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心脏后,我靠人工心脏冷静复仇》 在线阅读<<<<
我的心,在情敌胸中跳动手术同意书上的最后一个字签完时,笔尖划破了纸张。
林晚握着我的手,泪水像断线的珍珠,一滴滴砸在我枯瘦的手背上。“阿淮,
谢谢你……谢谢你愿意为了我,救承泽。”我回握住她冰凉的手指,虚弱地笑了笑。
视线越过她,落在ICU病房里那个躺在无数管线中的男人——顾承泽。我最好的朋友,
也是林晚如今的依靠。而我,江淮,一个被判了绝症、生命只剩几个月的建筑设计师,
唯一有价值的,似乎只剩下这颗与顾承泽配型完美的心脏。“晚晚,别哭。”我的声音嘶哑,
“能用我这颗快要停跳的心,换回你们的幸福,是我最后能为你做的事了。答应我,要幸福。
”幸福。多么讽刺的词。我的主治医生,李教授,表情复杂地看着我,欲言又止。
他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也是唯一一个对我进行活体捐献表达过疑虑的人。
但顾承泽的医疗团队给出的条件太过优渥,并且,这是我“主动”且“唯一”的愿望。
“江先生,你真的……想好了吗?”李教授最后一次问我,
“AethelredII型人工心脏虽然是尖端科技,但临床数据极少,
风险……”“我没得选了,不是吗?”我打断他。与其在病床上毫无尊严地枯萎,
不如成为拯救爱人幸福的“英雄”。这是林晚告诉我的,也是我选择相信的。手术那天,
林晚穿着一件白色的长裙,站在无菌隔离窗外,对我比着口型:“阿淮,我爱你。”我笑了。
麻醉剂注入血管,意识沉入黑暗前的最后一秒,我看到她身后,
顾承ZE的父母和一众商业伙伴,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我以为这是终点,
是我伟大爱情的悲壮落幕。我错了。这,仅仅是地狱的序章。当我再次恢复意识,
胸腔里传来的是一种陌生的、规律的、带着金属质感的嗡鸣。不是心跳,是机器在运转。
我活下来了,靠着那颗昂贵的AethelredII型人工心脏。病房外,
传来压抑的争吵声。是林晚:“……他醒了!我们该怎么办?
他不是应该……”一个沉稳的男声,是顾承泽的首席律师:“林**,请冷静。
协议里写得很清楚,如果江先生术后存活,顾先生将承担他后续所有的疗养费用。
我们已经安排了瑞士最好的疗养院,他会在那里得到最好的照顾,
直到‘自然’地……”律师的声音顿了顿,
换上一种更冷酷的腔调:“……直到人工心脏的能源耗尽。根据型号推算,大概还有一年。
”林晚的声音带着哭腔:“可你之前不是这么说的!你们说他活下来的几率不到百分之一!
