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生之河畔惊魂姜意盯着糊着报纸的土墙,指尖在粗糙的被褥上反复摩挲。
鼻尖萦绕着淡淡的煤油味和柴火气息,这绝非她那间装着新风系统的公寓该有的味道。
“姑姑,你发什么呆呀?”团团肉乎乎的小手拽了拽她的衣角,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担忧,
“奶奶说你昨天摔了头,是不是还疼?”昨天摔了头?姜意猛地坐起身,
后脑勺传来一阵钝痛。
她终于理清了眼下的处境——她不仅穿越到了那本让她气到吐血的年代文里,
还正好穿到了女主姜意被堂姐姜兰推下河、捞上来后撞伤头的时间点。这是情节的关键节点。
原主就是从这次受伤后变得怯懦,被姜兰趁机污蔑她水性杨花,
为后续一系列悲剧埋下了伏笔。“小团,”姜意握住侄子温热的小手,
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姑姑没事,就是睡糊涂了。我们出去吃饭吧。
”灶房里飘来玉米糊糊的香气,母亲王桂英正围着蓝布围裙在灶台前忙碌,
看见她进来就瞪了瞪眼:“醒了?昨天要不是你哥来得快,你就得在河里泡成浮尸!
”虽然语气泼辣,姜意却听出了话里的后怕。她走上前从背后轻轻抱了抱母亲:“娘,
我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跟姜兰去河边了。”王桂英手里的锅铲“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转身愣愣地看着她。这个小女儿从小被宠得娇纵,还是头一回说软话。
父亲姜建国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烟杆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诧异。哥哥姜军从里屋出来,
黝黑的脸上带着关切:“头还疼不疼?今天别去上工了,在家歇着。
”嫂子李娟也附和着给她盛了碗糊糊,碗里还特意多加了半勺红糖。
看着一家人真切的关怀,姜意心里一阵发热。原主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有这么好的家人却不懂珍惜。她暗暗握紧拳头,这一世,她绝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她的家人。
吃过早饭,姜意正帮着嫂子收拾碗筷,院门外传来尖细的嗓音:“哟,妹妹醒了?
昨天可把我吓坏了。”姜兰穿着件的确良衬衫,梳着油亮的麻花辫,
一脸假惺惺的关切走了进来。她身后跟着个皮肤白净、戴着眼镜的青年,
正是村里的知青陆深——也是姜兰费尽心机想要嫁的人。来了!姜意心中警铃大作。
按照原情节,姜兰就是要在陆深面前扮演关心妹妹的好姐姐,
同时暗示原主是因为想不开才跳河。“堂姐来得正好,”姜意放下手里的碗,
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疑惑,“昨天我记得是你说河边有好看的石头,拉着我去的。
怎么我脚下一滑,你就先跑回村喊人了?”姜兰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我、我是怕你出事,
着急找人帮忙啊。”“是吗?”姜意歪着头,眼神清澈却带着穿透力,
“可我怎么好像记得,是你在我背后推了一把呢?”“你胡说!”姜兰的声音陡然拔高,
脸颊涨得通红,“姜意你自己不小心掉下去,怎么还赖我?”陆深推了推眼镜,
目光在两个女孩之间来回移动,眉头微微蹙起。姜意适时地露出委屈的神色,
声音却很坚定:“我没胡说。堂姐要是不信,我们可以去河边看看,你跑的时候崴了脚,
肯定在泥地里留下脚印了。”她记得书里这段细节,姜兰当时为了撇清关系跑得太急,
确实崴了脚。姜兰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眼神慌乱地看向陆深,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王桂英一看这情形就明白了七八分,当即叉着腰骂道:“好你个姜兰!
我们家跟你家无冤无仇,你居然敢推我闺女下河!看我不撕烂你的嘴!”说着就要冲上去,
被姜建国一把拉住:“当家的,别冲动。”他转向姜兰,沉声说道,“这事到底怎么回事,
让你爹来跟我说。”姜兰见势不妙,捂着脸哭着跑了。陆深看了姜意一眼,眼神复杂,
也跟着离开了。2知青情缘初现姜意松了口气,第一回合,胜!接下来的几天,
姜兰果然没再来找茬。听说她爹被姜建国叫去村委会谈了话,回来后把她狠狠揍了一顿,
关在家里不许出门。姜意趁机跟着家人上工,她知道再过不久,队里会组织去山里采蘑菇,
原主就是在那次采蘑菇时,被姜兰设计撞见她和陆深独处,
才坐实了“勾引知青”的名声。这天傍晚,姜意收工回来,路过村口的老槐树,
看见陆深正蹲在树下看书。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
给那身洗得发白的蓝布工装镀上了一层金边。不得不说,陆深确实有让村里姑娘动心的资本。
他不仅长得俊,还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只是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才下放到这里。
姜意本想绕开,却被陆深叫住了:“姜意同志,请等一下。”她停下脚步,疑惑地看着他。
陆深站起身,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递给她:“这个给你。昨天的事,
抱歉我没能分清是非。”手帕里包着的是几颗水果糖,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算得上是稀罕物了。姜意没有接,只是淡淡一笑:“陆知青不必如此,清者自清。
倒是我要提醒你,以后离姜兰远些,她不是你看到的那样。”陆深愣了一下,
似乎没想到她会这么说。他看着姜意清澈坦荡的眼睛,心里忽然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
眼前的这个女孩,和村里传言中那个娇纵任性的姜意,似乎完全不一样。“谢谢你的提醒。
”陆深收起水果糖,语气诚恳了许多,“如果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来找我。
”姜意点点头,转身回家了。她知道,这只是个开始。要想彻底改变命运,
她还需要做更多的准备。转眼到了采蘑菇的日子,姜意特意跟嫂子李娟走在一起。
她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果然看到姜兰鬼鬼祟祟地跟在后面,时不时往陆深的方向瞟。
走到一片密林时,姜兰突然凑过来,假惺惺地说:“妹妹,我刚才好像看到那边有片好蘑菇,
我们去看看吧?”姜意心里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好啊,不过让嫂子也一起去吧,
人多热闹。”姜兰的脸色沉了沉,勉强笑道:“不用了吧,就一小片,我们快去快回。
”“那可不行,”姜意挽住李娟的胳膊,笑容灿烂,“嫂子对这里熟,
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呢。”李娟虽然不知道她们之间的纠葛,但也觉得多个人有个照应,
便点头同意了。姜兰见状,只好不情不愿地带着她们往密林深处走。走了没一会儿,
她突然指着前面说:“哎呀,我好像看到陆知青了,我们过去打个招呼吧?
