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林霄朱元璋朱标大明神算后,老朱启动九族消消乐全文目录畅读

发表时间:2025-08-18 17:14:12

>>>>《大明神算后,老朱启动九族消消乐》 在线阅读<<<<

之前他不敢声张。

如今已经离开了草庐。

常乐方才敢禀告朱元璋和朱标。

“父皇。”

“大师毕竟是神仙中人,也该有能人相伴!”

朱标立刻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嗯!”

“标儿说的没错,林大师是神仙人物。”

“有奇人异士相伴并不奇怪。”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

“标儿,回皇宫后,你立刻去工部宣旨,让工部尽快将铁矿石给大师送来!”

“是!!”

此时,朱元璋和朱标对于张三丰的存在,都并不在意。

他们最关心的,还是工厂的开工。

常乐虽觉得张三丰或许是个威胁。

但又觉得林霄的武功肯定比张三丰还高。

有林霄在。

朱元璋和朱标肯定不会有事。

常乐最终还是把张三丰的存在给抛到脑后,专心致志地驾车了.

朱元璋回到皇宫之后。

那朱标就立刻前往工部.

当天就有大批的铁矿,迅速的送往郊外。

而朱元璋更是召集了内阁的6位学士以及原本正在家中养病的魏国公徐达。

“咱起兵于微末。”

“一生的志向就是推翻元廷。”

“咱最终做到了。”

“但元廷余孽,如今却依旧躲在漠北之地。”

“实乃咱的心腹大患!”

“咱决定,从现在开始,整兵备武!”

“半年之后,朕就要北伐,除灭元朝!!”

“咱要你们,速速给咱拿出方案!”

朱元璋斩钉截铁的道。

闻言,在场的6名大学士和徐达全都大惊!

“陛下,万万不可啊!现在绝不是讨伐元逆的最佳时机!!”

李善长第一个站了出来。

反对着道。

“是啊,李大人言之有理,陛下三思啊!!”

刘伯温也站出来道。

“陛下,三思啊!!”

“此时北伐万万不可!”

“陛下,国虽大,好战必亡啊!!”

……

其余的四名内阁大学士以及徐达。

也纷纷站出来反对道。

整个内阁,就没有人赞成朱元璋的。

此时,大明已经建国10余年。

但武备仍不充沛。

粮草同样稀缺。

根本不具备支撑数十万大军征讨北方草原!

这些内阁大学士们主管的就是民生内政。

自然清楚大明的情况。

魏国公则是大明武将之首,主管军事。

自然也清楚武备不充沛的状况。

此刻都纷纷劝谏。

“够了!”

“大明是什么情况,朕比你们都清楚!”

“如今新的粮种已经在全国推广,再过3月,等粮税收上来,咱手里还会缺粮?”

“至于武备的事,咱实话告诉你们,咱已经得到了高人的帮助,半年之后,大明武备定不会缺!!”

“这些事,尔等无需过问,只管给咱拿出北伐的方案!!”

朱元璋大手一挥。

十分有信心的说道。

闻言,6名内阁大学士和徐达,都有些吃惊。

其中,李善长,刘伯温和徐达几乎在瞬间就猜到朱元璋所说的高人是谁。

三人也都见识过林霄的本事。

但却都心存犹疑。

兵部每年所能打造的红衣大炮,火铳,刀枪剑戟,那都是有定量的。

林霄一个算命的,就算本事再大。

也不可能把武备凭空变出来吧!!

“陛下,我那女婿算命算的挺准,但这种事情不能开玩笑啊!!”

徐达站出来道。

林霄娶了他的三女儿。

确实是他的女婿。

这货毕竟是军伍之人,气势豪迈。

直接就女婿,女婿的叫了。

而朱元璋听了,脸色却立刻有些苍白起来,立刻大吼道:“闭嘴,不许这样说大师!!”

“啥!?”

徐达缩了缩脖子。

这朱元璋突然训斥他一句。

把他都整懵了。

“从今天开始不准叫大师女婿,你得跟咱一样叫大师,明白吗?”

朱元璋瞪了徐达一眼,语气却又很温和的说道。

徐达毕竟是林霄的老丈人。

朱元璋还是有些虚的。

“啊?!”

徐达更有些蒙圈了。

又见朱元璋的脸色不对。

堂堂天子,此时竟仿佛是惊慌恐惧什么一般。

他心中不由的一紧,立刻垂头道:“诺。”

“咳咳。”

“徐达,你要对大师有信心,知道吗?”

