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高阳结局是什么 菩萨高阳免费阅读全文

发表时间:2025-08-19 11:06:38

>>>>《负了如来,不负卿》 在线阅读<<<<

我十三岁那年,家道中落,家中再无余钱,支撑我的学业。我父昔日的一位故交,

乃是绍兴当地的一位乡绅,他见我颇有文采,很是喜爱,便出了些银钱,

资助我去了当地最有名气的云门寺。十四岁那年,我受了戒,正式成为云门寺一位小沙弥。

释号,辩机。我读的第一本经,是鸠摩罗什的《涅槃经》。藏经楼,是我最爱去的地方。

老禅师说,我是个有慧根的,

不管是《法华经》、《般若经》还是《阿弥陀经》、《楞伽经》,

我都能很快领悟其中的佛意。十七岁那一年,老禅师给了我一封举荐信。我双手合十,

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便背上了竹筐,挎上了行囊。大船劈开水浪,

沿着运河一路北上。船舱里的光线太暗,我便时常捧着竹简在甲板上研读。这一路,

我迷上了《高僧传》,并立志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大德。时不时地会有女子,端些斋饭给我,

并向我讨教一些佛法。她们看我的时候,眼中总是异彩连连。我虽好奇,却也并未放在心上。

我看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树是绿的,花是红的。十八岁那年,我来到长安。

在大总持寺受持了新的度牒。鸿胪寺崇玄署的一位大人,对我的才华,很是赏识。

他帮我找了一份翻译经书的工作,这样我可以每个月从鸿胪寺那里多领一份赏钱。

随着翻译的经书越来越多,渐渐的我开始小有名气起来。除了翻译工作,

我平时最喜与人辩经。他们总是夸我,“气质不凡,谈吐儒雅。”我只微微一笑,道一声,

“阿弥陀佛”。我从未想过在不久的将来,我会在长安扬名,并完成自己的志向,

成为一名大德。那一年,我二十六岁。那一年,洛阳城内外,十里长街,天子焚香散花。

那一年,玄奘回到了长安。那一年,我来到了译经院。那一年,我拜玄奘为师。一年后,

我将译好的经书交给了师父,师父大加赞赏,并向唐皇为我邀功。这一年,我誉满长安,

家喻户晓。可我却觉得莫名的空虚与寂寞。我谢绝了达官贵人们的邀请,

我想寻求清净和自然,便在会昌寺十里外的山野间,结庐而居。直到一日,

喧嚣的马蹄和呼喝声,打破了山野的宁静。我好奇地推门而出,

正好遇到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女骑在马上,女子身边跟着一群护卫,个个披甲带刀。

我打量着少女,少女也打量着我。不知少女是玩兴大发,还是故意戏弄于我。她翻身下马,

喝退侍卫,径自走到我的面前。“和尚,我美吗?”我双手合十,不敢看她。

少女却是不依不饶,又往前凑近一点,“和尚,我美不?”“美,女菩萨是极美的!

”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入我的耳中,“和尚,我不是什么菩萨,我叫高阳!

”我听着马蹄声逐渐远去,我抬起头,远远望见少女回眸一笑。我立在风中,思绪有些凌乱。

高阳,高阳……,我心中反复念叨着这个名字。原本以为,我和这位大唐公主仅此一面之缘,

今生不会再有任何交集。可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正在庐舍打坐。“咚咚咚!

”“和尚,在吗?”是她!我整理下衣服,轻轻推开门!这位唐皇极为宠爱的女儿,

我是万万不敢得罪的,我是和尚,可和尚也怕死呀。今天她穿了一身异域风情的靛蓝色长裙,

半露着香肩。白腻的皮肤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三千青丝被一根金镶玉的簪子牢牢固定在一起。

与前些日子的英姿飒爽截然相反,流露出少女与生俱来的一股柔情。她的脸色微微泛红,

呼吸间,还有一股淡淡的葡萄清香。“小僧见过公主!”“呵呵,和尚你原来猜到我是谁了。

”“和尚,我也问人打听过你,你是辩机和尚。”“还有,不用叫我公主,叫我高阳就行!

”“小僧不敢!”“你这和尚好生无趣!”少女似有些愠怒,“本宫命令你,

以后只准喊我高阳,和尚,怎么你要抗旨不尊?”我无奈一叹,“小僧,领旨!

