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大明首辅,被朱元璋读心了》顾诚朱元璋在线阅读

发表时间:2025-08-26 17:34:01

>>>>《大明首辅,被朱元璋读心了》 在线阅读<<<<

第一章穿越与读心洪武十五年,春。南京,奉天殿。顾诚跪在冰冷坚硬的金砖上,

脑子里一片空白。他,一个二十一世纪研究明史的准研究生,

因为在博物馆多看了那把据说是朱元璋用过的佩刀一眼,再睁眼,

就成了这个同名同姓的新科状元,大明最年轻的内阁首辅。此时此刻,

他就跪在传说中的奉天殿里,头顶上方,坐着那个一手缔造大明,

也一手缔造无数血案的男人——洪武大帝,朱元璋。顾诚不敢抬头,只能用眼角的余光,

瞥见那道高高在上的、被十二旒冕冠遮挡的威严身影。【要死了,要死了。这气场也太强了。

离这么近,感觉龙椅上的不是人,是一头择人而噬的洪荒巨兽。

我不会第一天上班就领盒饭吧?】顾诚内心疯狂哀嚎,表面上,

却是一副温润如玉、恭敬谦卑的忠臣模样。龙椅上,朱元璋正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他刚大病一场,醒来后,就得了个怪毛病。他能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比如现在,

他刚嘉奖了这位连中三元、才华横溢的年轻首辅,对他寄予厚望。可他的耳边,

却清晰地响起了一个少年的声音。——“要死了,要死了。

这气场也太强了……”朱元璋的动作,停住了。他缓缓睁开眼,

那双饱经风霜、见惯了尸山血海的眸子,锐利地,落在了下方跪着的顾诚身上。

声音……是从他那里传来的?“顾爱卿。”朱元璋开口,声音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臣在。”顾诚心中一凛,头埋得更低了。【叫**嘛?**,不会是我哪里做错了吧?

古代的礼仪我都是照书上学的啊!不应该啊!】朱元璋的眼神,变得愈发深邃。他又听到了。

他确定,这声音,就是从顾诚心里发出来的!这是什么妖法?朱元璋不动声色,

他这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他决定,再试探一下。“咱听闻,你对国库钱粮颇有见解。

你且说说,如今我大明国库,当如何处置?”这是一个很常规的问题。

顾诚心中暗自松了口气。还好,是专业对口。他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

朗声回答:“启奏陛下。臣以为,国库之用,当以民为本,以农为先。眼下春耕在即,

当拨银两,修缮水利,安抚流民,方能保今年之丰收,固国家之根基。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引得旁边几位老臣都暗自点头。不愧是状元之才。然而,

朱元璋听到的,却是另一个版本。【这还用问?

国库早被你们这帮开国勋贵和文官集团掏空了!账面上看着还行,里面全是耗子屎!

现在不赶紧把钱花在刀刃上,稳住农民伯伯,等秋后没粮,你们就等着啃树皮吧!

】【不过这话可不能直说。老朱这人,最恨别人说他手下人不行,那等于打他的脸。

我得换个好听的说法。】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但他的内心,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国库……被掏空了?他一直以为,经过他几年的大力整治,户部早已焕然一新。这个顾诚,

他怎么知道的?而且,他表面上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心里想的,却如此……直白,粗鄙。

“好。”朱元璋缓缓吐出一个字,“说得好。”他看着顾诚,眼神复杂。“既如此,

清查国库,修缮水利一事,就交由你全权督办。”“臣……遵旨。

”顾诚心里一万头**奔腾而过。【**!不是吧!让我去查国库?

那不是把淮西那帮丘八和朝里这帮老狐狸全得罪了吗?我才第一天上班啊!

老朱你这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啊!】朱元璋听着这撕心裂肺的哀嚎,嘴角,

勾起了一个谁也看不见的、冰冷的弧度。有意思。真实……太有意思了。他倒要看看,

这个表里不一的年轻首辅,心里还藏着些什么东西。第二章国库的老鼠散朝后,

顾诚双腿发软地走出了奉天殿。春日的阳光照在身上,他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

后背全是冷汗。查国库。这在洪武朝,就是个催命符。大明的国库,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

尤其是那些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淮西勋贵,个个眼高于顶,手上不干不净。

他一个没背景、没根基的新科状元,去查他们?简直是耗子给猫当三陪——要钱不要命。

【不行,我得想个办法把这事儿给推了。直接辞官?不行,刚当上首辅就辞官,

老朱肯定觉得我心虚,死得更快。装病?这招太老套了。】【有了!我不能主动推,

我得让别人把我‘挤’下去!】顾诚打定了主意。他没有直接去户部,

而是先回了自己的值房。他铺开纸,开始写奏疏。但他写的,不是关于如何清查国库。

而是一份……《恳请陛下恩准太子殿下监国疏》。【老朱不是最疼太子朱标吗?

