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第N天,妻子开始计算呼吸的成本小曼睿睿全本小说(失业第N天,妻子开始计算呼吸的成本)全章节小说目录阅读

发表时间:2025-10-28 10:05:13

>>>>点击查看详情<<<<

>>>>点击阅读全文<<<<

第一章我失业了。这本该是人生的一个普通转折,却成了我婚姻的试金石,

试出了冰冷的温度。曾几何时,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每月按时拿回丰厚的薪水,

妻子小曼的眼神总是洋溢着温柔和崇拜。可当那纸裁员通知毫无征兆地降临时,

我清晰地感觉到,我脚下那片叫做“家”的土地,开始松动、龟裂。失业的第一个月,

氛围是克制而诡异的平静。我竭力维持着体面,每天依旧早起,穿上衬衫,

假装出门“面试”或“见朋友”,实则在咖啡馆里刷着招聘网站,一坐就是一天。

小曼起初还会问一句“有进展吗?”,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便只是“哦”一声,

眼神迅速掠过我,看向别处,那里面包含了太多东西——失望、疑虑,

还有一丝我从未见过的轻蔑。家的温度,随着我银行账户数字的停滞不前,开始骤降。

真正的风暴始于七月流火的盛夏。那天,气温逼近四十度,窗外的知了嘶吼得声嘶力竭。

我在家修改简历,感觉书房像个蒸笼,便打开了空调。冷风才送出来不到十分钟,

小曼就推门进来了,不是给我送水,而是带着一股热浪和更炽热的怒气。“哟,

这家里是开了银行啊?”她双手抱胸,倚在门框上,声音尖利,

“你现在一天到晚不创造一分钱效益,吹起空调来倒是大方得很!电费不是你交,

你不知道肉疼是吧?”一股热血猛地冲上我的头顶。我试图解释:“小曼,今天实在太热了,

我脑子都是昏的,效率低……”“效率低?”她打断我,嘴角扯出一抹讥讽的笑,

“没工作的人要什么效率?开着空调找工作,您这排场可真够大的!我们这小庙,

快供不起你这尊大佛了!”说完,她根本不容我分说,径直走过去,

“啪”一声关掉了空调遥控器。房间里瞬间只剩下沉闷的热气和压缩机停止运转后的死寂。

我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汗水从额头滑下,滴在简历纸上,晕开一小团墨迹。那不仅仅是汗,

更像是我尊严融化后的液体。这仅仅是开始。随后的日子,

她对我的“刁难”变得具体而精细。周末,她提出要出去逛街,美其名曰“散心”。

我深知目前的经济状况,内心忐忑,但还是硬着头皮陪她去了。逛到中午,她自然地说饿了。

我小心翼翼地建议,要不我们去吃那家新开的牛肉面?据说味道很好,经济实惠。

她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牛肉面?”她提高音量,引得路人侧目,“陈伟,

我现在在你心里,就只配吃路边摊的牛肉面了是吧?以前你风光的时候,

哪次出来不是日料、西餐随我挑?怎么,一失业,连带着我的生活水准也要断崖式下跌?

”我脸上**辣的,低声下气地劝:“不是那个意思,咱们现在不是要省着点吗?

等找到工作……”“等?等到猴年马月?”她甩开我试图拉她的手,

“我省吃俭用跟你过苦日子,连吃顿好的都不配了?你挣不来钱,

连让我开心一下都做不到了吗?”最终,那顿饭还是在一家昂贵的餐厅吃的。

我看着菜单上的数字,手心冒汗,每一口食物都如同嚼蜡。她倒是吃得慢条斯理,

甚至故意点评着菜品,仿佛在享受一种报复性的**。我知道,她不是在品尝食物,

而是在咀嚼我的失败,并用这种方式提醒我,我现在的无能。最激烈的一次冲突,

发生在家附近的沃尔玛。那天,我们一起去采购一周的食材。老妈也在,

默默地跟在我们身后,时不时往购物车里放一些打折的青菜。整个过程中,小曼都冷着脸。

结账时,我看着收银台上跳动的数字,想到日渐消瘦的钱包,心里一紧,

下意识地犹豫了一下。就是这片刻的迟疑,点燃了**桶。“什么意思?

”小曼的声音陡然尖厉起来,“连这点钱都不想出了?陈伟,你还是个男人吗?

