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蛰伏”是从整理顾言澤的书房开始的。
那曾是我的禁区。他总说里面都是重要的商业文件怕我弄乱了。我便一直很识趣地从未踏足。
但在那次“代言人事件”后他对我有了一丝微妙的松动。他开始偶尔在书房处理工作时让我进去为他送杯咖啡。
这是一个信号。
一个他认为我已经“安全”到可以被允许稍微触碰他世界边缘的信号。
我利用这个机会开始不动声色地构建我的信息帝国。
他有两台电脑一台用于日常工作另一台则用复杂的密码锁着从不当着我的面打开。
我没有试图去破解那台加密电脑。那太低级了而且风险极高。我的猎物非常狡猾任何一丝异常都会让他警觉。
我的目标是他这个人。
在打扫书房时我会“无意间”看到他丢在废纸篓里的草稿。上面有他下意识的涂鸦有他对某个项目的零散思路有他正在构思的、用于说服商业对手的话术逻辑。
这些都是他最原始、最未经伪装的思维碎片。
我将它们一片片地拾起在脑海中拼接出他完整的、隐秘的思维模型。
他的涂鸦总是一些封闭的、结构稳定的几何图形比如方形和三角形。这代表了他对秩序和控制的极度渴求。
他的话术逻辑总是遵循着“制造焦虑-给出方案-固化权威”的三段式结构。他会先指出对方的某个潜在风险然后给出唯一的、由他主导的解决方案最后再通过贬低其他选项来巩固自己方案的唯一正确性。
这套逻辑他不仅用在商业上也用在了我身上。
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
在他的书架深处藏着几本非常专业的心理学和行为学著作书页上有他用铅笔做的、密密麻麻的批注。其中被标注得最多的章节是关于“煤气灯效应”、“习得性无助”和“自恋型人格供给”的。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手持手术刀的医生正站在解剖台前冷静地研究着如何精准地、一片片地凌迟他的病人。
而我就是那个躺在台上的病人。
不。
我曾经是。
现在我是那个站在他身后拿着更锋利的手术刀准备解剖他的解剖师。
我将所有收集到的信息都录入了我手机里一个伪装成菜谱APP的加密数据库。我为他建立了一个详尽的档案里面包括他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压力反应、以及他最核心的几个“心理需求点”。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需求是“被崇拜”和“绝对掌控”。
他需要一个崇拜者来满足他病态的自恋。这个角色过去十年一直由我扮演。
他也需要一个绝对掌控的领域来确认自己的“神性”。这个领域就是我们的家和我。
我的反击计划就围绕着这两点展开。
我要做的不是去摧毁他的崇拜者而是……为他“培养”一个更完美的。
我也不是要去逃离他的掌控而是……让他以为自己掌控了一切却在不知不觉中将掌控权一点点地交到我的手上。
我的第一个目标是顾言澤最信任的助理沈月。
沈月一个聪慧、干练对他极度崇拜的年轻女孩。她就像五年前的我将顾言澤视为神祇对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奉为圭臬。
她也是顾言澤暧昧的“白月光”。我曾不止一次在他深夜的通话记录里看到过她的名字。
顾言澤享受着这种关系。一个在事业上能为他冲锋陷阵的得力干将一个在情感上能满足他虚荣心和掌控欲的仰慕者同时又不会像妻子一样有“名分”上的束缚。
沈月是他王国里一颗非常重要的棋子。
也是我计划里第一块要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
我开始以“顾太太”的身份主动地、友善地接近沈月。
我会亲手做了精致的便当送到公司不仅有顾言澤的份也总会“贴心”地为沈月准备一份。
“沈助理言澤总是跟我夸你说你工作能力强又细心。他能有你这么好的助理是他的福气。”我会在办公室里当着其他同事的面亲切地拉着她的手说出这些话。
我的姿态放得很低像一个真正感激丈夫助理的、善良的妻子。
沈月最初是受宠若惊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对“正妻”的警惕和炫耀。
但我的表现毫无破绽。我从不打探她和顾言澤的私事也从不表现出任何嫉妒。我只是单纯地表达着我的“善意”和“感激”。
渐渐地她放下了戒心。
然后我开始了我的第二步。
我会在和她闲聊时“无意间”透露一些顾言澤的“喜好”和“苦恼”。
“言澤最近为了城西那个项目总是失眠。他这个人就是好强什么都自己扛着。唉我要是能帮上他就好了。”我会露出一脸担忧和无助的表情。
沈月这个聪明的女孩立刻就能领会到“精神”。
她会熬夜将城西项目的资料做得尽善尽美甚至会提出一些顾言澤都没想到的、极具建设性的意见。
顾言澤自然会对她大加赞赏。
而沈月则会把这份功劳归结于我的“提醒”。她会觉得是我这个顾太太在暗中帮助她巩固她在顾言澤心中的地位。
看多么完美的闭环。
我利用顾言澤对沈月的“需求”和沈月对顾言澤的“崇拜”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连接他们二人、不可或缺的“桥梁”。
