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穿现代:写暴秦同人怒赚一个亿朕,秦始皇,一觉睡醒竟成了2023年的扑街写手。
看着银行卡三位数的余额,朕决定重操旧业——写书!新书《大秦反贼传》横空出世,
读者纷纷吐槽作者历史差得离谱。“秦始皇怎么可能天天吃泡面?
”“焚书坑儒是为了抢推荐位?”直到某天,
一位考古学教授发现了小说里的秘密——“陛下,您写的不是小说...是历史啊!
”头痛欲裂。不是丹药过量后的钝痛,也不是荆轲那厮匕首掠过脖颈时的锐痛,
而是一种混杂着尖锐鸣响、仿佛有无数细针在颅内搅动的、陌生的痛楚。嬴政猛地睁开眼,
映入眼帘的并非熟悉的玄黑蟠龙帐顶,而是一片低矮、粗糙、泛着污渍的白色天花板,
一盏造型简陋、积着灰尘的吸顶灯悬在正中。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味。
劣质烟草的余味,隔夜食物的馊气,还有……他形容不出的、属于这个时代的化学品味,
混杂在一起,令人作呕。他想坐起身,帝王的本能让他想召唤侍从,
张口却只发出一声嘶哑低沉的“来人……”,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撞壁,显得空洞而无力。
没有赵高那尖细的应和,没有侍卫甲胄的铿锵,
只有窗外传来的、持续不断的、令人心烦意乱的嗡鸣,以及隔壁传来的、节奏诡异的砰砰声。
他撑着身子坐起,环顾四周。这是一间……陋室。小得可怜,
比他当年的任何一处行宫偏殿都不如。墙壁斑驳,家具寥寥,
一张乱堆着些奇怪布料(衣服)的板床,一张摆着个发光的扁平匣子(电脑)的桌子,
仅此而已。他低头看向自己身上,
穿着一件粗糙的、印着几个扭曲字符“I❤NY”的短衫,
下身是一条靛蓝色、质地硬挺的裤子(牛仔裤)。这不是他的冕服,
甚至不是他任何一位臣子的服饰。这是何处?莫非是方士们所说的幽冥地府?可这地府,
也太过……寒酸了些。腹中传来一阵强烈的空虚感,伴随着绞痛。饥饿。
这种感觉对他而言极为陌生。他是皇帝,富有四海,何曾真正体会过饥馑?他踉跄下床,
脚步虚浮地在这方寸之地探索。在墙角一个冰冷的金属箱子(冰箱)里,
他只找到半包干瘪发硬的面饼(面包),以及几瓶透明的、冒着气泡的水(碳酸饮料)。
他尝试着咬了一口那面饼,味同嚼蜡,远不如宫中庖厨精心**的任何一道点心。
烦躁和一种近乎绝望的愤怒开始在他胸中积聚。朕,扫灭六国,统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
奠定万世之基业的始皇帝,何以沦落至此?!他的目光落在桌上那个发光的扁平匣子上。
匣子表面映出一个人影——一个面色苍白,头发凌乱,眼神带着惊怒与茫然的年轻男子。
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又摸了摸匣子上的人影。这是……朕?不,这不是他的身体,
也不是他的时代。混乱的记忆碎片如同潮水般涌入脑海,
于另一个灵魂的、零散而模糊的记忆——一个名叫“赵正”的、穷困潦倒的年轻男人的记忆。
23年……华夏……写手……扑街……房租……催稿……足足耗费了一个时辰(两个小时),
嬴政才勉强接受了自己附着在一个两千年后、名叫赵正的底层庶民身上这个荒谬绝伦的事实。
他坐到那发光的匣子前,凭着身体残留的本能,
用手指在下方一块布满按键的板子(键盘)上敲击了几下。屏幕亮起,
显示出一些他半懂不懂的字符和图案。他点开一个标记着“银行”的图标。
屏幕上跳出一串数字。**余额:387.65元**三百八十七钱?嬴政蹙眉。他记得,
当年一个普通的兵士,一月俸禄也不止此数。而这,似乎是这个“赵正”全部的财产。
记忆碎片告诉他,下个月的什么“房租”,需要一千五百钱。饥肠辘辘,囊中羞涩,
强敌(房东)环伺。这处境,比他当年在赵国为质时,似乎也好不了多少。
一股久违的、属于创业初期(统一前)的狠厉与决绝,重新回到了嬴政的眼中。坐以待毙,
非朕风格。既然上天让朕重活一世,哪怕是在这光怪陆离的陌生时代,朕也要……活下去!
