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陈默感到一股寒意。缓冲期还没结束,对方就已经找上门来了。
“不能去!”林森斩钉截铁,“重置很快就要来了。下次循环,一切都会恢复原样,这条短信也会消失。但我们知道了他们的警觉性和反应速度。下次必须更小心。”
“他们到底是谁?想干什么?”陈默看着那栋灰色大楼的照片,感觉它像一个吞噬一切的旋涡。
“我不知道全部。”林森的声音在夜风中有些飘忽,“但我怀疑,他们进行的实验,远不止是利用**妹制造能量波动那么简单。时空循环……可能只是副产品,或者……是某种必要的手段。”
远处,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但陈默感觉,自己熟悉的日常之下,隐藏着一个巨大而黑暗的真相。妹妹的死,自己的存活,都只是这个真相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距离第二天早晨6点42分的重置,还有不到10个小时。
这一次,他没有坐以待毙。他成了逆流之鱼,虽然只是刚开始挣扎,但已经搅动了一丝涟漪。
下一次循环,第38次醒来,将完全不同。
第38次醒来,陈默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确认日期,而是猛地摸向床头柜。手指准确地探入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划痕缝隙——空的。
他昨晚临睡前刻意放在那里的一粒纽扣,不见了。
心脏像是被无形的手攥紧,又缓缓松开。不是失望,而是一种冰冷的确认。林森说得对,循环的“重置”是绝对的,像一块绝对精准的橡皮擦,抹去一切不属于“原始剧本”的物理痕迹。
但有些东西,抹不掉。
空调依旧轰鸣,阳光依旧刺眼,楼下煎饼摊的香气依旧准时飘来。但这一切熟悉的“日常”在陈默眼中已彻底变味。它们不再是生活的背景音,而是一个巨大牢笼的栅栏,每一根都散发着精心伪装的腐朽气息。
他拿起手机,没有先接妹妹必然打来的电话,而是快速点开那个加密通讯应用。界面干净,没有任何历史记录。他输入代码,建立连接。
【陈】:醒了。纽扣没了。
【林】:正常。记忆还在就行。感觉如何?
【陈】:像穿了37遍的脏衣服,但这次我知道它为什么脏了。
【林】:……比喻精辟。计划不变,一小时后,市中心图书馆三楼期刊区见。
陈默放下手机,妹妹陈琳的电话恰在此时响起。他深吸一口气,接听起来。
“哥,你今天会来的吧?就是个小手术,真的不用麻烦……”陈琳的声音,带着那种他听了三十七遍的、故作轻松的颤抖。
这一次,陈默没有立刻回答“我会来的”。他停顿了一下,听着电话那头妹妹细微的呼吸声,以及背景里隐约的医院广播。这一次,他听到的不再是注定悲剧的序曲,而是敌人巢穴的背景音。
“琳琳,”他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记得小时候,我弄丢了你最喜欢的那个星星发卡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显然对这个突兀的问题感到困惑:“……哥?怎么突然说这个?都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我找了整整天,最后在小区花园的冬青树下面找到了。”陈默继续说,目光扫过房间,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那座灰色的办公楼,“有些东西,以为丢了,其实只是藏在了意想不到的地方。别怕,哥这次,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刻意用了模糊的词语。陈琳似乎被他的语气感染,声音里的紧张反而淡化了些许:“哥你今天怪怪的……不过,嗯,我相信你。那我等你。”
挂断电话,陈默迅速起身。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慢吞吞地洗漱,而是用最快的速度整理完毕。出门前,他站在门口,回头看了一眼这个住了多年的家。一切如旧,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踏出的每一步,都将走在真实的刀锋上,而非循环的幻影中。
*
市中心图书馆,三楼期刊区。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布满灰尘的旧杂志合订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块。空气里弥漫着纸页和岁月沉淀的味道。这里读者稀少,安静得能听到远处管理员整理书籍的轻微声响。
林森已经在了,他坐在一个靠窗的角落,面前摊开一本厚重的医学年鉴,但目光却警惕地扫视着入口。看到陈默,他微微点头示意。
陈默在他对面坐下,直接切入正题:“短信没了。但他们反应很快,说明缓冲期里我们的行动确实能被某种方式监测到。”
“不一定是我们本人被实时监控,”林森推了推眼镜,压低声音,“更可能是‘锚点’附近,或者与关键事件(比如**妹的手术)相关的区域,有高灵敏度的异常波动监测装置。我们的‘觉醒’和主动干预,本身就会引起时空参数的细微变化,就像水里的涟漪。”
“所以,在‘剧本’时间之外,在医院附近活动,风险很高。”
“没错。所以这次,我们的侦察重点放在外部——青云路77号。”林森从年鉴里抽出一张折叠的市区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几个地点,“我查过了,这家‘深蓝生物科技’注册信息很干净,但股东结构复杂,层层穿透后,指向一个海外基金会,背景成谜。”
陈默看着地图:“直接潜入不现实。那个风衣女人,‘韩女士’,是关键。王主任对她很恭敬。”
“我们需要一个切入点。”林森沉吟道,“李医生。他是内部人员,但可能并非铁板一块。上次循环,我注意到他交接U盘时,手指在发抖,眼神也有躲闪。他可能承受着压力,或者……良心不安。”
“利用他的不安?”
