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重归在线全文阅读-主人公沈清辞沈明小说

发表时间:2025-07-29 16:53:11

>>>>《锦绣重归》 在线阅读<<<<

沈知意恢复意识时,鼻尖萦绕着一股浓郁的苦药味,那味道刺得她几欲作呕。

她费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却不是医院熟悉的纯白天花板,

而是绣着缠枝莲纹样的淡青色纱帐。“姑娘醒了!”一个惊喜的女声在耳边响起。

沈知意转动僵硬的脖颈,看到一个梳着双丫髻、穿着粗布襦裙的小姑娘。

这装扮……她猛地坐起身,却被浑身的酸痛逼得倒抽一口冷气。低头看向自己的手,

那是一双纤细苍白、布满薄茧的手,绝非她那双常年握着钢笔、敲击键盘的手。

“水……”她嗓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小丫鬟连忙倒了杯温水,小心翼翼地喂她喝下。

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沈知意混沌的脑子渐渐清明。

忆片段如潮水般涌来——被卡车撞倒的剧痛、手术室的灯光、还有眼前这个身体的原主,

一个名叫沈清辞的十四岁少女。沈清辞是永宁侯府的庶女,生母早逝,

在府中过得连下人都不如。三天前,嫡母王氏借口她打碎了祭祖的玉碗,

罚她在雪地里跪了两个时辰,高烧不退,竟一命呜呼,

才让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沈知意占了这具身体。“真是……便宜她了。”沈知意,不,

现在该叫沈清辞了,她低声呢喃。前世她是叱咤商界的女总裁,在谈判桌上从未输过,

却因一场意外穿越到这个封建王朝,成了个任人欺凌的深闺少女。“姑娘说什么?

”小丫鬟绿萼没听清,疑惑地问。沈清辞摇摇头,眼底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前世的她,

从不是逆来顺受的性子。王氏既然能对一个十四岁的少女下此毒手,那她也不必客气。

这侯府的宅斗游戏,她接下了。“绿萼,”沈清辞的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去打盆热水来,再把我那件半旧的湖蓝色夹袄拿来。”绿萼愣了一下,自家姑娘向来怯懦,

何时有过这般语气?但她不敢多问,连忙应声去了。沈清辞靠在床头,梳理着原主的记忆。

永宁侯沈毅共有三房妻妾,嫡母王氏育有一子一女,嫡子沈明轩是侯府世子,

嫡女沈明珠骄纵跋扈。还有一位柳姨娘,生了个儿子沈明哲,平日里倒是安分守己。

原主的生母赵姨娘是江南女子,性情温婉,不得宠,生下原主后便缠绵病榻,三年前就去了。

没了生母庇护,原主在府中更是步履维艰。“姑娘,水来了。”绿萼端着铜盆进来。

沈清辞借着水盆里的倒影打量自己。柳叶眉,杏核眼,鼻梁小巧,唇瓣略显苍白,

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只是长期营养不良,显得有些瘦弱。“绿萼,我病了这几日,

府里可有什么动静?”沈清辞一边让绿萼为自己擦拭手臂,一边问道。

绿萼叹了口气:“还能有什么动静?夫人只派了个小厨房的婆子来看过一次,

丢下两副药就走了。倒是柳姨娘让人送了些点心过来。”沈清辞点点头,

柳姨娘……看来是府中唯一可以争取的力量。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伴随着一个尖细的嗓音:“二姑娘醒了吗?夫人让我来看看。”绿萼脸色一白:“是张嬷嬷。