”姜意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陆深的身影。她心里明白,这是姜兰设下的圈套,
想让别人看到她们和陆深单独在一起,好散播谣言。“还是别了吧,
”姜意故意提高了声音,“男女授受不亲,我们还是离陆知青远点好,免得被人说闲话。
”她的话正好被不远处的陆深听到,他抬起头,正好对上姜意的目光。姜意冲他眨了眨眼,
示意他别过来。陆深何等聪明,立刻明白了其中的蹊跷,不动声色地转身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姜兰的计划落了空,气得脸色发青,却又发作不得。采完蘑菇回去的路上,
姜意看到几个妇女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时不时往她这边瞟。她知道,这肯定是姜兰搞的鬼。
不过她并不在意,清者自清。而且她相信,经过今天的事,陆深应该也看清了姜兰的真面目。
果然,没过几天,村里就传出了姜兰想勾引陆深被拒的消息。
据说有人看到姜兰大半夜去知青点找陆深,被陆深赶了出来。
3米糕飘香致富路姜兰气得在家哭了好几天,再也没脸来找姜意的麻烦。
解决了姜兰这个麻烦,姜意开始琢磨着怎么改善家里的生活。她记得书里提过,
哥哥姜军后来会因为保护她被工厂开除,这是她绝对不能允许发生的事。
她想到了一个主意——做吃食去镇上卖。她前世是个美食博主,
对各种小吃的做法了如指掌。在这个年代,只要味道好,肯定能赚钱。
她把这个想法跟家人说了,王桂英第一个反对:“抛头露面去做小买卖?
那不是让人戳脊梁骨吗?”姜建国也皱着眉:“现在抓投机倒把抓得紧,
万一被抓到了怎么办?”姜意早有准备:“爹,娘,我们不做投机倒把的事,
我们就做点家乡的特色小吃,去镇上摆摊,光明正大的赚钱。再说了,
哥在厂里上班那么辛苦,工资又低,我们多赚点钱,也能让哥轻松点。”提到儿子,
王桂英的态度松动了些。姜军也觉得妹妹的主意不错:“爹,娘,我觉得小意说得有道理。
我们小心点,应该没事的。”在姜意和姜军的劝说下,姜建国和王桂英终于同意了。
说干就干,姜意凭着记忆,做了些家乡特色的米糕和酱菜。第二天一早,
她和嫂子李娟就背着竹篓去了镇上。刚开始,她们还有些不好意思,半天没卖出多少。
姜意索性放开了,大声吆喝起来:“好吃的米糕,香甜软糯,快来尝尝啊!
”她的吆喝声吸引了不少人,有人好奇地买了一块尝尝,
立刻被米糕的味道吸引了:“这米糕真好吃,给我来两块!”有了第一个顾客,
后面的生意就好做了。不一会儿,她们的米糕和酱菜就卖光了。拿着赚来的钱,
姜意和李娟都笑得合不拢嘴。这可是她们第一次靠自己的双手赚到钱。回到家,
她们把钱交给姜建国,老两口看着手里的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从那以后,
姜意和李娟每隔几天就去镇上摆摊,生意越来越好。她们的米糕和酱菜在镇上渐渐有了名气,
甚至有人专门等着她们来摆摊。家里的生活慢慢改善了,姜军在厂里上班也更有干劲了。
侄子团团也能穿上新衣服,去学堂上学时再也不会被人欺负了。这天,姜意和李娟收摊回来,
路过知青点,看到陆深正蹲在门口修理自行车。姜意想起上次他说有需要可以找他帮忙,
便走了过去:“陆知青,忙着呢?”陆深抬起头,看到是她,笑了笑:“是姜意同志啊,
刚从镇上回来?”“嗯,”姜意点点头,“看你修了半天了,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陆深叹了口气:“这车子太旧了,好多零件都坏了,不好修。”姜意看了看自行车,
说:“我哥以前也修过自行车,说不定他能帮上忙。要不你把车子推到我家去,让我哥看看?
”陆深眼睛一亮:“真的可以吗?那太谢谢你了。”“不客气。”姜意笑了笑。就这样,
陆深推着自行车跟着姜意回了家。姜军看到自行车,果然来了兴致,拿起工具就修了起来。
姜意给陆深倒了杯水,两人坐在院子里闲聊起来。陆深问起她去镇上摆摊的事,
姜意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陆深听完,由衷地赞叹道:“姜意同志,你真了不起。
在这个年代,能有这样的想法和勇气,很不容易。
”姜意笑了笑:“只是想让家里的生活过得好一点而已。”两人聊着聊着,
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话题。陆深给她讲城里的事,
讲他在大学里的生活;姜意给他讲她知道的各种美食做法,讲她对未来的规划。不知不觉,
太阳已经落山了。姜军也把自行车修好了,试了试,比以前好骑多了。
陆深感激地说:“太谢谢你们了。改天我请你们吃饭。”“不用客气,举手之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