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推新书)《无主之地,她不在做金丝雀》陈梦李信沈淮无弹窗阅读

发表时间:2025-07-01 16:22:12

>>>>《无主之地,她不在做金丝雀》 在线阅读<<<<

第一章:温巢与倦鸟城市的灯火在巨大的落地窗外流淌,汇成一片璀璨却冰冷的光河。

这里是城市之巅,李信的私人王国——顶层复式公寓。

空气里弥漫着昂贵香氛和中央空调恒定的低鸣,温度适宜,却嗅不到一丝“人”的气息。

灰白色调的极简主义装修像精心布置的展厅,线条冷硬,家具昂贵,

唯独缺乏生活该有的褶皱与温度。只有厨房吧台上那个印着憨态可掬小熊的马克杯,

边缘有一道不易察觉的细小裂痕,固执地透出一丝格格不入的暖意。

陈梦站在开放式厨房的中岛前,安静地处理着食材。她穿着柔软的米白色棉质家居服,

长发松松挽起,露出纤细的脖颈。灯光柔和地打在她低垂的侧脸上,勾勒出温顺柔和的线条。

她正在切西兰花,刀锋落在砧板上的声音规律而轻巧,像某种单调的背景音。

指尖触到冰凉的西兰花茎,她的动作有片刻凝滞。

思绪不受控制地飘回五年前那个混乱的商务酒会。那时的她刚毕业,青涩得像颗未熟的果子,

淹没在衣香鬓影和虚伪的寒暄里。然后,她看到了李信。他站在人群中心,

剪裁完美的深色西装包裹着成熟稳重的身躯,与人交谈时唇角带着恰到好处的弧度,

眼神却像深潭,不经意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怠和疏离。就是那瞬间的脆弱感,

像一颗精准的子弹,击中了陈梦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他像一座沉默的山,

强大却似乎需要依靠。鬼使神差地,她在他助理分身乏术时,递上了一杯解酒的温水,

指尖微颤。他抬眼看了她一眼,那目光深邃,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兴趣?故事的开端,

俗套又致命。五年。刀锋继续落下,将西兰花切成大小均匀的小朵。这五年,

她把自己活成了他世界里一个完美的注脚。她记得他所有的喜好:咖啡只喝不加糖的美式,

早餐偏好全麦面包配溏心蛋,讨厌一切气味浓烈的香料;他工作压力大时习惯沉默,

她就安静地坐在客厅角落看书,像一抹无声的影子;他应酬醉酒归来,她会彻夜守在床边,

用温热的毛巾一遍遍擦拭他滚烫的额头,

听着他无意识的呓语;他需要女伴出席那些觥筹交错的场合,

她就提前准备好最得体低调的礼服,挽着他的手臂,笑容温婉,不多言,不多看,

完美扮演一个没有声音的花瓶。她从未主动给他发过一条“在干嘛”的信息,

从未在他开会时打过一个电话,从未在生日或节日暗示过礼物,

更从未提过“未来”或“承诺”。她像一株依附他存在的藤蔓,安静,柔顺,予取予求。

她付出的是全部的自己:时间、精力、情感,甚至尊严。换来了什么?

一个随时可以进入他私人空间的密码,一个“懂事”的评价,

以及…他偶尔流露出的、如同施舍般的温存。她的自我,在这日复一日的“懂事”中,

被无声地磨蚀。像沙滩上的沙堡,被名为“李信”的潮汐一遍遍冲刷,只剩下模糊的轮廓。

“咔哒。”智能门锁开启的轻响拉回了她的思绪。李信回来了。他脱下昂贵的手工皮鞋,

换上柔软的拖鞋,动作带着工作后的疲惫。深色西装外套随意地搭在手臂上,领带扯松了些,

露出性感的喉结。他径直走向吧台,习惯性地伸出手。陈梦像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

在他走近时,恰好将一杯温度适宜的柠檬水递到他手中。动作流畅自然,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回来了。”她的声音轻柔,听不出情绪,像拂过羽毛的风。“嗯。”李信接过水,