你们骗了我!”“我们只是陈述了医学上的可能性。”律师的声音波澜不惊,“是你自己,
说服了他签下协议。是你告诉他,这是为了‘爱’。现在,顾先生拥有了一颗健康的心脏,
而你,将成为顾太太。江先生的‘牺牲’,有了最圆满的结果。你应该高兴才对。
”死一样的寂静。许久,我听到林晚疲惫而破碎的声音:“……我知道了。
让他……安安静静地走吧,别再让他知道这些了。这是我……最后能为他做的。
”门外的脚步声远去了。我躺在床上,静静地看着天花板。
那颗AethelredII型人工心脏的神经抑制模块,
在此刻似乎完成了与我大脑的最后链接。我脑中闪过林晚的泪水,闪过她说的“我爱你”,
闪过我们曾经在海边许下的诺言。按照过去的逻辑,此刻的我应该心如刀绞,应该愤怒,
应该绝望。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我的情绪像被瞬间抽干的湖泊,
只剩下干涸、龟裂的河床。那颗机器心脏在胸腔里发出“嗡——嗡——”的低鸣,
每一次震动,都在提醒我一个冰冷的事实:那个叫江淮的浪漫主义者,连同他的爱情和心脏,
已经一起死在了手术台上。活下来的,
是一个代号“AethelredII”的精密仪器。而仪器,只需要执行指令。
我的第一个指令,在绝对的、毫无杂质的冷静中,生成了。目标:复仇。
逻辑:摧毁他们用我的心脏换来的一切。2代号欧几里得,
逻辑的幽灵瑞士的阿尔卑斯山疗养院,美得像一幅油画。这里空气清新,与世隔绝,
是富人们用来遗忘烦恼和……遗弃“麻烦”的绝佳地点。我被送来这里时,
身体数据极不稳定。顾承泽的律师团队为我配备了最好的医疗护理,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确保我在能源耗尽前,“体面”且“无知”地死去。
林晚再也没有出现过。她或许是愧疚,或许是恐惧,但这都不在我的计算范畴之内了。情感,
是最大的变量,是逻辑的天敌。我现在,需要的是数据。疗养院的生活平静而规律。
护士们对我这个“被掏空了心”的东方男人抱以同情,她们会和我聊天,谈论天气,
谈论山间的野花。我微笑着回应,用最精准的语言模仿着一个“正常”人类的情感反馈。
我的大脑,在人工心脏的辅助下,变成了一台超级计算机。它没有了喜怒哀乐的干扰,
处理信息的效率高得可怕。我开始疯狂地吸收知识,
金融、编程、心理学……疗养院的图书馆和高速网络,成了我最好的武器库。
身体的恢复很慢,但我的思维却从未如此清晰。我回忆起和顾承泽相处的每一个细节,
他看似不经意间透露出的商业布局,他对风险的厌恶,
他对家族声誉的执念……这些在过去被我当成“朋友间的闲聊”的信息,
如今都变成了可以被量化的、冰冷的数据点。我用护士长的身份信息,
在海外注册了一个匿名的证券账户。我的启动资金,是护士们出于同情,
凑钱为我买的一台二手平板电脑。我将它拆解,用里面的零件做了一个简易的信号放大器,
接入了疗养院的内部网络。我开始观察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没有了贪婪和恐惧,
市场在我眼中不再是混乱的布朗运动,而是一系列可以被计算的、复杂的逻辑链条。
涨跌的背后,是人性的集体无意识。而我,已经跳出了人性。我的第一次操作,
是做空一支被所有分析师看好的医药股。我的模型告诉我,
它的三期临床数据存在一个被公关团队巧妙掩盖的逻辑漏洞。三天后,数据造假丑闻爆发,
股价雪崩。我的账户里,多出了第一笔微不足道,但意义重大的资本。
我为自己取了一个代号:欧几里得。几何学之父,逻辑的化身。
一个只相信公理与推论的幽灵,开始在资本世界里游荡。与此同时,我收到了国内的消息。
顾承泽康复得很好,我的那颗心脏在他的胸膛里,跳动得强劲有力。
他高调地接受了财经杂志的专访,将这次“换心”手术,
包装成了一个关于“友情与新生”的励志故事。而故事的女主角,林晚,
则以“未婚妻”的身份,陪在他身边。照片上的她,穿着香奈儿的套裙,笑容温婉得体,
只是眼神深处,有一丝我能轻易识别出的、被压抑的空洞。他们宣布,将在三个月后,
在我曾经亲手为他们设计的、位于浅水湾的顶级豪宅“月光协奏曲”里,举行盛大的婚礼。
“月光协奏曲”,那是我呕心沥血的杰作,是我送给林晚的结婚礼物。每一个细节,
