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小说水域溅起水花 作者用户名夏光红红火火

发表时间:2025-08-18 14:02:00

>>>>《水域溅起水花》 在线阅读<<<<

超市的冷气开得十足,我却觉得浑身燥热,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购物车里堆放着生活必需品,旁边是五岁的朵朵,

她小小的身体正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刺耳的哭嚎撕裂了空气,

她的小拳头愤怒地捶打着我刚放进推车的牛奶盒,鲜白的液体瞬间从裂口汩汩涌出,

漫过冰冷的金属车筐,滴落在光洁的地面上。周遭的目光像无形的针,密密麻麻扎在我背上。

“朵朵!”我的声音因焦虑而尖锐变形,“不许闹了!”那一刻,我几乎要崩溃。

自打朵朵满三岁起,哭闹便如同顽固的阴影,紧紧缠住我们的生活。她想要得不到的玩具,

哭;不愿意离开游乐场,哭;甚至有时毫无征兆,便用尖利的叫声宣告自己的存在。起初,

我总以为是孩子无理取闹,忍不住呵斥几句,可每一次压制之后,风暴反而来得更猛烈。

疲惫像沉重的铅块,坠着我的脚步,也压着我的心。回到家,我无力地瘫坐在沙发上,

地板上散落着朵朵刚才愤怒摔下的玩具碎片。丈夫林松轻轻坐在旁边,递来一杯温水,

声音温和却一针见血:“老婆,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是我们,无意中教会了朵朵这样表达?

”他顿了顿,目光里带着思索,“每次她尖叫哭闹,我们立刻就会回应,无论是不是批评。

而她想好好说话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常常因为手头的事,让她等一等?

”他的话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我心里激荡开层层涟漪。

我猛地想起前几天听到的一段“每日琨说”育儿讲座,

里面反复提到一个词——“强化定律”。讲座里说,任何一个行为,

如果紧随其后总能得到一个结果,无论好坏,这个行为本身就会被加强、被固化。

那个“结果”,就是强化物。我心头一颤,难道朵朵每一次的哭闹尖叫,

换来的即使是我的训斥或无奈的妥协,对她而言,

竟都成了促使她下次继续这样做的“强化物”?如同讲座里那个邻居家孩子,做了好事,

得到的是心爱的红烧肉——那是积极强化;而我们给朵朵哭闹的“回应”,无论形式如何,

竟成了她坏习惯的消极养料!这个认知让我倒吸一口凉气,仿佛瞬间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

深夜,台灯的光晕下,我和林松挤在电脑前,搜索着“强化定律”的更多资料。

屏幕上跳出一则实验案例:科学家将鲸鱼和食物隔在一堵玻璃墙两侧。起初,鲸鱼猛烈撞击,

徒劳无功。渐渐地,它放弃了。即使后来玻璃墙被撤掉,

它也只在自己习惯的狭小水域内活动,对近在咫尺的食物视若无睹。那些无形的玻璃墙,

早已在它的世界里牢不可破。

我的心被这无声的画面狠狠揪紧——朵朵那看似顽固的哭闹习惯,

是否也如同困在无形玻璃墙后的鲸鱼?而我和林松,是否在无意中成了那堵墙的建造者?

恐惧和愧疚交织着,几乎将我淹没。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改变!”我抬起头,

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林松用力握住我的手,眼神坚定:“一起!

”我们的“改造计划”核心很清晰:当朵朵用正常的声音、礼貌的语言表达需求时,

立刻给予她最渴望的关注与热情回应——这是我们要给她的“红烧肉”,积极的强化物。

而当她故态复萌、哭闹尖叫时,则要艰难地忍住,暂时忽略,等她风暴平息后再平静沟通。

同时,我们要睁大眼睛,捕捉她任何细微的闪光点,立刻“烧红烧肉”给予奖励。

计划的第一天,就迎来了严峻考验。晚饭后,朵朵窝在沙发上看动画片。

我起身去收拾碗筷,刚走进厨房,

客厅里就毫无预兆地炸开了一声穿透耳膜的尖叫:“啊——!!

”尖锐的声音像刀子划破平静。我全身的肌肉瞬间绷紧,心脏狂跳,

差点条件反射地冲出去呵斥。林松在餐桌旁对我使了个眼色,微微摇头。我深吸一口气,

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用尽全身力气强迫自己留在原地,背对着客厅,

假装专注地擦拭着明明已经干净的灶台。耳朵却像雷达,紧张地捕捉着客厅的动静。

尖叫持续着,带着试探和升级的愤怒。时间从未如此漫长。每一秒都是煎熬,

仿佛有无数蚂蚁在啃噬我的神经。终于,那尖利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变成了委屈的呜咽,

最后只剩下断断续续的抽噎。客厅里只剩下动画片欢快的背景音。我这才慢慢转过身,

走到沙发边,蹲下来,让自己的视线与她平齐。她的小脸上还挂着泪痕,

大眼睛戒备又委屈地看着我。我尽量放柔声音:“朵朵,刚才怎么了?是想让妈妈陪你吗?