“你还要对咱有信心,没有把握的事情,咱会提出来吗?!”

朱元璋一脸正色的道。

闻言,徐达不再说话。

而内阁的6名大学士也面面相觑。

好一会儿后,那李善长才站出来说道:“如果武备真能充沛,新粮的赋税收上来后,又确实能够支持北伐。”

“那北伐之事,我等自该全力支持!”

“只不过,打仗这种事,我等内阁学生实在是不擅长。”

“魏国公身经百战,若陛下真要对北元动武,魏国公定有主意。”

李善长作为朱元璋的首席谋士。

过去一直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但他也真的不是上阵打仗的料。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将皮球踢给了徐达。

“陛下,那元朝跟**可是血海深仇,只要武备充沛粮食给够,臣拖着病体,也一定要替陛下除此心腹大患!!”

徐达倒是当仁不让,直接就站出来道。

“……朕让你拖病体上阵了吗?”

“咱是要你替朕拿主意拿方案,你个猪脑子!”

朱元璋瞪了眼徐达,然后直接看向李善长。

“还有你。”

“你那点小心思咱不知道吗?”

“咱是要你给咱拿主意!提建议!参悟军机,不是让你上阵打仗!!”

朱元璋的唾沫星子都溅到李善长的脸上了。

李善长打了个哆嗦。

赶紧就跪了下来。

“微臣知罪!”

“请皇上息怒!!”

“……。”

朱元璋目如刀锋的扫了眼李善长,然后就看向其他人。

“说吧,你们都有什么方案?”

闻言,在场的几人立刻陷入沉思。

最终,还是刘伯温站了出来。

“陛下,北元余孽如今全都躲在塞外草原之上,而且他们又多以游牧为主,随时可迁徙,要将之灭杀干净,真的十分困难。”

“北元王庭,据说更是已迁移到了大漠以北。”

“要想将之找到,难如登天啊!”

“若真的要北伐,我大明将士必须得做好长期在草原上作战的准备。”

“粮食武备必须得十分充足。”

“如果这些真的足够,那只要我大明将士全力出击,耗费多些时间,将主力推进到大漠以北,同时收集到北元王庭的具**置,再一举破之!!”

闻言,朱元璋沉默不语。

总之有了武备,有了粮食,什么都好办。

刘伯温的办法,很寻常。

“刘伯温,你理解错了咱的意思。”

“北元本就是强弩之末。”

“要击败它何其简单。”

“但咱要的是彻底杀尽北元余孽!!”

“你们懂咱的意思吗?”

“咱要彻底杜绝草原之上这些蛮夷对大明的威胁!!”

朱元璋的语气中,散发出无上的杀气。

六名大学士和徐达浑身皆是一阵,尽皆流露出震惊之色。

这朱元璋,竟然是要灭尽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这怎么可能做到!!?

徐达和6名大学士都感到不可思议。

“陛下,这绝对不可能啊,自古以来,北方草原上都是有蛮夷的!”

“这怎么可能杀得干净啊!?”

刘伯温惊呼道。

“……哼。”

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一直以来都是汉文明的心腹大患。

许多中原王朝的覆灭也都跟这些游牧民族有关。

朱元璋过去也没想过要灭尽这些游牧民族。

但自从看了蒸汽机和机床。

看了那高产量的农作物。

获得了让大明跳出亡国周期律的上策。

朱元璋俯瞰海内外。

发现唯一一个还能够威胁到大明的,就只剩下草原上的这些游牧民族了。

杀干净这些游牧民族。

以前的王朝都做不到。

现在的大明却未必做不到!!

“就以无比充沛的粮草和武备为考虑前提。”

“你们都下去商议吧。”

“10天之后,朕就要得到方案。”

“徐达,你身体不好,等6名内阁大学士商讨好的方案,你过目一下提出一些意见,咱一起来审阅。”

“另外,将咱的问题发给各地的武将,让他们也都提提意见。”

朱元璋拍了下桌子,一锤定音的道。

“……诺。”

而当六名大学士回到内阁。

徐达也离开御书房后。

一直待在御书房外的朱标才走了进来。

“父皇。”

朱标朝朱元璋拱手作揖,随后疑惑的道:“既然父皇想要解决那些游牧民族,为何不去找大师算算呢?”

