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索总裁后我成了二把手陈望张承远-吟风辞月小说

发表时间:2025-09-16 15:55:38

>>>>《勒索总裁后我成了二把手》 在线阅读<<<<

那把法拉利钥匙像一枚烧红的烙铁,烫平了我心中最后一点褶皱。我开着那辆红色的跑车在深夜的城市高架上飞驰,引擎的轰鸣声是我写给过去那个卑微自己的墓志铭。风灌进车窗,吹得我头脑发胀,我放声大笑,笑声被速度撕成碎片,散落在流光溢彩的夜色里。我搬进了陈望为我安排的江景公寓,三百平米的大平层,智能家居,私人管家,落地窗外就是这个城市最璀璨的夜景。我曾经需要仰望的万家灯火,如今就在我的脚下。

我开始习惯这一切。习惯Lisa每天早上将现磨的蓝山咖啡放在我的桌上,习惯昔日的领导在我面前点头哈腰,习惯在高级餐厅里对着我看不懂的菜单随意指点,然后用那张黑色卡片结账时,服务员敬畏的眼神。权力与金钱,是世界上最烈的**,我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我的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疯狂的阶段。

陈望正式将那个计划命名为“星云计划”。他给了我一个名单,上面是十家和星辰科技类似,在不同领域拥有一定技术潜力,但同样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初创公司。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包罗万象。我的任务,就是为这十家公司,量身定做十份“星辰科技式”的收购报告。

我成了这座空中楼阁的总设计师。我日以继夜地工作,不是因为被迫,而是出于一种病态的创造欲。我的“时间虫洞”模型在一次次的演练中变得愈发复杂和精致。我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未来营收折现,我开始引入“技术协同效应”、“生态化反壁垒”、“跨赛道降维打击”等一系列听起来无比前沿,实则空洞无物的概念。我用最复杂的数据算法,去包装最原始的谎言。

每一份报告完成,都意味着一家小公司的估值被我凭空放大了几十倍,然后被我们公司以一个荒谬的价格收购。而这些被收购的公司,则像一颗颗小行星,被纳入了“星云计划”的版图。在外界看来,我们公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魄力,构建一个庞大的、横跨多个前沿科技领域的商业帝国。公司的股价,也随着一个个收购案的公布,节节攀升,势不可挡。

我成了陈望身边最炙手可热的红人,公司的“二号人物”。我的风头,甚至一度盖过了那些元老级的高管。而那个曾经公开反对我的财务总监刘总,则彻底沉寂了下去。他依然出席每一次投委会,但再也没有投过一张反对票。他只是沉默地坐在那里,用那双鹰隼般的眼睛看着我,眼神里没有了愤怒,只剩下一种……我看不懂的悲哀。

有一次,我在公司的行政酒廊里和他迎面遇上。我想绕开他,他却主动叫住了我。

“林顾问。”他的声音依旧沙哑。

“刘总。”我礼貌地点点头,心里却充满了戒备。

他端着一杯咖啡,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车流,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你知道这座大厦,是怎么盖起来的吗?”

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沉默。

“是靠一根根钢筋,一车车水泥,实实在在地打好地基,然后一层一层盖起来的。”他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我,“地基打得有多深,楼才能盖得有多高。如果地基是空的,是沙子做的,那楼盖得越高,离倒塌的那一天,就越近。”

我心中一凛,知道他意有所指。我冷笑一声:“刘总,时代变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是资本时代。最重要的不是钢筋水泥,是故事,是想象力。只要故事讲得好,我们可以把楼盖到天上去。”

“是吗?”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年轻人,我只想提醒你一句。数字可以骗人,模型可以骗人,但物理定律骗不了人。万有引力,永远存在。”

说完,他没再理我,径直走开了。

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一阵烦躁。一个被时代淘汰的老古董的呓语,我对自己说,不必在意。但不知为何,他那句“万有引力,永远存在”却像一根刺,扎进了我的心里。

很快,这根刺就开始隐隐作痛。

“星云计划”的第五个目标,是一家叫做“飞翼智能”的无人机公司。按照我的模型,这家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避障算法和续航技术,是未来城市低空物流的最佳载体。我同样给了它一个高达十亿的估值,投委会也毫无悬念地通过了。

就在我们准备启动正式收购流程的前一天晚上,出事了。

一个匿名的技术博主,在网上发布了一篇长文,标题是《空中死神:飞翼智能无人机致命的“随机重启”漏洞》。文章用极其专业的角度,深度剖析了飞翼无人机的底层代码,指出其控制系统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在特定条件下,会毫无征兆地随机重启,导致无人机瞬间失控,从空中坠落。博主还附上了一段视频,一架飞翼无人机在测试中,突然像一块砖头一样从五十米高空砸了下来,摔得粉碎。

这篇文章,像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在科技圈引爆。飞翼智能的技术神话,一夜之间成了行业笑柄。

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十一点。我坐在公寓的落地窗前,浑身冰凉。窗外的万家灯火,第一次让我感觉到了刺骨的寒意。

