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寒门:从赵云到刘备(全本)陈默赵云刘备完整章节列表免费阅读

发表时间:2025-11-26 10:46:20

>>>>点击查看详情<<<<

>>>>点击阅读全文<<<<

序章寒门之志中平元年,冀州邺城外的官道上,尘土飞扬。

一辆破旧的牛车慢悠悠地碾过车辙,车轮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陈默坐在车沿上,

手里捧着一卷竹简,看得入神。他面容清瘦,一身粗布衣衫洗得发白,

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能穿透这乱世的重重迷雾。他身旁放着一个简单的行囊,

里面除了几件换洗衣物,就只有一本《孙子兵法》和一本手抄的《富国策》。

车夫是个沉默寡言的老汉,见陈默看得认真,忍不住搭话:“后生,这世道乱得很,

还读这些书有啥用?能当饭吃?”陈默抬起头,笑了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老伯,

书里头有道理,懂了道理,或许就能找到饭吃。”他的声音不大,

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老汉摇了摇头,不再言语,只是甩了甩鞭子,让牛走得快些。

远处,一队披甲的士卒呼啸而过,卷起的烟尘呛得人直咳嗽。

他们身上的制式铠甲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腰间的环首刀昭示着他们的身份——这是当地豪强袁家的私兵。路边的几个农夫赶紧低下头,

牵着牛躲到一旁,眼神里满是畏惧。陈默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眼神暗了下去。

他出身于冀州一个偏远小村,父母早亡,靠着给村里的老秀才抄书换口饭吃,

才勉强识了几个字。黄巾之乱爆发后,村子被战火焚毁,他成了一个流离失所的孤儿。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老秀才临终前,曾拉着他的手,一字一句地念着这句话,

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无奈和不甘。这句话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陈默的心里。

他见过太多才华横溢的寒门子弟,因为出身低微而一生埋没;也见过太多纨绔子弟,

靠着祖荫平步青云,尸位素餐。这个世界,从一开始就不公平。牛车进了邺城,

城门口的守丁盘查得极严,对那些衣着光鲜的士人点头哈腰,

对陈默这样的穷酸书生却百般刁难。陈默默默忍受着,他知道,这就是现实。

他在城里一个偏僻的角落租了一间小屋,白天去码头扛包,晚上就着昏暗的油灯读书。

他读兵法,读策论,读史书,他想弄明白,这天下为何会乱成这样,这世道为何会如此不公。

一天晚上,他正在灯下研读《富国策》,隔壁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他推门出去,

只见几个地痞正围着一个卖炊饼的老汉,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伸手就要抢钱。

老汉护着钱袋,苦苦哀求。周围的人围了一圈,却没人敢出头。陈默的拳头瞬间攥紧了,

他深吸一口气,走了过去。“几位大哥,行个方便,老人家也不容易。”他的声音很平静。

那几个地痞回头,上下打量着他,见他瘦弱不堪,不由得哈哈大笑:“哪来的穷酸,

也敢管你爷爷的闲事?滚开!”说着,其中一个地痞就伸手来推陈默。陈默侧身一闪,

躲了过去,顺势抓住了那人的手腕,轻轻一拧。只听“啊”的一声惨叫,

那地痞的腕子就被他卸了力道,疼得龇牙咧嘴。其他几个地痞见状,一拥而上。

陈默不慌不忙,脚下步伐变幻,身形如鬼魅般在几人之间穿梭,不过片刻,

几个地痞就都躺在地上**起来。他这一手,正是从《孙子兵法》里悟出的搏击之术。

他没学过什么高深的武功,但他懂得如何利用力道和技巧。卖炊饼的老汉千恩万谢,

周围的人也向他投来敬佩的目光。陈默只是摆了摆手,转身回了屋子。他知道,

这点三脚猫的功夫,在真正的乱世里根本不值一提。但他心里却燃起了一团火,

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或许可以做些什么。他拿起笔,在一张粗糙的麻纸上,

写下了几个字:屯田,水利,举贤。窗外,夜色如墨,但陈默的眼中,却仿佛有星光在闪烁。

他知道,自己的路,才刚刚开始。第一章乱世微光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陈默白天在码头干活,晚上读书写字。他不再满足于纸上谈兵,