都倾注了我对我们未来的幻想。现在,它成了我和我那颗心脏的坟墓,以及他们幸福的殿堂。
平板电脑的屏幕上,反射出我毫无波澜的脸。我平静地打开一个文件夹,
里面是“月光协奏曲”最原始、最核心的建筑结构蓝图。我比任何人都清楚,
那栋房子最坚固的地方在哪里,以及……最脆弱的地方,又在哪里。
我将视线投向屏幕上的K线图。复仇的第一步,是积累足够的杠杆。我要在他们婚礼那天,
送上一份贺礼。一份足以在他们坚不可摧的幸福殿堂上,敲出第一道裂缝的贺礼。
3婚礼的钟声,是丧钟的前奏时间,对于一台机器来说,只是计数的单位。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欧几里得”这个名字,开始在一些小众的海外投资论坛里,
像病毒一样传播。我从不发表长篇大论的分析,只在关键时刻,留下一行代码般精准的预测。
“ESTC,72小时内,跌破发行价。”“X-miner,警惕它的现金流。
”“关注白银。风暴将至。”每一次预测,都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切中了市场的脉搏。
有人说我是华尔街叛逃的顶级精算师,有人说我是一个掌握了内幕消息的幽灵。
他们疯狂地追随我,试图破解我的身份,但都一无所获。我的资本,
以一种违反金融学常识的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我已经不再需要依赖疗养院的网络,
而是通过离岸空壳公司,组建了属于我自己的、小而精悍的交易团队。
他们从不知道我的真实身份,只知道“欧几里得”先生的每一个指令,都必须被无条件执行。
而我,依旧是那个躺在瑞士山间,面带微笑、人畜无害的疗养者江淮。
我甚至开始在护士的帮助下,进行康复训练。我的身体在好转,那颗人工心脏的嗡鸣声,
已经成了我生命中最和谐的背景音。顾承泽和林晚的婚礼,如期将至。
媒体称之为“世纪婚礼”。顾氏集团的股价因此一路走高。顾承泽春风得意,
他不仅拥有了健康,还即将迎娶他觊觎已久的、兄弟的女人。这是他人生的巅峰,
也是他防御最松懈的时刻。我通过网络,静静地“观摩”着婚礼的筹备。
鲜花、宾客名单、媒体通稿……一切都完美得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而戏剧,
总需要一个不速之客来打破平衡。我盯上的,
是顾氏集团旗下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子公司——“筑梦空间”。这家公司,
主要负责高端房地产的物业管理,其中就包括“月光协奏曲”。它业绩平平,
在顾承泽的商业版图中,像一颗被遗忘的棋子。但我知道它的秘密。因为,
“筑梦空间”的创始人,是我。当年为了让林晚安心,我将公司大部分股权,
以一个象征性的价格,**给了顾承泽,让他代为打理。婚礼前一周,我启动了计划。
我让我的团队,
在市场上悄无声息地散布关于“筑梦空间”将被母公司剥离、进行独立重组的假消息。同时,
我利用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构建了一个巨大的、指向其股价的看跌期权池。顾承泽太自负了。
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婚礼和集团的核心业务上,根本没注意到这只小小的“苍蝇”。甚至,
他手下的某些高管,为了向未来的“顾太太”林晚献媚(因为林晚名义上还持有少量股份),
乐于看到这家与她相关的公司股价上涨,默许了流言的发酵。婚礼当天,阳光明媚。
“月光协奏曲”前的草坪上,宾客云集。顾承泽穿着白色西装,胸前别着鲜花,容光焕发。
他胸膛里,我的心脏,正为另一个男人,兴奋地跳动着。林晚挽着他的手臂,婚纱圣洁无暇。
她的脸上是幸福的微笑,但当镜头拉近时,我能通过高清直播,
分析出她眼部肌肉的微小僵硬——那是一种无法完全放松的、潜意识里的不安。
神父开始致辞。“顾承泽先生,你是否愿意……”就在此时,我按下了回车键。指令:执行。
一颗早已埋好的“信息炸弹”,在全球三大财经新闻社的终端上,同时引爆。
标题是:《“筑梦空间”严重财务造假,涉嫌以上百个虚假业主名义,
骗取银行高额维护基金贷款!
