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报到日的“乌龙”相遇林小满到街道办报到那天,天刚下过一场梅雨,
空气里飘着老樟树潮湿的香。她攥着皱巴巴的报到证,
在挂满“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工作先进集体”的走廊里转了三圈,
终于在“党政综合办公室”的牌子前停下脚步。门虚掩着,
里面传来钢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混着一声低低的“糟了”。林小满刚要敲门,
门“哐当”一声从里面拉开,她来不及退,整个人撞进一个带着淡淡墨水味的怀抱,
手里的豆浆“啪嗒”洒在对方浅灰色的衬衫上,洇出一大片奶白色的印子。“对、对不起!
我不是故意的!”林小满慌得手忙脚乱,掏出口袋里皱巴巴的纸巾就往对方身上蹭,
“这豆浆没加糖,好洗,我帮你洗吧?或者我赔你一件新的?”男人往后退了半步,
低头看了眼衬衫上的“地图”,又抬眼看向她——姑娘扎着低马尾,额前碎发被汗湿,
眼睛像受惊的小鹿,手里还捏着半张被豆浆浸软的报到证,上面“林小满”三个字晕开了边。
他喉结动了动,没忍住笑:“没事,豆浆比咖啡提神。你是新来的?”“是!我叫林小满,
今天来党政办报到!”她赶紧把报到证递过去,忘了自己还攥着湿纸巾,
又在纸上蹭了道印子,脸瞬间红成了熟透的桃子。男人接过报到证,指尖碰到她的,
林小满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他看了眼证上的名字,又看了眼她窘迫的样子,
嘴角弯得更明显:“我叫沈砚,党政办副主任。你来得正好,刚要去领新的档案盒,一起?
”林小满点头如捣蒜,跟着沈砚往库房走。走廊里的光线斜斜照进来,落在他挺直的背上,
浅灰色衬衫上的豆浆印子慢慢变干,像幅抽象的画。她偷偷瞄他,沈砚个子高,肩线很直,
头发理得干净利落,耳垂上有颗小小的痣,走得不快,似乎在刻意等她跟上。
“以前没来过街道办?”沈砚突然开口。“没、没有,”林小满攥紧了衣角,
“我家在隔壁区,第一次来这边。”“这边老巷子多,导航容易迷路。”沈砚指了指窗外,
“后面那条巷子里有家早点铺,豆浆比你刚才洒的好喝,下次可以去试试。
”林小满“哦”了一声,脸又热了。原来他还记得刚才的乌龙,亏她还想假装没发生过。
库房在办公楼后院,铁皮门锈迹斑斑。沈砚掏出钥匙开门,里面堆着一排排档案盒,
空气里飘着灰尘的味道。他踮脚够最上面一层的盒子,衬衫后背绷紧,露出好看的腰线。
林小满赶紧移开视线,假装研究墙上的“物品存放登记表”,却听见“哗啦”一声,
一摞档案盒从架子上滑下来,直奔她脚边。“小心!”沈砚眼疾手快,伸手把她往旁边一拉,
自己却被盒子砸中了胳膊。林小满站稳后,看见他胳膊上红了一片,
急得话都说不利索:“你没事吧?要不要去医院?都怪我,刚才没扶着架子!”“没事,
”沈砚揉了揉胳膊,把掉在地上的盒子捡起来,“这架子年久失修,早该加固了。
你别站太近,我来拿。”他把新档案盒摞在怀里,转身时,
林小满看见他胳膊上的红印子更明显了,心里愧疚得不行:“沈主任,要不我帮你拿点?
”“不用,”沈砚笑了笑,“你那杯豆浆还没赔我呢,先欠着,等你转正了请我喝好的。
”林小满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他在开玩笑,脸又红了,却忍不住跟着笑起来:“好!
转正了我请你喝两杯!”两人抱着档案盒往回走,阳光穿过樟树叶子,
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林小满走在沈砚旁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墨水味混着阳光的味道,
心里忽然觉得,这个陌生的街道办,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第二章第一次“合作”:哭笑不得的调解林小满到岗第三天,
就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大挑战”——调解邻里纠纷。
起因是一楼的张阿姨在阳台外搭了个花架,种了十几盆绿萝,藤蔓顺着二楼的窗户爬上去,
二楼的李大爷嫌遮光,趁张阿姨不在家,把藤蔓全剪了。张阿姨回来一看,当场就炸了,
拎着剪下来的藤蔓冲到二楼,拍着门骂了半个钟头,李大爷也不甘示弱,拿着拖把跟她吵,
差点动起手来。综治办的老王有事请假,这事就落到了党政办头上。沈砚拿着调解单,
看向正对着电脑练习写通知的林小满:“林小满,跟我去趟向阳小区?
