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的理赔风波平息后,李明特意带着简化版的条款回了趟老家。村头的老槐树下,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把“五十毫米降雨”换算成“能没过脚踝的积水”,把“减产三成”说成“三亩地少收一亩”。三叔公蹲在石头上,吧嗒着旱烟袋:“早这么说,咱不就明白了?”
父亲拄着拐杖站在人群后,没说话,只是看着李明的眼神柔和了许多。傍晚收工回家,他突然从炕席下摸出个布包,里面是一沓皱巴巴的钱:“这是我和你娘攒的,你拿去给公司,就当是……给那几户没赔到钱的乡亲补点损失。”
李明鼻子一酸,把钱推回去:“爸,不用。公司已经决定,给那几户免费投保下一季的玉米险,算是补偿。”父亲愣了愣,突然笑了:“还是你们城里人会办事。”灶台上的铁锅冒着热气,母亲正在炖排骨,香味漫了满屋子。
回北京的路上,赵总监发来消息,说总部要调他去上海分公司当技术总监。“这是好事啊。”李明回复,心里却空落落的——这段时间的搭档,赵总监早已不是那个只会抠条款的技术宅,上次为了郓城的事,他甚至连夜编了个简易查勘小程序。
赵总监回了个叹气的表情:“我申请把小陈带走,你这边人手够不够?不够我再跟总部争取。”李明看着窗外掠过的白杨,突然想起刚入职时那个蓝屏的电脑,原来有些并肩作战的人,不知不觉就成了战友。
事业部的人手确实吃紧。大学生**团队流动性大,有经验的老员工又被其他部门挖走了两个。刘经理把李明叫到办公室,递给他一份人事调动单:“王鹏想调过来当副总监,你觉得怎么样?”
李明握着那张纸,指尖都在发烫。王鹏在理赔部这两年,听说收敛了不少锋芒,上次系统升级还主动分享过经验。“我没意见。”李明最终还是签了字,“只要能做事,以前的恩怨不算啥。”刘经理看着他,眼里带着点欣慰:“你成熟了。”
王鹏到岗那天,穿了件灰色夹克,头发剪得整整齐齐。他把一份农村保险创新方案放在李明桌上:“这是我跟几个农科院的朋友琢磨的,你看看。”方案里提到的“区块链存证”“卫星遥感查勘”,都是李明想做却没精力推进的事。
“想法不错。”李明真心实意地说,“咱们分工,你负责技术对接,我跑市场。”王鹏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行。”两个曾经针锋相对的人,第一次坐在同一张办公桌前,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方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天晚上,林薇突然说她想辞职。“精算部太忙了,”她揉着太阳穴,“李根都快不认识我了。”李明看着她眼底的青黑,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自从搬到岳父家,林薇每天通勤要花三个小时,晚上还经常加班。
“要不……你来我们事业部?”李明突然说,“我们正好缺个精算负责人。”林薇眼睛一亮:“真的?我可以吗?”李明握住她的手:“你可是我媳妇,当然可以。”
林薇入职那天,整个事业部都热闹起来。张姐拉着她的手:“这下好了,你们俩夫妻档,干活更有劲了。”王鹏也笑着说:“以后可得对我们李经理好点,不然我们都不答应。”林薇红着脸,眼里却闪着光。
夫妻档的日子忙碌又甜蜜。早上一起出门,晚上一起回家,李根咿咿呀呀学说话时,喊的最多的就是“爸爸”“妈妈”。有次加班到深夜,两人在茶水间偷偷接吻,被小陈撞见,害得小姑娘脸红了好几天。
郓城的玉米险推广得很顺利,用上了王鹏引进的卫星遥感技术,查勘效率提高了三倍。张主任拍着李明的肩膀:“你们这保险,真是越来越先进了。”李明笑着说:“都是为了方便大家。”
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不法分子利用农民对保险的不了解,伪造保单骗钱。有个老太太拿着假保单来理赔,哭得肝肠寸断:“我攒了一辈子的钱,全被骗了……”李明看着那张粗糙的假保单,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他立刻组织团队下乡宣传,教农民怎么辨别真假保单。林薇设计了个简单的查询小程序,扫码就能验真。王鹏则联系了公安部门,一起打击保险诈骗。忙活了一个月,终于把风气刹住了。
这天,李明接到母亲的电话,说父亲的腿又犯病了,这次比以前都严重。“你别回来,”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已经请医生来看过了,说好好休养就行。”李明心里急得不行,却走不开——第二天要跟农科院签约,推广新的农业保险技术。
“我去吧。”林薇突然说,“我替你回老家看看叔叔,这边的事你放心。”李明看着她,眼里含着泪:“谢谢你。”林薇笑了笑:“傻样,谢什么。”
第二天,李明在签约仪式上,看着林薇发来的视频——父亲躺在床上,精神好了不少,正拿着李根的照片傻笑。他突然觉得,自己拥有的不仅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个温暖的家,一群靠谱的伙伴。
签约仪式结束后,王鹏递给他一瓶水:“听说叔叔病了?要不要请几天假?”李明摇摇头:“不了,这边还有很多事要做。”他看着远处的天空,心里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挑战。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有并肩作战的伙伴,有相濡以沫的爱人,有温暖的家。他会带着这份初心,继续在农村保险的道路上前行,为更多的农民送去保障,为更多的家庭带去安心。
他的青云路,因为这些人的陪伴,而更加宽广,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