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的养妹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尤其擅长画我。她画我在雨天摔倒,狼狈不堪,
那幅画拿了金奖。她画我被客户刁难,满脸屈辱,那幅画被高价买走。这次,
在我父母的追悼会上,她当众展出最新画作,画上是我在病床前打瞌睡的样子,
取名《无情的女儿》。她红着眼眶,声音哽咽。“我只是想记录姐姐最真实的样子,
没有恶意的。”全场宾客看我的眼神都变了。没等我发作,男友就紧紧抱住她。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只是太单纯了,别哭,我会跟她解释。
”我被衬得像个冷血的怪物,黑色的丧服都掩不住我的恶毒。终于,他放开她,走到我面前。
“她就是心思敏感,你别跟她计较。”我彻底笑了。“不计较了,毕竟,一个活生生的人,
怎么能跟死人计较呢。”我当着所有人的面,撕了那幅画,也撕了我们的关系。
1.追悼会现场。黑白照片里,我父母的笑容定格在他们出事前的最后一次旅行。
我穿着一身纯黑的丧服,胸口别着白花,麻木地接受着亲友的慰问。直到林渺渺出现。
她是我男友沈澈的养妹,一个在艺术圈崭露头角的画家。她今天也穿了黑裙,
却衬得她肌肤赛雪,那双总是含着水光的眼睛,此刻更是红得像兔子。她走到灵堂中央,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揭开了一块蒙着黑布的画架。一幅半人高的油画赫然出现。画中,
一个女人趴在医院的病床边睡着了,姿态并不雅观,口水都快流下来。
病床上躺着的老人面容模糊,但那种生命流逝的灰败感却扑面而来。
画的名字叫《无情的女儿》。画中那个女人,是我。
林渺渺用她那标志性的、带着哭腔的嗓音开口:“我只是想记录姐姐最真实的样子,
没有恶意的。叔叔阿姨走得突然,姐姐她……她太累了。”她的话音未落,
宾客间的窃窃私语就如潮水般涌来。“天哪,父母病危,她居然睡得着?
”“这画名叫《无情的女儿》……林**真是敢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看她哭得那么伤心,原来都是装的。”每一句议论都像一根针,扎在我早已千疮百孔的心上。
我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沈澈已经一个箭步冲过去,将泫然欲泣的林渺渺紧紧拥入怀中。
他轻拍着她的背,声音是我从未听过的温柔:“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只是太单纯了,
别哭,我会跟她解释。”他将林渺渺护在身后,仿佛她才是那个受了天大委屈的人。而我,
这个刚刚失去双亲的人,被他们衬得像个冷血的怪物,黑色的丧服都掩不住我满身的恶毒。
终于,他安抚好了他的宝贝妹妹,走到我面前。他皱着眉,脸上带着一丝不耐烦。
“她就是心思敏感,总想用画笔记录最真实的瞬间,你别跟她计较。”我看着他,
忽然就笑了。是啊,林渺渺最擅长记录我的“真实”。她画我在雨天为了追一个重要的文件,
高跟鞋崴断,整个人摔进泥水里,那幅名为《挣扎》的画,让她拿到了青年艺术家金奖。
她画我被难缠的客户指着鼻子骂,为了保住项目只能低头道歉,那幅名为《屈辱》的画,
被一个富商高价买走,挂在了他的会客厅。沈澈总说:“渺渺是天才,
她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美,你该为成为她的灵感而高兴。”我曾以为,他是真的不懂。
直到此刻,在父母的追悼会上,他依然选择维护那个用我的伤口去镀金的人。
我嘴角的笑意越来越大,最后笑出了声。“不计较了。”我平静地看着他,一字一顿。
“毕竟,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能跟死人计较呢。”在沈澈错愕的目光中,
我一步步走向那幅画。林渺渺的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被得意的楚楚可怜覆盖。
我伸出手,抓住画框,用力一撕。“刺啦——”画布应声而裂,
那张“无情”的脸被我撕成两半。整个灵堂死一般寂静。我将撕碎的画布扔在地上,
转向目瞪口呆的沈澈。“这幅画,还有我们的关系,都到此为止。”2.我与沈澈决裂,
在我们的圈子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所有人都认为是我小题大做,在父母的追悼会上发疯,
不仅伤了沈澈的心,更伤害了“单纯善良”的林渺渺。
林渺渺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张她哭肿了眼睛的照片,配文是:“对不起,都是我的错,
我不该画画的。”下面几千条评论,全是在安慰她,顺便指责我的冷血无情。
沈澈的电话和信息轰炸了我三天。从一开始的怒不可遏:“周黎,你闹够了没有?
