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吉普车驶入749所大门时,晏临晞正盯着窗外发呆。
基地比她想象中要隐蔽——从外面看,这里只是一座普通的军工企业,门口挂着"北方精密仪器制造厂"的牌子,连站岗的士兵都穿着工厂保安的制服。
但驶入内部后,层层安检和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暴露了此地的真实性质。
"到了。"
副驾驶的少校——现在晏临晞知道他姓陈——率先下车,替她拉开车门。
晏临晞拎着背包跳下车,抬头看向面前的三层灰色建筑。楼体方正,窗户窄小,像一只趴伏的钢铁巨兽。
正门上方的电子屏滚动着一行红字:「技术测试区,非授权人员禁止入内」。
裴御沉已经不见踪影,那把黑伞倒是留在了车上。晏临晞没问,陈少校也没提。
"跟我来。"陈少校刷卡开门,"今天主要是能力测试。"
走廊很长,两侧是厚重的金属门,每隔十米就有一个虹膜识别装置。晏临晞跟在后面,默数着经过的门牌号——B107、B109、B111……
B113的门敞开着,里面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我说了不行!这套设备是德国进口的,必须等原厂工程师来修!"
"可项目进度等不起!总部要求三天内必须出数据!"
陈少校咳嗽一声,屋内顿时安静。
晏临晞走进房间,看到五六个穿白大褂的研究员围着一台精密仪器,个个脸色铁青。
仪器外壳被拆开,露出里面复杂的电路板和光学组件,控制屏上闪烁着刺眼的红色警告:「激光校准失败」。
"这位是晏临晞同志。"陈少校介绍道,"首长特批的测试人员。"
一个戴厚镜片的中年男人皱眉打量晏临晞:"她就是那个'能用微积分炒菜'的?我们这儿可不是厨房!"
"李工!"旁边年轻些的女研究员拽他袖子,"她是华京大学物理系的,发表过QCD领域论文……"
晏临晞没理会他们的议论,径直走到仪器前蹲下。
这是台激光干涉仪,用于纳米级位移测量,市价至少七位数。她伸手摸了摸散热口,又凑近闻了闻电路板。
"有焦味。"她抬头,"你们超频使用了?"
李工脸色一变:"你怎么知——"
"激光管额定功率80mW,但系统日志显示你们昨晚调到了120。"晏临晞指向控制台角落的一行小字,"散热设计跟不上,光路准直器烧了。"
房间里鸦雀无声。
女研究员小声问:"能修吗?"
晏临晞没回答,而是从背包里掏出多功能螺丝刀和一个小铁盒。打开铁盒,里面整齐排列着各种贴片元件、细导线和微型工具。
"我需要一小时。"她头也不抬地说,"另外,这盒子里缺个0.5mm的钕磁铁,你们库房有吗?"
李工张了张嘴,最终转身去拿材料。
接下来的五十三分钟里,晏临晞像做外科手术一样拆解着精密部件。
她先是用导电胶修复了烧蚀的电路,又自制了一个微型散热片贴在激光管基部,最后用光学镜片清洁剂擦拭了整套光路。
研究员们从围观渐渐变成打下手——递工具、举照明灯、擦汗。陈少校站在门口,不断看表。
当时钟走到第五十四分钟时,晏临晞合上外壳,按下启动键。
控制屏闪烁几下,跳出绿色字体:「系统校准中……校准完成」。
"好了。"她甩了甩酸胀的手腕。
李工扑到屏幕前查看数据,眼睛越瞪越大:"误差范围0.3纳米……比出厂标准还高!"
欢呼声还没响起,晏临晞就举手打断:"先别急着高兴。"她指向仪器侧面,"这个位置的外壳螺丝少拧了半圈,会影响抗震性。另外——"
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着几块黑色残渣:"这是从光路里清出来的碳化物,证明你们长期超负荷使用。建议每周做一次预防性维护,否则半年内还会出问题。"
研究员们传看着那个塑料袋,像瞻仰圣物。
陈少校终于松了口气,掏出对讲机:"首长,设备修好——"
"等等。"晏临晞突然打断他,"我有个问题。"
所有人都看向她。
晏临晞认真地问:"这种维修服务,你们一般付多少钱?"
"啊?"
"按市场价,原厂工程师上门费是八千起步,重大故障修复另算。"她掏出手机点开花呗账单,"我这次能折现吗?今天还款日。"
房间里死一般寂静。
陈少校的对讲机里传来裴御沉的声音:"带她来我办公室。"
裴御沉的办公室在顶层,窗户朝北,采光很差。
晏临晞进门时,他正在批文件,眉骨的疤痕在台灯照射下格外明显。
桌上除了电脑和保密电话,还摆着那把黑伞——伞柄上的"Y"字被人用刀刻深了一圈。
"坐。"
晏临晞没动:"关于维修费……"
"你知道749所是什么机构吗?"裴御沉放下钢笔。
"军工科研单位,保密级别至少二级。"
"那你知道,擅自拆卸保密设备是什么罪名?"
晏临晞眯起眼:"那台干涉仪是德国布鲁克公司的商用型号,官网上有完整技术手册。"
"但你现在看到了它的实际应用场景。"裴御沉拉开抽屉,取出一份文件推过来,"签字,你的花呗我帮还。"
晏临晞扫了一眼——保密协议,附加一份"特殊人才聘用合同",薪资栏的数字让她挑了挑眉。
"如果我拒绝呢?"
裴御沉拿起黑伞,轻轻转了一圈:"那把青椒肉丝,我尝了一口。"
"所以?"
"所以我知道你是故意的。"他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她,"你根本不会做饭,但你能用三分钟看穿锅底的伪装层——这种观察力,正是我们需要的。"
晏临晞与他对视片刻,突然笑了:"花呗我自己能还。"她拿起钢笔,"但这份工资,得再加三成。"
"为什么?"
"因为你们那台'德国进口'设备——"她龙飞凤舞地签下名字,"其实是国产仿制品,而我能让它比正品性能提升40%。"
裴御沉眸色一深:"证明给我看。"
晏临晞从包里掏出笔记本电脑,调出一张设计图:"正品用氮化铝陶瓷散热,但你们用氧化铝替代以节省成本。我在维修时改了散热路径,顺便优化了激光驱动电路。"
她敲了敲屏幕,"这些改进方案,值不值加薪?"
窗外传来直升机起降的轰鸣,震得玻璃嗡嗡作响。
裴御沉拿起合同,在薪资栏补写了一个新数字,然后按下办公桌下的某个按钮。
书架缓缓移开,露出后面的电梯门。
"欢迎加入'精密仪器维护部'。"他递过一张门禁卡,"现在,带我去看看你怎么骗过德国人的质检系统。"
晏临晞接过卡片,触感冰凉。
卡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串数字:749-113。
正是那台"德国进口"设备的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