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推荐把暗恋对象写进耽美文后(江屿周予深)在线试读

发表时间:2025-11-20 15:52:01

>>>>点击查看详情<<<<

>>>>点击阅读全文<<<<

1暗恋成文我,林清辞,二十年人生中做过最大胆的事,

就是把暗恋的学长写进了耽美小说。江屿,A大校草,法学院高岭之花。从我入学第一天起,

就沦陷在他清冷的眉眼和永远挺直的脊背里。可惜我怂,只敢在图书馆角落偷偷看他,

连跟他选同一门选修课都要做三天心理建设。直到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喝多了奶茶失眠,

愤而开坑,写下《禁欲教授的小逃妻》——把江屿化名“江教授”,

写成被霸道总裁学生按在墙上亲到腿软的主角受。

本以为这种OOC到亲妈不认的文会石沉大海,结果一夜爆红。

评论区炸出无数“江教授我可以”,

甚至有人扒出江屿本尊照片对比:“大大是不是按A大校草写的!太像了!

”我吓得差点删文,但看着节节攀升的打赏金额(毕竟穷学生需要生活费),咬牙继续了。

为了安全,我把江屿的性格从冰山改成温柔,职业从法学教授变成艺术系老师,

自以为天衣无缝。然而我忘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专治各种不服。

那是个平平无奇的周三,我正猫在宿舍码字,写到“江教授被学生堵在画室,

颜料抹上他雪白的脖颈”时,门被敲响了。“林清辞在吗?”是宿管阿姨的声音。

我叼着饼干开门,然后——对上了江屿本尊清冷的目光。他站在宿管阿姨身后,

白衬衫一丝不苟,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阳光从他身后洒进来,

把我这个阴暗爬行的码字工照得无所遁形。“林同学,”他开口,

声音比文里的“江教授”还禁欲,“陈教授让你去办公室讨论课题。”我大脑当场宕机。

陈教授是我导师,但为什么是江屿来传话?法学院和文学院隔了半个校区啊!

“哦、哦好...”我机械地点头,

眼神飘向他领口若隐若现的锁骨——和昨晚我写的“江教授被扯开领带”的位置一模一样。

江屿似乎察觉我的视线,微微蹙眉。我立刻低头,假装系鞋带,

实则疯狂回忆昨晚的更新有没有过于**。直到他转身离开,我才瘫在椅子上长舒一口气。

室友小雨探头进来:“刚那是江屿?他找你干嘛?”“传话...”我虚弱地打开文档,

考虑要不要把今晚的船戏删了。小雨突然尖叫:“清辞!你的文上热搜了!”我手一抖,

饼干掉键盘上。热搜话题是#A大校草原型耽美文#,配图是江屿的照片和我的小说截图。

完了。社会性死亡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我颤抖着点开评论区,

热评第一的ID“JY”格外醒目:“作者写得不错,下次别写了。

”这语气...怎么那么像本尊?

我抱着一丝侥幸点进“JY”的主页——简介是“A大法学院”,

关注列表只有A大官微和几个法学账号,

最新动态是转发了一篇《论网络文学侵权责任认定》。晴天霹雳。

2马甲掉了接下来的三天,我像惊弓之鸟,出门必戴口罩墨镜,见到白衬衫就绕道走。

小说更是断更了,评论区哀鸿遍野,只有“JY”每天准时打卡:“今日无更?

”配图是打赏1000币的系统通知。这算什么?死亡倒计时吗?第四天,

我终于被堵在了图书馆角落。

当时我正偷偷摸摸找《刑法学讲义》——试图研究“侵犯肖像权”要判几年,

一转身就撞进一个带着清冽雪松味的怀抱。抬头,江屿垂眸看我,

手里拿着那本我刚刚够不到的《侵权责任法》。“林同学,”他声音压得很低,“谈谈?

”我被他“请”到图书馆地下室的小仓库。这里堆满旧书,灰尘在唯一一盏吊灯下飞舞。

江屿反手锁门,咔哒声让我腿软——这场景简直像我写过的某个密室play章节。

“解释一下。”他亮出手机,屏幕上是我的小说页面,“这个‘被学生按在画架上亲’的人,

为什么用我的照片当读者印象图?”我这才发现,

某个缺德读者把江屿演讲的照片P成了小说封面,还加了句“江教授今晚别想下床”。

“我、我不知道...”我声音发颤,“那是读者自发...”“那这个呢?