赶紧给渺渺道歉!”到后来的疲惫不堪:“算我求你,别这样,
我们这么多年的感情……”再到最后的低声下气:“黎黎,我错了,我不该吼你。
你回来好不好?我们重新开始。”我一条都没回。我拉黑了他所有的联系方式,
搬出了我们同居的公寓,住进了一家酒店。处理完父母的后事,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整整一周。我一遍遍回想我和沈澈的过往,回想林渺渺是如何一步步,用她的画笔,
将我的人生变成一场公开的展览。第一次,是我大四那年,为了一个重要的面试,
我冒着暴雨去送一份补充材料。路上高跟鞋的鞋跟突然断了,我整个人狼狈地摔进泥水里。
当时林渺渺撑着一把漂亮的蕾丝伞路过,她惊呼一声,连忙过来扶我,
嘴里说着“姐姐你没事吧”,眼睛里却闪烁着一种奇异的光。我当时没在意,
只当她是关心我。直到一个月后,我在一个画展上,看到了那幅名为《挣扎》的画。
画中的女孩趴在泥水里,白色的连衣裙被污水浸染,脸上混着雨水和泪水,
眼神里充满了不甘与绝望。那幅画让她一举成名,拿下了当年的青年艺术家金奖。
沈澈带我去庆祝,他举着香槟,满脸骄傲:“黎黎,你看,渺渺把你画得多美!
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简直活了过来!”我看着那幅画,只觉得难堪。那是我最狼狈的瞬间,
却成了别人眼中充满“精神”的艺术品。我第一次向沈澈表达了我的不适。
他却不以为然:“你想太多了,艺术家都是这样的。她是在赞美你。”从那以后,
林渺渺的画笔,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我。我被上司误会,在办公室罚站,她画了《委屈》。
我为了减肥,在健身房跑到虚脱,她画了《极限》。我和沈澈吵架,哭红了眼睛,
她画了《心碎》。每一幅画,都精准地捕捉了我最脆弱、最难堪、最低谷的瞬间。
而每一幅画,都让她的名气更上一层楼。她成了艺术圈最有灵气的“真实派”画家,而我,
成了她源源不断的“灵感缪斯”。沈澈把这称为“我们三个人独特的羁绊”。
我曾无数次地自我怀疑,是不是我真的太小气,太不懂艺术了?直到父母的追悼会上,
那幅《无情的女儿》彻底打醒了我。那不是艺术,那是踩着我的痛苦和尊严,
去满足她变态的窥私欲和表现欲。而沈澈,不是不懂,他只是不在乎。或者说,在他心里,
林渺渺的“艺术”,远比我的感受重要。一周后,我走出酒店。第一件事,就是去银行,
将父母留给我的遗产,以及我这些年工作的积蓄,全部转了出来。第二件事,
我联系上了一个在艺术圈颇有名气的朋友,向他打听一个人。
一个以画风犀利、擅长讽刺画而闻名的地下画家,代号“西西里”。3.“西西里”很难找。
他从不公开露面,所有作品都通过一个加密渠道发布,为人极其神秘。
我的朋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通过层层关系,联系上了“西西里”的**人。
我开出的条件很简单:钱不是问题,我只要他接我一个单子。**人传回话来,
说“西西里”从不接商业单,只画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我让他给“西西里”带一句话:“你想画最极致的伪善和最深沉的恶意吗?我想,
你会感兴趣的。”同时,我把我搜集的所有关于林渺渺的资料,
包括她那些画作的高清照片、获奖记录、媒体采访,以及每幅画背后的真实故事,
打包发了过去。三天后,我收到了回复。只有一个单词:“成交。
”我把一半的款项打了过去,然后静静地等待。这段时间,沈澈和林渺渺也没有闲着。
沈澈大概是发现自己被我拉黑了,开始通过我们的共同朋友来找我。我的手机快被打爆了,
每个人都在劝我。“周黎,你别这么犟,沈澈都快急疯了。”“你一个女孩子,
在外面多不安全,快回去吧。”“林渺渺那孩子就是单纯,你跟她计较什么?