“咱也是回来的时候,才有了这个想法。”

“而且大师已经帮了咱不少忙了,咱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

朱元璋摇了摇头。

随即就朝着朱标道:“先看看咱的这些文武大臣,能不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吧。”

“实在不行,你就帮替咱去找大师问问。”

“……是!”.

朱元璋对于游牧民族。

那是真有刻骨仇恨的!

当初元朝时.

蒙古贵族划分人种等级,设种姓制度。

对**百姓各种横征暴敛。

欺负压榨!

甚至于,朱元璋的名字都只能用数字来代替!

朱元璋之所以加入义军。

也是为了推翻元朝。

但元朝被推翻了。

北元的余孽却跑到了草原之上。

而那草原之上除了蒙古贵族,还有各种游牧民族。

保不齐的,那一天就又跑出一个铁木真,一个忽必烈来!

所以,朱元璋认为,只有把这些游牧民族全部杀光。

南宋末年,外族入侵,神州陆沉的悲剧,才不会再次重演!

只不过这些游牧民族长期待草原之上,行动轨迹极难捉摸。

而且人人善骑射。

战力很不错!

一旦发现情况不对。

其还会跑至漠北荒芜之地。

而大军开拔,耗费资粮颇巨,不可能在草原之上长期驻守。

所以,历朝历代,通通拿这些游牧民族没什么办法。

朱元璋以前不停的积攒,10余年的时间,也没有凑够北伐的军粮和武备。

连北伐都做不到。

更别说消灭那些游牧民族了。

但自从朱元璋遇到林霄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华夏大地上从未有过的,亩产数千斤的粮食作物的推广。

能解决世家大族势力膨胀,并能够大大提高国家税收的良策。

可以用半年时间,就凑齐10万大军武备的工厂!

所有的一切,都大大助长了朱元璋的信心。

而十日内,各个武官和内阁几名学士拟定的各种方案,也都出现在了御书房的桌案之上。

朱元璋整日的批阅这些奏折。

却越批越觉得不对劲。

“标儿,内阁大学士们的说咱该派大军直接入驻草原之地,并发配子民在草原上建城池。”

“徐达也觉得这办法不错,却又觉要想彻底剿灭北方的游牧民族太困难,硬要建城的话,实在是太耗费国力,上书劝咱三思而后行。”

“其他武将提的建议,大多都跟请战书似的。”

“不过傅友德的建议倒挺别出心裁,却是劝咱经略陕西和北平两地,并在两地屯驻重兵,再暗中资助草原上弱小的部落,挑拨他们与北元的残余势力争斗。”

“等草原各部的实力都削弱到一定程度,再由陕西和北平两地出兵,夹击各部!”

“并从此以后定下基调,每过一年,就围剿一次草原,让其始终衰弱。”

朱元璋放下了奏折。

眉头紧锁。

看向朱标道:“你觉得如何?”

“父皇,我觉得这些政策都不怎么样。”

朱标摇了摇头,道:“草原上气候恶劣,不适宜耕种,在草原上建城,耗费大量民脂民膏不说,还得朝廷长年累月的输送粮食物资。”

“这样不停的消耗国力,却难得到任何有价值的回报,大明是坚持不了多久的,而一旦军队调回来,那些城池就白送给蛮夷了。”

“而颍川侯的建议,在战略上可行,但也只能持续的让游牧民族衰落,没办法彻底将此解决,而且大军开拔同样会不断的消耗物资,依然不是长久之计。”

朱标朝朱元璋拱手作揖,道。

“……一帮蠢货!”

朱元璋很是气恼。

自己的文武百官怎么就没有一个能拿出好办法的?

自己这是养了一群饭桶吗?!!

“父皇,听说工厂今天就正式开始制造军备零件和农具了。”

“儿臣想去见识见识。”

朱标突然说道。

“去吧。”

朱元璋看着朱标,很是宽慰点头道。

朱标去找林霄干什么?

