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医院的梧桐叶开始泛黄时,沈清宁收到了两封改变命运的信。第一封来自军区党委,
宣布父亲沈志远彻底**,
恢复名誉和待遇;第二封是周淮安的调令——因擅自调查、暴力逼供等违纪行为,
他被降级调往西南边境,限期一周报到。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信纸上,
沈清宁盯着那个鲜红的公章,手指微微发抖。过去三周,她几乎住在医院,
白天照顾逐渐康复的周淮安,晚上伏案整理证据材料。现在正义终于到来,
却要以分离为代价。"看完了?"低沉的声音从病床上传来。沈清宁抬头,
看见周淮安已经自己撑坐起来,阳光为他瘦削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他的伤口愈合良好,
但肺部感染留下的后遗症让他的声音永远带上了一丝沙哑。"嗯。"沈清宁将调令递给他,
"西南边境条件艰苦,对你的康复不利。我可以向组织申请...""不必。
"周淮安扫了一眼文件,表情平静得像在看天气预报,"我接受处分。"沈清宁咬住下唇。
这个男人总是这样,默默承担一切后果,从不辩解。她走到床边,习惯性地检查他的脉搏。
周淮安配合地伸出手腕,却在她的指尖即将离开时,突然翻转手掌,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你父亲什么时候回来?"他问。"下周。"沈清宁任由他握着自己的手,
感受那已经比一个月前温暖许多的触感,"组织分配了军区家属院的房子给他。
"周淮安点点头,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她的指节:"你搬去和他住吧。
那套婚房...本来就不是你该住的地方。
"沈清宁猛地抽回手:"什么叫'不是我该住的地方'?
""清宁..."周淮安罕见地显出一丝无措,"你父亲回来了,
你不再需要...这段婚姻本来就是为了...""为了什么?"沈清宁逼近一步,
"为了保护我?为了查案?还是为了你那点'自私'?
"她几乎是咬牙切齿地引用他信中的话。病房突然安静下来。
周淮安的眼睛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深邃的琥珀色,里面翻涌着沈清宁读不懂的情绪。最终,
他垂下眼帘:"你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暴力,偏执,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不是你该承受的。"沈清宁深吸一口气,
从口袋里掏出那封她读了无数遍的信,轻轻摊开在床上:"1965年1月15日,
你在医学院报告厅第一次见到我。那年我19岁,演讲题目是《战场急救中的创新应用》。
"周淮安的身体明显僵硬了。"1967年10月15日,
你从我的书包里'捡'走了学生证。"沈清宁继续道,又从另一个口袋取出那张泛黄的照片,
"同一天,你拍了这张照片。当时我正被李卫国的人跟踪,是你处理掉了他们。
""你怎么...""李参谋告诉我的。"沈清宁嘴角微微上扬,
"他说你当年像个变态一样跟踪我,又像个守护天使一样解决所有危险。
"周淮安的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沈清宁从未见过他这样窘迫的样子,
忍不住又向前一步,现在他们之间只剩半臂距离。"1970年1月15日,
在我们'被组织安排'结婚前三个月,你写了这封信。"她轻声说,"里面有一句话,
我很好奇下半句是什么。"周淮安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她。"这场婚姻是组织安排的,
但我没有反对,因为..."沈清宁故意停下,直视他的眼睛,"因为什么,周淮安?
"监护仪的心跳线突然变得密集。周淮安的喉结上下滚动,苍白的脸上浮现一丝血色。
就在他准备开口时,病房门被敲响了。"报告!"是李参谋的声音,"政委来看您了,团长!
"沈清宁迅速后退一步,将信和照片塞回口袋。周淮安的表情也瞬间恢复了一贯的冷峻,
只有泛红的耳根泄露了刚才的亲密。政委是个五十多岁的威严男人,
身后跟着赵院长和两名军官。他简单慰问了周淮安的伤势,然后直奔主题:"淮安同志,
虽然你的行为确有违纪之处,但揭露了王振国一伙的重大犯罪事实。
组织上考虑减轻处分...""不必。"周淮安打断道,"我接受调令。
"政委叹了口气:"至少推迟一个月,等伤好利索了再去。""一周足够。
"周淮安语气坚决,"边境更需要人。"沈清宁站在一旁,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这个男人永远这样,把自我牺牲当成习惯。送走政委一行人后,病房再次恢复安静。
沈清宁背对着周淮安整理药品,不让他看到自己发红的眼眶。"清宁。"周淮安突然唤她,
"帮我个忙。""什么?""我书桌抽屉里有个铁盒,明天带过来。"沈清宁点点头,
没有多问。当晚回家取换洗衣物时,她找到了那个生锈的铁盒。打开后,
里面是一枚子弹壳打磨的粗糙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