”“呵呵……,和尚!”少女笑得很开心,仿佛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不知从何时起,

她来的次数开始频繁起来,她说我是她见过最有趣的和尚,她跟我谈天说地,无话不谈。

虽然贵为大唐的公主,但是她活得很不开心。所以每次,我都想尽办法逗她开心。

她不来的时候,我竟莫名地有些想念,想念她的一颦一笑。不知从何时起,

我的心中除了佛陀,还住进了另外一个人,我知道这样是不对的,我开始在佛前忏悔,

可当我看佛的眼睛,看到的却是那似水的温柔。我便知道我已无药可救。你是个和尚,

可你也是个男人。那魔头的低语,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心头。长安的雨开始渐渐多了起来,

偶尔三五天,便会下一场。我打开窗户,嗅着泥土的气息。今天她应该也不会来了吧,

我默默地想着,将一卷抄好的佛经放在书案上。正当我准备将窗户关上的时候。大雨中,

一把绿色油纸伞下那单薄的身影,渐渐倒映在我的眼眸里。过了一会,门被轻轻推开。

她脱掉已经沾满泥泞的木屐时,我才发现她浑身上下已经被雨淋透了,

我顾不得欣赏她那诱人的曼妙曲线。忙生好一盆火。找了一身我的旧僧袍披在她的身上。

“这么大的雨,着凉了该怎么办!”“和尚,我想你了!”声音很轻,

却让我的心头狠狠震颤一下。火盆里的木炭噼啪作响,跳动的火光,

仿佛令空气都变得燥热起来。“和尚,你平时都念什么经?”“念了很多经!”“和尚,

你会渡人吗?你渡渡我可好?”突然一团柔软撞了我个满怀,正在我不知所措间,

一双柔夷环上了我的脖子,旧僧衣滑落,一张鲜艳欲滴的唇,堵住我欲张开的嘴。

那小小的舌头,像个不服输的孩子一样,努力一次次欲撬开我的双唇。

我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体内感觉有一团火在燃烧。火里似乎坐着一个魔,它疯狂嘲笑着我,

鼓动着我。挣扎片刻,我默默闭上了双眼。任由那得胜了的孩子,在我的口中肆意的驰骋。

渐渐地,雨越下越大。草舍里的竹床也开始“咯吱,咯吱”起来,声音也愈来愈大。

粗重地喘息,放肆地**,雷声开始在空中作响,不断在山中回响。不知何时,

雨水从窗外打了进来,打湿了那一卷还未来得及收好的手抄经。2。两年后,我站在灵山下,

望着满天诸佛,双手合十。我问如来,我错了吗?如来说,“心中有佛,何需问我。

心中无佛,何必问我!”我下了灵山,来到地府。“菩萨,她在何方?

”菩萨笑着在我眉间轻轻一点。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我正躺在一个年轻妇人的怀中,

我被厚厚的棉被包裹着,很温暖。年轻妇人轻轻哼着小曲,浓烈的睡意袭来,我闭上眼睛,

渐渐熟睡过去。娘亲长得很美,唱歌也极好听。邻居都喊娘亲为“李大家”,

也有人偶尔喊一声师师姑娘。从我记事起,就未曾见过父亲。只是偶然听母亲提及,

说父亲死在南逃的路上。听说,那一年,金军南下,汴梁城破,死了很多人。

我与娘亲相依为命,她很疼我,似乎想把这世间最好的一切都给我。我是一个早慧的孩子,

能隐隐感觉得出,她对我有那么多的愧疚。我很聪明,十二岁那年便中了秀才。也是那一年,

临安城受了一次寒潮。她躺在病榻上握着我的手,嘱咐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我已哭成个泪人,什么也听不见了。娘亲走后不久,皇宫里来了人。在皇宫里,

我见到了南宋的皇帝。他只是隔着帘子看了我几眼,只说了声去吧,便让我离开了。

我得到一所大宅子,他们说那是“官家”的恩典,我学着他们的样子,

朝着皇宫的方向拜了拜。我在那里无忧无虑地生活了三年。在我十五岁那年,

我被送去了灵隐寺,说是为先皇祈福,我不知道先皇是谁,

我感觉我就像巷子里泥人张手里那个被随意摆弄的小泥人。

可那个小泥人却明明不是我的样子。我年纪很小,但寺里的人对我都很恭敬,

我猜测可能是沾了点“先皇”的缘故。老和尚说,我在佛法上的造诣很高。

也确如他说的那般,没几年工夫我便熟读了寺里所有的藏经。随着年龄的增长,

很多曾经想不通的事情,自然而然也就通了。清晨,我迎着朝霞诵念佛号。夜晚,

我挑着烛火敲着鱼鼓。不知不觉中,我已经二十四岁了。礼佛上香的人,越来越多,

那些平时愁眉不展的小沙弥们,脸上也逐渐有了笑意。我走在青石路上,

香客们纷纷双手合十向我问好,我也双手合十,回一句,“阿弥陀佛”。这些年,

寺里的客舍扩建了不少。每逢一些节日,便会有香客上山小住些日子。人多的时候,

我通常不愿待在寺里,今日也不例外。从禅房做完功课,我沿着石子小径赶往后山的小院。

远远的,我望见院落前,站着几个女眷,看上去像是一主二仆。我微微皱眉,赶到近前,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