开始有意识地观察邺城里的一切。他发现,虽然战乱不断,

但城里最大的几家粮商却总能囤积居奇,哄抬粮价,而普通百姓则常常食不果腹。

他还注意到,城外的许多土地都荒芜着,不是没人想种,而是赋税太重,辛辛苦苦一年,

到头来还不够交税的。这天,陈默在码头扛完活,正准备回去,忽然听到一阵骚动。

他循声望去,只见一队袁家的私兵正押着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像赶牲口一样驱赶着他们。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摔倒在地,孩子哇哇大哭,一个私兵不耐烦地用枪杆去捅她。

陈默的火气“噌”地就上来了,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挡在妇人身前,对那私兵说:“军爷,

行行好,她带着孩子呢。”那私兵瞪了他一眼,骂道:“哪来的野狗,也敢管袁家的事?

滚开!”说着,抬脚就踹了过来。陈默早有防备,侧身避开,顺势抓住了他的脚踝,

猛地一掀。那私兵猝不及防,摔了个四脚朝天。其他私兵见状,立刻围了上来,刀枪出鞘,

杀气腾腾。陈默心里一紧,他知道,这次惹上**烦了。他虽然有些小聪明,

但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对方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就在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住手!

都给我住手!”众人回头,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缓缓而来。

他面容刚毅,目光如炬,身穿一身简陋的皮甲,腰间挂着一杆长枪,浑身透着一股凛然正气。

那队私兵的头领一看,赶紧上前拱手:“赵将军,您怎么来了?

”那被称作赵将军的青年没有理他,而是翻身下马,走到陈默面前,仔细打量着他。

“你叫什么名字?为何要与我袁家的士卒冲突?”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陈默不卑不亢地回答:“在下陈默。路见不平,出手相助而已。”赵将军点了点头,

又看了看地上的妇人和那些流民,眉头皱了起来。

他对那私兵头领说:“这些人都是大汉子民,不是你们的奴隶。把他们都放了,

各自去找活路吧。”私兵头领面露难色:“将军,

这……这是袁公的命令……”赵将军冷哼一声:“袁公让我负责城防,

不是让我看着你们欺压百姓。我的话,你听不懂吗?”他的眼神陡然变得锐利,

一股无形的压力让那私兵头领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他不敢再多言,只好挥了挥手,

让手下放了那些流民。流民们千恩万谢地散去,那妇人抱着孩子,也给陈默磕了个头才走。

码头上恢复了平静,赵将军却叫住了正要离开的陈默。“你叫陈默?”陈默停下脚步,

点了点头。“你有些胆色。”赵将军说道,“不过,光有胆色,在这乱世里活不长。

你可有安身之所?”陈默摇了摇头:“暂且租了间小屋,勉强度日。”赵将军沉默了片刻,

说道:“我叫赵云,是袁绍将军麾下的一名曲长。我看你不像是个寻常的苦力,

倒像个读书人。我那里正好缺个帮忙整理文书的人,你愿意来吗?至少,

不用再去做这种苦力活。”陈默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他仔细看了看赵云,

从刚才的事情来看,此人是个正直的将领,值得追随。他毫不犹豫地跪下,

郑重地磕了个头:“陈默愿追随将军!”赵云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膀:“好。

不过我这里可没什么好待遇,只有粗茶淡饭和刀枪剑戟。”陈默笑了:“有饭吃,有书读,

能为将军分忧,陈默就心满意足了。”他知道,自己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虽然前路依旧漫长而艰险,但至少,他不再是那个只能在码头上扛包的穷书生了。

他跟着赵云,向着袁府的方向走去,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第二章初露锋芒跟着赵云,陈默住进了袁军在邺城的一处军营。营房简陋,

但比他之前租的小屋强多了。赵云给他安排的活儿,就是帮忙处理一些军中文书,

登记粮草军械,抄写军令。这些活儿对陈默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他不仅做得又快又好,

