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的玻璃门在晏临晞身后轻轻合上,风铃清脆地响了两声。
她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将背包放在旁边的椅子上,红色U盘就塞在侧边口袋里,露出一小截金属边缘。
服务员走过来,她点了一杯冰美式和一份蓝莓松饼,随后从包里取出笔记本电脑,打开后迅速输入一串密码。
屏幕亮起,她调出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存放着徐世铭团队过去半年的所有实验数据备份。
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她将几个关键文件拖进另一个隐藏分区,然后清除了操作记录。
这个U盘里的东西,绝对不能丢。
咖啡很快送了上来。晏临晞抿了一口,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让她因熬夜而混沌的大脑稍微清醒了一些。
她捏了捏眉心,目光扫过咖啡馆里的其他顾客——几个大学生在角落里讨论课题,一对情侣低声交谈,还有一个穿着灰色夹克的中年男人独自坐在吧台旁,面前放着一杯几乎没动过的黑咖啡。
这个人从她进店起,就一直在用余光观察她。
晏临晞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低头咬了一口松饼。蓝莓的酸甜在舌尖蔓延,她假装专注于电脑屏幕,实际上却在用眼角余光留意那个男人的动向。
他在等什么?
十分钟后,男人终于站起身,朝她的方向走来。晏临晞的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敲击,调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文档,假装在写作业。
"打扰一下。"男人在她桌前停下,声音低沉,"请问您是华京大学物理系的晏临晞同学吗?"
晏临晞抬头,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疑惑:"您是?"
男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了过来:"我是《科学前沿》杂志的编辑,李明。听说您在量子隧穿效应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我们想请您写一篇专栏文章。"
晏临晞接过名片,指尖轻轻摩挲了一下纸张的质感。
假的。
《科学前沿》的编辑名片不会用这种廉价的铜版纸,而且油墨味道太新,像是刚打印出来的。
"抱歉,我最近没空。"她将名片推回去,语气平淡,"而且我已经退学了,恐怕不适合代表学术观点。"
男人似乎没料到她会拒绝得这么干脆,微微一愣,随即笑道:"没关系,我们更看重个人研究能力,而不是学历。如果您有兴趣,我们可以支付丰厚的稿酬。"
晏临晞端起咖啡杯,掩饰自己嘴角的冷笑:"多丰厚?"
"千字两千,上不封顶。"男人压低声音,"如果您愿意提供一些……更深入的实验数据,价格可以再谈。"
果然。
晏临晞放下杯子,故作思考状:"听起来不错,但我手头的资料都在学校电脑里,现在拿不到。"
男人的目光在她背包上停留了一秒:"您不是带了一台笔记本吗?"
"这台是私人的,只存了些课程笔记。"她耸耸肩,"而且配置很低,跑不动仿真程序。"
男人眼中闪过一丝急切:"那您之前用的实验室电脑呢?里面的数据……"
"被学校收走了。"晏临晞打断他,"如果您真的对我的研究感兴趣,可以等我在校门口摆摊时来讨论。"
男人的表情僵了一瞬,很快又恢复职业微笑:"当然,当然。不过……"
他犹豫了一下,像是下定决心,"其实我们杂志社对您之前的研究设备也很感兴趣,尤其是那台用于数据处理的笔记本。如果您愿意出售,我们可以出高价。"
晏临晞挑眉:"多高?"
"五万。"
"人民币?"
"美元。"
晏临晞差点笑出声。一台用了三年的旧笔记本,市值不超过五千块,居然有人愿意花五万美元买?
这群人连伪装都懒得认真。
她故作惊讶地睁大眼睛:"这么值钱?"
