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号角穿透薄雾,嘹亮的口号声和整齐的脚步声如同军营特有的背景音,将陶桃从深沉的睡眠中唤醒。她躺在车内的床上,睁着眼睛静静听了一会儿,发现自己竟已习惯了这钢铁般的节奏。起身洗漱,清凉的水拍在脸上,驱散了最后一丝睡意。刚整理好自己,车门外就响起了熟悉的、带着点小心的敲门声。
“我起来了。”陶桃应了一声。
车门被拉开,史今高大的身影钻了进来,带着一身清晨的凉气和皂角的清爽味道。他手里端着饭盒,里面是热腾腾的米粥、馒头和一小碟咸菜,还有一个刚煮好的鸡蛋。他自然地坐到陶桃对面的小桌上,开始专注地剥鸡蛋壳。
“陶桃,”史今把剥好的、光滑**的鸡蛋放到陶桃碗里,抬眼看着她,眼神里带着点请求和自豪,“连长……今天上午还想请你再去训练场看看。”
陶桃舀了一勺粥,闻言疑惑地看向他:“还有事?”昨天不是看完了吗?
“嗯,”史今点头,解释道,“今天安排了别的科目,主要是基础战术动作和体能结合训练。连长想请你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嗯,动作细节上的问题,就像昨天你点出来的那些,容易造成暗伤的。”他想起昨天陶桃画的那一堆精准到可怕的图示,心里既佩服又心疼她的耗费心神。
陶桃了然,咽下口中的食物,干脆地点头:“行,吃完饭我就去。”
训练场边上,果然搭起了一个简易的绿色遮阳棚。棚子下摆着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桌上甚至还放着一个暖水瓶和几个搪瓷缸子,显然是特意为陶桃准备的。
史今领着陶桃过来,郑重地向站在棚外的高城敬了个礼:“报告连长,陶桃同志到了!”
“好!”高城回礼,脸上是少有的温和笑意,转向陶桃,“陶同志,真是麻烦你了,又得占用你时间。”
陶桃直接把带来的笔和厚厚一沓白纸放在桌上,闻言摆摆手,语气自然又带着点亲近:“高连长,你是史今的领导,史今总说你对他很好,所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太客气就见外了。”她这话说得真诚,眼神清亮。
高城听后,脸上的笑容瞬间像阳光一样灿烂起来,那份军人的刚硬线条都柔和了不少:“好!痛快!陶桃,那我高城也不拿你当外人!今天上午的训练跟昨天不一样,强度大,动作杂,还得麻烦你火眼金睛,仔细给我们挑挑毛病!”他指了指场地上已经开始集结热身的士兵们。
“没问题。”陶桃点头,目光已经投向训练场。
史今帮陶桃把凳子摆好,低声说了句“我去训练了”,便转身跑向自己的队伍,身姿挺拔。
陶桃坐下,深吸一口气,目光瞬间变得专注而锐利。训练开始了,士兵们分组进行着低姿匍匐、跃进、据枪瞄准、跨越障碍、负重冲刺……动作迅捷有力,尘土飞扬,充满了力量感。
然而,在陶桃的眼中,这些动作被拆解成了无数个细微的瞬间。她手中的笔在纸上快速滑动,不再是昨天的人物速写,而是一系列精准的、如同医学解剖图般的分解动作图示。她捕捉着每一个士兵在发力瞬间的关节角度、肌肉状态、重心偏移、落地姿势……她画得极快,线条流畅,关键部位用圆圈标出,旁边用极小的字迹标注着问题:
*“低姿匍匐,左肘过度外翻,长期易磨损关节囊。”
*“跃进落地瞬间,右膝未有效缓冲,冲击力直传腰椎。”
*“据枪侧身角度过大,肩胛提肌长期紧张,易劳损。”
*“障碍跨越,落地脚掌内翻角度超标,踝关节韧带负担过重。”
*“负重冲刺,呼吸节奏与步伐紊乱,核心未绷紧,腰肌代偿明显。”
高城和指导员洪兴国一左一右站在陶桃身后,屏息凝神地看着她笔下流淌出的“问题图谱”。
随着一张张纸被画满,两人的眉头越皱越紧,脸色也越来越凝重。他们从未如此直观地看到,这些平日里被强调“勇猛”、“速度”、“达标”的基础战术动作,在细微之处竟隐藏着如此多、如此致命的健康隐患!每一个被陶桃圈出来的小问题,都像一颗定时炸弹,日积月累,足以摧毁一个优秀士兵的军旅生涯。
那些每年因“训练伤”遗憾退出的尖子兵的面孔,仿佛在这一张张图纸上找到了答案。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和后怕。
陶桃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观察和记录中,精神力高度集中,感官被放大,周围的声音仿佛都模糊了。她甚至不自觉地调动了一丝精神力,去感知那些细微肌肉纤维的震颤和骨骼承受的应力,笔下的分析更加精准入微。她完全没有察觉到身后何时又多站了几个人。
直到高城和洪兴国猛地挺直腰板,响亮地敬礼:“团长好!参谋长!一营长!二营长!三营长好!”