”我被这话刺得生疼,积压了数月的委屈、焦虑和愤怒一下子冲了上来。

“我怎么就不想出了?我这不是在掏卡吗?你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吗?”“我上纲上线?

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买个单都磨磨蹭蹭,一副穷酸相!我当初真是瞎了眼!

”她的话像刀子一样,在喧闹的超市里显得格外刺耳。“够了!”我大吼一声,

感觉所有的血液都涌到了头上,“是!我失业了!我没用!我穷酸!

但你也不用天天拿这事戳我的心窝子!”我们就在人来人往的收银台前大吵起来,

互相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对方,把几个月来的怨气全部倾泻而出。老妈在一旁急得直跺脚,

不停地拉我,又想去劝小曼,却被小曼一把甩开。最后,小曼丢下一句“这日子没法过了”,

扔下购物车,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我和老妈,面对收银员和周围顾客异样的目光,

无比难堪。在这场漫长的“炼狱”里,唯一的光,来自我的老妈。自我失业后,

她就主动搬了过来,名义上是帮我们带孩子,实则用她瘦弱的肩膀,

扛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的大部分重量。她用自己的退休金,

默默地支付着孙子的奶粉、玩具费用,承包了所有的菜钱。每天,她总是第一个起床,

做好早饭,送孩子上学,然后买菜、洗衣、打扫卫生,直到深夜还在厨房里忙碌,

为我们准备第二天的早餐半成品。她从不问我工作找得怎么样,也从不抱怨一句。

只是在我深夜失眠,坐在客厅发呆时,会默默地给我端来一杯热牛奶,

轻轻说一句:“累了就歇歇,别把自己逼太紧。”只有在她面前,

我才能暂时卸下所有的伪装和坚强,流露出一个中年失败者的脆弱。

我曾无比愧疚地对她说:“妈,对不起,这么大了还让您操心,还花您的钱。

”她只是拍拍我的背,说:“傻孩子,跟妈还说这些。只要妈在,这就是你的家,慢慢来,

会好的。”然而,老妈无私的付出,非但没有换来小曼的感激,

反而成了她阴阳怪气的新靶子。老妈越是任劳任怨,小曼似乎就越是不平衡。比如,

老妈有午睡的习惯,忙完一上午,会靠在沙发上打个盹。但只要小曼看见,

总会冷不丁地来一句:“真羡慕啊,不像我们劳碌命,想睡个下午觉都没福气。这一天天的,

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怎么就那么累呢?”老妈通常只是假装没听见,或者讪讪地笑一下,

起身去找活干。更过分的是,只要我下班回家(虽然我现在并无班可上,

但我还是会固定时间出门和回家),小曼的矛头就会立刻转向老妈。“哟,你儿子一回来,

你就什么都不管了?孩子也不看了,饭也不做了?合着这家里,好人全让你一个人当了,

累活苦活就等着我来是吧?”她这话,明着是说给我听,暗地里却像针一样扎在老妈心上。

她是在暗示,老妈在我面前演戏,博取我的同情和愧疚。我亲眼见过无数次,

老妈刚想抱起哭闹的孙子哄一哄,小曼就快步走过去,一把夺过孩子,

语气冰冷:“您歇着吧,可别累着了,不然你儿子又该心疼了。”老妈伸出的手僵在半空,

脸上的表情,是那种无法形容的酸楚和卑微。她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

只是默默地转身,走进厨房,开始用力地擦洗那口已经很干净的锅。我看着老妈佝偻的背影,

心里像被撕裂了一样疼。我失业带来的挫败感,都没有此刻这般让我感到无力和愤怒。

我保护不了含辛茹苦养大我的母亲,甚至因为我的失败,让她晚年还要受这种委屈。

我和小曼爆发了最激烈的一次争吵。“你能不能对我妈好点!她做错了什么?

她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一切!”我拍着桌子,浑身发抖。小曼却毫不示弱,

冷笑着:“我对她怎么不好了?是少她吃了还是少她穿了?她付出?难道这个家我没付出吗?

你眼里只有你妈,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我现在在这个家里就是个外人!”“不可理喻!