活得更好!他再次审视这具身体残留的记忆。
“写手”……“小说”……“稿费”……著书立说?换取钱财?荒谬!他当年焚书坑儒,
便是要统一思想,岂料今日竟要靠此道谋生?但……识时务者为俊杰。
当年他能隐忍吕不韦、嫪毐,今日为何不能暂时屈从于这“写手”之业?他凭借记忆,
点开了一个红色的、标记着“番茄小说”的图标。屏幕上弹出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书籍封面,
书名大多耸人听闻:《都市极品狂少》、《我的冰山女总裁》、《开局挖了祖坟,
我成了绝世高手》……嬴政的嘴角抽搐了一下。这些……就是当代的“典籍”?
比之当年六国那些蛊惑人心的杂学,似乎更加……不堪入目。但他很快发现了关键。这些书,
似乎能吸引人阅读,而阅读之人付出的“钱”,会按某种比例分给写书之人。记忆中,
那个“赵正”,就是因为写的书无人问津,才穷困至此。既如此……朕便写一本!写什么?
他目光扫过房间,看到角落里堆放着的几桶包装花哨的“康帅傅红烧牛肉面”,
那是“赵正”的主要食粮。他又想起记忆中,
那些为了争夺这“番茄小说”上什么“推荐位”而勾心斗角的作者们。一个念头,
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既然尔等凡夫俗子对朕之大秦多有误解,胡编乱造,
不如……朕亲自来编!编一个尔等喜闻乐见的“大秦”!他新建了一个文档,
双手悬在键盘之上,略一沉吟,随即运指如飞。得益于这身体残留的肌肉记忆,
他敲击键盘的速度竟奇快无比。书名:《大秦反贼传》!简介:朕,嬴政,穿成底层写手,
怒开直播,在线喷……不,在线还原真实大秦!暴君?尔等懂个屁的帝王心术!
他笔下的“大秦”,开始变得光怪陆离起来。主角“嬴政”,
成了一个饱受“六国旧贵族网络水军”抹黑的可怜皇帝,为了筹集修建长城的资金,
不得不每天熬夜批阅竹简奏章,靠狂灌“灵丹妙药”提神。宫宴上,
君臣分食的不是珍馐美馔,而是御厨精心研发的多种口味“大秦仙汤面”,
并美其名曰“体验民间疾苦,与民同乐”。至于“焚书坑儒”?
为了打击那些在各大论坛散播谣言、恶意抢他“大秦新闻头条APP”推荐位的酸儒和方士!
他写得酣畅淋漓,将这两千年的憋闷,以及穿越后的窘迫,尽数倾泻其中。许多细节,
他信手拈来,比如咸阳宫某个台阶的准确数目,
传国玉玺角落一道极细微的、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磕痕,
或是李斯在紧张时会无意识捻动左手拇指的习惯……他自认为是胡编乱造,只为博君一笑,
换取银钱。上传,发布。起初几日,毫无动静。嬴政的心情如同当年等待前线战报,
焦灼而阴沉。他甚至开始怀疑,这个时代的人,
是否已经愚钝到无法欣赏他这份“别具一格”的“才华”。直到第三天,
书底下出现了第一条评论。“**?秦始皇天天吃泡面?作者你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笑不活了家人们!”嬴政眉头一皱,体育老师?是何官职?也配教历史?他本想斥责,
但看到后面跟帖的“哈哈哈”和“楼主真相”,他忍住了。因为同时,他注意到后台显示,
多了十几个“收藏”。紧接着,评论开始增多。“神TM焚书坑儒是为了抢推荐位!