仰头喝了大半,喉结滚动。他捏了捏眉心,将外套递给陈梦。他的目光掠过她,

像掠过一件熟悉的家具,没有停留。

空气中只有他略显粗重的呼吸声和中央空调微弱的气流声。晚餐很快摆上桌。

简单的三菜一汤,清蒸鲈鱼,白灼西兰花,凉拌鸡丝,番茄豆腐汤。

全是李信偏好的清淡口味。两人相对而坐。水晶吊灯的光线冰冷,

在光洁的桌面反射出刺眼的光斑。李信沉默地用餐,偶尔用手机回复几条信息。

陈梦也安静地吃着,视线低垂,落在自己面前的白瓷碗沿上。气氛是一种凝固的和谐,

空洞得像没有观众的舞台剧。“周末有个慈善晚宴,”李信忽然开口,

眼睛依旧看着手机屏幕,语气是陈述而非商量,“主题是环保,规格不低。你准备一下,

陪我出席。礼服…上次那件香槟色的就可以。”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道无形的命令,

在安静的餐厅里落下。陈梦握着筷子的手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又是这样。通知,

而非询问。仿佛她的时间、她的意愿,从来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她只是一个需要随时待命、完美配合的附件。一股深沉的疲惫感,夹杂着细微却尖锐的刺痛,

从心底深处翻涌上来。五年了,她像一只被豢养在精致笼子里的金丝雀,习惯了仰望主人,

习惯了屏息静气。笼子很华丽,食物很精致,可她快要窒息了。她的目光,

不由自主地飘向李信握着筷子的左手。那骨节分明的无名指上,

一枚简洁却分量十足的铂金婚戒,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这枚戒指,像一个永恒的封印,

一个无声的嘲讽,时时刻刻提醒着她尴尬而卑微的位置。五年了,它像一根刺,

深深扎在她心里,每一次看见,都带来一阵钝痛。她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起来,

摩挲着自己光秃秃的无名指,那里空空如也,仿佛也映照着她空洞的五年。一股莫名的勇气,

或者说是一种长久压抑后的反弹,冲破了习惯的桎梏。她放下筷子,抬起头,

目光没有完全对上李信的,而是落在他领口的位置,声音依旧轻,

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和疏离:“李信,这周末…我有安排了。”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李信滑动手机屏幕的手指骤然停住。他有些意外地抬眼,

目光第一次真正地、带着探究地落在陈梦脸上。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有被打扰的不悦,

有被拒绝的错愕,还有一丝…难以置信?他微微皱起眉,

似乎想从她平静无波的脸上找出玩笑或者赌气的痕迹。“什么安排?”他的声音沉了几分,

带着惯有的掌控感。五年了,这是第一次,她脱离了他设定的轨道。

陈梦的心跳在胸腔里擂鼓。她能感觉到他审视的目光,像无形的压力。她强迫自己保持镇定,

避开他的视线,低下头,用勺子轻轻搅动着碗里温热的汤。番茄的红色在清汤里晕开,

像她此刻复杂的心情。“…私事。”她吐出两个字,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李信的目光没有移开,

那探究的、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的目光,牢牢锁定在她低垂的侧脸上。

餐厅里只剩下汤勺偶尔碰触碗沿的轻微声响,以及窗外城市永不疲倦的嗡鸣。陈梦站起身,

默默地收拾碗筷。她端着盘子走向水槽,背对着李信。哗啦啦的水流声瞬间充斥了空间,

掩盖了她骤然加速的心跳,也掩盖了她眼眶里瞬间积蓄起来的、温热酸涩的水光。

她打开水龙头,冰冷的水冲刷着指尖,让她混乱的思绪有了一丝清明。窗外,

是李信王国俯瞰下的芸芸众生,霓虹闪烁,车流如织。巨大的玻璃窗像一块冰冷的荧幕,

映出她模糊的身影——一个穿着家居服、正在洗碗的、温顺的侧影。

水流冲刷着盘中的残羹冷炙,泡沫翻涌,又迅速被冲走,不留痕迹。就像她五年的付出,

悄无声息,仿佛从未存在。她看着水槽不锈钢内壁倒映出的自己模糊变形的脸,

那温顺的眉眼此刻显得那么陌生。一个声音,微弱却清晰,在她心底深处,

像一颗被水流冲刷出来的石子,突兀而坚定地响起:*“五年了,陈梦,你到底是谁?

