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雨夜的旧档案暴雨如注的夜晚,滨海市公安局档案室里,
只有王川敲击键盘的声音在空旷中回荡。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案件记录让他有些头晕。作为局里的档案整理专员,
王川每天的工作就是和这些尘封的旧案卷宗打交道,日子平淡得像一杯白开水,
直到那个雨夜,一份特殊的档案闯入了他的生活。
这份档案编号为“滨公档字〔2010〕073号”,封面泛黄,边缘磨损严重,
仿佛在诉说着被遗忘的岁月。王川本以为只是一份普通的旧案记录,可当他翻开第一页,
心脏却猛地一缩。案件名称赫然写着“滨海市‘7・3’连环失踪案”,受害者共有三人,
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失踪地点都在滨海市老城区的一条偏僻小巷——青石板巷。
更让他心惊的是,最后一名受害者的照片,竟然和他大学时的同班同学林薇长得一模一样。
王川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十年前。那时的林薇活泼开朗,是班里的文艺委员,
两人还曾一起组过学习小组。可大三那年,林薇突然失踪了,警方调查了很久也没有结果,
最后只能不了了之。王川一直以为林薇只是离开了这座城市,却没想到她可能早已遭遇不测。
他强压下内心的震惊,继续翻看档案。档案里的记录十分简略,
只提到三名受害者失踪前都曾去过青石板巷附近的一家古董店,
警方对古董店老板进行了调查,却没有找到任何线索,案件最终成了悬案。王川皱起眉头,
直觉告诉他,这起案件绝不像档案里记录的那么简单。就在这时,
档案室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道闪电划破夜空,
照亮了门口那人的脸——是刑侦支队的队长张劲松。张劲松看到王川手中的档案,
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小王,这份档案你怎么找出来了?”“张队,
我就是整理档案的时候偶然看到的,”王川疑惑地问道,“这起案子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档案记录这么简略?”张劲松叹了口气,走到窗边,
望着外面的瓢泼大雨:“这起案子当年影响很大,市局成立了专案组,调查了好几个月,
可就是没有任何进展。后来因为没有新的线索,加上又发生了其他重大案件,
专案组就解散了,案子也被搁置了。不过,有件事我一直觉得奇怪。”“什么事?
”王川追问。“当年调查的时候,我们在最后一名受害者,也就是你同学林薇的出租屋里,
发现了一张奇怪的纸条,上面画着一个诡异的符号,像是一只眼睛,”张劲松回忆道,
“我们找了很多专家,都没人认识这个符号。而且,那间出租屋的门窗都是完好的,
没有被撬动的痕迹,林薇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王川的心沉了下去,他突然想起,
大学毕业收拾东西的时候,曾在林薇送给他的一本书里,也看到过一个一模一样的符号,
当时他以为只是林薇随手画的,没放在心上,现在想来,那可能是林薇留下的重要线索。
“张队,我可能知道那个符号的来历,”王川急忙说道,“我家里有一本书,
里面也有那个符号,我明天把书带来给你看。”张劲松点了点头:“好,
这件事你先不要声张,明天把书带来,我们再仔细研究。记住,一定要小心,
当年参与调查这起案子的一名老警察,后来也离奇失踪了,至今没有下落。”王川听后,
不禁打了个寒颤。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卷入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之中,而这个谜团的背后,
或许隐藏着令人恐怖的真相。第二章:诡异的符号与古董店第二天一早,
王川便带着那本书来到了公安局。书的封面已经有些褪色,书名是《古滇国秘闻》,
里面记载了许多关于古滇国的传说和神秘文化。王川翻到夹着符号的那一页,果然,
在书页的空白处,画着一个和张劲松描述的一模一样的眼睛符号。张劲松接过书,
仔细翻看着,眉头越皱越紧:“这本书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你是怎么得到的?
”“这是林薇在大学毕业前送给我的,”王川回答道,“当时她说是在一家旧书店买的,
觉得里面的内容很有趣,就送给我做纪念了。”“旧书店?你知道是哪家旧书店吗?
”张劲松问道。王川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当时我没问那么多。
”张劲松沉思了片刻:“看来我们得从这家古董店和这个符号入手调查。小王,
你今天跟我去一趟青石板巷,看看那家古董店还在不在。”两人驱车来到老城区,
青石板巷比王川想象中还要偏僻,巷子两旁是低矮的老式建筑,墙壁上爬满了青苔,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巷子尽头,果然有一家古董店,店面不大,
招牌上写着“时光古物店”,字迹模糊不清,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两人走进古董店,
店里光线昏暗,摆满了各种古董字画、陶瓷器皿,空气中夹杂着灰尘和陈旧木头的味道。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柜台后面,戴着一副老花镜,正在擦拭一件青铜器。“老先生,
我们是公安局的,想向您了解一些情况,”张劲松出示了证件,
“请问您这家店开了多久了?”老人抬起头,看了两人一眼,
眼神有些浑浊:“我在这里开了三十年了,你们想问什么?”“十年前,
这里发生过三起连环失踪案,受害者都是年轻女性,她们失踪前都曾来过您的店里,
您还记得吗?”张劲松问道。老人的身体微微一僵,
手中的抹布停在了半空中:“记不太清了,店里每天来的人很多,我哪能都记得。
”王川注意到,老人的眼神有些闪躲,似乎在隐瞒什么。他环顾了一下店内,
突然看到柜台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内容是一只巨大的眼睛,
和他在书里看到的符号一模一样。“老先生,您墙上挂的这幅画是什么意思啊?
