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尖月与笔端春》by豹窝小说完结版在线阅读

发表时间:2025-09-20 11:03:33

>>>>《枪尖月与笔端春》 在线阅读<<<<

庆功宴后第三日,一道圣旨打破了长安的平静。

陛下感念萧策战功,又怜沈尚书年事已高,竟下旨让萧策与沈清辞同往城南的皇家别苑,代为整理先朝留下的兵书与书画典籍。旨意里说得客气,实则是想让这对京中瞩目的“少年才俊”与“绝世才女”多些相处,为日后的赐婚铺路。

沈清辞接到旨意时,正在临摹《平复帖》。笔尖的墨滴落在“忧悬”二字上,晕开一片模糊,像她此刻的心情。让她与那个粗鲁莽撞的萧策共处一室?光是想想,指尖就泛着凉意。

“清辞,这也是陛下的心意,推辞不得。”母亲李氏走过来,轻轻抚了抚她的发顶,语气温和,“听说那别苑里藏着不少孤本,正好合你的意。”

沈清辞没说话,只将笔搁在砚台上。她倒是想去看那些孤本,只是一想到要与萧策碰面,就觉得浑身不自在——那人眼里的沙场戾气,怕是会惊扰了那些温润的笔墨。

萧策接到旨意时,正在校场练枪。枪尖挑落第三十个稻草人时,亲兵捧着圣旨过来,他听完宣旨,只淡淡“嗯”了一声,仿佛不是要去见那位处处与他针锋相对的沈**,而是要去巡查营房。

“世子,要不要备些礼物?”亲兵试探着问,“沈**是才女,或许喜欢……”

“不必。”萧策收了枪,用布巾擦着手上的汗,“整理兵书而已,又不是赴宴。”

他心里却暗自嘀咕:那沈清辞弱不禁风的样子,怕是连兵书的封皮都掀不动,去了也是添乱。

皇家别苑坐落在终南山脚下,青瓦白墙隐在竹林里,倒有几分清净。沈清辞到的时候,萧策已经在正厅等着了。他换了身素色锦袍,没带佩剑,少了几分戾气,却依旧坐得笔直,像株挺拔的青松。

“沈**来得挺早。”他抬眼瞥了她一下,目光落在她怀里的书箧上,“带了这么多书?是打算在这里住下?”

“兵书与书画需对照整理,多带些参考典籍总是好的。”沈清辞将书箧放在案上,打开一看,里面是《武经总要》《历代名画记》之类的典籍,“萧将军呢?不会只带了一身蛮力来吧?”

萧策挑眉,从身后拎出一个长匣:“这里面是先镇国公批注的《孙子兵法》,比你那些空谈的书画有用。”

两人针锋相对,连引路的老太监都看出来了,识趣地行了个礼便退了出去,留下满室的沉默,只有窗外的竹影在地上轻轻晃动。

按规矩,兵书藏在东厢房,书画在西厢房,需两人各自整理后,再核对其中涉及的战事与舆图。沈清辞刚走进西厢房,就听见东厢房传来“哗啦”一声——像是书册被粗暴地扔在地上。

她忍不住皱眉,走到东厢房门口,果然见萧策正站在书架前,手里捏着一卷兵书,眉头拧得死紧。地上散落着几本被翻得卷了角的书册,显然是被他“处理”过的。

“萧将军就是这么对待典籍的?”沈清辞弯腰捡起一本,只见封面上的墨迹都被他粗糙的手指蹭花了,“这些都是孤本,若是弄坏了,便是对先朝的不敬。”

“打仗讲究速战速决,整理个破书还磨磨蹭蹭?”萧策不耐烦地挥手,“你看这些批注,明明是错的战术,还被当成宝贝,留着也是误人子弟。”

“纸上谈兵自然容易。”沈清辞将书册放回书架,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瓷器,“可这些兵书里藏着的,是先人的心血。当年昭烈将军北伐前,还对着《孙武子》推演了五日,将军比昭烈将军还急躁?”(注:昭烈将军为虚构的大靖前朝名将)

这话堵得萧策哑口无言。他确实没耐心慢慢翻这些蝇头小楷,可被沈清辞拿昭烈将军比,又觉得不服气——昭烈将军是大靖开国元勋,是军中公认的“儒将”,他向来敬重。

“我去校场练枪,你自己弄吧,弄完了叫我。”他索性转身往外走。

“站住。”沈清辞叫住他,指着案上的舆图,“这是承平年间北境的舆图,与你上次征战的雁门关地形略有不同,你不看看?”(注:承平为虚构的大靖前朝年号)

萧策脚步一顿。他对舆图最是敏感,听到这话,果然又折了回来。沈清辞铺开舆图,指尖点在一处峡谷:“这里当年是天然屏障,后来地震改了河道,才成了你说的险坡。若是按老兵书的战术,定会吃亏。”

她的指尖纤细,落在泛黄的舆图上,却精准地指出了关键。萧策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忽然发现她虽不懂打仗,却对这些舆图的细节了如指掌,连他都没注意到的河道变迁,她竟说得头头是道。

“你怎么知道这些?”他忍不住问。

“我外祖父曾是钦天监监正,家里藏着许多各地的舆图与方志。”沈清辞抬眼,正好撞上他的目光,两人都愣了一下,又迅速移开视线。

窗外的风穿过竹林,带起一阵沙沙的响。东厢房里,一卷旧舆图摊在案上,一个懂兵法的少年将军,一个通典籍的绝世才女,第一次没了针锋相对,只有指尖偶尔相触时,那一闪而过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悸动。

萧策忽然觉得,这别苑的清净,似乎也没那么难熬。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