我把太子爷抬出来,说国库事关重大,非太子亲临,不能服众。这样一来,

差事就落到太子头上了。太子仁厚,肯定不会让我这个新来的顶雷。再说了,让太子去查,

那些勋贵总得给几分面子。完美!】顾诚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他写完奏疏,

亲自送到了通政司。……养心殿里。朱元璋正在批阅奏折。他已经确定,自己能听到的心声,

范围大概在十步之内。此时,太监将一封奏书,呈了上来。“哦?顾诚的?

”朱元璋有些意外,他以为顾诚会先去户部闹出点动静。他打开奏疏,一目十行。越看,

他的眉头,皱得越紧。恳请太子监国?他刚刚把查国库的重任交给顾诚,顾诚转头,

就把他最心爱的儿子给抬了出来?这是什么意思?是想拉着太子,给自己当靠山?

还是想把这烫手的山芋,直接甩给太子?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杀机。就在这时,

他听到殿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顾诚来了。他正在殿外,向太子朱标行礼。

朱标今日正好来向父皇请安。“顾师傅,不必多礼。”朱标温和地扶起顾诚。

顾诚如今是内阁首辅,也是太子的老师之一。顾诚一脸“感动”:“殿下仁厚,臣惶恐。

”【太子爷真是个好人啊!可惜命太短了。不行,以后得想办法让他多锻炼身体,

少吃点油腻的。千万不能英年早逝啊!】朱元璋在殿内,听得清清楚楚。什么?咱的标儿,

命太短?朱元璋的心,猛地一揪。这是咒咱的儿子?他强压下怒火,听着外面的对话。

朱标对顾诚说:“顾师傅,父皇让你清查国库,此乃重任,切莫辜负圣恩。

”顾诚一脸正色:“殿下教诲的是。臣本想亲自彻查,但臣人微言轻,恐那些骄兵悍将,

不把臣放在眼里。若是耽误了国事,臣万死难辞其咎。”【没错,我就是人微言轻,

你爹让我去送死。太子爷你快帮我说句话啊!】朱标叹了口气:“顾师傅的担忧,孤明白。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养心殿。“儿臣,见过父皇。”“臣,叩见陛下。”“起来吧。

”朱元璋放下手里的奏疏,看着顾诚,“顾爱卿,你的奏疏,咱看了。”“你觉得,

咱的标儿,比你更适合查国库?”顾诚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正题来了。“回陛下,

”顾诚不卑不亢,“非是臣推诿。国库乃国之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太子殿下乃国之储君,

身份贵重,由殿下出面,方能震慑宵小,令行禁止。此非臣之能,乃国之体统。”【快答应,

快答应!你让你儿子去,比让我这个炮灰去,效果好一百倍!】朱元璋沉默了。他看着顾诚。

这个年轻人,表面上,把一切都归于“国之体统”,说得冠冕堂皇。可他的心里,

想的却是“让太子去效果更好”。再联想到他刚才那句“太子爷命太短”……一个念头,

在朱元璋的脑海里,豁然开朗。顾诚,不是在甩锅!他是在……保护太子!

他知道国库是个烂摊子,怕自己镇不住场,办砸了差事,会连累举荐他的太子!所以,

他宁愿冒着被咱猜忌的风险,也要把太子抬出来,让太子来主持大局,立下这份功劳,

稳固储君的地位!至于那句“命太短”,肯定是他忧心太子的身体,怕他积劳成疾!

想通了这一层,朱元璋看顾诚的眼神,都变了。好啊!真是朕的好臣子!不仅对咱忠心,

对咱的表儿,更是忠心耿耿啊!第三章忠臣?“准了。”朱元璋缓缓吐出两个字。

顾诚闻言,心中狂喜,差点当场跳起来。【YES!成功了!老朱果然最疼儿子!这下好了,

天塌下来有太子爷顶着,我只需要在后面摇旗呐喊,出出主意就行了!安稳!】“顾爱卿。

”朱元璋又开口了。“臣在。”“你,就做标儿的副手。从旁协助,一应事务,

皆由你二人商议而定。”顾诚的笑容,僵在了心里。【副手?**,还不是把我给拴上去了?

