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考科举,没让你考成道祖啊!小说在线阅读,主角谢无咎王翊琮精彩段落最新篇

发表时间:2025-08-13 17:39:14

>>>>《让你考科举,没让你考成道祖啊!》 在线阅读<<<<

十五日后,青冥县。

此时晨光初现,街道上只熙熙攘攘走着几道人影。

忽见天穹流霞翻涌,七色云霰如天河倾泻,将整座县城笼入朦胧幻境,淡金晨曦刺破云层,在青瓦飞檐上溅起万千光点,城郭街巷好似染上琉璃之色,恍若挥袖泼就的霓裳画卷。

街头巷尾的外乡人,大多面露惊疑,低声议论声不断。

“那是什么?祥瑞吗?”

“还是……仙人降世?”

就在众人惶惶不安之际,一道巍峨身影凭空现身

那人头戴九旒冕冠,身披绯罗圆领袍,正是青冥县的城隍神。

“青冥县县试今日开考,考生速赴紫府秘境!”

话音未落,七彩霞光倏然收敛,如潮水般倒卷,奔涌向城隍庙方向。

“青天有路通紫府,那是青冥县的‘紫府秘境’……”

“你是外乡人吧?今日是县试之日!”

伴随青冥县本地人的解释,原本空旷的街道忽然涌现出上千名少年,他们皆是今日应试的考生。

众考生循着霞光引导,纷纷奔向城隍庙。

谢无咎混在人群之中,步履从容,神情淡然,与周遭慌乱的考生截然不同。

自那日大堂中立下“约定”,至今日县试开考,已经过去足足十五日了,这十五日他几乎足不出户,日常除了三餐外,其余时间皆在屋内潜心诵读道经,那刻苦的劲头比当年在蓝星备战高考,还要用功几分。

此时,他自身“掌握”的六卷道书,皆已背得滚瓜烂熟,此时心中有底,自然不会慌张。

青冥县城不大,自客栈至城隍庙仅百余步,众考生转瞬便到了考场外围。

在此方世界,城隍阴司乃道廷仙朝体系中的关键一环,与道廷仙吏、天兵府道兵并列为三大支柱。

又因城隍阴司多负责汇聚凡间香火,故而平日的城隍庙终年香客不绝,常常人满为患,但今日乃玄科县试大典,庙中早早**,凡人也悉数疏散了。

庙外,千余名黄巾力士整装肃立,皆头缠黄巾,身披朱符战甲,列阵以待。

考生们走到庙门时,一名头领模样的力士上前拦下众人:

“请出示路引与考籍,其余杂物一律禁止携带,秘境中有日夜游神、城隍阴兵巡查,各位考生切勿自误前程。”

谢无咎同他人一起递交了路引、考籍凭证,很顺利通过核验进入了城隍庙。

仆一踏入庙门,他顿觉周身毛孔舒张,好似来到了天然氧吧一样,全身从里到外都仿佛被洗涤净化了,他舒服地几欲**出声。

“这便是秘境吗?果真不同凡俗!”

他心知这并非是什么氧吧,而是灵气氤氲,只是对他这种从未接触过灵气的凡人而言,身体一时难以承受,用蓝星说法来说,他是“晕灵气”了。

稍微缓了一会,他自觉已然习惯了灵气环境,便四处张望打量起周遭的环境。

城隍庙不太一样了,不,或者说这里已经不是在城隍庙了,而是紫府秘境!

此地已然看不到城隍庙宇了,更没有什么城隍像,映入眼帘的是三尊接天连地的道祖神像,那神像周围弥漫着难以言喻的威压,令谢无咎心生敬畏。

这敬畏不是因恐惧而产生的,更像是前世他看见汪洋大海或无垠荒漠时,心中不由自主对自然伟力产生的那般敬畏,是灵魂深处的敬仰膜拜。

“这便是元始、灵宝、道德三位天尊像吧?果然如父亲所说,如渊如海,见之如见天!”

谢无咎喃喃自语,一时间心生向往,“这便是是我即将要踏入的世界!”

“肃静!”

县城隍法相现身,立于三尊天尊神像之前,威压浩荡,方才因第一次见识道祖神像而喧闹的众考生,瞬间噤声。

“今日考场为洞真部,入场诸生须知,本场考试以洞真十二部经意为主……”

城隍法相的声音回荡在秘境之中,庄严肃穆的宣读起考场规矩。

谢无咎心中早有准备,那所谓“三十六部道经”,自然不可能在道童的县试中全部考核。

事实上,县试分为三场,也即洞真、洞玄、洞神,每场考试仅考各部中的十二卷经书。

至于首场玄科县试,一般只会考校各部中的本文经,譬如谢无咎参加的洞真部考试,笔试大多只会考《上清大洞真经》这一卷道经,这也是谢无咎虽明面上仅修习六卷经书,却依旧信心十足能够县试中榜的原因。

“规矩既明,各考生依考牌入座,辰时准时开考!”

随着城隍法相一声令下,考生纷纷进入各自的考房,谢无咎依照考牌“九五二七”的标注,步至第九列、五十二排、第七号考房。

考房并不如蓝星科举般逼仄,反而宽敞整洁,大体约有十五平米,内设案桌、文房四宝,以及蒲团、供桌、香炉、香烛等物,甚至在角落还有整套用于供神的祭品。

“当真是神奇,外界看着并不大,没想到内部竟有如此大的空间,想来定是某种空间法术。”

谢无咎略作打量,便不再分神多看,县试首关生文试,诸般布置之后自有时间研究,他踱步走到书案前,径自盘坐闭目养神,心中则默默回忆起《上清大洞真经》经文。

一刻钟后,钟声悠然响起。

城隍庙的文、武判官持卷而出,身后日夜游神簇拥随行,巡视各处考场,待确认考生身份无误、场内无夹带小抄杂物后,上千名阴兵随即凌空而起,接过文武判官手中试卷一一传入各考房。

谢无咎听到钟声后睁眼,考卷已然平铺在眼前案桌上,不过他并未急于作答,而是习惯性地通读全卷,以求做到心中有数。

这是他在蓝星大小考试中养成的习惯,防止考试快结束才发现答题时漏了题,进而影响考试节奏。

卷面题型果如父亲谢弘毅所说,皆为笔试章句。

他原本不知所谓“章句”是什么题型,只当是类似四书五经的义理试题,但此刻一看试卷,他立时明白了。

“这不就是道经填空题?”

只见卷面上写着:

“太微小童,讳________,字元阳,守我舌本之下,死炁之门,口吐赤云,绕我一身。”

“紫精君,号________,衣九色斑文裘,头戴扶晨冠,治上清宫瑶台之上。”

“修炼三十九章,需先叩齿________通,咽液九过,以召身中诸神。”

……

干景精、皇清、三十六……

谢无咎不再迟疑,提笔如飞,一路毫无滞涩的写着,直到第二十七题,他才有所停顿……

“太上大道君,号________,居________中,总司________,统摄万灵。”

“修习上清经法者,当存思大道君眉间________,以通________。”

谢无咎眉头轻皱,略有些错愕:“这题……《上清大洞真经》里没有啊!”

谢无咎敢肯定这一题绝不是本文经中的内容,这分明是出自《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列纪》,用蓝星话说,就是“超纲题”!

“太离谱了……今年县试文科竟然加了谱录内容?”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