朱元璋自然是清楚的。

他不好意思再去找林霄算命。

朱标就主动代劳了。

朱元璋只觉得自己的太子实在太贴心了。

而朱标随后换上便服就出了宫。

直朝着郊外而去。

一路之上。

朱标都屡次催促常乐快一点。

那常乐也不敢怠慢,使出浑身解数,马车一路上溅起风尘,不断奔行,很快就来到了草庐之上。

但草庐门前却挂着暂停营业的牌子。

常乐立刻找人来问,得知林霄如今身在工厂,便立刻驾车前往。

而此时,工厂之中。

林霄看着已经开动起来的七台机床,很满意的笑了。

这10天里。

他不仅给七台机床配置齐了能造所有零件的机关。

还测试了每台机床的安全性。

确定这些机床绝不会弄伤人后,林霄更找来了一百名大内侍卫。

指挥着这些大内侍卫站在一条会移动的履带旁,通过合理的分工,来不断的组装零件。

这些大内侍卫,便都成了工厂里的第一批流水线工人!

如今,工厂彻底开工。

在7台机床的全力开动之下。

无数的零件顺着履带就移了出来。

那些大内侍卫也是马力全开,挥汗如雨的辛勤劳作。

一台台火铳,大炮。

一把把刀枪剑戟,都被创造了出来。

那些刀枪剑戟,都还要拿到铸铁铺去淬火。

但连接那些刀枪剑戟的剑柄,刀柄,木棍,却都已经完全的打造了出来。

一个简单的淬火工序,也根本要不了多长时间。

林霄看着武器出来的进度。

满意的笑了。

朱标更满意。

他走下马车,第一眼就看到了无数顺着履带送出来的零件。

第2眼就看到了那些正在劳作的大内侍卫们。

他很惊奇的来到林霄身边驻足观看。

“大师,这些大内侍卫怎么都穿着一样的衣服?”

“那叫工服。”

“大师,你这已经造出多少武器了?”

“火铳100来只,刀枪剑戟已经有500把了,大炮十门。”

“啥?大炮都造出十门来了?!!”

朱标双眼发光。

极为的惊喜。

这大炮的制造工艺可比火铳要困难多了。

工厂刚刚开工,不过一个上午的时间,竟然就造出了十门大炮。

这可抵得上整个兵部小半年的产量了!!

“太子殿下到我这里来,就是为了看工厂开工的?”

林霄看向朱标,挑了下眉毛,问道。

“呵呵,实不相瞒,我是想让大师给我算一卦。”

“哦!”

林霄一下子来了兴趣披。

“贵客既然要算命,那我们回草庐。”

林霄淡淡的说完,转身就走向了竹轿。

要给人算命。

自然得去草庐。

若随时随地给别人算命,那就太掉价了!

而朱标也赶紧上了马车,就朝草庐而去.

草庐之中。

林霄倒上了一杯浓茶。

放下了帷帐。

点燃了熏香.

才让福伯把朱标请进来。

而朱标进入草庐之后。

就轻车熟路地坐在了林霄的对面。

“大师。”

“最近朝堂上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闻言,林霄挑了一下眉毛,便笑着道:“贵客看来是想算对付游牧民族的良策吧?”

邸报,林霄还是有看的。

朱元璋找文武大臣要灭绝游牧蛮族之策。

这件事早就闹得沸沸扬扬了。

林霄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是!!”

朱标用力点头。

“200万两。”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那可是困扰中原王朝的大问题。

数千年来,历朝历代就没有哪个中原王朝能够解决的。

要算这个问题,林霄的价格自然得要高一点。

“大师,能打张欠条不?”

朱标一脸苦笑的道。

大明的国库内此时也只剩下几百万两了。

一口气再拿200万两出去。

那这日子真的是没法过了!

“可以。”

林霄将纸跟笔递了过去。

朱标迅速写下欠条。

朱元璋欠林霄1300多万两。

他再欠林霄200万两,那是一点都没心理压力的。

反正现在都还不起。

林霄收了欠条。

便假装掐指运算起来。

关于如何收拾游牧民族,在现代有许多人都提出过建议。

林霄曾经浏览过不少帖子,心里相当的有数。

“贵客,我这里有上下两策。”

“我现在先跟贵客讲讲下策。”

“贵客须知,草原上的那些游牧民族,那都十分的能征善战,而且善于骑射,茫茫草原后面又是茫茫大漠,纵深足够,除非大明能有一种跑得远比马快的坐骑,否则用强硬手段,绝难将之彻底除灭。”

“那若是不用强硬手段,就要用些特别的办法了。”

“贵客须知,草原上的这些游牧民族,一般都是随水草而居,因为游牧民族不事农耕,放牧牛羊就必须得让牛羊吃草。”

“可以先派奸细,去草原上探查那些草木丰茂之地,等那些游牧民族离开之后,用生石灰覆盖地面,加水,可使此地来年寸草不生。”

“如此几番,草原必成不毛之地!”