不过也行,副手就副手,至少不是正的,不用第一个顶雷。】“臣,遵旨。必鞠躬尽瘁,

辅佐殿下,不负陛下所托!”顾诚立刻换上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表情,慷慨激昂。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看看,看看咱的忠臣。有功劳,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太子。有责任,

自己也绝不推诿。他瞥了一眼旁边的太子朱标。“标儿,你要多跟顾师傅学学。

”朱标连忙躬身:“儿臣明白。顾师傅才思敏捷,一心为公,实乃我大明之幸。”顾诚听着,

脸上一片谦虚,心里却在疯狂吐槽。【学我?可别!太子爷你千万保持你的仁厚就行了!

学我这种天天想着怎么摸鱼保命的,大明朝要完!】朱元璋听着这“谦虚”的心声,

嘴角又是一抽。这小子……罢了。只要心是向着咱朱家的,想摸鱼,就让他摸吧。能摸鱼,

还能把事办成,那才是真本事。清查国库的工作,正式展开。由太子朱标挂帅,顾诚任副手。

这个组合,让朝堂上下一片哗然。谁都知道国库是块难啃的骨头,

本以为皇帝会派个心狠手辣的老臣去,没想到,竟然派了最仁厚的太子,

和一个嘴上没毛的黄口小儿。不少人,都在等着看他们的笑话。户部衙门。太子朱标和顾诚,

相对而坐。面前,是堆积如山的账册。“顾师傅,”朱标看着那些账册,眉头紧锁,

“头绪繁多,不知从何查起?”顾诚心里门儿清。【还能从哪查起?直接查漕运!古代贪腐,

十有八九都出在漕运上。损耗,漂没,以次充好,玩法多了去了。

尤其是淮西那帮老丘八控制的几条线,肯定亏空得最厉害。】但他不能这么说。

他要是直接点出漕运,那就等于告诉别人,他早就知道内幕了。于是,顾诚捧起一本账册,

装模作样地翻了半天,然后“恍然大悟”道:“殿下,臣以为,国库之本,在于收支。

而收之大者,莫过于田赋与漕粮。田赋分散,不易核查。不如,我们先从漕运入手,

查清每年的漕粮入库数目,与各地的上报数目,是否一致?

”他用一种“我刚想到”的、充满惊喜的语气,提出了一个“绝妙”的建议。

朱标眼睛一亮:“顾师傅此言有理!就这么办!”养心殿里。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正在向朱元璋汇报。“……陛下,太子殿下与顾首辅,决定从漕运开始查起。”“漕运?

”朱元璋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他知道,漕运,就是国库最大的一个窟窿。他本以为,

顾诚和标儿,会先被那些繁杂的账目绕晕,至少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找到头绪。没想到,

顾诚第一枪,就精准地,刺向了要害。这个顾诚……是碰巧了?还是他,

真的有经天纬地之才?朱元璋越来越觉得,这个年轻的首辅,像一个巨大的谜团。

他明明能看透他的内心,却反而,越来越看不懂他了。第四章淮西勋贵查漕运,

立刻就捅了马蜂窝。负责京杭大运河粮草押运的,是镇远侯,顾时。这位顾侯爷,

是跟着朱元璋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淮西老兄弟,脾气火爆,目中无人。

听说太子和顾诚要查他的账,他直接在府里摆了一桌“鸿门宴”,请太子和顾诚赴宴。

消息传到顾诚耳朵里,他当场就想告病回家。【鸿门宴?就顾时那莽夫的德性,席上不翻脸,

都算他拉的干净。这一去,不是找罪受吗?不去,不去,打死我都不去!

】太子朱标也有些为难,他派人来问顾诚的意见。顾诚对着来人,一脸大义凛然。

“镇远侯乃国之柱石,劳苦功高。侯爷设宴,我等岂有不赴之理?请殿下放心,

臣必陪同前往,绝不堕了朝廷的威严!”转头,他就开始琢磨,赴宴的时候,

自己应该穿几层软甲。养心殿里。朱元璋听着锦衣卫的汇报,冷笑一声。【不去?

咱看你敢不去!】【这顾时,越来越不像话了!连咱的表儿都敢威胁!咱倒要看看,

你这个顾诚,有什么办法,对付这个老匹夫!】朱元璋对顾诚接下来的表现,充满了期待。

镇远侯府。宴席之上,气氛果然剑拔弩张。顾时坐在主位,铜铃大的眼睛,一直瞪着顾诚。

“咱听说,顾首辅,要查咱的账?”顾时端起一碗酒,皮笑肉不笑。顾诚连忙起身,

拱手道:“侯爷误会了。下官是奉太子殿下之命,核对国库账目,并非针对侯爷。

”【老子就是查你,你能怎么地?有本事你现在砍了我,看老朱不把你满门抄斩!

