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芸买完自行车出来去派出所登记加了钢印,这时候自行车都需要加钢印。
然后她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公社的大街小巷。房子要么不合适,要么条件太差,
连基本卫生都难以保证。更麻烦的是,大多数房东都要求合住,这对她隐藏秘密极为不利。
等她进空间吃完饭出来,杨芸骑着车疲惫的走在路上。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路过一条僻静的小巷时,她突然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倒在路边,菜篮子打翻在地,
几个土豆滚到了路中央。“奶奶!您怎么了?"杨芸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跪在老人身边。
她迅速检查老人的生命体征——脉搏微弱但规律,呼吸浅快,面色苍白,额头有冷汗。
“低血糖"杨芸自言自语。她环顾四周,巷子里空无一人。情急之下,她背对街道,
假装从包里实则是从空间里摸出一支葡萄糖口服液,小心地喂给老人。几分钟后,
老人的眼皮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我...我这是怎么了?"老人声音虚弱。
“您晕倒了,可能是低血糖。"杨芸松了口气,“您现在感觉怎么样?能坐起来吗?
"在杨芸的搀扶下,老人慢慢坐起身。她看上去六十多岁,面容慈祥但透着疲惫,
蓝布褂子洗得发白但整洁干净。“谢谢你啊,姑娘。"老人拍拍杨芸的手,“我是去买菜的,
突然就眼前一黑..."“您家在哪?我送您回去。"杨芸帮老人捡起散落的蔬菜,
发现土豆下面还压着几本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赤脚医生手册》,
已经有些年头了。老人眼睛一亮:“你懂医?"“我在医院工作,下周一开始上班。
"杨芸扶起老人,一手提着菜篮子。老人点点头指了指前方,“我家就在前面拐角,
家具厂的家属院。"一路上,老人告诉杨芸她姓孙,老伴姓李,两人都是退休职工。
家具厂家属院是一排排红砖平房,虽然简陋但整齐干净。孙奶奶家在最里面一栋,
门前有个小院子。“老头子!我回来了!"孙奶奶推开刷着绿漆的木门。
屋内传来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掀开布帘走了出来。他约莫六十多岁,
左腿微跛,但脊背挺得笔直,眉宇间仍透着军人特有的刚毅。只是脸色泛青,眼下乌黑,
显然常年受旧伤折磨。一见孙奶奶被搀扶着回来,脸色立刻变了:“怎么了这是?
"“路上晕倒了,多亏这位杨同志。"孙奶奶介绍道,"她是医院新来的医生。
"李爷爷连忙把两人让进屋。杨芸环顾四周,屋子不大但收拾得一尘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