”*水流声哗哗作响,掩盖了所有的答案,也冲开了某种无形枷锁的第一道裂痕。

窗外的霓虹灯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在她低垂的脸上投下变幻莫测、光怪陆离的影子。

平静的水面之下,风暴的旋涡,已然悄然形成。---第二章:断线与余烬阳光,

毫无遮拦地洒满这间小小的公寓,在浅木色的地板上跳跃出温暖的光斑。

空气里飘着淡淡的咖啡香和绿植清新的气息。这里是陈梦租住的地方,

距离李信那座俯瞰众生的“王宫”不过几公里,却像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书架上塞满了书和旅行带回来的小玩意,窗台上几盆多肉生机勃勃,

沙发上随意搭着柔软的针织毯。这里不大,却充满了“陈梦”的味道——温暖、生动、真实。

陈梦坐在地板上,面前摊开一个半旧的纸箱。这是她决定彻底告别过去的第一步——整理。

箱子里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五年时光沉淀下来的、无声的证据。

她的指尖拂过一本硬壳精装书,烫金的标题有些磨损。那是李信在一次闲聊中,

随口提过一句“这本绝版了,有点可惜”。她当时什么也没说,却在接下来的两周里,

跑遍了全城的旧书店和二手网站,终于在一个线上书友那里高价淘到。递给他时,

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说了声“谢谢”,便随手放在了书架上,再也没翻过。如今,

书页边缘已经微微泛黄,像她当时雀跃又忐忑的心情,早已蒙尘。下面压着一叠手写的笔记,

纸张有些卷边。那是李信重感冒高烧不退的那次。她向公司请了假,在他公寓守了三天三夜。

变化、服药时间、物理降温的手法、能入口的流食食谱……字迹因为熬夜和紧张而有些潦草。

他昏沉中抓住她的手,滚烫的掌心贴着她的皮肤,含糊地叫过一个名字,不是她的。

她当时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却还是轻轻拍着他的背,像哄一个孩子。他病好了,

一句“辛苦你了”轻飘飘带过,那些不眠不休的担忧和细致的照料,仿佛从未发生。

一张模糊的照片滑了出来。是在某个私人会所的露台上,夜色朦胧。她偷偷用手机拍的,

镜头里李信侧身倚着栏杆,望着远处的灯火,侧脸轮廓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深沉落寞。

那是她离他“脆弱”最近的一次,也是她心动的无数个瞬间之一。照片洗出来,

她小心翼翼藏好,像藏着一个不敢见光的秘密。现在看,照片里的他那么远,那么模糊,

就像她这五年的感情,从未真正清晰过。指尖在粗糙的纸面上停留,

那些细小的委屈、不被看见的付出、一次次自我说服的卑微,如同沉寂已久的火山灰,

此刻被彻底翻搅出来。没有甜蜜的回味,只有迟来的心酸和巨大的讽刺。她这五年,

像一个虔诚的信徒,供奉着一尊冰冷的神像,倾尽所有,却从未得到过神谕,

甚至连怜悯的回望都稀少。她的青春、热情、自我价值感,都在日复一日的“懂事”中,

无声无息地化为了齑粉。“够了。”陈梦低声对自己说,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异常清晰。

这声音里没有了犹豫,只剩下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平静,带着一丝决绝的疲惫。她拿起那本书,

那些笔记,那张照片,平静地、没有一丝留恋地将它们放回纸箱,然后“啪”地一声,

盖上了盖子。动作干脆利落,像关上了一个时代的大门。她站起身,抱起箱子,走向门口。

那里放着一个分类垃圾桶。她停顿了半秒,目光扫过那承载了五年沉重心事的纸箱,

然后手臂用力,毫不犹豫地将它塞进了“其他垃圾”的桶里。纸箱落桶的声音沉闷,

像一颗心终于落回原处,不再悬空。做完这一切,她走到窗边,

深深吸了一口带着阳光味道的空气。胸腔里那股积压已久的沉重感似乎轻了一些。

她拿起手机,指尖在屏幕上悬停片刻,然后坚定地拨通了李信的电话。“是我,陈梦。

”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出,平静无波,“下午三点,市中心‘时光转角’咖啡馆,靠窗位置。