”林小满刚把“关于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活动的通知”敲完最后一个字,听见这话,
立刻站起来:“好!”她跟着沈砚往小区走,心里既紧张又好奇。
沈砚在路上给她“科普”:“张阿姨退休前是小学老师,爱养花,
就是脾气急;李大爷是老党员,退休后管得宽,俩人以前就因为楼道堆东西吵过两次。
等会儿进去,你别说话,先听着。”林小满点头,把沈砚的话记在心里。
到了向阳小区3号楼,老远就听见张阿姨的声音:“你凭什么剪我的绿萝?
那是我辛辛苦苦养了三年的!你赔我!”“你花架都搭到我窗户底下了,
挡得我屋里晒不着太阳,我剪了怎么了?”李大爷的声音也不小。沈砚推门进去时,
张阿姨正叉着腰站在客厅中央,李大爷举着拖把,俩人脸都涨得通红。看见沈砚,
张阿姨立刻迎上来:“沈主任,你可来了!你看他把我绿萝剪的,这不是糟蹋东西吗!
”李大爷放下拖把,哼了一声:“沈主任,你评评理,她花架搭到我窗台,
藤蔓都伸进我家了,我能不剪?”沈砚先给俩人倒了杯水,笑着说:“张阿姨,李大爷,
先喝口水,消消气。多大点事,犯不着脸红脖子粗的。”张阿姨接过水杯,
还是气鼓鼓的:“沈主任,不是我小气,这绿萝是我女儿从外地给我寄的苗,
我天天浇水施肥,眼看着爬满阳台了,他一刀就给我剪了,我能不心疼吗?”“心疼我理解,
”沈砚看向李大爷,“李大爷,您家窗户确实朝东,早上的太阳被花架挡了,屋里是暗了点。
”李大爷点点头:“就是啊!我老太婆身体不好,就指望早上晒晒太阳,这花架一搭,
太阳全没了!”沈砚转头看向张阿姨:“张阿姨,您这花架确实超了点,按规定,
阳台外不能搭这么宽的架子。不过李大爷,剪藤蔓也确实急了点,您要是先跟张阿姨说一声,
也不至于吵成这样。”俩人都不说话了,气氛缓和了点。林小满站在旁边,
看着沈砚说话的样子,他语气不急不缓,既没偏着谁,又把俩人的理都说到了,
比她想象中“官腔”的样子亲切多了。就在这时,
张阿姨突然哭了起来:“我不是故意搭那么宽的,就是想着绿萝爬起来好看,
也能给楼下挡挡太阳。我女儿在外地工作,一年就回来一次,这花是她送我的,
就跟我闺女似的……”李大爷脸有点红,挠了挠头:“张老师,我也不是故意的,
就是早上起来看见藤蔓伸进窗户,一时火大……”沈砚趁机说:“其实这事好解决。张阿姨,
您把花架往自家阳台挪挪,别超出去太多,藤蔓也修剪一下,别往李大爷窗户上爬。李大爷,
您也别跟张阿姨计较,回头张阿姨再养几盆矮点的花,放阳台里,既不挡您家太阳,
也不影响她养花,怎么样?”张阿姨擦了擦眼泪:“行,我明天就找人挪花架。
”李大爷也点点头:“那我也跟张老师道个歉,刚才不该剪得那么狠。”俩人握手言和,
沈砚又跟他们聊了几句家常,才带着林小满离开。走出单元楼,林小满忍不住说:“沈主任,
你好厉害啊!刚才我还以为他们要吵好久呢。”沈砚笑了笑:“基层的事,
大多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一口气没顺过来。你多跟几次就会了。”“对了,
”林小满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个给你,薄荷糖,败火。
刚才看你跟他们说话,我都替你紧张。”沈砚愣了一下,接过糖,糖纸是粉色的,
上面印着小兔子。他剥开糖纸,放进嘴里,薄荷的清凉瞬间散开,冲淡了刚才调解的疲惫。
他看了眼林小满,姑娘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星星,忍不住说:“谢谢。你还带糖?”“嗯,
我妈说我容易紧张,让我带点糖,吃了能放松点。”林小满挠了挠头,“刚才我站在旁边,
手心都出汗了。”沈砚忍不住笑出声:“没事,第一次都这样。下次再遇到这种事,
你就把他们当你家邻居,别当‘纠纷当事人’,就不紧张了。”“真的吗?
