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泥泞里的图纸
在工地的第一周,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七天。
我每天的“活儿”,就是“打灰”。从天亮搅到天黑,手上的血泡变成了厚茧,肩膀和腰背的酸痛,从没消失过,最后变成了麻木。
李娟变着法地折磨我。她克扣我的饭菜,给我最重最脏的活儿,在所有人面前嘲笑我“读书读傻了”。
“大学生,来,算算这堆沙子有多少粒?”
“大学生,你不是会写字吗?去,把那个厕所的‘禁止大便’的牌子写一下!”
工人们的哄笑声,成了我每天的背景音乐。
我一言不发。
我把所有的羞辱、愤怒和汗水,都和那些水泥沙子一起,搅拌进了混凝土里。
这天中午,下了一场暴雨。工人们都躲回了板房,基坑里灌满了泥水。李娟指着一块被雨水冲刷、即将滑坡的苫布,对我喊:“陈曦,去,把那块布拉好!要是把下面的钢筋冲坏了,王工头饶不了你!”
那是一个很危险的斜坡。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水里,爬了过去。
就在我抓住那块沉重的苫布时,我脚下一滑,整个人摔进了泥浆里。
“哈哈哈!看,落汤鸡!”李娟的笑声穿透雨幕。
我没有理她,挣扎着想爬起来。就在这时,我的手触碰到了一个坚硬的、边缘整齐的东西。
我愣了一下,在泥水里摸索着,把它拽了出来。
那是一卷被浸泡得不成样子的图纸。它显然是被谁不小心遗落在工地的,现在,它和泥水、垃圾混在一起,像一块真正的“废纸”。
我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心理,也许是“读书人”对“纸张”最后的本能。我鬼使神差地,没有把它扔掉,而是趁着李娟不注意,飞快地塞进了自己满是污泥的工服里。
晚上,我缩在那个男女混住、充满了汗臭和呼噜声的大通铺的角落里,等到所有人都睡着了,才敢拿出那卷图纸。
它已经没法看了。大部分的字迹和线条都晕染开来,变成了一片模糊的蓝紫色。
我借着窗外工地的探照灯,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试图把它展开。
就在我即将放弃的时候,我的目光,被图纸一角、一个没有完全泡烂的表格吸引了。
那是一个“配筋表”。
上面罗列着各种看不懂的代号:$\Phi12@150$,$C30$,$HPB300$……
这些冰冷的字母和数字,在这一刻,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我混沌的、只剩下麻木的大脑。
我虽然看不懂它们代表什么,但我能看懂那些数字背后的“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