”他划到评论区,“ID‘江屿的领带’说‘教授腰好软’,你回复‘下次写骑乘式’。

”我眼前一黑。那是我半夜上头的手滑!“还有,”他逼近一步,耳根却泛红,

“你昨天断更前写‘江教授衬衫湿透贴在腰上’,

我的确昨天打篮球湿了衬衫...”“巧合!都是巧合!”我后背抵着书架,退无可退。

“巧合?”他轻笑,呼吸扫过我额头,“那为什么你文里‘江教授左耳后有颗痣’,我也有?

”我彻底僵住。这个细节是我**他侧脸时放大无数倍才发现的,连他亲妈都不一定知道!

“林清辞,”他撑在我耳边的书架上,把我圈在方寸之间,“你暗恋我?”我心跳骤停。

“还是说,”他嗓音沉下来,“你就好这口——把现实的人意淫成你的...”“我没有!

”我脱口而出,“我只是...觉得你适合当原型...”“原型?”他挑眉,

“把我写成被男人压的?”“你是攻!”我脑子一抽,“我准备后期反转的!

你是表面禁欲实际掌控一切的攻!”空气突然安静。

江屿的表情从兴师问罪变成...饶有兴趣?“哦?”他指尖划过我发烫的耳垂,

“那你说说,我该怎么‘掌控’?”我腿一软,顺着书架滑坐在地。完了,我不仅掉马,

还在正主面前讨论起了攻受问题。江屿蹲下来,与我平视。吊灯在他睫毛下投下阴影,

让我想起文里“江教授在昏暗光线下危险又迷人”的描写。3审核编辑“别怕,

”他突然放柔声音,“我不告你。”我愣住。“但有个条件,”他勾起嘴角,

“以后每章原稿,先发我审核。”“为、为什么?”“因为,”他晃了晃手机,

屏幕上是“JY”打赏10000币的系统通知,“我是你的榜一土豪读者。”后来,

江屿真的成了我的专属“审核编辑”。每当我卡文,他就用他那念法律条文的嗓音,

慢条斯理地“指导”我:“这里,动作描写不够细致。”“这里,心理活动可以再深入。

”而我的小说,在“榜一金主”的严格要求下,越来越火。

只是评论区渐渐出现奇怪的声音:“怎么感觉江教授原型变攻了?

”“作者是不是被校草绑架了?”某天更新后,江屿把我叫到法学院顶楼。夕阳下,

他递给我一个信封,里面是我小说出版的合同。“恭喜,”他眼里有细碎的光,“林作家。

”我翻到稿费数字,手抖了:“这么多?”“嗯,”他轻笑,“够赔我名誉损失费了。

”我眼眶一热,却见他突然认真起来:“不过,有笔账得另算。”“什么?”他俯身,

在我耳边低语:“你欠我的那个...骑乘式。”晚风拂过他微红的耳尖,我忽然觉得,

暗恋对象成了自己的催更读者,好像...也不赖?江屿成为我的“专属审核编辑”后,

我的写作生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更新时间的巨变。以前我都是半夜码字,

现在必须遵循江屿制定的《写作时间管理规范》:每晚七点到九点,雷打不动。

理由是“熬夜影响创作质量”——这话从他一个经常通宵背法典的人嘴里说出来,

格外没有说服力。其次是内容上的“指导”。这个法学院高材生,

居然对我的狗血耽美文展现出惊人的专业态度。“这里不合理,”他指着屏幕上的吻戏片段,

“按人体工学,这个姿势会扭伤脖子。”我:“...这是小说!”“那就写合理点。

”他推推眼镜,“我可以教你。”我差点把键盘吃了。更可怕的是,他开始提供“素材”。

某个周六,我卡文卡到揪头发时,收到江屿的微信:“来法学院图书馆,有参考资料。

”我屁颠屁颠跑去,发现他正襟危坐,面前摊开一本《罗马法概论》。而所谓的参考资料,

是他身边一对吵架的情侣——法学姐和体育生学长,

正在为“你昨天为什么和那个师妹笑”展开激烈辩论。“观察,”江屿压低声音,

“恋爱中的占有欲表现。”我:“...你这是侵犯隐私吧?”“学术研究。”他面不改色,

“再说,你写文时不也观察我吗?”我闭嘴了。毕竟理亏。

那对情侣吵到“你根本就不爱我”时,江屿突然凑近我耳边:“如果是你文里的江教授,

现在会怎么做?”他温热的气息拂过我耳廓,我瞬间僵成木板。

“大、大概会直接亲上去...”我脑子一团浆糊。“嗯,”他点头,“符合人物性格。

记下来。”我手抖着在手机备忘录里输入“强吻”,内心疯狂呐喊:现在被强吻的人是我啊!