”我气得眼前发黑。沟通的桥梁早已断裂,我们站在悬崖的两边,朝着对方疯狂地投掷石块,

却谁也不愿意,或者说,谁也没有能力,再搭建一座理解的桥。那天晚上,我又一次失眠,

坐在阳台上。老妈悄悄走过来,坐在我身边。月光下,她的白发格外刺眼。

她轻声说:“小伟,妈知道你难。小曼……她也不容易,心里有气。这日子,

要是实在过不下去……就别硬撑了。妈只希望你开心点,妈怎么样都行。

”我握住老妈粗糙的手,喉咙哽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知道,这段婚姻,

已经像这夏夜的风一样,表面闷热,内里却早已冰凉。失业像一面照妖镜,

照出了爱情的脆弱,照出了人性的现实,也照出了,谁才是风雨中永远不会熄灭的那盏灯。

我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或许,还有我曾以为坚不可摧的婚姻。而唯一剩下的,

是母亲那沉默却如山般的爱,它支撑着我,让我在无尽的黑暗中,还能依稀看到一丝微光。

前方的路该怎么走,我一片迷茫。但我知道,为了母亲,为了孩子,

也为了我自己那份被践踏殆尽的尊严,我必须重新站起来,无论多么艰难。

第二章如果说失业后的生活如同一场**裸的战争,那么婚前的种种,

则更像是一场精心布局、却早已预示了不平等结局的哑剧。如今,

当我在这片名为“家”的废墟上搜寻往日的温暖时,

那些曾被“爱”与“未来”等宏大词汇所模糊的细节,便清晰地浮现出来,

每一帧都像是对我如今处境的残酷注解。一切的起点,应该是那套被视为我们爱巢的婚房。

为了结婚,我家几乎掏空了积蓄,父母把他们半辈子的辛劳都换成了购房款,

付出了大部分的首付。那时,小曼和我收入都不算高,我心疼她,

主动提出:“以后每个月5000多的房贷,我来还。你工作轻松,压力小点,

就负责家里的水电煤气这些杂费吧。”那时,她眼中闪烁着被呵护的感动,扑进我怀里,

说着“你真好”。我天真地以为,这是男人应有的担当,是为爱筑巢的甜蜜负担。

几百块的电费物业费,与五千多的房贷相比,轻如鸿毛,

我却为这种“不平等”的分工感到自豪,觉得这是我对她的保护。然而,

温情很快就被现实的算计所取代。在办理房产证时,

小曼柔声说:“反正我们都要过一辈子的,房子写谁的名字不都一样吗?写我的名字,

让我更有安全感,感觉真正有了一个家。”爱情冲昏了头脑,也蒙蔽了应有的理智。

我甚至没有和父母商量,就在房产登记表上,签下了她一个人的名字。我家的巨额投入,

换来的仅仅是她名下一纸轻飘飘的产权证明,以及我那份雷打不动的月供还款。

当时觉得是爱的证明,现在回想,那或许是我签下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

将经济上的绝对付出,与法律上的权益彻底剥离。婚后,为了体现“共同经营”的理念,

我们设立了一个“家庭共同基金”。我提议,每人每月往里面存3000元,

用于家庭的日常开销和未来储备。我每月按时足额存入,甚至常常多放一些,

希望这个“小家”的池子能更丰盈。然而,小曼对此却兴致缺缺。第一个月,

她拖了半个月才转了1500;第二个月,说看中了一个包,手头紧,

只转了500;到了第三个月,干脆彻底“忘记”,直到我提醒,

她才不耐烦地转来1000,并抱怨道:“这么点钱,斤斤计较什么,我的不就是你的吗?

”可诡异的是,这个主要由我注入资金、却由她掌管的“共同基金”,

我竟没有丝毫的支配权。她像守护自己领地一样守着那个账户,每次我需要用钱,

哪怕是为家庭买菜,都要经过她的“审批”。最让我心寒的一次,是儿子刚出生不久,

奶粉断档了。我那会儿工资还没发,手头现金暂时不足,便想起那个“家庭基金”,

里面怎么也有大几千了。我试着跟她商量:“老婆,宝宝奶粉快没了,

我先从共同基金里取500块买两罐应应急,行吗?”我话音刚落,

小曼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炸毛:“凭什么动那里的钱?

那是我辛苦攒下来以备不时之需的!你一个大男人,连给孩子买奶粉的钱都拿不出来了吗?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