】顾诚内心疯狂叫嚣,脸上却笑得比谁都谦卑。坐在上位的朱标,有些紧张地捏着酒杯。

朱元璋此刻,正“坐”在顾诚的脑子里,听着这大逆不道的心声,非但没生气,

反而觉得……有点痛快。【骂得好!这老东西,是该骂!】“哼!核对账目?

”顾时把酒碗重重地往桌上一顿,“我等在沙场上为陛下卖命的时候,

你个黄口小儿还在穿开裆裤呢!现在倒好,骑到我们头上拉屎来了!”这话,

已经是在指着鼻子骂了。朱标的脸色,都变了。顾诚却依旧面带微笑。他没有反驳,

反而端起酒杯,敬了顾时一杯。“侯爷息怒。侯爷的功劳,大明百姓,人人铭记于心。

陛下也时常感念,说若无侯爷这等忠勇之士,便无我大明今日之盛世。”他先是一通马屁,

拍得顾时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然后,他话锋一转。“只是,侯爷您想,陛下为何要查国库?

”“为何?”“因为陛下心疼你们啊!”顾诚一脸“痛心疾首”,“陛下说,

侯爷你们劳苦功高,如今回乡养老,朝廷却连像样的封赏都拿不出。国库空虚,

都是那些奸猾的文官,在背后捣鬼,蒙蔽了圣听!”【对,没错,就是你们这帮武将贪的!

但老子偏要把锅甩给文官!让你们狗咬狗!】顾诚的心声,和他说出来的话,

形成了绝妙的互补。顾时愣住了。朱元璋也愣住了。【这小子……好一招祸水东引!

挑拨离间!】只听顾诚继续说道:“所以,陛下派太子殿下和臣来,就是要查清楚,

到底是哪些蛀虫,在侵吞我大明的根基,在克扣侯爷你们的封赏!侯爷,我们是一头的啊!

”“我们共同的敌人,是那些藏在暗处的贪官污吏!”顾诚一番话说得是声情并茂,

感人肺腑。顾时那本来就不太灵光的脑子,彻底被绕晕了。他一想,对啊!皇帝是心疼我们,

才查账的!这小子,是帮我们来抓贪官的!“好!”顾时一拍大腿,“顾首辅,说得好!

是咱错怪你了!来,喝酒!”一场鸿门宴,硬是被顾诚说成了一场“认亲大会”。

顾诚和顾时,称兄道弟,喝得是“酩酊大醉”。最后,顾诚被“扶”出了侯府。一上马车,

他立刻坐直了身体,眼神清明,哪有半分醉意。【妈的,这老匹夫的酒也太难喝了。

不过总算是把他忽悠住了。接下来,就好办了。】第二天,镇远侯顾时,

亲自带着自己手下的账册,送到了户部。并且拍着胸脯跟太子保证,谁要是不配合查账,

他第一个带兵抄了那家伙的家。淮西勋贵这个最大的阻力,被顾诚用一顿酒,就给化解了。

第五章杀鸡儆猴顾时的主动配合,像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那些原本打算抱团对抗的淮西勋贵们,一下子没了主心骨。他们想不通,

顾时这个最硬的骨头,怎么一夜之间就软了?顾诚趁热打铁。他拿着顾时提供的账册,

和户部的原始账目一对照,立刻就找到了好几处巨大的亏空。矛头,直指工部侍郎,张赫。

这个张赫,不是淮西勋贵,而是前朝的降臣,在文官集团里,颇有势力。顾诚把证据,

呈到了太子朱标面前。“殿下,这张赫,胆大包天,竟敢在漕运木料上动手脚,以次充好,

侵吞官银达十万两之巨!”顾诚一脸愤慨。【终于抓到一条大鱼!还是文官!太好了!

老朱最恨文官贪腐,这张赫死定了!拿他开刀,杀鸡儆猴,后面的事就好办多了!

】朱标看着证据,也是触目惊心。“立刻将他拿下,交由三法司会审!”朱标下令。

养心殿里。朱元璋听着锦衣卫的汇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好小子,

果然拿文官开刀了!】【咱就说嘛,咱手下这帮老兄弟,都是直肠子,就算贪,

也贪不了多少。真正坏的,是这帮读了圣贤书,却一肚子男盗女娼的文人!