还把各种文书整理得井井有条,一目了然。赵云看了,暗暗称奇,

越发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没过几天,赵云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他手下有五百兵马,

但粮草却总是不够吃。不是上面拨的少,而是下面的军官层层克扣,

到士兵手里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士兵们吃不饱肚子,士气低落,训练也无精打采。

赵云为此头疼不已,他是个武将,不擅长处理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陈默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一天晚上,他找到赵云,递上了一卷竹简。“将军,

这是属下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或许能解决粮草问题。”赵云接过竹简,展开一看,

只见上面写着“屯田之策”四个大字。下面详细论述了如何利用军中闲暇,开垦城外的荒地,

种植粮食蔬菜,以补充军饷。还画了详细的图纸,标明了水源、土地肥沃程度等等。

赵云越看越惊,他没想到陈默一个书生,竟然对农事如此了解。他看完,

激动地抓住陈默的手:“好!好计策!这屯田之策若能实施,

我军的粮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陈默却摇了摇头:“将军,此策虽好,但实施起来,

恐怕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那些克扣粮草的军官,肯定不会答应。”赵云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他知道陈默说的是事实。那些军官都是袁家的亲信或本地豪强,他一个外来将领,

根本惹不起。陈默微微一笑,又递上一张纸条:“将军,这是属下想出的一个办法。

”赵云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了几行字,不由得眼睛一亮。第二天,

赵云召集手下所有军官开会。他先是把屯田之策说了一遍,果然,底下的军官们议论纷纷,

面露难色。这时,一个姓钱的都尉站了出来,说道:“将军,屯田虽好,但我等军务繁忙,

哪有闲暇去种地?再说,开垦荒地,也需要农具和种子,这笔开销从何而来?

”这钱都尉就是克扣粮草最狠的一个。赵云早有准备,他说道:“钱都尉所言有理。不过,

我已经想好了办法。从明天起,本将亲自带领士兵开垦荒地。至于农具和种子,

就用我军营里那些破损的兵器盔甲,去跟城里的铁匠铺和粮铺换。至于军务,我相信,

吃饱了肚子的士兵,训练起来才会更有劲。谁要是觉得屯田辛苦,可以不参加,但是,

他和他手下的兵,粮草也要相应减半。”此言一出,满座皆惊。那些军官面面相觑,

谁也不敢说自己不参加。赵云这是下了死命令,谁敢不从,就是跟自己的饭碗过不去。

钱都尉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也没敢再说什么。赵云又说道:“还有,屯田所得的粮食,

三成交给军中公用,剩下七成,按劳分配。谁出的力多,谁分到的粮食就多。本将亲自监督,

绝无半点虚假。”这下,士兵们都欢呼起来。他们早就恨透了那些克扣粮草的军官,

现在有机会靠自己劳动吃饱饭,一个个都干劲十足。陈默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

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知道,自己的计策成功了。他利用了人性的贪婪和自私,

让那些军官不得不妥协。同时,又用利益激励士兵,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接下来的日子里,

赵云的军营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士兵们在赵云的带领下,开荒种地,干得不亦乐乎。

陈默也没闲着,他凭借自己读过的农书,指导士兵们如何选种、如何灌溉、如何施肥。

他还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农具,大大提高了效率。钱都尉等人虽然心里不情愿,

但看到赵云身先士卒,士兵们干劲十足,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干。一个月后,

第一批蔬菜就成熟了。赵云让人把蔬菜分给士兵们,大家吃着自己亲手种出来的菜,

别提多高兴了。又过了两个月,早熟的粮食也收获了。虽然产量不高,

但足以补充军中粮草的不足。士兵们吃得饱了,士气大振,训练也更加刻苦。

赵云的这支队伍,成了袁军中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劲旅。赵云对陈默越发倚重,

几乎事事都要与他商量。陈默也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他知道,

这只是一个开始,他还有更大的抱负,要去实现。

第三章士族之壁赵云部推行屯田大获成功,消息很快就在邺城里传开了。

不少将领都来向赵云取经,赵云也不藏私,把陈默的屯田之策说了出来。一时间,

屯田之风在袁军中盛行开来,袁军的粮草紧张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袁绍听说了这件事,