“连草都没有了,牛羊没法放牧,那些游牧民族,又怎么可能在草原待得下去?”

“到时候,他们除了迁移,就只能等死了。”

林霄顿了顿,又道:“另外,华夏历史之上经常会有瘟疫爆发,如天花等恶疾,时不时的也会在一些穷山僻壤之地出现。”

“可将这些病人用过的衣物毛毯,以低廉的价格卖给草原人。”

“到时候,草原荒芜,粮食的缺乏,又疾病横行。”

“定将尸横遍野!大明无需派一兵一卒,就能坐等这些蛮夷的衰亡。”

静。

整个房间立刻陷入了寂静。

无论是坐在林霄对面的朱标,还是正在听墙角的张三丰,此刻都屏住了呼吸。

这计策真的绝了!

也真的,太歹毒了!

先绝掉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草地,再传播瘟疫。

这尼玛的谁扛得住?!!

“大,大师,那草原以后,还能有人吗?”

“……以后的草原恐怕都会变成一片荒漠了。”

林霄摇了摇头。

遇到水的生石灰,温度极高,并会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变成碳酸钙,覆盖住整个地面。

在寸草不生的情况下。

再加上如今的小冰河气候。

北方草原势必荒漠化。

至于传播瘟疫,林霄是看过某大国的发家史,正跟那些白人屠夫学的。

“咕咚!”

朱标咽了口唾沫。

心中却仍觉惊喜。

虽然这计策很歹毒。

但那是针对草原上蛮族的。

再歹毒,也总好过中原子民被这些蛮夷欺凌抢掠的好!

朱标虽然受过儒家的教导,但他小时候也是经历过苦难的。

并没有太妇人之仁!

“大师,此策我定会上报给父皇!!”

“但大师,上策又是什么?”

下策虽毒,但也确实是灭杀北方蛮夷的好办法。

而林霄的上策想必更好!

朱彪十分期待的问道。

“下策虽然能够灭掉那些游牧民族,可也会极大的破坏环境,很可能遗祸给后代子孙。”

“上策则不会有这些问题,不过在说上策之前,我要先问问贵客。”

“春秋战国之事,贵客可曾知晓?”

“自然是知道的!”

朱标用力点头。

春秋战国。

诸侯混战,宗国林立的时代。

虽然距离大明已经有2000多年,但其事迹依旧流传了下来。

“那贵客可知,在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前,华夏大地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民族。”

“秦国人自称秦国人,赵国人自称赵国人,楚国人也自称楚国人。”

“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度量衡,钱币,通通不一样。”

林霄继续问道。

“嗯。”

朱标继续点头。

“那贵客可曾知道,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还派大军深入南方不毛之地,大面积的扩充了疆域。”

“如此,后世王朝才有这江南之地得以传承。”

闻言,朱标微微一愣。

关于秦始皇派军南征之事。

他也是有所耳闻。

不过史书上的记载只有短短的几句话。

他也并没关心秦始皇南征后的结果。

更不清楚如今的广东省,福建省,甚至是大明南方所有的沿海周边地区。

全是秦始皇派大军南征时,首次征服下来的。

“我的上策,是依托秦始皇的计策所做出的改进。”

“而上策的目的,不仅是要灭其族,还有收其地,纳其人!”

“简单来说,就是将草原上的蛮族全部同化成汉民族!”

“废除掉那些蛮族的语言,文字,度量衡,钱币,包括关于他们民族的所有一切。”

“从根源上,把这些蛮族的文明彻底消灭掉!!”.

当年秦始皇率大军南下之际。

南方虽是不毛之地,但也生存着大量的蛮夷,野人。

但这些蛮夷野人要么躲入深山中不出来。

要么在抵御秦军时被消灭掉。

他们的文化传承也在随后的几百年里,几乎全被汉民族所同化.