”沈清辞眼底寒光一闪,张嬷嬷是王氏的心腹,出了名的势利眼,原主没少受她的气。

“让她进来。”沈清辞淡淡道。张嬷嬷大摇大摆地走进来,三角眼在沈清辞身上扫了一圈,

阴阳怪气道:“哟,二姑娘这命还真硬,这么快就醒了。夫人仁慈,还惦记着姑娘,

让老奴来看看。”沈清辞没有像原主那样吓得瑟缩,反而微微一笑:“有劳张嬷嬷跑一趟,

还请回去告诉母亲,女儿已经好多了,多谢母亲挂心。”她的平静让张嬷嬷有些意外,

随即又板起脸:“姑娘醒了就好,可别忘了自己的本分。打碎了祭祖的玉碗,本是大罪,

夫人仁慈才饶了你。往后可得谨言慎行,别再给侯爷和夫人惹麻烦。”“嬷嬷说的是,

”沈清辞垂下眼帘,掩去眸中的冷意,“女儿记住了。只是女儿病中虚弱,

怕是一时半会儿不能给母亲请安了,还请嬷嬷代为转告。”张嬷嬷见她态度顺从,

心里的火气消了些,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便扭着腰走了。“姑娘,

你刚才……”绿萼一脸惊讶。沈清辞冷笑一声:“对付这种人,硬碰硬只会吃亏。

我们现在羽翼未丰,只能先忍。”她知道,这只是开始。王氏既然容不下原主,

自然也不会放过她。接下来的几日,沈清辞一边调理身体,一边让绿萼打探府中的消息。

她发现,王氏虽然表面贤淑,暗地里却手段颇多,不仅克扣她的月例,

还在府中散布她的谣言,说她命硬克母,性情乖戾。“姑娘,这可怎么办?再这样下去,

府里的下人都要骑到我们头上了。”绿萼急得团团转。沈清辞却异常平静:“急什么?

她们越是这样,就越说明她们心虚。”她思索片刻,

对绿萼道:“你去把柳姨娘送来的点心包一小盒,咱们去给祖母请安。

”绿萼愣住了:“姑娘,老太太向来不喜欢咱们……”“不试试怎么知道?

”沈清辞打断她,“祖母是侯府的定海神针,只要她认可我,

王氏就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欺负我。”老太太住在侯府的静园,平日里深居简出,

对府中事务不怎么过问,但辈分最高,连永宁侯都要敬她三分。沈清辞带着绿萼来到静园,

通报的丫鬟进去了许久,才出来说老太太愿意见她们。静园布置得古朴雅致,

老太太正坐在窗边看书,头发花白,眼神却很锐利。“孙女儿给祖母请安。

”沈清辞规规矩矩地行礼。老太太放下书,打量着她:“听说你前些日子病了?

”“劳祖母挂心,孙女儿已经好多了。”沈清辞抬头,目光清澈坦荡,

“这是柳姨娘送来的点心,孙女儿想着祖母或许爱吃,就冒昧送来了。

”老太太看了一眼那盒点心,又看了看沈清辞,淡淡道:“有心了。起来吧。”沈清辞起身,

垂手站在一旁,不多言,也不显得局促。老太太见她虽瘦弱,却自有一股风骨,

与传闻中那个怯懦的丫头截然不同,心中不由多了几分兴趣:“听说你打碎了祭祖的玉碗?

”沈清辞坦然道:“是。孙女儿笨手笨脚,确实该罚。只是那日天气寒冷,

孙女儿跪了没多久就晕过去了,多亏母亲仁慈,没有深究。”她没有辩解,也没有抱怨,

只轻描淡写地说出事实,却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她在雪地里受罚的场景。

老太太眸色微沉:“王氏也太不知轻重了,你毕竟是侯府的二姑娘。

”沈清辞连忙道:“祖母息怒,母亲也是为了让孙女儿长记性。孙女儿以后定会谨言慎行,

不再惹母亲生气。”她这副明事理、懂分寸的样子,让老太太更是满意。她摆摆手:“行了,

知道你懂事。以后若是在府中受了委屈,就来告诉祖母。”“谢祖母。”沈清辞心中一喜,

这第一步,算是成功了。从静园出来,绿萼激动得脸都红了:“姑娘,

老太太好像很喜欢你呢!”沈清辞微微一笑:“只是初步认可罢了。往后的路,还长着呢。

”回到自己的小院,刚坐下没多久,就听到外面一阵喧哗。“二妹妹在吗?姐姐来看你了。

”是沈明珠的声音。沈清辞眉头微蹙,这沈明珠向来和王氏一条心,平日里没少欺负原主。

她来做什么?“请她进来。”沈明珠穿着一身娇艳的粉色衣裙,带着几个丫鬟,

趾高气扬地走了进来。她上下打量着沈清辞,撇撇嘴:“哟,妹妹这病好得挺快啊。

我还以为你要在床上躺个十天半月呢。”沈清辞淡淡道:“劳姐姐挂心,托姐姐的福,

死不了。”沈明珠被她噎了一下,脸色有些难看:“妹妹这是什么话?

