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投影仪的光影厅里,爱情电影的情节正推向**,男女主角在倾盆大雨中忘情拥吻。
苏晚悄悄将手滑入林舟的指缝,与他十指紧扣。他掌心的温度一如既往,熟悉得让人安心,
仿佛过去五年的每一个日夜。可下一秒,他松开了手。“抱歉,急事。”林舟压低声音,
手机屏幕的冷光骤然亮起,割裂了影院的黑暗,映在他线条分明的侧脸上。
苏晚轻轻应了一声,目光投向银幕,眼角的余光却不受控制地黏在那片幽蓝的光晕上。
那不是一条消息,而是接连好几条。他的指尖在屏幕上快速跳动,
嘴角牵起一丝她许久未见的、放松的笑意。那种笑意,苏晚记得。热恋时,
他每次收到她的消息,都会这样不由自主地微笑。可现在,她本人在他身边,
他的全部注意力却被屏幕另一端的人牢牢吸走。电影里的争吵声很大,
盖过了苏晚心底细微的碎裂声。她试图安慰自己,别多想,他工作一直很忙。
“工作……很棘手吗?”她终究没忍住,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林舟头也没抬,
手指依旧忙碌:“嗯,有点小麻烦,得处理一下。”那不经意的敷衍,像一根冰冷的针,
精准刺入她的心脏。伤口不大,却留下一个细密的孔,寒意丝丝渗透。电影的后半段,
演了什么,苏晚全然不知。她只记得那束光,在他脸上明灭不定,像一座孤立的灯塔,
照耀的却是她无法抵达的远方。散场时,林舟自然地重新牵起她的手,像执行一个日常程序。
“电影不错,”他随口评价,接着又像是为了补偿,
“下周带你去吃你收藏了很久的那家日料。”苏晚看着他,
试图从他眼中找出哪怕一丝愧疚或闪躲,却只看到一片坦然的空白。他坦然得让她觉得,
自己那些隐秘的伤心,是一种无理的指控。回家的车上,他依旧低着头。
苏晚望着窗外流转的霓虹,这座城市灯火辉煌,她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寂。
他们并肩而坐,中间却仿佛隔着一堵无形的、越来越厚的墙。那堵墙,
是由无数个未能共享的黄昏,无数句咽回肚子的日常,以及此刻他手机里那个未知的对话,
一砖一瓦垒砌而成。第2章分享欲的转移深夜,林舟已沉入梦乡,呼吸均匀。
苏晚鬼使神差地拿起自己的手机,点开与林舟的聊天界面。绿色的背景上,
大片大片都是她单方面发出的消息。「楼下桂花开了,风一吹,好像下雨一样,香得不得了。
」「今天午餐的虾仁蒸蛋,好像有你做的味道。」「路过公园,看到一只流浪猫,
胖得像充了气的球,给你看。」最后一条,停留在三天前,她拍下的那片晚霞,绚烂如油画。
他没有回复。向上滑动,她发现,自己分享的许多心情,都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悄无声息。
而过去,分明不是这样的。热恋时,他连路上看到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
都要兴冲冲地拍给她看。他会因为她没有及时回复“想你了”而委屈地打电话来确认。
他曾紧紧握着她的手说:“晚晚,我要做这个世上,
唯一一个永远不会让你‘分享寂寞’的人。”记忆越是滚烫,现实就越是冰凉。
她点开他的朋友圈。最新一条,是昨晚转发的一篇行业文章。下面有一条共同好友的评论,
他回复了。那个好友,就是小薇,他的同事,一个笑起来有虎牙、眼神总是亮晶晶的女孩。
苏晚记得她。一次聚餐,小薇就坐在对面,亲热地喊她“晚晚姐”,
语气天真又崇拜:“林哥在公司人缘可好了,晚晚姐你真要看紧点哦!
”当时她觉得这女孩活泼伶俐,此刻回想,那闪烁的目光里,或许不只是单纯的善意。
一种不祥的预感,像冰冷的藤蔓,悄然缠上她的心脏,缓缓收紧。她放下手机,
侧身凝视林舟熟睡的容颜。这张爱了五年的脸,此刻竟透出些许陌生。分享欲的消亡,
本质就是爱意的转移。这个道理,她直到此刻,才痛彻心扉地懂得。他不是变得沉默寡言,
他只是把那些叽叽喳喳的话,所有的热情与琐碎,都另付他人。第3章水雾迷蒙周末午后,
阳光慵懒。林舟在浴室洗澡,哗哗的水声充斥着小公寓。苏晚收拾着他丢在沙发上的外套,
手机从口袋滑落,“啪”一声轻响,屏幕朝下。她弯腰去捡。指尖刚触到冰凉的手机壳,
屏幕倏地亮了。一条消息预览,毫无遮掩,像一条带着凉意的毒蛇,猛地窜入她的眼帘。
小薇:「宝宝,在干嘛呢?想你了。」“宝宝”。这两个字,曾是耳鬓厮磨时的蜜语,
此刻却像带着倒钩的箭,狠狠扎进她的眼眶,疼得视线瞬间模糊。整个世界仿佛被抽走声音,
只剩下那行刺眼的白色文字,悬停在黑暗中。浴室的水声仍在持续,
氤氲的水汽仿佛穿透门缝,弥漫开来,让她感到窒息。她僵在原地,血液仿佛瞬间倒流,
四肢冰冷麻木。她知道小薇。她一直知道。她甚至曾为自己的“多心”感到过羞愧。原来,
自欺欺人的,一直是她。“宝宝”——他曾在她耳边反复呢喃,说这是专属她一人的爱称,
是他心尖上的糖。如今,这糖却黏腻地糊在了另一个女人的对话框里。浴室水声停了。门开,
林舟擦着湿发走出来,带着他们一起挑选的雪松沐浴露的清香。“站这儿发什么呆?