观察结束后,江屿居然真的给我整理了《恋爱行为观察报告》,附数据分析那种。

我看着PDF里“争吵频率与亲密程度呈正相关”的结论,

深刻怀疑他将来会写篇《论耽美文学的社会学价值》的论文。日子就这么过着,我写文,

他“审核”,偶尔提供些让人心跳加速的“学术支持”。我的小说越来越火,

评论区却渐渐出现不和谐声音。“大大是不是谈恋爱了?最近写的吻戏好真实!

”“江教授原型是不是有女朋友了?感觉变温柔了!”“作者快交代!

是不是和原型在一起了!”我看着这些评论,心虚得不敢回复。更可怕的是,某天我手滑,

用作者号给一条“江屿本人好帅”的微博点了赞。虽然秒取消,但还是被眼尖的读者截了图。

“清辞,”小雨神秘兮兮地凑过来,“有人说看到江屿昨晚在女生宿舍楼下等人,

是不是等你啊?”我一口水喷出来:“怎么可能!”“但时间点很巧啊,

你昨晚不是去见‘编辑’了吗?”我哑口无言。昨晚确实是去见江屿了,

在他工作室讨论“如何描写暧昧期心理活动”。但那是正经(?)创作讨论!

虽然结束时间有点晚,虽然他送我回宿舍,虽然...在楼下多站了五分钟。“巧合!

”我强装镇定。晚上七点,我准时打开文档,却发现江屿的微信消息先到了:“今天不审稿,

有事。”我盯着那行字,心里空落落的。习惯真是可怕的东西,才一个月,

我就已经适应了有他“监督”的写作日常。心不在焉地码了会儿字,

我忍不住点开他朋友圈——一片空白。也是,高岭之花怎么会发朋友圈。鬼使神差地,

我搜了那个曾给我小说打赏的ID“JY”。主页依然简洁,

但多了条一小时前的新动态——一张夜景照片,配文“月色很好”。定位是法学院顶楼。

4月色撩人我心跳漏了一拍。那里是我小说里“江教授和学生初吻”的场景。冲动之下,

我抓起外套出门。跑到法学院楼下时,才意识到自己有多唐突。正要打退堂鼓,

头顶传来熟悉的声音:“林清辞?”抬头,江屿倚在栏杆边,月光勾勒出他清瘦的轮廓。

和我文里描写的一模一样。“我、我来找资料...”我扯谎。“图书馆九点就关了。

”他挑眉,“上来吧。”顶楼风很大,吹乱了他的头发,也吹散了我的理智。

我们并肩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宿舍楼,谁都没说话。“今天为什么不来审稿?

”我最终打破沉默。“怕你分心。”他转头看我,“读者都在猜我们的关系。

”我脸一热:“那...你怎么想?”“我在想,”他靠近一步,“你欠的那个骑乘式,

什么时候写。”我腿一软,被他伸手扶住。掌心相触的瞬间,电流窜遍全身。“江屿,

”我声音发颤,“你到底是喜欢我的文,还是...”“都喜欢。”他答得干脆,

“但更喜欢你写我时的样子——眼睛发光,像偷到糖的小孩。”夜空中有流星划过。

我忽然想起小说里的一句台词:“当星星坠落时,谎言也会变成真相。”也许,我该更新了。

不是小说,是人生。“下周的章节,”我轻声说,“我想写江教授反攻。

”他低笑:“早该如此。”江屿的“反攻宣言”像一颗深水炸弹,

把我的写作生活搅得天翻地覆。第二天一早,我顶着黑眼圈打开文档,

准备重写江教授的人设大纲。

手机却先震了起来——是江屿发来的《角色性格分析报告(修订版)》。整整十页PDF,

从“江教授童年创伤对性格影响”到“反攻行为的心理学依据”,甚至附上了参考文献。

最后用红色加粗字体标注:“建议增加角色内心矛盾描写,避免性格转变突兀。

”我盯着屏幕发呆。这人是把我的耽美文当毕业论文在改吗?“收到请回复。

”他又追了条消息。“...收到。”我麻木地打字,“江学长,你法学院不忙吗?”“忙。

”他秒回,“但监督你写作更重要。”我抱着手机在床上滚了一圈。

这种被高岭之花特殊关照的感觉,甜得让人心慌。然而甜蜜很快变成了折磨。

江屿的“专业指导”逐渐变本加厉:“这里吻戏不够激烈。”他指着我刚写的片段,

“根据我的测算,这种程度不足以让读者心跳加速。”“怎么测算的?”我好奇。

“我自己试了。”他面不改色,“对着镜子。”我差点把电脑砸了。

这人知不知道什么叫羞耻!更可怕的是,他开始提供“实战教学”。某个周五,

他把我叫到空教室,美其名曰“观察人类亲密行为”——实际是放了一堆爱情电影片段,

边看边做笔记。“注意这个角度,”他按下暂停键,“下颌线绷紧的弧度很性感,

你可以用在江教授被亲时的描写上。”我偷瞄他线条分明的下颌,

咽了咽口水:“哦...”“你在看哪里?”他突然转头。“没、没有!