作者你是懂互联网的!”“哈哈哈哈,把徐福东渡求仙药写成公款旅游,
还带了三千童男童女当气氛组?徐福棺材板要按不住了!”“虽然离谱,
但为什么我看得这么上头?”“作者这历史知识怕是跟着盗墓小说学的吧?
不过……莫名带感是怎么回事?”“打卡,今日份的快乐源泉!”“催更!
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歇!”评论区的画风逐渐跑偏,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他的收藏数开始缓慢而坚定地爬升,从几十到几百,然后破千。
偶尔会有几个看似“懂行”的读者跳出来指责“胡编乱造”、“误人子弟”,
但很快就被更多的“哈哈哈”和“就爱看这种沙雕文”的评论淹没。更让嬴政惊异的是,
那个红色的“番茄小说”后台,开始出现了一些微小的、名为“广告收益”的数字。
虽然最初只有几毛、几块,但积少成多,当他第一次看到单日收益突破五十元时,
心中竟生出一种不亚于当年攻下一座城池的奇异成就感。
他甚至开始学会了与这些“评论”互动。有人评论:“陛下,您这么黑自己,
您的皇陵知道吗?”嬴政(账号ID:朕即天下)高冷回复:“皇陵Wi-Fi已覆盖,
尔等有空可来联机。”又有人评论:“作者君,李斯真是因为PPT做得好看才被重用的吗?
”嬴政回复:“不然?你以为大秦丞相很好当?不仅要会写小篆,
还得精通Excel制表与PPT汇报!”这些互动,往往能引来又一轮的点赞和跟帖,
数据也随之水涨船高。他开始日更万字,动力十足。
泡面从“康帅傅”升级到了“统二老坛酸菜”,偶尔还能奢侈地点一份“黄焖鸡米饭”外卖。
生活,似乎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他并不知道,在网络的另一端,
他这本信口胡诌的《大秦反贼传》,落入了一双专业的眼睛中。***京华大学,
考古文博学院。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史学泰斗,陈景行教授,正坐在办公桌前,
面色凝重地盯着电脑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正是《大秦反贼传》的最新章节。
他是被自己那个沉迷网络小说的孙女强行安利的。“爷爷你快看!
这本小说把你研究的秦始皇黑出翔了!笑死我了!
”陈教授起初是抱着批判和无奈的心情点开的,准备随便看几眼就丢开,
然后好好教育孙女要读正经史书。但看着看着,他的眉头越皱越紧。太扯了。太荒谬了。
秦始皇吃泡面?焚书坑儒是为了抢推荐位?这都什么跟什么!可是……为什么这个作者笔下,
现一些极其冷僻、甚至只在少数刚出土的、尚未公开发表的秦简上才出现的古地名、官职名,
或是器物名称?有些读音和写法,连他都要查阅资料才能确认。比如,
作者提到“嬴政批阅奏章至深夜,喜食一种名为‘焦餹’的小食提神”。“焦餹”二字,
近期在一批刚刚完成初步清理的里耶秦简中出现过,学界对其具体为何物尚有争议,
普遍推测是一种甜味的熬煮糖块或干粮。这作者,怎么可能知道?又比如,
作者戏谑地描写“扶苏性情迂阔,曾因不忍宰杀一只误入宫室的‘彘彘兽’而被训斥”。
“彘彘兽”这个称呼,极其幼稚可笑,像小儿语。但巧合的是,就在上月,
一座疑似与公子扶苏有关的陪葬墓中,出土的漆器上绘有图案,
旁边铭文正是用极为古老的字体写着“彘彘”,经初步判断,
可能是指当时某种罕见的、体型较小的宠物猪或瑞兽。一次是巧合,两次是巧合,
那三次、四次呢?作者在描写咸阳宫布局时,随口提到章台殿旁有一“隐窖”,
用于储藏冰鉴与……嗯,按照小说说法是“肥宅快乐水”。
而根据最新的考古勘探和遥感技术,确实在章台宫遗址附近,
发现了一个结构奇特、未被记载的地下空间,其用途尚未明确。陈教授的心脏砰砰直跳。
一个大胆得近乎疯狂的念头在他脑中形成。这本看似荒诞不经的小说里,
可能混杂着大量……真实的、未被史书记载的、甚至可能打败现有认知的秦代细节!