》新闻附上了无法辩驳的证据——那些虚假账户的流水、被伪造的签名,
以及一份由“内部吹哨人”提供的、极其详尽的审计报告。市场,瞬间恐慌。婚礼现场,
宾客们的手机开始疯狂震动。窃窃私语声,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顾承泽的手机,
也在此时响起。他接起电话,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筑梦空间”的股价,
以垂直下跌的姿态,一秒熔断。而这,仅仅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由于“筑梦空间”与母公司顾氏集团存在大量的担保协议,这颗炸弹的威力,
将直接传导至整个商业帝国。直播镜头里,神父还在尴尬地等待着。顾承泽的脸色变得惨白,
他死死地盯着手机,额头上渗出冷汗。林晚茫然地看着他,轻声问:“承泽,怎么了?
”他没有回答。我静静地看着屏幕上那张熟悉的、我曾深爱的脸。她的不安,
终于找到了源头。婚礼的钟声,还在悠扬地回响。但在我听来,那更像是丧钟的前奏。游戏,
开始了。4第一道裂缝,信任的崩塌混乱,是最好的催化剂。“筑梦空间”的丑闻,
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掀起了滔天巨浪。顾氏集团的股价应声而落,一天之内,
市值蒸发了近百亿。这对于家大业大的顾氏来说,虽不致命,
但却是一记响亮的、足以让顾承泽颜面扫地的耳光。婚礼被迫草草收场。
顾承泽再也无法维持他优雅从容的假面,他当着所有宾客的面,对着电话那头的下属咆哮,
神情狰狞。林晚提着婚纱,站在他身后,像一只被惊吓到的白色蝴蝶,不知所措。
我坐在疗养院的阳台上,用平板电脑翻阅着关于这场风暴的报道。阳光温暖,鸟鸣清脆,
我的内心却是一片绝对的零度。这次攻击的目的,并非要一击致命。根据我的模型推算,
以顾承泽的财力和手段,他能在半个月内,付出一定代价,将这件事平息下去。我的目标,
是别的东西。是信任。我匿名地,将一部分“证据”的源文件,发送到了林晚的私人邮箱。
这些文件,被我用技术手段处理过,所有的线索,
都巧妙地指向了顾承泽身边的一位副总裁——张博。张博是顾氏的元老,
也是顾承泽父亲留下的心腹,为人耿直,但不懂变通,一直被顾承泽排挤,
负责的都是些边缘业务。最关键的是,他曾经因为“筑梦空间”的管理问题,
和顾承泽在董事会上发生过激烈争执。这是一个完美的“替罪羊”。林晚收到了邮件。
我通过预设的程序,能追踪到她的阅读状态。她反复看了三遍,停留时间最长的,
是一份被伪造的、张博与竞争对手公司的秘密邮件往来。当晚,
顾承泽疲惫地回到“月光协奏曲”。我没有他们的监控画面,但我可以“构建”出场景。
林晚会犹豫着,将邮件的事情告诉顾承泽。她的初衷,或许是想帮助他。
而多疑、愤怒、急于寻找发泄口的顾承泽,会作何反应?他不会去质疑证据的真伪。
他只会觉得,这是对他权威的又一次挑战,是“老臣”对他的背叛。果然,第二天,
顾氏集团发布公告:副总裁张博,因“个人原因”引咎辞职,并将配合集团内部的调查。
一石激起千层浪。张博在集团内部德高望重,他的被罢免,引起了许多老员工的不满。
顾承泽用如此粗暴的方式处理危机,
更是让外界坐实了他“外强中干”、“刚愎自用”的印象。更重要的是,
林晚成了那个“告密者”。无论顾承泽是否感谢她,在他们之间,
已经埋下了一根看不见的刺。一个女人,可以参与他的生活,但绝不能插手他的帝国。
这是顾承泽这种人的掌控欲所决定的。他们的“完美爱情”,
出现了第一道细微的、但无法修复的裂缝。此时,我寄出的第二份“礼物”,也该送达了。
那是一份匿名的快递,收件人是林晚。里面没有别的东西,
只有一张打印出来的、江淮的“死亡证明”。死亡日期,是他们婚礼的三天前。地点,
是瑞士阿尔卑斯山疗养院。死因,是“人工心脏排异引发的多器官衰竭”。这份证明,
当然是假的。但它足以以假乱真。我无法想象林晚看到它时的表情。愧疚?解脱?还是麻木?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这一刻起,“江淮已死”这个概念,将在她心中,
