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两天,我几乎没有出门。不是在学技术,而是在思考林简说的那些话。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些话在我脑海里不断重复。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每天早上八点半到公司,晚上十一点离开。回到家洗漱睡觉,第二天继续循环。
周末要么补觉,要么学习新技术。我把这叫做努力,但现在想想,这更像是一种麻木。
我从来没有停下来思考过,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我也从来没有问过自己,
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说实话,我也不知道答案。从大学毕业到现在,
我一直在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父母希望我有份稳定的工作。公司希望我做个优秀的员工。
同事们希望我和他们一样拼命努力。但我自己希望什么,我从来没想过。周日晚上,
我决定做个实验。我打开DeepSeek,开始尝试写一些内容。
技术文档、产品介绍、营销文案、新闻稿。说实话,效果比我想象中好很多。
AI工具确实很强大,但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对这件事有一种奇特的兴趣。
不同于写代码的机械重复,内容创作让我感到一种新鲜感。每个项目都不一样,
每个需求都有挑战性。我需要理解客户的需求,分析目标受众,设计内容策略。
这种工作更像是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完成任务。周一回到公司,我看林简的眼神又不同了。
现在我知道她每天五点半下班后在做什么了。她回家处理各种客户需求,
优化AI工具的使用,规划创业项目的进展。她的时间比我们任何人都充实。
而我们这些自认为努力的人,其实只是在重复同样的工作。午休时间,我主动找到她。
"我这个周末试了试用AI做内容创作,感觉很有意思。"她抬起头,有些意外。
"这么快就开始行动了?""嗯,我觉得你说得对,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感觉怎么样?""比我想象中有趣。"我坦诚地说,
"我发现自己对这个领域还挺有天赋的。"她笑了。"那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我想学习一下怎么接单,怎么和客户沟通,怎么定价。""没问题,
我可以教你一些基本技巧。"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副业之路。
林简很耐心地教我各种实用技巧。怎么在各种平台上寻找客户。怎么**吸引人的作品集。
怎么和客户谈判价格。怎么管理项目进度。最重要的是,
怎么用AI工具最大化地提升工作效率。两周后,我接到了第一个单子。
一家小公司的产品介绍文案,300块钱。虽然钱不多,
但那种感觉就像第一次收到压岁钱一样兴奋。这是我第一次通过自己的能力,
在公司体系之外赚到钱。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就像突然发现自己还有另外一种活法。
但是,现实很快就给了我一巴掌。第二个单子被客户退回了两次。
第一次退回的理由是"太像AI写的,没有人情味"。我当时心想:废话,
本来就是AI写的啊!但客户不管这些,他们要的是"人工"的感觉。于是我只能重新写,
加了很多"我觉得""我认为"这样的表达,企图让它看起来更像人写的。结果第二次提交,
又被退回了。这次的理由更奇葩:"文风太口语化,不够专业。"我都要疯了。
你到底想要什么啊!既要人情味,又要专业性,既要AI效率,又要人工质感。
这不是为难人嘛!第三个单子更坑爹,客户谈好了500块,我熬夜三天写完,
结果人家突然说预算削减了,只能给200。爱要不要。我当时真想骂街,
但想想也没别的客户,只能忍气吞声地收了。整个第一个月,我总共赚了800块钱。
还不如我一天的工资。而且每天晚上要花两三个小时在这上面,
算下来时薪还不如麦当劳打工。那段时间我真的很迷茫。看着林简每个月轻轻松松几千块,
再看看自己这点可怜的收入,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这个天赋。甚至有一度想过放弃。
第二个月更惨。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看起来靠谱的客户,要做一套电商文案,
报价3000块。我激动得睡不着觉,觉得终于要翻身了。结果做到一半,
发现这个客户是个完美主义者。一个800字的产品介绍,要我改了15遍。
每次都是小修小改,这里加个形容词,那里换个说法。我差点崩溃。最后弄了一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