陶桃全部心神都在训练场的观察上,根本就没注意到身后来人了。
绿棚外不知何时站了一排军官,为首的是肩章闪亮的团长王庆瑞。王团长面容严肃,目光如炬,正饶有兴致地看着她桌上堆叠的图纸。
王团长没说话,只是很自然地把手里的保温杯递给旁边的高城,然后伸手接过了高城手里拿着的那一摞陶桃刚画好的图纸。他一张一张,翻看得极慢,极仔细。每翻过一张,他眼中沉思的光芒就更盛一分。看完后,他将图纸递给身后的参谋长和几位营长。
几位营长和参谋长立刻围拢过来,低头传阅。起初是好奇,接着是惊讶,然后变成了凝重和难以置信的震动。
纸上那些精准标注的问题,是他们这些带兵多年、自认经验丰富的军官也从未系统注意过的!那些导致优秀士兵黯然离场的“暗伤”,根源竟然就在这些每天重复千百遍的基础动作细节里!
参谋长凑到王团长身边,低声说着什么,手指点着图纸上的几处标注,语气带着强烈的兴奋和重视:“团长,这个价值……太大了!非常实用!这要是能推广开,全团的训练伤减员率能降下来一大截!而且成本……几乎就是推广培训的成本!”
王团长微微颔首,目光却依旧落在正重新投入观察、又开始快速画图的陶桃背影上。
高城见状,刚想出声提醒陶桃,就被王团长一个抬手阻止了。他压低声音:“让她画。别打扰她。我们看看就行。”他转头,声音恢复了平常的沉稳,对高城道:“高城,回头就这个观察结果,写个详细的报告上来。”
参谋长立刻接话,声音带着急切:“团长,这个实用价值极高,推广范围可以扩大到整个师,甚至军里!我看这报告……”他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位营长,最后落在二营长身上,带着点暗示,“要不……以咱们二营的名义,结合一些经验,整理上报?效率更高些?”
王团长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参谋长,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参谋长脸上的笑容渐渐有些挂不住了,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二营长是个明白人,赶紧站出来打圆场,语气诚恳:“团长,参谋长,这个事……我觉得还是七连来打报告最合适。第一,这是七连最先发现的问题,陶桃同志也是他们请来的。第二,后续的改进试点、效果验证,肯定也是以七连为主力。由他们来写报告,有最直接的实践依据,向上级汇报也更有说服力,能最快看到实际效果证明咱们方案的可行性。”
王团长这才收回目光,从高城手里拿回自己的茶杯,拧开盖子喝了一口,仿佛刚才的静默不存在,直接对高城下令:“高城,听到了?”
高城“啪”地一个立正敬礼,声音洪亮:“是!团长!保证完成任务!”
几位领导又低声交谈了几句,便转身离开了训练场边缘。高城站在原地,目送着他们的背影,尤其是参谋长那略显僵硬的背影,眼神一点点沉下去,冰冷得像淬了寒冰的铁。他高城是骄傲,是不屑动用家里的关系,想凭自己的本事在基层部队打出一片天。但这不代表他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他护犊子,更护自己连队的兵!这关系到全连乃至全团士兵身体健康的重大发现,差点就被轻飘飘一句话摘了桃子?当着他高城的面,想抢他七连的功劳?真当他高城是泥捏的?
指导员洪兴国走到高城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不高,却带着洞悉:“老高,团长刚才已经明确表态支持咱们了,这事儿就算了吧。大局为重。”他太了解高城了,这话看似劝解,实则是在提醒高城:团长站我们这边,但我们也不能就这么算了,连自己兵的利益都护不住,还带什么兵?
高城脸上的冰霜非但没有融化,反而更添了几分寒意。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眼神锐利如刀:“老洪,你看着点这边。”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回趟办公室。”
他没有说回办公室做什么,但洪兴国看着他那几乎要凝出实质锋芒的眼神,心下了然。骄傲的钢七连连长,要用他自己的方式,捍卫属于七连的荣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