】朱元璋对顾诚的心声,产生了奇妙的共鸣。他觉得,顾诚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

跟咱是一路人!都瞧不上那帮酸腐的文官!张赫被抓的消息,震动了整个朝堂。

文官集团人人自危。他们立刻联合起来,准备在朝堂上,为张赫“申冤”。第二天的早朝。

御史大夫刘观,第一个站了出来。“启奏陛下!工部侍郎张赫一案,疑点重重!

仅凭几本账册,就将其下狱,恐难以服众!此举,有损我大明体恤百官之仁德啊!

”【来了来了,文官集团的保留节目——抱团取暖,法不责众。】顾诚站在班列里,

冷眼旁观。紧接着,好几个文官都站出来,说辞大同小异,都是在说证据不足,程序不当。

龙椅上的朱元璋,脸色越来越沉。他最恨的,就是官员结党!他正要发作,

却听到了顾诚的心声。【别急着发火啊老朱。你现在发火,就中了他们的计了。

他们就是要逼你,让你显得像个滥用皇权的暴君。对付这帮酸儒,不能用蛮力,得用脑子。

】朱元璋的火气,硬生生地被这句心声给憋了回去。【用脑子?咱倒要看看,你有什么脑子!

】他看向顾诚。“顾爱卿,此事由你经办,你怎么看?”顾诚知道,躲是躲不掉了。

他从班列中走出,先是对着刘观等人,拱了拱手。“刘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他开口道。

刘观等人一愣。没想到顾诚会先顺着他们说。【先给你们戴个高帽,让你们爽一下。

】顾诚接着说:“国朝办案,讲究人证物证俱全。如今物证已在,但人证,确实有所欠缺。

”“所以,”顾诚话锋一转,看向龙椅上的朱元璋,“臣恳请陛下,恩准三法司,

提审与此案相关的一应人等,包括镇远侯麾下的押船校尉,以及工部采办木料的一众书吏。

务必将此案,办成铁案!如此,方能彰显我大明律法之公正,也能让张大人他……死个明白!

”顾诚一番话说得是义正言辞,充满了对“程序正义”的尊重。刘观等人,一下子哑火了。

他们本来是想用“程序”来攻击顾诚。结果,顾诚比他们更讲“程序”,

直接要求扩大调查范围,把所有相关人等都拉进来。这下,谁还敢反对?反对,

就是心里有鬼!朱元璋在龙椅上,听着顾诚的心声,差点笑出声来。【哈哈哈,釜底抽薪!

你们不是要人证吗?老子就把所有人都叫来当人证!看你们谁敢做伪证!

在老子的锦衣卫面前做伪证,是嫌命长了吗?】【这帮傻鸟,跟我玩?

我前世在网上跟人对线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呢!】“准!”朱元璋一拍龙椅,

“就按顾爱卿说的办!毛骧!”“臣在!”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如鬼魅般出列。

“配合三法司,给咱把这个案子,查个底朝天!谁敢阻挠,杀无赦!”“遵旨!”朝堂之上,

一片死寂。所有文官,都低下了头,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他们看着那个站在中央的、年轻得过分的内阁首-辅,眼神里,第一次,充满了忌惮。

第六章太子的“成长”张赫的案子,被办成了铁案。所有涉案人员,无一漏网,

全部被拉到菜市口,人头落地。一时间,朝野震动,官场风气为之一肃。清查国库的工作,

也变得异常顺利。再也没有人,敢在账目上动手脚。太子朱标,第一次,

感受到了办成一件大事的成就感。东宫。朱标设宴,款待顾诚。“顾师傅,

”朱标亲自为顾诚斟酒,“此次若非先生妙计,孤绝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办好差事。先生之才,

孤,佩服之至。”顾诚连忙起身:“殿下谬赞了。皆是仰仗殿下与陛下之天威,臣不敢居功。

”【可不敢居功。功劳都是你的,黑锅也是你的。我就是个打工人,只想早点下班。

】朱标看着顾诚谦逊的样子,越发欣赏。“先生不必过谦。”朱标说,“只是,

孤有一事不解。先生为何,要将那些勋贵与文官,对立起来?如此,恐伤朝廷和气。

”顾诚心里叹了口气。太子爷,你就是太“仁厚”了。【和气?在官场上讲和气,

跟在狼群里劝大家吃草有什么区别?不让他们内斗,他们就要联合起来,斗你这个太子,

斗你爹那个皇帝了。】【帝王之术,核心就是制衡。你这个思想很危险啊,太子爷。

看来以后我得多给你上上课,不然等你当了皇帝,得被那帮老狐-狸玩死。】养心殿里。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