这个作者,绝非常人!他要么是一个掌握了极其罕见史料的天才或者疯子,
要么……他描述的是某种意义上的“亲身经历”!他立刻打开文档,
开始将小说中所有看似“胡扯”、但又与已知考古发现或冷僻研究隐隐对应的地方,
一一摘录下来,交叉比对。越是比对,他额头上的冷汗就越多。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网络写手能编造出来的!那些细节,
很多是藏在浩如烟海的出土文献和考古报告角落里的珍珠,
除非是顶尖的、并且极其幸运的学者,才有可能将它们串联起来,
但也绝无可能以这种信手拈来的、融入日常叙事的方式写出。他颤抖着手,
点开了作者“朕即天下”的主页,试图找到更多信息,
却发现除了这个小说页面和几条高冷回复,一片空白。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然后,他打开《大秦反贼传》最新一章的评论区,
用自己实名认证的、带着“京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头衔的账号,郑重地打下了一行字。
这行字,很快被淹没在众多的“哈哈哈”和“催更”中,但注定将掀起滔天巨浪。
“作者‘朕即天下’先生,您好。冒昧打扰。我是京华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陈景行。
您书中关于‘焦餹’、‘彘彘兽’以及章台宫旁‘隐窖’的描述,
与近期一些尚未公开的考古发现高度吻合,令人震惊。不知您是否有空,我们能否私下详谈?
关于您笔下的大秦,关于……您究竟是谁?”写完这些,陈教授想了想,又点开了打赏功能,
输入了一个在他看来足以表达诚意和震撼的数字。几乎在同一时间,远在城市另一端,
正对着电脑,一边吸溜着“统二老坛酸菜面”,一边构思着下一段“秦始皇因为穷,
派蒙恬去匈奴地盘偷羊”情节的嬴政,听到电脑传来“叮”的一声脆响,格外响亮。
他随意瞥了一眼后台。一条新的打赏信息弹出,后面跟着一长串零。他数了数。个,十,百,
千,万,十万……一百万……番茄币?折算成人民币……一万块?!
嬴政一口泡面汤差点喷在屏幕上。谁?何方土豪?!他定睛看去,打赏者ID:京华陈景行。
留言……当嬴政看清那条留言的完整内容时,他咀嚼的动作彻底停了下来,
筷子“啪嗒”一声掉在桌上。他脸上的表情,从错愕,到震惊,
再到一种极其复杂的、混合着恍然、荒谬以及一丝……被戳穿秘密的凛然。
原来……朕随手写的,不是小说。是历史。是只有朕才知道的,大秦。他缓缓抬起头,
目光似乎穿透了这狭小出租屋的墙壁,望向了那片两千年的时空。嘴角,
慢慢勾起一抹难以形容的弧度。有趣。这个时代,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了。
泡面的酸辣汤汁还挂在嘴角,嬴政却浑然不觉。他的全部心神,
都被屏幕上那条留言和那串惊人的数字攫住了。一万块人民币!这在他目前“创业”初期,
无异于一笔巨款。足以让他告别顿顿泡面的生活,甚至能让他稍微挺直腰板,
去面对那个每月准时出现的、名为“房东”的催债者。但比这笔巨款更让他心惊肉跳的,
是那个ID为“京华陈景行”的人所说的话。
焦餹”、“彘彘兽”、“章台宫隐窖”……这些他信手拈来、夹杂在胡编乱造情节里的名词,
竟然……竟然与真实的、尚未公开的考古发现吻合?这怎么可能?!嬴政的脑子飞快转动。
是巧合?不,一次两次或许是,但对方列举了多处,语气如此笃定。是陷阱?
有人识破了他的身份,用这种方式来试探?可目的是什么?他如今一穷二白,
除了脑子里那些属于两千年前的记忆,还有什么值得图谋的?
他盯着“京华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那几个字。这是这个时代的“博士官”吗?
