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琳琅陈硕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去父留子后,大佬追来了全文免费阅读

发表时间:2025-08-15 12:57:39

>>>>《去父留子后,大佬追来了》 在线阅读<<<<

手机被随意丢在桌上,发出轻响。陆琳琅重新抱起被惊扰的小喵,下巴抵在它毛茸茸的脑袋上,眼神放空,思绪却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一圈圈涟漪荡漾开去。

她原本对婚姻倒也没那么深恶痛绝,只是这些年,眼见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步入围城,婚后的日子却似乎比婚前还要鸡飞狗跳,一地鸡毛。

结婚哪里是多一个男人那么简单?那是多了一整个庞杂家庭的羁绊,多了一堆剪不断理还乱的亲缘关系网——婆媳、姑嫂、妯娌...

偏偏这些需要高情商斡旋的人际关系,是她最头疼、最想避而远之的麻烦事。她觉得以她的性子她肯定处理不来这些关系。

一个人过不好吗?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用起早贪黑伺候一大家子人的吃喝拉撒,不用伺候完老的再伺候小的,最后还得顺带伺候个回家就当甩手掌柜的“老爷们”,这不是纯纯给自己找罪受吗?

想想闺蜜韦晴晴,婚前是多精致灵动一姑娘,踩着高跟鞋,妆容一丝不苟,谈笑风生。

现在呢?整日里蓬头垢面,眼袋深重,身上永远沾着奶渍或饭粒。谈恋爱时那男人鞍前马后,甜言蜜语能把人齁死,事事冲在前头;结婚生子后,倒好,直接从“奴隶”晋升成了“将军”。

下班回家像个大爷似的往沙发上一瘫,万事不沾手,孩子哭得撕心裂肺都当背景音乐,只顾着刷手机傻乐。

韦晴晴下班回来就得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洗衣做饭拖地带娃,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为了那点被柴米油盐消磨殆尽的所谓爱情,把自己折腾得人仰马翻,憔悴不堪。

如果只是韦晴晴这一个个例,她或许还不会如此决绝。可看看网上铺天盖地的短视频、论坛吐槽帖,这种耗尽心力、充满怨怼的一地鸡毛,仿佛才是婚姻生活的常态。

她真的怕了,那种被琐碎和责任淹没、失去自我的窒息感,光想想就让她头皮发麻。

不过,老娘的话也不是完全没道理。男人可以不要,但孩子还是可以有一个的。

她确实得在成为“高龄产妇”之前生个孩子,至于结婚就算了,可以考虑找人“借个种”——去父留子的那种。

况且,现在国家政策也出台了,非婚子也可以上户口。她越想越觉得可行。

这个念头一起,就如同藤蔓般在她心底悄然滋生、缠绕。

她开始下意识地在脑海里筛选身边认识的男人。这事绝不能像那些狗血短剧里演的那样随便,男人不能将就,孩子就更不能将就了。基因的烙印,影响深远。

她起身,从收银台抽屉深处摸出一本硬壳笔记本,摊开在桌上。笔尖悬在空白页上方,略作沉吟,便落下了她“借种计划”的第一条筛选标准:

第一条:基因优良。学历(至少本科)、外貌(端正顺眼以上)、智商(不能低于平均水平线)。硬性指标,缺一不可。

第二条:健康。个人无不良嗜好(烟酒适度可控),无重大疾病史。重点排查:家族遗传病史。她可不想未来的孩子带着任何先天隐患,那是对生命的不负责。

写完这两条,她顿了顿,笔尖无意识地在纸上点了点。第三条?她咬住笔头,眉头微蹙,随即像是下定了决心,低下头一笔一画地写上:

第三条:无感情纠葛,最好已婚。

在这个条目旁,她用力画了个醒目的重点符号。

已婚,意味着对方有天然的家庭束缚和责任,事后更容易断得干净利落,省去了“负责任”或“被纠缠”的无穷麻烦。

可这样,就成了别人口中的”小三“,她要的只是纯粹的生物学贡献而不想破坏别人的家庭。这违背了她的处世原则。——待定

这条让她很纠结,想了想,把“最好已婚”划掉了。写完了,连她自己都觉得脸上有点发烫,她嘲笑自己那点残存的道德感在强烈的生育本能面前节节败退,却又固执地坚守着某种自以为是的“不伤害他人”的底线——至少,她不打算主动破坏别人的家庭结构,只是“借用”一下那优质的遗传基因而已,事后两清,互不相欠。

这个,她觉得自己有点虚伪。内心涌起一股自嘲:“陆琳琅啊陆琳琅,你这算什么?又当又立?”

第四条:不纠缠。这是终极原则,必须写在基因优良之前!目标对象需有足够的理智、成熟度或现实羁绊(比如家庭),确保事后能彻底切割,不纠缠,不索取,银货两讫,各自安好,老死不相往来。

嗯,核心框架,就先写这四条。如果还有遗漏的后面看情况再补上。

笔尖停住,陆琳琅的思绪却飘远了。一想到未来可能有个软软糯糯、带着奶香的小团子,会跌跌撞撞地扑向她,用软乎乎的小手抱住她的腿,奶声奶气地喊“妈妈”。

一个完全属于她的小生命……她的嘴角就不由自主地向上弯起,眼中也漾起前所未有的、温柔而明亮的光彩。

那份期待,像投入心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之前关于婚姻的所有阴霾。

“老板,你一个人乐什么呢?”林业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来,正好撞见陆琳琅抱着猫对着空气傻笑,一脸疑惑。

“啊?”陆琳琅猛地回神,下意识地合上笔记本,脸上闪过一丝被抓包的慌乱,随即掩饰性地清了清嗓子。

“哦,没什么,想到点…好玩的事。”她迅速瞥了眼手机屏幕,下午五点半了,园区里机器的轰鸣声似乎都弱了下去,下班的人潮即将涌来。

“今晚的菜都备齐了吧?”

“都按菜单备好了,老板。这天儿还有点燥,要不要煮点凉茶?”林业擦了擦沾着水珠的手问道。

“行,我去看看材料够不够。”陆琳琅应着,动作利落地将笔记本重新锁回收银台最底层的抽屉深处,钥匙转动,发出轻微的咔哒声,仿佛锁住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计划。

明天,“邻家味道”那扇卷帘门依旧会在十点半后懒洋洋地敞开,风铃依旧会发出清脆的声响,菜单依旧随心所欲。

但陆琳琅的目光,已经悄然越过了眼前氤氲着烟火气的灶台,投向了一个模糊却日渐清晰的未来图景——一个属于她和一个流淌着她血脉的孩子的未来。

至于那个计划中必不可少的“父亲”?不过是一个需要耐心筛选、符合所有苛刻条件的“工具性”角色。

她只需要像煲一道汤一样,付出足够的耐心去等待。等待那个拥有优良基因、健康无虞、有家室不纠缠的目标,像某个迷路的、误入桃花源的渔夫,不经意间,推开“邻家味道”这扇不起眼的门。

陆琳琅放下怀里睡得正酣的小喵,舒展了一下因久坐而有些僵硬的腰肢,起身朝飘散着食材清香的厨房走去。

为了她计划,她不能再随性而为了,她要努力存足够的钱才能养得起软糯糯的小团子。

傍晚的忙碌即将开始,锅碗瓢盆的协奏曲中,新的日子依旧按部就班,而她心底那份隐秘的期待,如同投入水中的种子,悄然沉潜,静待萌芽。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