她都内疚得病倒了。”我一概不理。林渺渺则继续在社交网络上扮演着她柔弱可怜的角色。
她时而发一张挂着点滴的手,配文“姐姐,你什么时候才肯原谅我”。
时而发一张空荡荡的画室,配文“没有了姐姐,我的世界也失去了色彩”。
她的粉丝数量不降反增,无数人心疼她,把她奉为被我这个“恶毒姐姐”伤害的缪斯。
沈澈更是每天在她动态下留言安慰,字里行间都是心疼。“渺渺不哭,不是你的错。
”“好好养病,画画的事不急。”“我会把她找回来的,我们都会好好的。
”他们上演的兄妹情深,感动了无数网友。我看着这一切,内心毫无波澜。我只是在等,
等“西西里”的画。半个月后,一个名为“真相”的线上画展,在网络上悄然上线。
画展的作者,正是“西西里”。展出的第一幅画,就引爆了整个网络。画的名字叫《寄生》。
4.《寄生》的画风,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超写实。画中,
一个穿着白裙、眼含泪水的女孩,像藤蔓一样缠绕在一个年轻男人的身上。她的裙摆下,
伸出无数细密的根须,深深扎进男人的心脏。男人面容英俊,却双目无神,
任由女孩吸取着他的养分。而在他们身后不远处,一个穿着黑衣的女人,
在漫天风雨中孤独地站着,身影模糊,仿佛随时会消散。这幅画的构图、人物神态,
都透着一股诡异的压迫感。最让人惊骇的是,画中的女孩和男人,
与林渺渺和沈澈有九分相似。尤其是林渺渺那标志性的、含泪带怯的眼神,
被“西西里”刻画得入木三分,但画中那眼神的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贪婪和满足。
画展的说明文字很简单:“艺术的养分,从何而来?”《寄生》一出,
立刻在网上引起了轩然**。一开始,大家只是觉得这画风诡异,画中人眼熟。很快,
就有眼尖的网友扒出了林渺渺和沈澈的照片,以及我这个“恶毒姐姐”的背景。“**!
这不是那个天才画家林渺渺和她哥吗?”“后面那个黑衣服的,
不就是她那个在葬礼上撕画的姐姐周黎?
”“这画名叫《寄生》……我好像闻到了惊天大瓜的味道。”舆论的风向,
开始变得微妙起来。林渺渺的粉丝们立刻冲到“西西里”的评论区,大骂他蹭热度,
恶意丑化他们的女神。“什么垃圾画家,画得这么恶心!”“我家渺渺那么善良,
你凭什么这么画她!”“蹭热度的biss!已举报!”然而,没等他们骂痛快,
“西西里”放出了第二幅画。画名:《捕食》。这幅画的场景,是一个下着暴雨的街角。
一个女孩狼狈地摔在泥水里,而另一个撑着蕾丝伞的女孩,正居高临下地看着她。
撑伞女孩的脸上,带着甜美无辜的微笑,但她的眼睛,却像发现了猎物的秃鹫,
闪烁着兴奋而残忍的光。她的速写本上,已经勾勒出了泥水中那个女孩的轮廓。这幅画,
简直就是林渺渺成名作《挣扎》的幕后揭秘版。如果说第一幅《寄生》还只是暗讽,
那这幅《捕食》,就是**裸的打脸。“西西里”的评论区炸了。“**!
我好像明白了什么……”“所以,《挣扎》的真相是这个?
林渺渺是踩着她姐姐的倒霉事出的名?”“这个眼神……太可怕了,这哪里是单纯,
这分明是蓄谋已久!”紧接着,第三幅画《观赏》,第四幅画《窃取》……陆续放出。
每一幅画,都对应着林渺渺一幅著名的作品。“西西里”用他那手术刀般精准的画笔,
将林渺渺每一次“记录真实”背后的冷漠、算计和恶意,血淋淋地剥开,展示在所有人面前。
林渺渺苦心经营多年的“纯真天才艺术家”人设,在“西西里”的画笔下,土崩瓦解。
她从一个被姐姐欺负的可怜妹妹,变成了一个靠吸食亲人痛苦来创作的“艺术吸血鬼”。
网络上对她的评价,从心疼变成了唾骂。她的社交账号被愤怒的网友攻陷,
她之前卖出的画作,也被买家质疑其创作动机,甚至有人要求退货。
林渺渺的画廊紧急发布声明,谴责“西西里”的恶意诽谤,并声称要诉诸法律。而沈澈,
也终于坐不住了。他打不通我的电话,就直接找到了我下榻的酒店。他冲进我的房间,
双眼布满血丝,脸上满是愤怒和疲惫。“周黎,是你干的,对不对?”他把手机摔在我面前,
屏幕上正是《寄生》那幅画。“你找人画了这些东西?你怎么能这么恶毒!
”我平静地看着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恶毒?”我轻轻地重复着这个词,
觉得有些好笑,“比起在别人父母的追悼会上,展出那幅《无情的女儿》,到底哪个更恶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