掌管历史典籍与考据之学?若在当年,此类人等见了他,需行大礼,口称陛下。
可现在……嬴政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帝王心术,首重沉稳。越是匪夷所思之事,
越需谨慎应对。他没有立刻回复那条留言,也没有动那笔打赏。他关掉了评论区,
重新打开文档,看着自己刚刚写下的“蒙恬偷羊”的草稿。心境已然不同。之前是戏谑,
是发泄,是为了那几两碎银绞尽脑汁。而现在,他敲下每一个字,都感觉有千斤重。
这些他以为的“胡言乱语”,在这些后人眼中,莫非真的成了……史料?
一种荒谬绝伦的感觉油然而生。他,嬴政,大秦始皇帝,竟然在两千多年后,
靠“泄露”自家那点事来赚钱糊口?这要是让李斯、王翦他们知道,
怕不是要笑得从陵墓里爬出来?不,不能慌。嬴政眼神一厉。
既然此事已被那“博士官”留意,便不能再如之前那般肆无忌惮。需得……真假掺半,
虚虚实实。他将“蒙恬偷羊”的情节删掉,改为:“北疆军报,匈奴扰边,
蒙恬上奏请增‘马蹄铁’三千副,朕批曰:准。着少府加紧督办,以精钢淬火,
务必使马蹄踏破阴山雪。”他记得,当年北击匈奴,骑兵损耗极大,马匹折蹄是常事。
他确曾令少府研究过保护马掌之物,虽未有“马蹄铁”之名,却有类似构想,
只是工艺未能完全解决。如今写来,半真半假,既符合网络小说“爽点”,
又暗含了当年的实际情况。写完这段,他想了想,又在那条打赏留言下,
用“朕即天下”的账号,高冷地回复了两个字:“已阅。”既不失身份,
又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至于私下详谈?哼,朕是尔等想见就能见的?***京华大学,
陈景行教授盯着屏幕上那简短的“已阅”二字,激动得手指都有些发抖。“已阅”!
这是上位者对下位者奏章的批复用语!
这个作者……这股扑面而来的、不容置疑的矜持与傲慢……绝非常人!他几乎可以肯定,
这个“朕即天下”,绝对掌握着不为人知的、关于秦史的一手资料!
甚至……一个疯狂的念头再次浮现,又被他强行压下,这太不科学了!他立刻拿起电话,
拨通了自己带的博士生的号码:“小李!立刻!马上!
帮我查一下‘番茄小说’平台上一个叫‘朕即天下’的作者的所有信息!不,不是**息,
是看看能不能通过后台……什么?违法?哎呀我不是要违法!我是说……算了,
你先帮我密切关注他小说的任何更新!尤其是涉及典章制度、器物名称、宫室布局的细节!
全部记录下来,与我之前的摘录进行比对!”挂了电话,陈教授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兴奋难耐。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大门之前,门缝已经打开,
透出了里面璀璨的光芒。而与此同时,《大秦反贼传》的读者们,
也注意到了那位挂着“京华大学教授”头衔的大佬的留言和巨额打赏。评论区再次炸锅。
“**?!惊现学界大佬!”“一百万番茄币?!我眼花了吗?”“等等……陈景行?
是不是那个上过《国家宝藏》的陈老爷子?”“教授说小说细节和考古发现吻合???
真的假的?”“作者君,你老实交代,你是不是哪个考古队跑出来**的?
”“怪不得我看的时候总觉得有些细节怪真实的,原来不是瞎编啊!”“陛下!
您写的真是历史啊?!给跪了!”这股风潮甚至蔓延到了其他社交平台。
#秦始皇写小说##大秦反贼传惊动考古学界#等话题悄然出现,
吸引了不少圈外人的目光。嬴政的数据,开始以一种他自己都看不懂的速度疯狂飙升。
收藏破万,评论数千,推荐票无数,打赏金额也累积到了一个让他咋舌的数字。
他甚至接到了平台编辑的站短,语气前所未有的客气,询问他是否有意向签更高级的合约,
以及……是否可以配合做一些宣传?嬴政看着后台不断跳动的数字,
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名气”和“流量”在这个时代的力量。这比他当年颁布一道诏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