”林小满眼睛一亮。“真的,”沈砚点点头,指了指前面的小卖部,“走,我请你喝汽水,
刚才辛苦你当听众了。”那天下午,两人坐在小卖部门口的长椅上,喝着冰镇的橘子汽水,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身上,暖暖的。林小满看着沈砚嘴角的笑意,觉得这杯汽水,
比她喝过的任何饮料都甜。第三章加班夜的一碗热面入夏后,街道办忙得脚不沾地。
文明创建要迎检,反诈宣传要入户,还有防汛的预案要做,办公室里的灯,
几乎天天亮到晚上八九点钟。这天晚上,林小满对着电脑里的“文明创建迎检材料汇编”,
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桌上的咖啡已经凉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她看了眼时间,已经快十点了,
办公室里只剩下她和沈砚。沈砚坐在对面,正低头写着什么,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
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林小满偷偷瞄他,他眉头微蹙,神情认真,灯光落在他脸上,
柔和了他平时略显严肃的轮廓。“还没弄完?”沈砚突然抬头,正好对上她的视线。
林小满赶紧收回目光,红着脸点点头:“还差最后一部分,‘居民满意度调查分析’,
数据有点多,还在整理。”沈砚放下笔,起身走到她身边,
低头看了眼电脑屏幕:“这里的数据可以合并成表格,更清楚。”他伸手点了点屏幕,
指尖离她的手背很近,林小满能感觉到他身上的温度,心跳突然快了半拍。“哦,好,
我现在改。”她赶紧移开手,假装专注地盯着屏幕。沈砚站在她旁边,
看着她笨拙地调整表格格式,忍不住笑了:“别急,慢慢来。饿了吧?
我刚才看见楼下的面馆还开着,去吃碗面?”林小满肚子正好叫了一声,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好啊,我请你,就当谢谢你刚才帮我看材料。”“不用,
”沈砚拿起外套,“我是主任,理应请下属吃饭。”楼下的面馆很小,只有三四张桌子,
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妻,看见沈砚,热情地打招呼:“沈主任,又加班啊?还是老样子,
牛肉面加蛋?”“对,再来一碗番茄鸡蛋面,少放辣。”沈砚转头看向林小满,
“你能吃辣吗?”“能吃一点,少放辣就行。”林小满点点头。两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老板很快把面端了上来。沈砚的牛肉面冒着热气,牛肉块很大,林小满的番茄鸡蛋面里,
鸡蛋铺了满满一层,番茄熬得软烂,汤汁浓郁。“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沈砚递给她一双筷子。林小满拿起筷子,夹了一口面,番茄的酸甜味在嘴里散开,
暖乎乎的,从胃里一直暖到心里。她抬头看向沈砚,他正低头吃面,动作斯文,
额前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了一点眼睛。“沈主任,你经常加班到这么晚吗?
”林小满忍不住问。“差不多,忙的时候就这样。”沈砚抬起头,喝了口汤,“基层事多,
杂,有时候一件事没处理完,就得到处跑。”“那你家人不会担心吗?”话一出口,
林小满就后悔了,觉得问得太私人。沈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我爸妈在老家,
我一个人住,没人担心。你呢?住得远不远?”“不远,就在前面的小区,
走路十分钟就到了。”林小满赶紧转移话题,“这面真好吃,比我在家煮的好吃多了。
”“嗯,这家店开了好几年了,味道一直不错。”沈砚夹了一块牛肉给她,“尝尝这个,
他家牛肉炖得很烂。”林小满接过牛肉,放进嘴里,确实很烂,入味。
她也夹了一块番茄给沈砚:“这个番茄也好吃,很甜。”沈砚接过番茄,放进嘴里,
笑了:“确实甜。”两人边吃边聊,从工作聊到生活,从喜欢的食物聊到小时候的趣事。
林小满发现,沈砚不像平时在办公室里那么严肃,其实很幽默,还很会讲故事,
他讲小时候在老家爬树掏鸟窝,被爷爷追着打的事,逗得林小满笑出了眼泪。吃完面,
沈砚送林小满到小区门口。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晚风带着夏夜的凉爽,
吹在脸上很舒服。“今天谢谢你的面,很好吃。”林小满停下脚步,抬头看向沈砚。
“不客气,”沈砚笑了笑,“材料要是弄不完,明天再弄,别太累了。”“嗯,我知道了。
沈主任,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好,你进去吧。”林小满转身走进小区,走了几步,
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沈砚还站在门口,看见她回头,朝她挥了挥手。林小满心里一暖,
赶紧转过头,快步往家走,嘴角却忍不住一直上扬。回到家,林小满洗漱完,躺在床上,
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全是沈砚的样子,他笑的时候,他认真工作的时候,
他给她夹牛肉的时候……她摸了摸自己的脸,还是热的。她知道,
自己好像有点喜欢上这个温柔又负责的主任了。第四章防汛值守的雨夜七月的雨,
下得又大又急。气象台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街道办全员上阵,分片负责防汛值守。
林小满被分到了沈砚负责的片区,负责巡查老城区的低洼路段。晚上七点,
雨还没有停的意思,豆大的雨点砸在伞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林小满穿着雨衣,
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裤脚已经湿透了,黏在腿上,很不舒服。
她手里拿着手电筒,照着路面,仔细查看有没有积水漫过路基的情况。“林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