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一个死去的前男友,会成为她午夜梦回时,永恒的、无法摆脱的梦魇。
他会像一个幽灵,盘旋在这栋豪宅的每一个角落。他会提醒她,她如今拥有的一切,
是建立在怎样一个“伟大”的谎言之上。我平静地关闭了所有关于顾氏集团的页面。
第一阶段,信息植入与信任瓦解,完成。接下来,是第二阶段:欲望放大与内部爆破。
顾承ZE,你以为你平息了风暴?不,这只是开始。我要让你亲手,将你的帝国,一块一块,
拆得粉碎。5欲望的鱼饵,贪婪的绞索风波过后,顾承泽展现了他作为商业枭雄的手腕。
他迅速切割了“筑梦空间”,并抛出了一个名为“天穹计划”的全新项目,
试图用一个更宏大的叙事,来覆盖之前的一切负面新闻。“天穹计划”,
是一个关于新能源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未来城市概念。蓝图宏伟,技术前沿,
完美地迎合了资本市场对“下一个风口”的追逐。顾氏集团的股价,在短暂的下跌后,
开始被这股新的狂热,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点。顾承ZE似乎又回到了他的王座之上。
他变得更加专断,也更加享受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
他带着林晚频繁出席各种高端晚宴和论坛,向世界展示他的新项目,和他的新妻子。
林晚也似乎走出了阴影。她努力地扮演着“顾太太”的角色,优雅、顺从。江淮的死,
像一块被投入深海的石头,没有在她生活的表面,留下任何波澜。一切看起来,
都恢复了正常,甚至,更好了。但这正是我想要的。因为,最坚固的堡垒,
往往是从内部开始腐烂的。“天穹计划”是一个完美的“欲望鱼饵”。它太庞大,太超前,
也……太烧钱了。根据我的模型分析,以顾氏集团现有的现金流,
根本无法独立支撑如此规模的研发投入。顾承泽画出的这张大饼,
必须依赖外部的、海量的融资。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拥有国际背景的合作伙伴。而我,
“欧几里得”,已经为此准备了很久。我通过我的离岸公司,
注资了一家位于欧洲二线国家的、名为“普罗米修斯资本”的小型投行。这家投行历史悠久,
但近年来业务萎缩,濒临破产。我收购它,
只为了它那块干净的、拥有百年历史的“金字招牌”。接着,我指挥我的团队,
利用之前积累的资本,连续数次,在国际市场上,
精准地“狙击”了几家陷入困境的科技公司。我们并非恶意收购,而是在它们股价最低迷时,
以“白衣骑士”的姿态注入资金,并提供精准的重组方案。几次成功的案例之后,
“普罗米修斯资本”声名鹊起。在外界看来,它像一头沉睡醒来的雄狮,眼光毒辣,
手段高明,背景神秘。当时机成熟时,我让“普罗米修斯资本”的CEO,
一位我重金聘请的、拥有华尔街背景的德国老人,主动向顾氏集团,
表达了对“天穹计划”的浓厚兴趣。对于急于寻找顶级背书的顾承泽来说,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一个拥有欧洲百年声誉的投行主动示好,这不仅能解决他的资金问题,
更能极大地提升“天穹计划”的国际地位。他不可能拒绝。谈判,
就在“月光协奏曲”的书房里进行。我没有去。我的身份,依然是那个远在瑞士的“幽灵”。
我通过远程视频,以“普罗米修斯资本首席战略顾问”的身份,参与了会议。视频里,
我的面部和声音,都经过了人工智能的深度伪造,
变成了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四十岁左右的白人男性。我看着屏幕里的顾承泽,
他意气风发,侃侃而谈。他并不知道,那个他急于拉拢的“上帝”,
正是那个被他踩在脚下、夺走一切的“蝼蚁”。我也看到了林晚。她作为女主人,
为我们端来了咖啡。当她看到屏幕上那个陌生的“顾问”时,只是礼貌性地点了点头。
她当然看不出,在那层数据的伪装之下,是她曾经最熟悉的、如今却只剩下冰冷逻辑的灵魂。
谈判进行得异常顺利。我故意表现出对风险的极致厌恶,对顾承ZE的每一个承诺,
都要求最苛刻的对赌协议。比如,如果“天穹计划”的某个阶段性成果无法按时交付,