姐姐可是真心来看你的。对了,母亲让我来问问你,身体好些了,是不是该去给她请安了?

”“自然是该去的,”沈清辞站起身,“既然姐姐来了,不如我们一同去吧。

”沈明珠没想到她这么痛快,愣了一下,随即冷笑道:“好啊,正好我也想看看,

妹妹大病一场后,是不是变得懂事了。”两人一前一后往王氏的正房走去。一路上,

沈明珠故意放慢脚步,让沈清辞跟在后面,想让她难堪。沈清辞却毫不在意,

神色平静地跟在后面。到了正房,王氏正坐在太师椅上喝茶。看到她们进来,

眼皮都没抬一下。“孩儿给母亲请安。”沈清辞规规矩矩地行礼。王氏过了好一会儿,

才慢悠悠地说:“起来吧。病好了?”“谢母亲关心,好多了。”“好了就好,

”王氏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看着她,“既然好了,就该知道自己的本分。

往后做事仔细些,别再毛手毛脚的。”“是,孩儿记住了。”王氏见她态度恭顺,

倒也挑不出什么错处。她眼珠一转,说道:“再过几日就是你父亲的生辰了,府里要办宴席。

你身子弱,就不用去前院帮忙了,留在后院,跟着你姐姐学学女红吧。”沈清辞心中冷笑,

这是想把她困在后院,不让她有机会在父亲面前露脸啊。“是,全凭母亲安排。

”她顺从地应道。沈明珠得意地看了沈清辞一眼,心想:看你还怎么蹦跶。

从王氏那里出来,沈明珠嘲讽道:“妹妹你看,母亲多疼你,知道你身子弱,都不让你干活。

”沈清辞淡淡一笑:“是啊,母亲确实疼我。不像姐姐,还要在前院忙前忙后。

”沈明珠被她堵得说不出话来,气呼呼地转身走了。绿萼担忧地说:“姑娘,

夫人这是故意刁难您啊。学女红有什么用?到时候侯爷生辰,您拿不出像样的礼物,

又要被人笑话了。”沈清辞却胸有成竹:“谁说学女红就拿不出像样的礼物了?

你去给我找些丝线和一块素色的锦缎来。”“姑娘要做什么?”绿萼好奇地问。“保密。

”沈清辞神秘一笑。接下来的几日,沈清辞果然天天跟着沈明珠学女红。

沈明珠故意刁难她,让她做最复杂的绣活。沈清辞前世虽然是女总裁,但为了培养气质,

也学过一段时间的刺绣,对付这些倒也不在话下。她不仅完成了沈明珠布置的任务,

还利用空闲时间,偷偷绣了一幅《松鹤延年图》。她的绣法令沈明珠暗暗吃惊,

却嘴硬地说:“也就一般般吧,比起府里的绣娘还差得远呢。”沈清辞懒得跟她计较,

只专心做自己的事。很快就到了永宁侯的生辰。府里张灯结彩,宾客盈门。

沈清辞跟着王氏和沈明珠在偏厅招待女眷。宴席上,沈明珠献上了自己绣的荷包,

引得众人一阵夸赞。王氏脸上满是得意。轮到沈清辞时,她呈上了自己绣的《松鹤延年图》。

众人一看,都惊呆了。只见画面上的松树苍劲挺拔,仙鹤栩栩如生,色彩搭配得当,

针法细腻精湛,比起宫廷绣娘也毫不逊色。永宁侯见了,更是龙颜大悦:“清辞这丫头,

什么时候有这等好手艺了?真是不错,不错!”王氏和沈明珠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

她们没想到,沈清辞竟然藏了这么一手。老太太也笑着说:“清辞这孩子,不仅懂事,

手艺也好。看来是我以前忽略了她。”得到了侯爷和老太太的夸赞,

沈清辞在府中的地位无形中提高了不少。那些原本看不起她的下人,

看她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畏。宴席结束后,王氏把沈清辞叫到正房,

脸色阴沉:“你倒是藏得深啊,有这么好的手艺,怎么从来不说?