你那样尖叫,妈妈听不清,也吓到了。下次如果想妈妈陪,可以走过来,轻轻拍拍妈妈,

说‘妈妈,我想你陪我玩一会儿’,好吗?”她吸着鼻子,长长的睫毛上还沾着泪珠,

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那一刻,我身体里绷紧的弦才稍稍松弛,后背竟已渗出了一层薄汗。

这第一步,迈得如此沉重。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我正在书房处理一封工作邮件。

朵朵抱着她心爱的绘本,安静地站在门口,小小的身影被走廊的光拉长。

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冲进来吵闹,只是用小手轻轻敲了敲敞开的门板,声音细细的,

带着一点不确定:“妈妈?”我从屏幕前抬起头,立刻捕捉到她眼中小心翼翼的期待。

心头猛地一热!这是她第一次主动使用这种接近“正确”的方式!我立刻推开键盘,

毫不犹豫地起身,脸上绽开一个大大的笑容:“哎!朵朵想和妈妈一起看书吗?太好了!

”我快步走过去,蹲下把她搂进怀里,用力亲了亲她的小脸蛋,“朵朵这样轻轻敲门叫妈妈,

妈妈一下子就听到了!真棒!我们的小朵朵会好好说话了!”她在我怀里扭了扭,

小脸上瞬间阳光灿烂,用力点着头,把绘本塞到我手里:“看!看小熊!

”那本《小熊很忙》的绘本,我们依偎着读了一遍又一遍。她依偎在我怀里,小手指着画面,

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那晚的亲子时光,像一块温润的玉,暖透了我的心房。我知道,

我们期待的“好声音”的嫩芽,终于在这片曾被哭闹占据的土壤里,怯生生地冒出了头。

惊喜还在继续。一个周末的午后,阳光慵懒地洒进客厅。我和林松靠在沙发上小憩,

朵朵坐在地毯上摆弄积木。不知过了多久,我迷迷糊糊醒来,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清醒,

睡意全无——原本散落一地的积木、小汽车、毛绒玩偶,

竟然大部分都被归拢到了角落的玩具箱里!虽然还有些零散,

但比起之前的“战场”已是天壤之别。朵朵正踮着脚,

努力想把最后一个毛绒兔子塞进有点满的箱子里,小脸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红。“朵朵!

”我惊喜地叫出声,声音都有些发颤。她闻声转过头,

小脸上带着完成任务的认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我冲过去,

一把将她抱起来转了个圈:“天哪!朵朵自己收拾玩具了?太棒了!太能干了!

妈妈好开心啊!”林松也醒了,揉着眼睛看清状况后,立刻笑着加入夸赞大军:“哇!

朵朵真是整理小能手!爸爸要给朵朵点赞!”朵朵被我们的喜悦包围着,小脸兴奋得通红,

眼睛亮晶晶的。“奖励!必须奖励!”我放下她,快步走进厨房,

决定兑现我们计划里最重要的承诺——立刻“烧红烧肉”!我拿出冰箱里的草莓,

熟练地分离蛋清蛋黄,搅打奶油。很快,

一个点缀着鲜红草莓、散发着诱人甜香的蛋糕被端到了朵朵面前。她看着蛋糕,

惊喜地睁大了眼睛。“朵朵,”我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清晰地说,“这是奖励!

因为你主动收拾好了玩具,做得特别棒!妈妈特别特别开心!”她伸出小手指,

小心翼翼地沾了点蛋糕边缘的奶油,放进嘴里,然后露出了一个比蛋糕还要甜的笑容。

那笑容里,有被认可的满足,更有一种“我做到了”的骄傲光芒。日历悄然翻页。

我和林松的观察记录本上,代表哭闹和尖叫的“×”符号,如同秋日的落叶,

肉眼可见地稀疏下去。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

我’”、“分享饼干给爸爸”、“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没哭”……她开始习惯用语言表达自己,

声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自信。甚至,她似乎爱上了那种被我们“看见”并赞赏的感觉。

一天晚饭后,我起身去拿放在稍远柜子上的遥控器。刚走两步,

身后就传来一串“哒哒哒”的小脚步声。我回头,看见朵朵已经敏捷地跑到柜子前,踮起脚,

努力伸出小手,够到了那个对她来说还有点高的遥控器。她转过身,双手把遥控器递给我,

仰着小脸,大眼睛忽闪忽闪,带着一种混合着期待和狡黠的神情,清晰地问我:“妈妈,

我今天表现好吗?”那清脆的童音,像一颗温润的玉珠落在瓷盘上,清越动人。

一股巨大的暖流瞬间涌上我的心头,喉头有些发哽。我接过遥控器,蹲下身,

紧紧把她搂在怀里,下巴轻轻蹭着她柔软的发顶。窗外华灯初上,

温暖的灯光映照着她纯净的小脸。

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鲸鱼实验的影像——那道无形的玻璃墙,曾经困住鲸鱼,

也一度隔开了朵朵和我们理解她的可能。如今,它正被耐心与科学的方法一点点拆除。

鲸鱼终将自由游弋,而朵朵,正在这片我们用鼓励和爱意重新构建的温暖水域里,

舒展地、快乐地成长。林松走过来,将我们母女一起环住。他温暖的大手落在我的肩头,

声音里带着笑意和感慨:“你看,咱们家的‘红烧肉’,这回算是真用对了地方。

”那温柔的话语,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圈圈满足的涟漪。窗外的灯火温柔地流淌进来,

将我们相拥的身影长长地印在地板上。这方小小的、曾被哭闹风暴席卷过的天地,

此刻只剩下蛋糕般的甜香与无声的暖意静静弥漫。习惯的密码并非深藏不露,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