我们谈谈。”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李信的声音传来,

带着一丝被打扰工作的不悦和探究:“谈什么?很重要?我下午有个会。”“很重要。

”陈梦的语气不容置疑,“关于我们。三点,我等你。”没等对方回应,

她率先挂断了电话。这是五年来,她第一次主动挂断李信的电话。指尖微微发麻,

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跳动,不是紧张,而是某种破茧而出的力量感。下午三点,

“时光转角”咖啡馆。阳光透过大幅的落地窗,慷慨地洒满整个空间,

空气里弥漫着咖啡豆烘焙的焦香和轻柔的爵士乐。陈梦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她今天化了淡妆,涂了适合她的豆沙色口红,穿了一件剪裁得体的米白色连衣裙,

不再是李信公寓里那个温顺的家居服影子。她安静地坐着,脊背挺直,

目光落在窗外熙攘的人群上,眼神里有种李信从未见过的平静和一种近乎疏离的决绝。

李信推门进来,带着一身室外的微尘和属于他的强大气场。他穿着挺括的深灰色西装,

步履沉稳,目光锐利地扫视一圈,精准地落在陈梦身上。看到她的瞬间,

他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眼前的陈梦,沐浴在阳光里,沉静、独立,

散发着一种陌生的吸引力,不再是那个依附在他公寓里的模糊轮廓。

这种变化让他心头掠过一丝异样,但更多的是被打扰的不耐烦。他在陈梦对面坐下,

侍者立刻上前。他习惯性地看向陈梦,似乎在等她像往常一样替他点单(一杯美式)。

但陈梦只是安静地看着他,眼神清澈,没有任何动作。李信微蹙了下眉,

自己开口:“一杯美式,谢谢。”“说吧,什么事这么重要?”李信身体微微后靠,

手臂搭在沙发扶手上,姿态带着掌控者的松弛和一丝审视。他的目光落在陈梦脸上,

试图找出她“反常”的缘由。“是遇到什么麻烦了?还是工作上不顺心?”他猜测着,

语气里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般的关心。陈梦端起自己面前的柠檬水,喝了一小口,

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让她更加镇定。她放下杯子,目光终于正正地对上李信深邃的眼睛。

那眼神不再躲闪,不再卑微,平静得像一泓深秋的湖水。“李信,”她的声音不高,

却清晰地穿透了咖啡馆轻柔的背景音乐,“我们结束吧。”空气仿佛瞬间被抽空了。

李信脸上那点残存的松弛和审视瞬间冻结。他身体前倾,眉头紧紧锁起,

像听到了一个极其荒谬的笑话。结束?从陈梦嘴里说出来?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她,

眼神从错愕迅速转为愠怒,如同平静的海面骤然掀起风暴。“你说什么?

”他的声音沉了下去,带着危险的压抑感,“结束?陈梦,你在闹什么?

”他下意识地否定她的决定,将其归类为女人无谓的情绪化。“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了?

还是谁跟你说了什么?”他试图用惯常的方式来“安抚”或者“质问”,

试图将脱轨的她拉回既定的轨道。他甚至试图用“付出”来提醒她:“我对你不够好?