顾言澤乐于见到这种“和谐”的局面。一个懂事大度的妻子一个能力出众的助理这让他作为男性的掌控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他甚至会半开玩笑地对我说:“晚晚你和沈月现在倒像是亲姐妹了。”
我只是微笑。
他当然不会知道。
当一个猎手想要捕获两只互相依赖的野兽时最高明的方法不是去攻击它们。
而是成为它们赖以生存的、那片唯一的、充满了毒草的牧场。
44
沈月这颗棋子比我想象中更好用。
她的能力和野心在我的“助攻”下如同被注入了催化剂的藤蔓疯狂地生长。她不再满足于做一个简单的助理而是开始涉足公司的核心业务甚至在几次重要的会议上提出了让顾言澤都为之侧目的企划案。
她成了顾言澤最锋利的一把刀。
而这把刀的刀柄正被我不紧不慢地握在手中。
我开始执行计划的第三步:信息差的构建。
我会通过对顾言澤废纸篓里草稿的分析提前预判出他对某个项目的真实态度和底线。然后在和沈月喝下午茶时用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将这些信息“泄露”给她。
“唉言澤最近又在为那个新能源项目头疼。合作方那个李总狮子大开口要价太高了。言澤跟我抱怨说他宁可这个项目黄了也绝不可能接受超过15%的溢价。你说这些商人怎么都这么贪心呢?”
我会将这些致命的商业机密包装在“妻子对丈夫的抱怨”这种家长里短的闲聊里。
沈月何其聪明。她立刻就能捕捉到那个关键数字:15%。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她会表现得比顾言澤本人更加强硬死死地守住15%这条红线最终以一个极其漂亮的价格为公司拿下了项目。
顾言澤对她的欣赏几乎达到了顶点。他觉得沈月不仅是他的“解语花”更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总能精准地把握住他的战略意图。
他越来越依赖沈月。
而沈月则越来越依赖我提供给她的“内部消息”。
她开始主动地向**拢甚至会旁敲侧击地向我打探顾言澤对公司其他高管的看法。
我当然会“知无不言”。
“王副总好像最近总和言澤唱反调言澤嘴上不说但好几次回家都跟我发脾气说他倚老卖老。”
“新来的那个财务总监太保守了。言澤说公司需要的是能开拓的狼不是守成的羊。”
这些信息真假掺半但都精准地搔到了沈月的痒处。
她利用这些信息在公司内部合纵连横不动声色地为顾言澤“清除”了一些障碍也为自己扫清了晋升的道路。
不到半年沈月就凭借着一连串惊人的业绩被破格提拔为公司的副总经理。
她成了公司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她的权力她的地位她所获得的一切都建立在我为她搭建的那座空中楼阁之上。
而顾言澤对此毫无察觉。
他沉浸在自己的王国里满意地看着自己最爱的两个女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都如此“懂事”如此“和谐”如此完美地扮演着他所设定的角色。
他的自恋得到了空前的满足。
他甚至觉得是我这个妻子的“贤惠”才让沈月这匹千里马能如此安心地为他效力。
在一次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晚餐上他举起酒杯对我说:“晚晚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功臣。”
我微笑着与他碰杯。
杯中猩红的酒液晃动着他那张英俊、自信又愚蠢得可怜的脸。
他不知道他王国大厦的地基已经被我用他自己的手亲手挖空了。
而现在是时候引爆第一颗炸弹了。
这颗炸弹不是为了摧毁他而是为了让他开始“怀疑”他最信任的那把刀。
我选择的引爆点是“星辰计划”。
那个由我“无意间”促成的由张总女儿代言的公司最重要的形象工程。这个项目一直由沈月全权负责并且完成得非常出色。
我通过一个绝对可靠的渠道匿名地向市场上放出了一条消息。
消息的内容很简单:“谦和资本副总沈月涉嫌利用‘星辰计划’项目与代言人父亲张总存在不正当利益输送其个人账户有高达八位数的异常资金流入。”
这条消息就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它被设计得极其巧妙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引人遐想的暗示。
谦和资本是顾言澤公司的名字。
沈月是他最信任的副总。
张总是重要的合作方。
八位数资金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人疯狂的数字。
这条消息精准地击中了一个男人尤其是像顾言澤这样控制欲极强的男人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关于“能力”的怀疑和关于“忠诚”的背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