”沈清辞垂下眼帘:“母亲恕罪,孩儿只是闲来无事,随便绣着玩的,

不敢在母亲和姐姐面前班门弄斧。”“随便绣着玩就能有这等水平?”王氏显然不信,

“我看你是故意的吧?故意在你父亲和老太太面前出风头!”“孩儿不敢,

”沈清辞抬起头,目光坦然,“孩儿只是想在父亲生辰时,献上一份心意。

若是母亲觉得孩儿做得不对,孩儿以后不做就是了。”她这副不卑不亢的样子,

让王氏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却又抓不到把柄。最后只能恨恨地说:“行了,你下去吧。

以后安分点,别再耍什么花样!”“是。”沈清辞转身离开,

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这一局,她赢了。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王氏绝不会善罢甘休,往后的争斗,只会更加激烈。回到小院,绿萼兴奋地说:“姑娘,

您今天真是太厉害了!连侯爷都夸奖您了!”沈清辞点点头:“这只是第一步。

我们要想在侯府站稳脚跟,还需要更多的筹码。”她思索片刻,对绿萼道:“你去打听一下,

柳姨娘最近在忙些什么。”绿萼很快就回来了:“姑娘,

柳姨娘最近好像在为三少爷的学业发愁。三少爷性子顽劣,先生说他不用功,

柳姨娘正头疼呢。”沈清辞眼前一亮:“这倒是个机会。你去告诉柳姨娘,

就说我或许能帮上三少爷的忙。”绿萼有些疑惑:“姑娘,您能帮什么忙啊?三少爷的功课,

连先生都头疼。”沈清辞微微一笑:“我自有办法。你只管去说就是了。

”柳姨娘听说沈清辞能帮沈明哲,虽然有些怀疑,但还是立刻来了沈清辞的小院。

“妹妹真有办法?”柳姨娘急切地问。沈清辞点点头:“三少爷不是不用功,

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我倒是知道一些有趣的学习方法,

或许能让三少爷对读书产生兴趣。”柳姨娘半信半疑:“真的吗?那太好了!

若是妹妹能帮明哲,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柳姨娘客气了,

”沈清辞笑道,“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不如让三少爷过来,我试试?

”柳姨娘连忙让人去叫沈明哲。沈明哲今年十岁,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

听说要去见那个平日里怯懦的二姐姐,老大不情愿,但还是被丫鬟拉了过来。“你找我有事?

”沈明哲皱着眉头,一脸不耐烦。沈清辞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三弟弟,

我听说你不喜读书?”“读书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去玩蛐蛐。”沈明哲嘟囔道。

“那若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好玩的游戏呢?”沈清辞神秘一笑。

沈明哲眼睛一亮:“游戏?什么游戏?”沈清辞拿出一副自己做的纸牌:“你看,

这上面写着诗句,我们来玩配对的游戏。谁能先找到对应的上下句,谁就赢了。赢了的人,

可以得到一颗糖。”小孩子都喜欢游戏和糖果,沈明哲立刻来了兴趣:“好啊好啊,

我们来玩!”柳姨娘在一旁看着,只见沈清辞和沈明哲玩得不亦乐乎。沈明哲为了赢糖果,

努力回忆着书本上的诗句,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很多知识。“这……这太神奇了!

