额已经很好,不会还来要转正工的名额吧,就几个鸡蛋和红糖?不可能!

”这孩子这几天回来总说,看您为印花机的事愁得吃不下饭,说是厂里3台印花机坏了。"她抿了口茶,"昨儿个跟她爸念叨,老陈听了就说——机器原理都差不多,说不定能帮上忙。"

李淑芬的眉毛微微扬起:"美玲他爸不是个瘫子吗?"

杨秀丽听了也不生气,笑笑说:“老陈是双腿瘫了没错,但他瘫了之前是钢铁厂的八级技工,钢铁厂那些机器他负责维修,他在钢铁厂就是管进口设备的。"杨秀丽放下茶杯,从包袱里取出个铁皮盒子,"瘫痪这些年,也没有荒废和放弃,一直再研究这些,他说能修就能修。"

盒子里整齐排列着各种自制工具:黄铜游标卡尺、齿轮间隙规,还有几个精致的齿轮模型。李淑芬拿起一个对着光看,齿面泛着特殊的蓝光。

"这是......"

"老陈自己淬火的。"杨秀丽笑道,"他说G-36型印花机最容易坏的就是第三传动组。"

李淑芬的手一抖,齿轮差点掉在地上:"陈工连型号都知道?"这会儿连称呼都变了。

"老陈有个徒弟在上海纺织机械厂。"杨秀丽面不改色,"要不...让老陈来看看?我们是想感谢您给美玲这个工作,说真的,我要在家照顾老陈,老陈这样,不能出去上工,家里只有美玲一人赚钱,我们真是太感激您了!机械正是老陈擅长的。"

窗外传来家属院孩子们的嬉闹声。李淑芬盯着齿轮看了半晌,说:"那陈工的身体?”

“他没问题,老陈可以坐轮椅去厂里,除腿不能动,其他都没有问题。”

“那周一早班,请陈工来三车间试试。"

杨秀丽起身告辞时,夕阳正好照在五斗柜的奖状上。

李淑芬送她到门口,突然问:"陈工...真能看懂德文图纸?"

"他在东德培训过。"杨秀丽系紧包袱皮,声音轻得像羽毛,"就是腿不方便,这些年埋没了。"

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杨秀丽摸了摸空了的包袱。那套工具是**年轻时亲手打的,放在箱底十几年没动过。明天得让家朗赶紧跟他爸学几手真本事——毕竟周一的戏,还得靠真功夫撑场子。

筒子楼的灯光渐次亮起。杨秀丽抬头看了看天,今晚的月亮格外亮,像极了前世家明离家那晚的月光。只是这一次,她织的网,终于要网住好日子了。

她得赶紧去买轮椅。

下午杨秀丽回到家,问美玲:“美玲,妈让你赶工的旗帜,做好了吗?”

“做好了,妈。妈,您真要去感谢那医生啊,爸这腿又没好起来,干嘛还特地做锦旗,去感谢人家?”

“你不懂,妈是想通过医生,能买到轮椅,那你说这年头轮椅去哪里买?当然是医院里的医生才能知道的。"

"好吧。”她承认妈说的有道理。

“别啰嗦,妈还要去办正事,把锦旗给我。”

美玲从里屋取出那面连夜赶制的锦旗,红绸缎上"妙手回春"四个金字在夕阳下闪闪发亮。她咬着嘴唇,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锦旗边缘:"妈,这料子花了三块钱呢......"

杨秀丽接过锦旗,指尖触到女儿掌心的茧子——前世这双手为了讨好王芳,天天给人织毛衣,最后落下了风湿的毛病。她突然鼻子一酸:"傻丫头,等轮椅买回来,你爸就能自己出门晒太阳了。"

"可轮椅应该很贵......"美玲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想起今早父亲坐在床边,捧着那本德文机械手册时发亮的眼神,那是她记忆里从未见过的神采。

杨秀丽把锦旗仔细包进蓝布包袱,动作轻柔得像在包裹一个婴儿。

"妈走了啊。"她系好包袱结,"锅里热着馒头,记得给你爸倒水。"

走出筒子楼,杨秀丽摸了摸怀里的锦旗。这招还是前世跟王婶学的——那年王婶儿子打架受伤,就是靠给医生送锦旗,换到了紧俏的进口药。

不过,她手里没钱,万一要花钱买的话,还是得有钱。

于是,杨秀丽决定当了金链子。

这是她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了——当年抄家的时候,她偷偷把这条链子缝在内衣夹层里,才没被搜走。后来日子再难,她也没动过这念头,总想着留给美玲当嫁妆。

可今天,她必须把它卖了。

老陈需要轮椅。

没有轮椅,他连门都出不去,只能整天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人要是连太阳都见不着,心就会慢慢死掉。更何况,明天只要修好那台机器,补发的工资就能到手,到时候再给美玲买条新的……

杨秀丽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了巷子深处那家不起眼的旧货店。

店里光线昏暗,柜台后坐着个戴老花镜的干瘦老头,正拿着放大镜看一枚铜钱。听见门响,他头也不抬:"卖什么?"

杨秀丽从口袋里掏出金链子,轻轻放在玻璃柜台上。

老头这才抬眼,瞥了瞥链子,又瞥了瞥她:"哪来的?"

"祖传的。"杨秀丽声音平静,"足金的,至少三钱重。"

老头哼了一声,拿起链子掂了掂,又用牙咬了一下,这才慢悠悠开口:"成色一般,最多五十块。"

杨秀丽心头一沉。五十?这链子放以前,少说值一百二!

"一百。"她盯着老头的眼睛,"这是老物件,做工精细,您转手就能卖更高。"

老头嗤笑:"现在谁还敢戴这个?八十,爱卖不卖。"

杨秀丽咬了咬牙:"九十,不然我去别家。"

老头眯眼打量她一会儿,终于松口:"八十五,再高您请便。"

杨秀丽沉默片刻,点头:"成交。"

老头从抽屉里数出八张十块和五张一块,推过来:"写个条子,证明是自愿卖的。"

杨秀丽捏着钱,手指微微发抖。

这是她最后一点家底了。

出了旧货店,杨秀丽直奔医院。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