”王川指着那幅画问道。老人顺着王川指的方向看了一眼,
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没什么意思,就是一幅普通的画。”张劲松察觉到老人的异常,
继续追问道:“老先生,我们怀疑这起失踪案和您店里的某些东西有关,
希望您能配合我们的调查。如果您知道什么线索,还请如实告知,这对我们很重要。
”老人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其实,那三个姑娘我还记得。她们都是来买古董首饰的,
而且都买了同一款银手镯。那款手镯是我从一个外地人手里收来的,
据说是什么古滇国的东西。后来她们失踪了,我就再也不敢卖那款手镯了,
也把剩下的几只收了起来。”“那款手镯现在在哪里?”张劲松急忙问道。
老人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木盒,打开盒子,里面放着三只银手镯,手镯上刻着复杂的花纹,
中间也有一个眼睛符号。张劲松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只手镯,仔细观察着:“小王,
你把证物袋拿出来,我们把这些手镯带回局里化验。”就在这时,古董店的门突然被风吹开,
一阵阴冷的风灌了进来,墙上的那幅画剧烈地晃动起来,画中的眼睛仿佛活了过来,
正死死地盯着他们。王川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老人突然变得激动起来:“别碰那些手镯!它们是有诅咒的!
当年那个外地人卖给我的时候就说过,谁要是戴上这些手镯,就会被‘眼睛’盯上,
最后都会消失!”张劲松安抚道:“老先生,您别激动,这世上哪有什么诅咒,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我们会尽快查明真相的。”说完,张劲松将手镯装进证物袋,
和王川一起离开了古董店。走出青石板巷,王川回头看了一眼古董店,
总觉得那幅画中的眼睛还在盯着自己,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莫名的恐惧。
第三章:消失的老警察与新线索回到公安局后,技术科对银手镯进行了化验,
结果显示手镯上除了一些普通的金属成分外,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这让张劲松和王川都有些失望,线索似乎又断了。“张队,会不会是我们遗漏了什么?
”王川问道,“那个老人说手镯是古滇国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调查?
”张劲松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我已经让文物部门的专家帮忙鉴定一下这些手镯,
看看它们到底是不是古滇国的文物,还有那个眼睛符号到底是什么意思。另外,
关于当年失踪的老警察**,我们也得重新调查一下他的下落。
”**是当年“7・3”连环失踪案专案组的成员之一,在案件调查陷入僵局的时候,
他突然失踪了,警方调查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任何线索。张劲松调取了**失踪前的档案,
发现他在失踪前曾去过青石板巷附近的一个小区,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王川和张劲松来到那个小区,小区已经有些破旧,大部分居民都是老年人。
他们挨家挨户地打听**的消息,可大多数居民都表示不认识他。
就在两人快要放弃的时候,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告诉他们,
**失踪前曾经常和一个名叫周明的男人来往,周明是小区里的一名退休医生,性格孤僻,
很少和人交流。两人立刻找到了周明的家,敲了半天门,才有人开门。
开门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身材消瘦,脸色苍白,眼神中带着一丝警惕。
“请问你是周明吗?我们是公安局的,想向你了解一些关于**的情况,
”张劲松出示了证件。周明愣了一下,随即说道:“**?我不认识他。你们找错人了。
”说完,就要关门。张劲松一把挡住门:“周先生,我们已经调查过了,
你和**在他失踪前有过多次来往,希望你能配合我们的调查。
”周明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让两人进了屋。屋里的光线很暗,
家具摆放得很杂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消毒水味道。“你们想知道什么?
”周明坐在沙发上,双手不停地搓着,显得有些紧张。“**失踪前,你们经常在一起,
他有没有跟你说过什么关于‘7・3’连环失踪案的事情?”张劲松问道。
周明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建国他……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
他说他在调查古董店的时候,发现那个老人和一个神秘的组织有关,
那个组织一直在寻找古滇国的一件宝物,而那三个失踪的姑娘,
可能就是因为知道了这个秘密,才被灭口的。”“什么宝物?”王川急忙问道。
“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宝物,建国只说那件宝物拥有神奇的力量,能够让人长生不老,
”周明回答道,“他还说,那个组织的标志就是一个眼睛符号,
和你们之前提到的手镯上的符号一样。后来,建国说他找到了那个组织的藏身之处,
准备去调查,可没想到,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你知道那个组织的藏身之处在哪里吗?”张劲松追问。
周明摇了摇头:“建国没告诉我具体地址,他说那个地方很危险,不想连累我。不过,
他给了我一张纸条,说如果他出了什么事,就让我把这张纸条交给公安局。”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