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灼热地烤着我的脸颊,台下上千双眼睛聚焦在我身上。但我只在意一个人的反应——那个站在过道旁,脸色苍白的陆沉舟。
他的表情精彩极了:先是震惊,然后是困惑,最后定格在一种被背叛的愤怒中。我几乎能读到他脑中的想法:怎么可能?那个总是抱着小说看的阿璃,居然是畅销书作家?那个需要他帮忙写读后感的女孩,竟然拥有百万读者?
“...所以,隐藏身份只是为了更好地观察生活,获取创作灵感。”我结束简短发言,礼貌鞠躬。
掌声雷动,比刚才更加热烈。同学们交头接耳,投来的目光充满好奇与崇拜。这就是成名的感觉吗?轻飘飘的,却又空虚得很。
校长满面红光地再次上台:“太令人惊喜了!苏璃同学不仅成绩优异,还在文学领域有如此成就!接下来是提问环节...”
一个女生抢过话筒:“琉璃大大!我是你的忠实书迷!《暗影之舞》中那个若即若离的男主角,有现实原型吗?”
全场顿时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在我和陆沉舟之间来回扫视。众所周知,《暗影之舞》讲述了一个女孩默默守护青梅竹马的故事,而现实中,我也恰好有个形影不离的青梅竹马。
我微微一笑,避重就轻:“文学创作往往是多种原型的融合。”
又一个男生问:“书中女主角有多重身份,这是否反映了你自己的经历?”
这个问题直击要害。我看着台下竖起耳朵的陆沉舟,故意卖关子:“也许有更多惊喜等着大家发现。”
提问环节终于结束,我快步走下台,却被校长拦下:“苏璃啊,学校想请你开个写作分享会,你看...”
“当然可以,校长。”我礼貌应答,眼睛却瞥见陆沉舟正转身离开礼堂。
借口要去洗手间,我溜出礼堂,果然在走廊尽头追上了他。
“沉舟!”我喊住他。
他脚步一顿,却没有回头:“大名鼎鼎的琉璃作家,找我这个普通人有什么事?”
酸溜溜的语气让我忍不住想笑。十六年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陆沉舟用这种口气对我说话。
我绕到他面前,歪着头打量他:“生气了?”
“我有什么好生气的?”他冷笑,“不就是被青梅竹马当傻子耍了这么多年吗?”
“我没有耍你...”
“没有?”他终于看向我,眼睛里冒着火,“那个哭着求我帮忙修改作文的苏璃是假的?那个说‘沉舟你好厉害,我都看不懂这些书’的苏璃是演的?”
我叹了口气:“那些时候,我只是想听你说话,想让你多关注我。”
他愣住了,眼中的怒火渐渐被困惑取代:“你说什么?”
“你从来没发现吗?”我轻声说,“只有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才会放下手机,认真地看着我,耐心地和我说话。”
陆沉舟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他眼中的愤怒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慌乱。
是啊,他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从未真正了解过我。
“那你...”他艰难地开口,“还有多少事情是我不知道的?”
我正要回答,却被一个兴奋的声音打断。
“琉璃大大!终于找到你了!”一个戴着眼镜的男生冲过来,激动地抓住我的手,“我是你的头号书迷!能给我签个名吗?”
陆沉舟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一把拉开男生的手:“说话就说话,别动手动脚。”
男生这才注意到陆沉舟,眼睛一亮:“你就是书里那个‘辰’的原型吧!果然和描写的一样帅!能和你合张影吗?”
陆沉舟愣住了:“什么原型?”
“《暗影之舞》的男主角啊!大家都猜是以你为原型的!”男生兴奋地说,“书中说‘他的眼睛像盛夏的夜空,让人沉醉却不自知’,这不就是你吗!”
我看着陆沉舟逐渐泛红的耳尖,心里暗笑。他当然不知道,因为他也从来没读过我的书——他总说“那些情情爱爱的东西没意思”。
“够了。”陆沉舟打断男生的滔滔不绝,拉着我的手就往走廊另一端走,“我们有事要谈。”
他把我拉到教学楼后的老槐树下,这是我们小时候常来的地方。树荫婆娑,阳光透过叶片缝隙,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书里写的...真的是我?”他低声问,语气不再愤怒,而是带着一种小心翼翼。
**在粗糙的树干上,抬头看他:“部分是,部分不是。”
“哪部分是?”他追问,声音有些沙哑。
我笑了:“你猜?”
他深吸一口气,突然双手撑在我两侧的树干上,将我困在他与树之间。这个突如其来的靠近让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阿璃,”他低头凝视着我,距离近得我能数清他的睫毛,“这些年来,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他的呼吸拂过我的脸颊,带着薄荷糖的清新气息。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时刻,他终于真正地看着我,而不是透过我看着那个他想象出来的影子。
“你错过了整个我,陆沉舟。”我轻声说。
他的眼神复杂起来,有懊悔,有困惑,还有一丝我读不懂的情绪。
“那我从现在开始了解,还来得及吗?”他问,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散。
我没有回答,因为答案很明显——游戏才刚刚开始。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特殊的提示音让我神色一凛——这是组织发来任务的信号。
“我得走了。”我推开他,匆匆整理了一下衣领。
陆沉舟皱眉:“谁的电话?这么急?”
我晃了手机,屏幕上只有一个字母“Q”在闪烁:“另一个世界的召唤。”
没等他反应,我快步离开,留下他一个人站在老槐树下,面对越来越多的谜团。
走出校门,我拐进一条小巷,确认四周无人后,接起电话。
“Q,有个紧急任务。”电话那头的声音经过特殊处理,“网络安全大赛组委会的系统被入侵,需要你立即协助修复。”
“报酬?”我简洁地问。
“三倍常规费用,外加一个你一定会感兴趣的信息——关于你一直在查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