随机重启。这个漏洞,在我调阅的所有技术文档里,从未被提及。我构建的那个价值十亿的空中楼阁,被这篇小小的博文,一拳打穿了地基。

如果这个漏洞被证实,那么我们的收购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公司的股价会应声暴跌,所有人都将血本无归。而我,这个“星云计划”的总设计师,将会第一个被推上断头台。

我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恐惧。这种恐惧,和当初去见陈望时完全不同。那时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而现在的恐惧,是对已知的、即将到来的崩塌的恐惧。刘总的话,像魔咒一样在我耳边回响:万有引力,永远存在。

我的第一反应是给陈望打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我会打来。

“慌了?”他问。

“陈总,飞翼的事……”我的声音在发抖。

“我看到了。”他说,“一份写得不错的技术分析。但是,它现在还只是一篇文章,不是一份法院判决。”

“可是舆论已经炸了!明天一早,我们的股价肯定会……”

“那就让它在明天一早之前,消失。”他的声音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冷酷。

“消失?怎么消失?全网都在转,我们根本删不完!”我几乎要喊出来。

“林峰,”他第一次连名带姓地叫我,语气严肃,“我让你做我的顾问,不是让你来向我报告问题的,是让你来解决问题的。你的模型能把一家公司从一千万变成十个亿,难道就不能让一篇文章从互联网上消失吗?”

他挂断了电话。

我握着手机,愣在原地。冷汗顺着我的额头流下。我明白了,他又在给我出题。一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肮脏、更棘手的考题。他要我处理的,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敢于说出真相的人。

我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才让自己的心跳平复下来。我打开电脑,双手放在键盘上,却迟迟没有动作。我知道,一旦我敲下第一个字符,我就跨过了一条再也无法回头的线。过去,我只是一个精致的骗子,一个金融魔术师。而从今晚开始,我将变成一个……刽子手。

最终,对崩塌的恐惧,战胜了对道德的敬畏。

我动用了陈望给我的最高权限,调取了我们公司网络安全部门的底层工具。我像一个幽灵,潜入了各大社交平台的后台。我不再是那个西装革履的林顾问,我变回了那个在数据海洋里最底层的分析师,只不过,这一次,我搜寻的不是商业漏洞,而是一个人的灵魂。

我追踪着那篇文章的发布IP,层层剥茧,逆向追溯。我分析那个博主的行文习惯,注册信息,社交关系……凌晨四点,我终于找到了他。

他叫周毅,是飞翼智能前任的技术总监,一个月前刚刚离职。

我没有停手。我继续深挖,像一条闻到血腥味的鬣狗。我黑进了他的个人邮箱,他的网盘,他的社交账户。我看到了他的求职记录,看到了他给妻子的邮件,看到了他孩子的照片,甚至看到了他和一个女同事暧昧的聊天记录。

我将所有这些信息,打包成一个加密文件。在文件里,我找到了我需要的“武器”——周毅在离职前,曾经拷贝过公司的核心代码。这在法律上,属于严重的侵犯商业秘密。而那段暧昧的聊天记录,则可以成为摧毁他家庭的炸弹。

做完这一切,天已经亮了。我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个名叫“周毅”的文件夹,里面装着一个男人全部的生活和秘密。我感到一阵生理性的恶心,冲进卫生间,吐得昏天黑地。

我把加密文件发给了陈望,邮件正文只有一句话:问题找到了,钥匙在您手里。

然后,我关掉电脑,把自己重重地摔在床上。我太累了,身体和精神都像是被抽空了。我睡了过去,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里,我站在一栋摩天大楼的顶端,脚下的大楼正在一寸寸地化为沙砾。我拼命想抓住什么,却什么也抓不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随着整座城市一起,坠入无尽的深渊。

我被Lisa的电话吵醒时,已经是下午。

“林顾问,陈总让您看下新闻。”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兴奋。

我打开手机,一条推送新闻赫然在目:《飞翼智能前技术总监周毅公开道歉,承认因离职纠纷恶意造谣》。新闻里,周毅憔悴不堪,对着镜头承认自己之前发布的文章内容纯属捏造,并向飞翼智能和社会公众表示最诚挚的歉意。

文章下面,是飞翼智能的官方声明,宣布已经和周毅达成和解,并决定不追究其法律责任。

而我们公司的股价,在早盘短暂下跌后,迅速被拉起,并以涨停收盘。一场足以致命的危机,就这样被“完美”地化解了。

我看着那条新闻,看着周毅那张毫无生气的脸,胃里又是一阵翻江倒海。

我知道,他屈服了。在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威胁下,他选择了妥协,亲手埋葬了他用生命守护的真相。

而我,就是那个递上铁锹的人。

晚上,陈望的电话打了过来。

“做得很好。”他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你不仅能把楼盖起来,还能在楼塌之前,把发现裂缝的人,悄无声息地处理掉。你,天生就是做这件事的料。”

我沉默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好好休息一下。”他说,“‘星云计划’,可以进入第二阶段了。准备一下,我们去见见真正的大玩家。”

我握着电话,第一次对这个不断膨胀的计划,对这个一手缔造了我的男人,产生了一丝发自内心的……恐惧。我期待着更大的成功,但我也开始害怕,为了守护这个越来越大的秘密,我最终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