对赵云大加赞赏,还特意赏赐了他不少金银绸缎。赵云把赏赐都分给了手下的士兵,

自己只留了一匹好马,送给了陈默。陈默骑着马,心里却并不轻松。他知道,

屯田之策虽然解决了眼前的粮草问题,但却触动了士族豪强的根本利益。

那些豪强之所以能富甲一方,靠的就是兼并土地,垄断粮食。现在军队自己种地,

粮食不再受他们控制,他们能善罢甘休吗?果然,没过多久,麻烦就来了。一天,

一个名叫田丰的谋士找到了赵云。田丰是冀州名士,也是袁绍的重要谋臣,以刚直敢言著称。

他一见到赵云,就开门见山地说道:“赵将军,我听说你在军中推行屯田,成效显著。

但不知将军想过没有,此举乃是饮鸩止渴,后患无穷啊。”赵云一愣,

问道:“田先生何出此言?屯田既能解决军粮,又能安抚流民,何来后患之说?

”田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大汉以农立国,士农工商,

各司其职。军人就该操练武艺,保家卫国;农夫就该耕种田地,缴纳赋税。

如今将军让士兵去种地,是乱了本分。长此以往,人人皆思自耕,谁还愿为国征战?况且,

军中屯田,与民争利,必会引得地方豪强不满。人心不稳,岂是国家之福?

”陈默在一旁听了,心里冷笑。这田丰看似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还是在维护士族的利益。

所谓“与民争利”,不过是“与豪强争利”的另一种说法罢了。

他忍不住开口说道:“田先生此言差矣。如今黄巾作乱,流民四起,多少良田荒芜,

多少百姓饿死。将军推行屯田,正是安民之策。士兵吃饱了肚子,才能保家卫国。

至于与豪强争利,那些豪强囤积居奇,哄抬粮价,难道就不是与民争利吗?

”田丰这才注意到一旁的陈默,见他衣着朴素,却敢反驳自己,

不由得有些恼怒:“你是何人?也敢在此大放厥词!”赵云连忙介绍道:“这位是陈默,

是我的文书。屯田之策,便是他想出来的。”田丰上下打量了陈默一番,

见他不过是个寒门书生,眼神里便多了几分轻蔑:“原来是个寒门小子。黄口小儿,

懂什么国家大事!士族乃国之栋梁,维系天下安稳。你一个小小书生,竟敢非议士族,

真是狂妄至极!”陈默毫不畏惧地迎着田丰的目光,说道:“在下不敢非议士族,

只是在陈述事实。国家之兴,在于民富。民富则国强,民贫则国弱。如今士族兼并土地,

百姓流离失所,国家根基已动。先生不思如何解救万民,反而一味维护士族利益,

难道就是所谓的国之栋梁吗?”田丰被陈默驳得哑口无言,脸色涨得通红。

他没想到一个寒门书生,竟有如此胆识和口才。他哼了一声,甩袖而去:“竖子不足与谋!

将军好自为之!”田丰走后,赵云有些担忧地对陈默说:“陈默,你得罪了田丰,

恐怕会给你我带来麻烦。”陈默却平静地说:“将军,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若是一味退让,

只会让他们觉得我们好欺负。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正如陈默所料,

田丰回去后,立刻向袁绍进言,说赵云推行屯田,扰乱法度,引得豪强不满,长此以往,

必将动摇冀州的根基。他还添油加醋地说,赵云之所以能想出屯田之策,

全靠他手下一个叫陈默的寒门书生。此人心机深沉,野心勃勃,不可不防。

袁绍本就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听了田丰的话,心里也犯了嘀咕。他虽然欣赏赵云的才能,

但更看重那些士族豪强的支持。他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赵云,还派人去“调查”屯田的事情。

一时间,赵云和陈默的处境变得微妙起来。军中那些与豪强有勾结的军官,也开始蠢蠢欲动,

暗中散布谣言,说赵云和陈默想自立门户,图谋不轨。陈默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知道,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