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间的空气冰冷而恒定,只有服务器风扇发出低沉、持续的嗡鸣,
如同深海巨兽平稳的心跳。屏幕上,并非复杂的代码或监控流,
而是一张极其简洁的思维导图,中心节点标注着两个名字:高维哲。苏敏。
无数冰冷的线条从中心蔓延出去,
、时间戳、人物关系、隐秘的通讯链路……这是一张由逻辑与信息编织的、无形的复仇之网。
林霁坐在屏幕前,身形隐没在单向玻璃滤进的、城市霓虹也无法穿透的幽暗里。
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机械键盘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而轻微的嗒嗒声,
像在计算着命运的倒计时。他的脸隐在阴影中,
只有镜片上反射着屏幕上流动的、代表不同数据流的幽蓝与惨绿光芒,冰冷得不带一丝人味。
“知见边缘”——这个由他亲手搭建、匿藏于Tor网络深处、如同幽灵堡垒般的数据平台,
已悄然运转多时。它不再是“幽壳”的延伸,而是他意志的纯粹投影,
一个专属于“算法策源人”的审判席。智云科技风光无两,高维哲已升任CTO,意气风发。
一次关键的产品发布会上,他正对着闪光灯侃侃而谈“技术赋能未来”。同一时刻,
“知见边缘”的指令如同冰冷的毒蛇,悄然激活。
百个沉寂已久、分布全球的僵尸社交账号(由林霁早期编写的舆情清洗工具反向操控所得),
同时开始“挖掘”并转发一份匿名泄露的文档截图。内容直指智云科技在整合期,
为了打压原研发二部、加速“清洗”,
系统性伪造用户数据、夸大项目进度、恶意打压KPI逼走核心骨干。截图细节详实,
包含篡改痕迹比对、内部邮件片段、以及几位已离职核心员工的匿名证词。
就在智云公关部门焦头烂额、高维哲试图用“恶意诋毁”、“前员工报复”搪塞时。
一份更致命的技术分析报告,如同精准的导弹,
匿名出现在几家以严谨著称的科技媒体主编邮箱。
报告详尽披露了智云科技当前旗舰产品底层框架中,
大量抄袭并篡改了原研发二部数个已“被废弃”项目的核心代码,
并附带了清晰的代码比对、时间戳证据链,证明这些代码在高维哲主导整合前就已成熟,
却在整合报告中被刻意贬低、雪藏,最终被剽窃。
林霁利用对高维哲及其亲信通讯习惯的长期“冷眼旁观”所建立的模型,
部门经理)与外部竞争对手一次隐秘的利益输送邮件(涉及泄露非核心技术换取个人好处)。
这份邮件,
被巧妙“泄露”给了智云科技内部一位与高维哲素有权力之争、且野心勃勃的股东。时机,
选在董事会因前两波舆论压力而质询高维哲的关键时刻。效果是毁灭性的。
舆论从质疑瞬间升级为声讨。
造假”、“技术剽窃”、“职场霸凌”、“排除异己”……曾经被高维哲权术掩盖的脓疮,
在“知见边缘”精准投放的信息炸弹下,被彻底引爆、暴露在阳光下。媒体穷追猛打,
股价断崖式下跌。股东震怒,内部调查启动。那位收到“关键邮件”的股东趁机发难,
矛头直指高维哲用人不当、管理失察。高维哲那张永远温和、掌控一切的脸,终于裂开了。
在董事会紧急会议上,面对铁证和昔日盟友(宋蓝文为自保已反水)的指控,他试图辩解,
声音却失去了往日的从容,只剩下色厉内荏的嘶哑。最终,在股东和媒体的双重压力下,
他被迫签下了体面尽失的“引咎辞职”声明。镜头扫过他抱着纸箱离开智云大厦的背影,
被蹲守的记者拍下,昔日的光环荡然无存,
只剩下一个狼狈、苍老、被自己编织的规则反噬的失败者。他抬头望向城市冰冷的天空,
眼神空洞,仿佛第一次看清了那张无形之中将他拽落深渊的信息巨网,却不知网从何来。
苏敏的日子并不好过。老家债主逼得更紧,她辗转于不同的城市,
试图用残存的美貌和那套“纯欲”话术,在社交软件和线下圈子中寻找新的“依靠”。
她学会了更精致的妆容,更动人的**角度,
朋友圈里充满了岁月静好和对“独立女性”的标榜。她从未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