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各自的“杀青戏”一年后。苏瑶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
坐落在一栋充满艺术气息的老洋房里。阳光透过明亮的落地窗洒进来。苏瑶正在签约仪式上,
与一位曾被苏梦恶意打压、才华横溢却长期郁郁不得志的新锐导演握手。
周围是工作室朝气蓬勃的团队成员和前来祝贺的朋友们,气氛热烈。工作室深处,
是她和顾逸辰温馨的家。客厅一面特别的陈列架上,
静静摆放着两件物品:那支陪伴她穿越风雨的银色录音笔,
以及那幅被雏菊点亮、象征着救赎与爱的“无脸人像”改版油画。
它们无声地诉说着一段新旧交织、浴火重生的旅程。
苏家那座曾见证无数悲欢离合的华丽老宅,如今挂上了崭新的牌匾——“拾光平民剧场”。
开业首演剧目,正是《老街往事》。今晚的首演,座无虚席,却并非名流云集。观众席里,
坐着《老街往事》里那位曾晒出油渍台词本的火锅店老板,
他带着全店的伙计来了;坐着曾寄来感谢信的青山小学老校长和几位老师,
还有几位在#被苏瑶温暖过的人#话题下勇敢发声的普通群演。导演张涛也坐在其中,
看着台上熟悉的故事,眼中满是感慨。舞台上,灯光亮起。一群充满生活气息的演员,
演绎着市井百态,烟火人间。没有浮夸的演技,只有真挚的情感流淌。
苏老爷子坐在第一排正中的位置,看着这鲜活的一幕,脸上是满足而平和的微笑。艺术,
终究回归了它滋养生命的本源。千里之外,一个宁静的南方小镇。
街角新开了一家小小的“拾梦杂货铺”。店面不大,却布置得温馨有趣。玻璃柜台里,
摆放着各种用彩色珠子、贝壳、碎布头**的可爱小饰品、小摆件。店主正是苏梦。
她素面朝天,穿着一件简单的棉布裙子,正耐心地教几个七八岁的孩子用彩色玻璃珠串手链。
孩子们叽叽喳喳,笑声清脆。她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精致和算计,
多了一份劳作后的红润和平静。虽然眉宇间偶尔还会掠过一丝阴霾,但眼神已不再空洞。
柜台玻璃下,压着一张边缘有些磨损的书页复印件。
上面是苏老爷子那力透纸背的字迹:“真听真看真感受,先对自己真。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自己串好的、歪歪扭扭却色彩鲜艳的玻璃珠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