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重生七零年,靠生子系统赢麻》 在线阅读<<<<
火车终于在第二天下午,抵达了乌市。
梁月牙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个能打电话的地方,分别给李青和村支书报了平安。
公安同志已经等着他们,旁边停靠着两辆吉普车。
老首长和东东坐在前面一辆车内。
梁月牙和林桐清上了后面一辆车。
车子飞速地驶向远方。
梁月牙不由地感慨,幸亏他们在火车上帮了大忙,还能蹭着车来,不然这会儿……
实在是,通往驻乌城部队营地的路太难走了。
一路上,不是沙地,就是山路,九转十八弯地绕。
林桐清一直捂着胸口,强忍着想吐出来的冲动。
而梁月牙闭紧了眼睛,就当自己是在田地里,坐在牛背上。
终于,他们抵达了营地。
大门口,有名小战士正踮脚四处张望。
他看到吉普车开进来,连忙侧身让出位置,接着向外面张望。
前面那辆吉普车的窗户摇了下来,司机探头问:“小同志,这里是驻乌城部队的营地吗?”
小战士点头,问:“是的,您找谁?”
后座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同志:“小同志,郝建国在吗?”
小战士心里咯噔一下,打眼望去,问话的老人气宇轩昂,自带威压。对方张口就问团长,还是直呼其名,看着气场,一定是上面来的人
他当场表演立正敬礼,毕恭毕敬地说:“报告首长,我们团长正在团部呢。”
梁月牙觉得声音好熟悉,自己似乎在电话里听到过。
她福至心灵,随口插嘴问道:“小同志,你是李青吗?”
啊?首长车队里的人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
李青激动得浑身颤抖,连连点头,“报告,我是李青。”
梁月牙连忙打开车门,下车
“孩子,我是你梁婶,张博初他妈。”
李青:??啥玩意儿,营长的娘认识首长?
梁月牙招呼儿媳妇下车,又淋上包裹,扭头冲老首长道谢:“谢谢您,俺们就不继续打扰了,俺们跟着小同志去家属院就行。”
还没等老首长发话。
东东探出小脑袋:“爷爷,我能跟梁奶奶和林阿姨一起去玩吗?”
他小孩心性,实在不想陪在爷爷周围,爷爷身边的叔叔们都太凶了,他看着心里发怵。
老首长没有先答应下来,他问梁月牙,“大妹子,东东跟不过去,不会给你们添麻烦吧?”
梁月牙摇头,“老首长你放心吧,东东这么听话,不添麻烦,而且有他在旁边说说笑笑,俺们干起活来也很开心。”
“成,那就辛苦大妹子帮我看着孙子。”
“东东,去了梁奶奶家,可不许捣乱,多帮奶奶和阿姨做事。”
东东一蹦三丈高,小脸笑成了向日葵,“太好了!”
……
李青抢着拎包袱,在前面引路。
后面梁月牙和林桐清各牵着东东一只手,他走在中间玩荡秋千。
一进家属院,最先看到的是门口几栋楼,都是仿苏式建筑的赫鲁晓夫楼,墙壁是一水的黄砖红瓦,格外敞亮。
李青看到梁月牙好奇的目光,以为她想住楼房,毕竟这都是新盖的,在家属院很紧俏,他连忙解释:
“婶子,这批楼房去年就开始登记名单了,营长申请随军时间太赶了,所以只申请到了平房。”
正说着,楼栋内冲出一名小男孩,手里握着弹珠。
小男孩一头撞到了李青的怀里,差点没把他撞翻了。
李青骂道:“王建国,着急忙活去干嘛,太阳都快下山了,小心你妈揍你!”
王建国捡起掉了一地的弹珠,“李哥你小声点,别让我妈那个母夜叉听见。”
李青给了他一暴栗,“叫叔!”
二楼一扇窗户推开,胖乎乎的中年妇女探头出来,破口大骂:“王建国!你又去哪儿野!一会儿就吃饭了,还不麻溜滚回来。”
中年妇女瞥到梁月牙和林桐清,见是陌生面孔,有点怔愣。又看到她俩旁边,拿着包袱的李青,瞬间明白过来。笑着招呼,“这是张营长的母亲和媳妇儿吧,好水灵啊。”
她话音刚落,楼房的每扇窗户后,都冒出小脑袋,就跟钻出地洞的地鼠一样。
顶着这么多目光,林桐清一步步挪到婆婆身后,梁月牙则是强撑着腰板,她心里默念,俺可是活了两辈子的老太太,现在强得可怕。
她挨个冲大家点头,自我介绍道:“各位同志们好,俺是张博初的娘,旁边的是俺儿媳妇,俺们今天刚来随军的,欢迎大家去俺家做客。”
家属们都热情地招呼,望着三人远去的背影。
“张营长的娘和媳妇儿,怎么还带了个小孩?”
“没听说张营长有娃,难道他媳妇是二婚?”
“怪不得张营长着急结婚,又这么快申请随军。”
“甭多嘴,别人家的事少管!”
梁月牙和林桐清的初登场,就像石头扔进了湖面,很快溅起了一个个的水花。
梁月牙走出去没多远,还在感叹,“这楼房也没个隐私,王建国娘一句话,周遭人家都能听见,太不方便了。”
林桐清也很赞成,“还是平房好,平房有大院子,咱们还能种菜种花。”
走过一排排新盖的楼房,再拐个弯,很快就见到了平房。每间平房前后都有院子,中间隔着大约两三米的距离。
李青领着他们来到最偏的那一间平房。
按理说张博初是营长,暂时没有分配平房的资格,但他们团部新任团长是个单身汉,没有申请随军家属。
张博初一直都是军队的骨干,这次又领了秘密任务。
所以团长一听说他有家属要随军,立马就批了,还特意为他争取了这间平房。
李青:“梁婶,嫂子。到了,就是这儿。”
这是一间相当朴素的平房,院墙是用简单篱笆围起来的,进来的地方就是一道豁口,没有大门。
院子里头都是杂草,看出来很久没人住过,嫌少打理。中间有一条泥地,直通向房子。
梁月牙走过泥地,来到房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