”柳姨娘激动得热泪盈眶。沈清辞笑着说:“其实三弟弟很聪明,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方法。

柳姨娘以后可以多陪他玩玩这类游戏,慢慢引导他,他一定会喜欢上读书的。

”柳姨娘连忙起身,对着沈清辞深深一拜:“多谢妹妹!大恩不言谢,以后妹妹有什么需要,

尽管跟我说!”沈清辞扶起她:“柳姨娘不必多礼,我们互相扶持才是。

”有了柳姨娘这个盟友,沈清辞在侯府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柳姨娘时常在永宁侯面前夸赞沈清辞懂事、聪慧,永宁侯对她也渐渐改观,

偶尔还会召她去书房说话。王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几次想找沈清辞的麻烦,

都被沈清辞巧妙地化解了。这天,王氏又想出一个主意。她让人把沈清辞叫到正房,

说府里缺少一个掌管中馈的人,让沈清辞和沈明珠一起学习打理府中事务,

最后由永宁侯决定谁来掌管。沈清辞知道,这又是王氏的陷阱。掌管中馈看似是好事,

实则责任重大,稍有不慎就会出错。王氏是想让她在学习过程中出丑,

好让永宁侯彻底放弃她。但她没有退缩。这是一个掌握权力的机会,她不能错过。“是,

母亲。”沈清辞坦然应下。接下来的日子,沈清辞和沈明珠一起学习打理府中事务。

沈明珠从小被王氏娇惯,根本不懂如何管理,只会发号施令,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而沈清辞却凭借着前世的管理经验,把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不仅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还对府里的账目进行了清查,发现了不少问题。

“这些账目不对,”沈清辞拿着账本,对负责管账的婆子说,“这个月的采买费用,

比上个月多了足足三成,这是怎么回事?”那婆子是王氏的心腹,早就被王氏打点好了,

她眼珠一转,说道:“二姑娘有所不知,这个月的物价上涨了,所以采买费用也高了些。

”“是吗?”沈清辞冷笑一声,“那我倒是要问问外面的店家,

看看是不是真的物价上涨了。”那婆子脸色一白,连忙说:“二姑娘息怒,是老奴记错了,

其实是这个月多采买了一些东西,以备不时之需。”“哦?多采买了什么?拿来我看看。

”沈清辞步步紧逼。那婆子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沈清辞知道,这里面肯定有鬼。

她没有当场发作,而是把这件事记了下来。晚上,她把账目上的问题整理出来,去找永宁侯。

“父亲,女儿在清查账目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想请父亲过目。

”沈清辞把整理好的账目递给永宁侯。永宁侯接过账目,越看脸色越阴沉。

上面清清楚楚地记录着府中账目混乱、采买中饱私囊等问题,涉及的金额还不小。

“岂有此理!”永宁侯怒拍桌子,“王氏是怎么管的家?竟然出了这么多问题!

”沈清辞连忙说:“父亲息怒,或许母亲只是一时疏忽。女儿觉得,

府中应该建立更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采买、账目等方面的监管,

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永宁侯看着沈清辞,眼中满是赞赏:“清辞,

你说得很有道理。看来,让你掌管中馈,是对的。”“父亲,女儿年纪尚轻,恐怕难以胜任。

”沈清辞故作推辞。“你不必谦虚,”永宁侯摆摆手,“我看你比你母亲和姐姐都能干。

从明日起,府里的中馈就交给你掌管了。”“是,女儿定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沈清辞心中一喜,她终于掌握了侯府的实权。消息传到王氏耳中,她气得浑身发抖。

她没想到,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沈清辞掌管中馈后,雷厉风行地进行了改革。

她撤换了一批不称职的下人,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对府里的采买、账目等进行了全面整顿。在她的管理下,侯府的开支大大减少,

各项事务也变得井井有条。永宁侯对她更加满意,府里的下人也对她敬畏有加。

王氏和沈明珠虽然心有不甘,却再也不敢轻易找她的麻烦。她们知道,

沈清辞已经不是那个可以任人欺凌的小丫头了。沈清辞站在窗前,看着庭院里的花开花落,

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她知道,在这个侯府里,她的争斗还没有结束。但她有信心,

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定能在这深宅大院中,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而属于她的故事,

才刚刚开始。沈清辞执掌中馈的第三个月,侯府后厨突然爆出采买的绸缎被调包的事。

负责采买的刘管事跪在地上瑟瑟发抖,面前摊着几匹粗制滥造的劣质绸缎,

与账本上记录的上等云锦相去甚远。“二姑娘饶命!老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明明看着店家打包的云锦……”刘管事涕泪横流,不住地磕头。沈清辞坐在梨花木椅上,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