直到此时,江南那些深山老林中,或许仍有苗族彝族等少量,不成气候的蛮族。

但大部分的地方,却已然被汉民族所占据。

不过,秦朝时南方野人们的战斗力并不强,而且也没有战马这样的高机动工具。

收拾起来很简单。

跟北方的游牧民族,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但同化,依旧是收拾这些蛮族的最好方法。

不过,林霄的办法,跟秦始皇直接用强硬军事手段去暴力同化,还是有很大不一样的。

“贵客,蛮族在北方草原已经生活了数千年,他们扎根于那片土地,根基很是牢固。”

“但他们的根基,是建立在不公平的制度上的。”

“草原上的那些贵族是世袭制,那些牧民就是奴隶,双方有严重的阶级对立和矛盾,大明就应该从这里下手。”

“贵客应该知道,那些世袭的贵族是绝对无法同化的,因为他们是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必须铲除。”

“但那些奴隶,那些牧民,则是真正要同化的对象!因为他们是被旧制度压迫的对象!”

“大明的铁骑在纵横草原之际,每击破一个部落之前必须得先找人确定部落里面的首领和贵族,收集其压迫牧民们的罪状。”

“等将那部落击破之后,抓住首领与贵族,当着牧民的面进行审判,以人头数,将这些人的财产平分给牧民。”

“教导这些牧民和他们的孩子汉字,汉语,让他们使用汉朝的钱币,穿类似**的服装,梳**发饰,彻底改变草原上的度量衡,废除他们对原有神灵的信仰,让他们祭拜孔孟,关公等汉族神灵。”

“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参加剿灭游牧部落的战争,并公平的论功行赏。”

“总之,要把大明的军队,变成救助这些牧民和奴隶的军队!而不是侵略屠杀牧民的不义之师。”

“如此一来,大明势必尽得草原上的人心,铁骑所过之处,都将是大明之土!”

“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如同给普通百姓收赋税一样,按照那些牧民所持牛羊数目和所有牧场大小来收取税收。”

“乡官制度也要推行到草原,这些乡官要管的,则是牛羊的繁育和放牧了!”

“大明朝能因此获益,同化行动才能够持续下去。”

“等以后草原上的局势稳定了,还可以允许草原上的人来科举,任乡官,参军为军户,给这些人提供上升的渠道,不要给他们太高的上限,但不要给这些人说,要给他们一种**行我也行的错觉。”

“让他们觉得很公平,才会更加的拥护大明,也会对汉民族有更大的归属感。”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可操作的地方,相信皇帝陛下和文武百官能自行决断。”

“如此推行三四代,草原之上,将皆为汉民!”

文字,文化,语言,度量衡,钱币。

服装,发饰。

所有的一切全部统一。

甚至连信仰都跟**一样。

草原上,又那会有什么蛮族?

而且那些被救助的牧民,已让那些贵族压迫剥削了数千年。

肯定对那些贵族秉持着的传统政策,早就深恶痛绝了。

推行汉化的阻力,自然将大大减少!

而听到了林霄的话。

朱标愣了好一会儿。

方才拍案叫绝。

“大师,此计甚妙啊!!”

朱标兴奋的都蹦起来了。

相比较林霄之前说的毒计。

林霄的上策,虽然看似柔和了许多,但实际上却更加的凶狠。

下策是解决游牧民族的人。

上策却直接把游牧民族的文明给绝了!!

而且上策也更贴合儒家的仁爱之理。

大明铁骑在草原之上,是来救助那些牧民的正义之师。

不是来搞侵略搞屠杀的。

比明着说复仇,要伟光正多了!

只要战事顺利,整个草原,甚至都将完全被大纳入大明的版图。

以后,草原上不会再存在什么游牧民族。

通通都将是**!

“大师,此策定能解中原王朝数千年来之恶疾。”

“足可护我华夏万民!”

“保我大明社稷千载!!”

朱标恭敬的朝林霄作揖及地。

这一拜,他拜的诚心诚意。

.................

拜的心甘情愿。

而看到朱标如此。

林霄则微微一笑。

他所提供的上策,不只是能在北方草原上推行。

整个大明周边,其他所有国家,也都是存在上下阶级的。

欺负和压迫,也始终存在。

他的上策,如果在北方草原实行的顺利。

自然可以在周边的国家如法炮制。

大明征伐草原诸部,就是大明扩张疆域的开始。

而一旦开始大战。

大军一动,除了军需武备之外,还会需要大量的其他物资。

这亦是林霄染指大明军队的好时机!

要将经济彻底与大明军队相挂钩。

这样子,林霄才能靠着经济,真真正正的掌控这个国家!

“大师,我立刻将上下两策告知给父皇,这就告辞了!!”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