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年四月的一个傍晚,沈小芳和老公赵小强正一边吃着晚饭一边说着生二胎的事情。
“沈小芳,你不辞职生儿子咱就离婚。”赵小强激动的拍下筷子起身,丢下这句话摔门而去。留下沈小芳独自坐在饭桌前,满眼含泪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内心充满委屈和无奈。
就在刚才,赵小强又提起让妻子沈小芳辞职生儿子,沈小芳没有同意。
自从生下女儿小慧后,婆婆总是在赵小强跟前说:“要是小慧是个男孩就好了,没有孙子我们家就成了绝户了。”在小区里,婆婆也常和邻居抱怨,羡慕别家有孙子能承欢膝下,言语间满是失落。
可是老人家说归说,也不敢心存奢望。毕竟计划生育政策那么严,国家体制内干部一对夫妇只能生一胎。不然就得夫妻俩辞职。她可舍不得在公安局上班的赵小强失去铁饭碗。
刚开始,赵小强并不在意,觉得男孩女孩都一样。可是这样的话听多了,也渐渐的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几代单传,香火到他这边就断了,对不起祖宗。
小芳说“我从农村出来,父亲靠从事乡村医生得到微薄的收入,好不容易把我培养成一名体制内的护士,在县医院上班,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可不能为了生儿子丟了饭碗。”
“你有护士执业证,工作没了还可以再找,你现在已经41岁了,再不生就没有机会了。”赵小强着急的说。
小芳心里清楚,赵小强现在一心只想生儿子,是不会考虑她的感受的。于是又说“小慧下半年年就要上高三了,现在考虑二胎会影响孩子高考的。”
小慧在县一中上高二,成绩在年段排名前十,不出意外的话一定能上双一流的大学。小芳担心生二胎会让经济雪上加霜,她不想因为生儿子影响女儿的高考。毕竟上大学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开支。
赵小强也知道会影响小慧,但是妻子的年龄那么大了,再不生以后的机会就更少了。可是小芳不愿意他就无法实现儿子梦,于是心生怨气,摔门而去。
沈小芳心里思忖着:如果自己坚持不辞去工作生二胎,老公是不是真的会做出离婚的决定?这样一来好好的家就散了。从小跟着离异的父亲生活,她知道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多难。她不想小慧走自己走过的路。她无法面对离婚的后果。
坐在饭桌前,小芳又想:自己这20年兢兢业业的工作,如今已是医院的中层干部,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取得本科学历,再过几年就可以取得最高级的职称:主任护师。这可是自己的职业梦想。现在就这样放弃,心有不甘!
再说万一二胎还是女儿呢?那是不是还要生三胎?何时才能生下一个儿子?到时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她不能预知未来,心里充满担忧,不知如何是好。
就这样小芳每天在心里一边担心自己不辞职生儿子,老公真的会要求离婚另娶他人;小慧高考在即,遭受这样的家庭变故,肯定会影响她的状态,考不出好的成绩,影响孩子的前程;一边又不甘心就此放弃自己的事业;又担心工作辞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最后落得工作没了,又没有生下儿子,婚还得离。想到这些,她食不知味,辗转难眠。
小芳思来想去不得主张,她想到小慧已经17岁了,是个大姑娘了。这事应该让她知道,征求她的意见。于是在一天晚上,吃过晚饭后,小芳来到女儿小慧的房间,坐在小慧的床边怔怔的看着正在写作业的女儿,迟疑着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这时,小慧察觉到了母亲的异样,停下正在写字手,眼睛看向妈妈问道:“妈妈,您怎么啦?是有什么事情要跟我说吗?”
“是的,”小芳看着女儿说道,“有件事情妈妈想了很久,不知道该怎么办。”
“妈妈,没关系,您说说看是什么事情,我帮您分析分析。”小慧安慰母亲道。
小芳听了小慧的话,内心感到无比欣慰:那个被自己习惯照顾着的小女孩突然间就长大了,都可以为她分忧了。于她他把小慧爸爸要自己辞职生儿子的事情跟女儿说了。
小慧听了妈妈的叙述并不觉得意外,而是高兴的说:“这很好呀,妈妈,您可以考虑生二胎,弟弟或妹妹都可以。”
小慧常常听农村来的同学说起自家的弟弟妹妹如何可爱呆萌,言语间流露出来的亲情让小慧心生羡慕。觉得他们家里挺热闹挺幸福的。她的家里只有自己一个孩子,太寂寞了。可是爸爸妈妈都是国家干部,只能生一个,她只有羡慕的份。今天听说爸爸妈妈在考虑生二胎,她不但没有觉得不妥,反而很开心。心想:要是我有弟弟或妹妹,我一定会好好疼爱他”。
小慧看着母亲,笑着说:“您生二胎我就有了弟弟或妹妹,这样一来我就多了一个亲人了。等明年我去上大学了,还有人可以陪伴您和爸爸。你们就不会那么寂寞了。我已经长大了,有什么困难我可以和你们一起面对。”
听了女儿的话,小芳心里释然了许多:是啊,要不是计划生育政策不允许,自己至少会生2个孩子,小慧也不会那么孤单。现在辞职生二胎,虽然不能保证是男孩,但是至少女儿多了一个亲人。以后自己两夫妻老了,小慧还有一个可以分担照顾父母责任的亲人。自己将来百年归老后,小慧还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亲人。
她联想到楼上的邻居春花,自从去年女儿上大学后每天下了班都在街上溜达到很晚,不愿意回家,说家里太冷清了。明年小慧也上大学了,自己现在生二胎,有个孩子陪伴家里会热闹些。
小芳转而想道:凡事总是有得有失,暂时失去工作可以换来一个孩子,这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亲情。赵小强说的没错:工作以后还可以再找,生孩子的机会过了今生就不会再有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小芳鼓起勇气主动跟老公商量:“我想好了,现在辞去工作生二胎可以给小慧留一个可以依靠的亲人,是我们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工作以后再找吧。”
赵小强听了妻子的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眼睛不置可否的看着小芳,“你确定不是在逗我开心?”