”电影放到男女主接吻时,教室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我紧张地抠手指,

却听见旁边传来轻微的咔嚓声——江屿在用手机拍屏幕!“取证。”他解释,

“以后写吻戏可以参考。”我:“...”法学院的人都这么可怕吗?渐渐地,

我的小说画风开始跑偏。原本的狗血虐恋里,突然冒出大段法学专业术语和心理分析。

评论区一片哗然:“大大最近文风好学术...是谈恋爱了吗?

”“江教授突然变得好有深度!是原型指导的吗?”“作者是不是被法学院大佬包养了?!

”我看着这些评论,欲哭无泪。包养没有,被“学术指导”倒是真的。更糟的是,

现实中的江屿也越来越不对劲。以前他送我回宿舍,会保持安全距离。

现在却会自然地接过我的包,过马路时轻轻扶我的腰。有次我差点滑倒,

他直接把我揽进怀里——动作熟练得像排练过无数次。“你...”我红着脸挣脱,

“不用这样。”“实践出真知。”他淡定整理衣袖,“文里江教授也经常扶人。

”我竟无言以对。转折发生在一个雨夜。我赶稿到半夜,突发高烧,

迷迷糊糊给江屿发了条“难受”。半小时后,他浑身湿透地出现在我宿舍楼下,

手里提着药袋。“你怎么进来的?”我烧得头晕,还惦记着男生禁入女生宿舍的规定。

“我说是你哥。”他把我裹进大衣里,“别说话,去医院。”那晚的记忆很模糊。

只记得他背着我跑过雨幕,体温透过湿衣服传来;记得他在急诊室忙前忙后,

白衬衫沾了药水;记得我挂水时靠着他肩膀,闻到的雪松味比任何时候都真实。第二天醒来,

我躺在医院床上,江屿在床边看电脑——居然在修改我的小说稿!“你...”我声音沙哑。

“醒了?”他合上电脑,“昨晚你发烧说胡话,透露了后续情节。”我惊恐:“我说什么了?

”“说江教授要在图书馆书架间...”他顿了顿,“做点不雅的事。”我拉起被子蒙住头。

社会性死亡梅开二度。出院后,我们的关系微妙地变了。他不再只是“审核编辑”,

而是会给我带早餐,提醒我天冷加衣,甚至在我卡文时陪我去散步找灵感。

读者们敏锐地发现了变化:“大大最近更新好甜!是恋爱了吧?”“江教授居然会害羞了!

原型发生了什么?”“作者快交代!是不是和原型修成正果了?

”我咬着笔杆纠结要不要回应,江屿却直接在我的文下评论了:“艺术源于生活,

但高于生活。”评论区瞬间炸锅。我吓得手抖,他却一脸无辜:“我说错什么了?

”更绝的是,第二天他拿来一份《合作创作协议》,说要正式成为我的“创作顾问”。

条款包括“共享稿费收益”和“共同拥有版权”,

最后一条是:“甲方(江屿)有权对乙方(我)的创作过程进行必要的身心指导。

”我指着最后一条:“这什么意思?”“意思是,”他俯身撑住我的椅背,“如果你再卡文,

我不介意用更直接的方式...提供灵感。”他的呼吸扫过我的睫毛,

我瞬间想起文里那句“江教授的靠近像一场精心策划的袭击”。“签不签?”他晃了晃协议。

“...签。”笔尖落下时,我恍惚觉得签的不是协议,是卖身契。

但看着江屿眼里藏不住的笑意,又觉得...被这样的人“绑架”,好像也不赖?

当晚更新后,我在作者有话说里写:“感谢江顾问的专业指导。”一分钟后,

江屿转发并评论:“不客气,林作家。下次骑乘式写得再详细点。”我红着脸关上手机。

完了,这下全世界都知道,我的暗恋对象成了我的专属“灵感源泉”。而真正的故事,

才刚刚开始。5醋意横生我的小说要出版的消息,像一颗炸雷在读者圈里爆开。

出版社编辑把封面设计发来时,

我正和江屿在法学院图书馆进行“创作研讨”——实际上是他写论文,我码字,

偶尔偷瞄他专注的侧脸。“林作家,”编辑的电话里透着兴奋,

“书封用了你提供的原型照片,效果太好了!”我心里咯噔一下。

照片是江屿某次演讲的抓拍,我鬼迷心窍地发给编辑当参考,没想到真被用了。江屿放下笔,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