“不是利用,是寻找合作的可能。”林森纠正道,“但必须极度谨慎。如果他是被迫参与,我们的接触可能会给他带来危险。如果他是伪装……那就是自投罗网。”
两人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声。计划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还有一个问题,”陈默抬起头,目光锐利,“你是什么时候‘觉醒’的?你说你是第三十二次,但我前三十一次循环里,从未遇到过你。为什么第三十二次你才出现?”
林森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他避开陈默的视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地图的边缘:“这个问题很重要吗?”
“重要。”陈默坚持,“循环的规则,觉醒的条件,这可能是关键。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你?为什么是那个时间点?”
林森沉默了近一分钟,似乎在权衡利弊。最后,他叹了口气,声音更低了:“我……可能不是自然觉醒的。”
陈默瞳孔微缩:“什么意思?”
“在我的第三十一次循环,也就是你第三十一次循环的同一天,我负责会诊的一个病人出现了极其罕见的神经系统症状,类似于既视感(Déjàvu)的无限放大。在他混乱的叙述中,我听到了关于医院、重复、手术失败的片段。当时我只以为是谵妄。但那天晚上,我在整理病历资料时,无意中接入了一个加密的医院内部服务器端口,看到了一些……不该看到的临时数据文件,里面提到了‘时空参数’、‘锚点稳定性’、‘第31次迭代’……”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后怕的神情:“几乎就在我看到的瞬间,文件被远程擦除了。然后,第二天,我就‘醒来’了,拥有了之前三十一次循环的记忆。我怀疑,是我的‘窥探’行为,触发了某种机制,要么是灭口,要么是……被迫拉入了这个循环,以便监控。”
陈默感到一股寒意:“所以,我们的觉醒,可能都在他们的监控之下?甚至可能是他们有意为之?”
“不确定。但可能性存在。”林森表情严峻,“这就是为什么我必须如此小心。如果我的觉醒是他们安排的,那我的任何行动,都可能是在演戏给他们看。”
这个可能性让整个局势变得更加诡谲复杂。陈默意识到,他不仅在与一个操控时间的神秘组织对抗,甚至可能连身边的“盟友”都处于真伪难辨的迷雾之中。
“无论如何,”陈默最终说道,“现在我们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目标是相同的:打破循环,救我妹妹。在达到这个目标之前,我可以暂时相信你。”
林森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像是感激,又像是愧疚。
就在这时,陈默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新的推送新闻。他本能地想忽略,但标题却吸引了他的目光——《我市青云路附近发生轻微地下管道泄漏,有关部门已介入检修》。
青云路?77号就在那条路上!
他立刻点开新闻,内容很简短,只说泄漏发生在凌晨,影响范围很小,目前已控制,检修可能需要一天时间。
“林森,你看这个。”陈默把手机推过去。
林森快速浏览,眼神一凝:“地下管道泄漏?时间点太巧了。昨天我们刚跟踪王主任到那里,今天凌晨就出了‘意外’……”
“是警告?还是他们真的在下面有什么东西,需要借口进行维护或转移?”
“都有可能。”林森站起身,“计划有变。这是个机会。市政检修会有人进出,混乱中可以想办法混进去看看。但风险极大。”
“我去。”陈默毫不犹豫。
“太危险了!万一是个请君入瓮的陷阱?”
“如果是陷阱,说明他们急了,我们更要知道下面有什么。”陈默目光坚定,“而且,我有种感觉,我妹妹……琳琳,她不仅仅是‘锚点’或者实验品那么简单。那个韩女士特意用‘手术情况’引诱我去,可能她知道一些关于琳琳的、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林森看着陈默,知道无法阻止他:“好吧,但绝对不能单独行动。我想办法弄一套检修人员的衣服和证件,我们找个合适的时机靠近。现在,我们先按‘剧本’走,你去医院,我回科室。保持联系。”
两人离开图书馆,分头融入街道的人流。阳光明媚,城市依旧喧嚣,但陈默知道,阴影中的博弈已经升级。第38次循环,不再只是重复的悲剧,而是变成了一个危机四伏的实时战场。
他走向医院的方向,步伐沉稳。这一次,他不仅要面对已知的死亡结局,还要主动踏入未知的龙潭虎穴。而所有的答案,似乎都隐藏在那条因“管道泄漏”而略显不寻常的青云路77号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