男人以为她心动了,连忙点头:"对,我们杂志社有专门的收藏基金,用于收购有科研价值的设备。"
晏临晞露出遗憾的表情:"可惜那台笔记本已经被学校没收了。"
"那您手边这台……"
"这台不行。"她摇头,"里面存了很多私人资料。"
男人似乎有些焦躁,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了两下:"如果您改变主意,可以随时联系我。"
他又递了一张名片,晏临晞随手接过,塞进牛仔裤口袋。男人见她没有继续交谈的意思,只好起身离开。
晏临晞盯着他的背影,直到他推开咖啡馆的门消失在外面的街道上。
她迅速从包里掏出手机,打开一个加密软件,调出刚刚偷**下的男人侧脸照片,上传到一个面部识别程序。
她倒要看看,这个"杂志编辑"到底是何方神圣。
程序运行的空档,她继续吃着松饼,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咖啡馆的玻璃窗。
那辆黑色轿车还停在马路对面。
从她离开校门起,这辆车就一直跟着她。
军方的人?还是徐世铭派来的?
手机震动了一下,识别结果出来了。
"匹配度87%——江涛,前《物理学报》编辑,现任职于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晏临晞眯起眼睛。
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那就是军方的人了。
她关掉程序,删除所有记录,然后从背包侧袋抽出那个红色U盘,在指尖转了一圈。
看来,有人对她的研究很感兴趣。
而且,不是徐世铭那种级别的"感兴趣"。
她合上电脑,将剩下的松饼打包,起身离开咖啡馆。推门时,她故意放慢动作,余光瞥见那个叫江涛的男人正站在街角打电话,神情严肃。
晏临晞唇角微勾,径直走向马路对面的二手书店。
既然军方想玩,那她就陪他们玩玩。
书店里弥漫着旧纸张的霉味,书架间的过道很窄,几乎只能容一人通过。
晏临晞在"农业养殖"分类前停下,抽出一本《母猪产后护理与仔猪培育技术》,翻了两页,满意地点点头。
她又挑了几本《家庭盆栽养护指南》《钓鱼技巧大全》和《家常菜烹饪手册》,一起拿到收银台结账。
拎着鼓鼓囊囊的塑料袋走出书店时,她注意到江涛已经回到了那辆黑色轿车旁,正和车内的人低声交谈。
晏临晞装作没看见,慢悠悠地沿着人行道往前走,直到拐进一条小巷。
她停下脚步,从塑料袋里掏出那本《母猪产后护理》,然后从背包里取出自己的旧笔记本——一台外壳磨损严重的ThinkPad。
她将笔记本的后盖拆开,取出硬盘,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书的内页挖空,刚好能容纳硬盘的大小。
既然他们想要,那就给他们点"惊喜"。
硬盘塞进去后,她用胶水将书页重新粘合,外表看起来毫无破绽。
然后,她从口袋里摸出江涛的名片,按照上面的号码发了条短信:
"我改变主意了。笔记本在我宿舍,但我不方便回去取。如果您现在要,我可以把硬盘给您,里面存了部分数据。交易地点:学校后门快递柜,密码1234。"
发完短信,她将改造过的书塞进快递柜,输入密码锁好,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
她倒要看看,军方的人打开《母猪产后护理》时,会是什么表情。
三百米外,黑色轿车里。
裴御沉看着监控画面里晏临晞的一举一动,眉骨上的疤痕微微抽动。
"首长,她好像发现我们了。"副驾驶的军官低声道。
裴御沉没说话,目光落在晏临晞最后放入快递柜的那本书上。
"去拿。"他简短地命令。
十分钟后,军官回到车上,手里拿着那本《母猪产后护理》,表情古怪:"硬盘在里面,但……"
裴御沉接过书,翻开第一页。
书页中央被挖空,硬盘安静地躺在里面。
而挖下来的纸页上,晏临晞用铅笔写了一行小字:
"下次派个演技好点的探子。"
裴御沉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突然低笑一声。
"有意思。"
他合上书,对副驾驶道:"通知749所,准备人才引进评估。"
"是!"军官犹豫了一下,"那这本……"
裴御沉将书丢还给他:"存档。"
"存档?"
"对。"裴御沉看向窗外,晏临晞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街角,"这是她给我们的第一份'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