这五年,你想要什么我没满足?房子、车子、物质……”他列举着,

语气里带着一种“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理所当然和隐隐的施舍感。

他完全忽略了那些物质背后,她从未真正被看见的灵魂需求。陈梦静静地听着,

看着他因为被挑战权威而略显急切和愠怒的脸。

五年来积压的所有委屈、隐忍、不被理解的痛苦,此刻在他这番“付出论”下,

竟奇异地化作了更深的平静和一丝悲凉。原来在他心里,那些冷冰冰的物质,

就是他给予的全部了。而她付出的五年青春、情感、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无声的陪伴,

在他眼中,或许只是理所当然的“回报”,甚至不值一提。她轻轻地摇了摇头,

唇角甚至勾起一抹极淡、极悲凉的笑意。那笑意刺痛了李信。“李信,”她再次开口,

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疲惫和洞悉,“我什么都不要。这五年,我唯一要的,

你给不了,或者说,你从未想过给。”她顿了顿,目光坦然地迎视着他骤然紧缩的瞳孔,

一字一句,清晰无比:“现在,我也不需要了。”李信被她的话噎住,

像是被人迎面打了一拳,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给不了?从未想过给?她到底在说什么?

他自认从未亏待过她!物质上,他给了她远超一般情妇的优渥!他倾身向前,

手肘撑在桌面上,逼近陈梦,声音带着被冒犯的怒意:“你…什么意思?什么叫‘给不了’?

我对你不够照顾?不够体贴?你要的到底是什么?!

”他的质问带着惯有的掌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他迫切地需要一个答案,

一个能让他理解、能让他重新掌控局面的答案。

陈梦看着他近在咫尺的、因愤怒而显得有些扭曲的脸庞,看着他眼中那份真切的困惑和愠怒。

五年了,他第一次如此“认真”地看着她,却是在她决定离开的时候。多么讽刺。

她脸上的悲凉笑意加深了,眼底却是一片荒芜的平静。“你照顾的是你的舒适区,李信。

”她的声音很轻,像羽毛落地,却带着千钧的重量,“而我,累了。”说完,

她不再看他脸上精彩纷呈的表情——错愕、震惊、被戳破的狼狈、以及更深的不解和愠怒。

她从容地拿起放在一旁的手袋,站起身。“再见,李信。”她的目光最后扫过他僵住的脸庞,

那眼神里没有怨恨,没有留恋,只有彻底的、放下一切的释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

“祝你一切顺利。”她转身,步伐稳定而从容,走向洒满阳光的咖啡馆门口。

白色的连衣裙在光影里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像一只终于挣脱了无形丝线的蝶。

李信僵在原地,像一尊被瞬间抽空了灵魂的雕像。他维持着倾身向前的姿势,

手还撑在桌面上,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眼睁睁看着那个陪伴了他五年、温顺得像空气一样的女人,

就这样干脆利落地、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他的视线。阳光透过落地窗,

将她离去的背影拉得很长,最终消失在门外喧嚣的人流中。咖啡馆里轻柔的音乐依旧流淌,

周围是低低的交谈声和咖啡杯碟碰撞的清脆声响。这一切都成了模糊的背景音。

李信的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剩下陈梦最后那句平静却如惊雷般的话语在耳边反复回荡:“你照顾的是你的舒适区…而我,

累了…”一股强烈的、混杂着愤怒、困惑、难以置信和被彻底冒犯的恐慌感,

如同冰冷的潮水,猛地攫住了他的心脏。他烦躁地抓起桌上那杯早已冷透的美式咖啡,

毫无形象地狠狠搅动了几下,深褐色的液体在杯中剧烈旋转,如同他此刻混乱翻腾的内心。

他猛地抬起头,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死死盯着陈梦消失的那个方向。窗外阳光刺眼,

行人如织,哪里还有她的身影?那个永远温顺、永远在原地等他的“影子”,

那个他习以为常、甚至有些忽视的存在,竟然真的有了自己的意志,

并且如此决绝地走出了他精心构筑的、舒适的王国!玻璃窗上,

清晰地映出李信此刻扭曲的倒影——一张写满了震惊、愠怒、茫然,

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即将失去“所有物”的恐慌的脸。

---第三章:新生序曲与旧影反扑时间像一条平缓的河流,悄无声息地冲走了旧日的泥沙。

距离那个在咖啡馆阳光里决然转身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数月。陈梦的生活,

如同被重新注入了活水,缓慢而坚定地流淌向新的河床。那些曾经蚀骨的麻木和疲惫,

被一种名为“沈淮”的暖意渐渐抚平。沈淮像他的名字,清澈而温暖。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