顾氏集团将需要以极低的价格,向我们出让核心产业的股份。顾承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他认为这是正常的商业博弈,甚至觉得,对方越是谨慎,就越证明了他们的专业和实力。
他大笔一挥,签下了所有的协议。他以为自己套住了一条大鱼。他不知道,他签下的,
是自己帝国的卖身契。那份由我亲手草拟的、长达上百页的合同,里面的每一个条款,
每一个单词,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通往地狱的绞索。而现在,他已经亲手,
将它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6无声的战争,枕边的幽灵合作达成后,
巨额的资金注入了“天穹计划”。项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推进,
顾氏集团的股价也如同坐上了火箭,成为了资本市场最耀眼的明星。顾承泽的声望,
达到了顶峰。他成了媒体口中的“科技教父”、“未来的定义者”。他的野心和欲望,
在这场资本的狂欢中,被无限放大。而我,则像一个耐心的猎人,静静地等待着。
我开始执行第二阶段计划的后半部分:内部爆破。我利用作为核心投资方的便利,
安插了几位“技术专家”进入“天穹计划”的核心团队。这些人,
都是我从全球范围内招募的顶尖人才,他们唯一的任务,不是推动项目,
而是在关键的技术节点上,
埋下一些难以察M的、但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必然”爆发的逻辑陷阱。比如,
在未来城市的能源调度系统的底层代码中,留下一个会导致“峰值错配”的冗余算法。
在无人驾驶系统的感知模块里,使用一种在特定天气条件下,
识别率会断崖式下跌的图像传感器。这些问题,在初期测试中,根本不会暴露。
但当整个系统铺开,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时,它们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引爆。
除了技术上的布局,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林晚身上。我知道,要摧毁顾承泽,
最好的武器,就是他身边这个看似无害的女人。我开始匿名地,给林晚寄一些东西。
不是恐吓信,那太低级了。我寄给她一张罕见的、江淮少年时期画展的门票。
我寄给她一本江淮曾经最喜欢的、已经绝版的建筑学诗集。
我寄给她一盒江淮过去常常为她买的、街角那家小店的手工巧克力,那家店,
上个月刚刚倒闭。每一件东西,都像一根针,精准地刺在她记忆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我从不留下任何信息,就像一个来自过去的、沉默的幽灵。林晚开始失眠。
我通过植入她手机的微型程序得知,她深夜搜索的关键词,越来越多地与“江淮”相关。
她会反复去看江淮过去的朋友圈,去听他分享过的那些冷门音乐。
顾承泽很快就发现了她的异常。一个沉浸在对前男友的“悼念”中的妻子,
对于掌控欲极强的顾承泽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羞辱和挑衅。他们开始争吵。
起初是压抑的、小心的试探,后来,是撕破脸皮的、恶毒的攻訐。“你是不是还想着他?
那个废物!”“江淮不是废物!如果不是为了你……”“为了我?他是自己有绝症!
他的牺牲,成全了我们所有人!你应该感激他,然后忘了他!”“我忘不了!
我每天晚上都梦到他!”我能想象林晚说出这句话时,顾承泽的表情会有多扭曲。
他得到了我的心脏,得到了我的女人,却无法抹去我在她生命里留下的痕迹。这份猜忌,
像一株毒藤,在他们华丽的豪宅里疯狂生长。顾承泽开始监视林晚的通讯,检查她的行踪。
而林晚,则在他的高压之下,变得越来越沉默,
也越来越怀念那个曾经给予她无限温柔与信任的江淮。他们同床异梦。这场无声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