小芳见他这样,心里暗暗好笑:“这不是你想要的吗?”她决定调侃一下赵小强,于是不动声色的说:“你不想要就好咯,我还是上我的班去吧。”
赵小强见妻子不像开玩笑,却也不明白她怎么突然就想通了。但不管怎么样,她想通了就好办。只见他抱住妻子激动的说:“你想通了就好。谢谢你!老婆。”
赵小强担心妻子反悔,连夜帮她起草好了辞职报告让小芳抄写,准备第二天就交到医院的人事科。
“既然准备辞职生二胎,首先得把身上的节育环取出来,”沈小芳心里想。当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取节育环要有医生开的疾病证明,证明身体因为放了这个环出现了问题,不适合继续留在体内才可以取出。
“可是现在自己的身体没有这些问题,一般医生是不会给开证明的。”在当时,取节育环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事情,她不想被有心人窥视自己的内心。于是小芳想到了跟自己同时分配进来的助产士婷婷,平时两人处的比较好,她应该可以帮忙。
第二天上午上班的时候,小芳把手上的工作处理完后,跟搭班的同事打过招呼就去妇产科找到了婷婷,对她说:“婷婷,我最近总是觉得下腹坠坠的,腰酸痛不适,你能不能帮我把节育环取出来?”
“你有去找医生开疾病证明吗?”婷婷问道。
“没有,我觉得这也不算什么病,医生应该不会开证明。你就悄悄的帮我取了,好吗?我绝对不会告诉别人。”
婷婷心想:“小芳已经41岁了,生二胎的可能性不大。更何况生二胎会被开除公职,小芳应该不会放弃工作生孩子。”
婷婷觉得取个环只是举手之劳。只要不违反规定也没什么。于是两人悄悄进了产检室,十几分钟后就把环取出来了。
两人没事人一样从产检室出来,谁也没有发现异样。小芳道了谢就回去上班了。她知道这样骗婷婷是不对的,可是这个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就是对婷婷也不能说。她只能在心里默默的说:“婷婷,对不起!”
取了节育环,小芳拿着辞职报告去人事科办理辞职。科长笑着告诉她:“你是今年第六个辞职的护士,现在已经上了中级职称又是科护士长了,辞职挺可惜的,你确定不再考虑留下吗?”小芳笑而不语,心里想着:“看来想生二胎的人还真不少。”
沈小芳在挣扎了三个月后,在二零一二年的七月份万般不舍的辞去了心爱的工作。“往后的人生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这是自己选择的路,即使前方遍布荆棘,也要好好的走下去。”她内心坚定的想道。
婆婆知道小芳辞职后心里又燃起了希望。天刚蒙蒙亮,就精心赶紧准备香烛供品去老家村里的观音庙虔诚的拜谒送子观音菩萨,请求菩萨送给小芳一个“状元郎”。老公小强像打了**,每天忙着在百度上搜索关于怀男孩的饮食,还时常和靠谱的朋友打电话交流经验。“你说这方法靠谱不?我可盼着儿子呢。”他在电话里急切地问。还不忘再三交代朋友不要透露自己想生儿子的想法。他既兴奋又担心,这毕竟是“偷生”。他每天认真的照着方法给小芳做各种饭菜。
小芳见婆婆和丈夫对此寄以那么大的期望,心里暗想:如果没有怀上男孩,婆婆能承受的住失望的打击吗?老公的态度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苦心准备了4个月后,就是二零一二年的十一月份,小芳在菩萨的保佑下、在老公的关照下、吃了很多所谓怀男孩的偏方后终于怀上了。
一向准时的大姨妈已经迟到一星期了,沈小芳心想:“该不会是怀上了吧?”她拿来准备好的验孕棒,接了一些尿液,按照说明书把验孕棒放进尿液中,在忐忑的等待五分钟后终于看到验孕棒出现两条明显的红杠。她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公。赵小强像第一次做父亲一样激动的说话都不利索了:怀、怀、怀上了,几个月来的辛苦和期待,终于有了结果!
赵小强走路都哼着小曲,工作的阴霾一扫而空;婆婆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但也只能打电话跟赵小强的姑母说:“咱老赵家要添丁了,不过这事不能往外传哦,被别人知道了小强的工作会保不住的。”她也想把这好消息告诉平时玩的好的老姐妹,又担心老姐妹们守不住这个秘密,传到有心人的耳朵里就害了儿子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小强对小芳小心翼翼的照顾着,什么家务都不让小芳沾手。生怕她动一下孩子就会掉下来。只要她安心养胎。自己每天早早起床给小芳准备营养餐,整天神采奕奕,好像小芳怀的一定是个男孩。
婆婆更是像换了个人似的每天都喜笑颜开的,70岁的老人走起路来还带风。早早就在准备婴儿用品,买的婴儿服都是小男孩的。心想小芳怀的一定是个男孩。
小慧知道妈妈怀孕了也很开心,心里有了期待,学习更加自觉努力,凡事都不用妈妈操心。
一家人按耐住喜悦的心情,只等小芳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期待小生命的到来。只有小芳内心忐忑不安,不知道肚子里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她看着床边为孩子准备的小衣服,脑海中不断浮现孩子的模样,若是女孩,家人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