”他笑着问,神情自然,毫无破绽。苏晚缓缓转过身,举起他的手机,屏幕正对着他。
她的指尖微颤,声音却异常平静,像结了冰的湖面:“林舟,这个‘宝宝’,是在叫谁?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冻结,如同面具骤然碎裂。紧接着,是措手不及的慌乱,
随即转变为强硬的恼怒。他一把夺过手机,动作快得带风,语气尖锐:“你偷看我手机?
”“我不该看吗?”她直视着他,目光像锋利的手术刀,试图剖开所有伪装。“苏晚!
”他连名带姓地低吼,脸上写满了被侵犯的不悦和……荒谬,“她就是个小姑娘!
性格大大咧咧,跟谁都开得起玩笑!这能代表什么?”“开玩笑?
”苏晚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颤抖,冰面之下,是翻涌的岩浆,“叫你‘宝宝’是开玩笑?
说‘想你’是开玩笑?林舟,你们这种‘玩笑’,开了多久了?”“你简直不可理喻!
”他像是抓住了反击的把柄,音量抬高,“我心里爱的是谁,你不清楚吗?
我们马上就要结婚了!就因为一个无关紧要的称呼,你就要给我判罪?你这就是不信任我!
”信任。这个词从他口中说出,像一个巨大的讽刺。曾经构筑信任的一砖一瓦,
正在他理直气壮的辩解中,分崩离析。第4章无声的审判那场对峙,
最终以林舟的“妥协”草草收场。他当着她的面,点开与小薇的对话框,
动作带着表演性的愤慨:“你看!你自己看清楚!除了工作交流,还有什么?”苏晚看到了。
聊天记录被删得干干净净,只剩下零星的几个工作文件传输和普通表情包。
干净得像被水洗过。“看到了?什么都没有!”他摊开手,
脸上写着“你看你多疑成什么样”的无奈与委屈,“苏晚,我们就要结婚了,
你能不能别这么敏感?你就这么不信任我?”质问的口气,
仿佛他才是那个受了莫大冤屈的人。苏晚看着他精湛的演技,心一寸寸沉入谷底。
删除记录这个动作本身,比那条消息更让她绝望。这意味着,他清楚地知道那条界限的存在,
并且,他选择了掩盖和欺骗。“信任?”她重复着这个词,舌尖泛开苦涩,“林舟,
信任不是在你销毁所有证据后,我依旧盲目地相信你。信任是,
你根本不会做出需要删除记录的事情。”他愣住了,似乎没料到她如此冷静且一针见血。
“我没做任何对不起你的事!”他坚持着,眼神却有一瞬的游移,“她就是口无遮拦,
我以后会提醒她注意分寸,行了吧?”“小姑娘?”苏晚笑了,笑容凄凉,
“一个明知你有未婚妻,还张口闭口叫你‘宝宝’的小姑娘?林舟,你是觉得我傻,
还是你自我欺骗得太投入?”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那你要我怎么样?去公司跟她撕破脸?
还是我立刻辞职?苏晚,生活不是童话,成年人的世界需要人情世故!”他把她的质疑,
轻飘飘地归结为“不懂世故的幼稚”。又是一次熟练的否定。这场审判,没有法官,
没有陪审。唯一的原告,在出示证据后,反而成了被告。而真正的被告,
凭借删除记录和混淆视听的辩词,俨然占据了道德高地。苏晚感到一种深切的无力。
她面对的,不是承认错误的愧疚,而是一套完整的、自洽的、用于自我辩护的逻辑体系。
在这个体系里,她所有的痛苦,都源于她的“不信任”和“无理取闹”。
她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他们之间的问题,远不止一个暧昧的“小薇”。
第5章全家总动员“分手”二字,是苏晚在极致的冷静下说出口的。林舟先是震惊,
继而愤怒,最后,他启动了一套娴熟的应对机制——呼叫家人支援。首先是她母亲的电话,
在深夜响起,语气里带着压抑的不满:“小晚,怎么回事?林舟说他惹你生气了?
多大的事啊,就闹到要分手?你们都是要结婚的人了!”“妈,他不是惹我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