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服装摊》李晓芸赵志坚小说全文阅读

发表时间:2025-10-14 15:49:26

>>>>《风起服装摊》 在线阅读<<<<

题材:年代、创业、情感、现实1工商局来了一九八五年的春天,

南方的风还带着点湿冷的尾巴,但阳光已经有了点热乎劲儿。自由市场里人声鼎沸,

各种腔调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自行车**混杂在一起,

奏响着一曲充满生机的市井交响乐。李晓芸的服装摊子位置不错,

挂出来的的确良衬衫、喇叭裤、还有几件稀罕的港衫,吸引了不少大姑娘小媳妇。

她嗓门清亮,脸上总是带着笑,手脚麻利地给客人比划着衣服。“王姐,

这衬衫你穿绝对好看,颜色正衬你肤色!不信你问问张姐?”李晓芸拿起一件淡紫色的衬衫,

对着一位犹豫的年轻妇女说道。旁边被她点到的张姐立刻帮腔:“就是,晓芸这儿的衣服,

样子新,质量还好。我上周买的那件,我们车间好几个姐妹都问在哪儿买的呢!

”王姐显然动了心,摸了摸料子:“多少钱?”“六块五,您要是诚心要,给六块三就行,

图个回头客!”李晓芸笑眯眯的。正当王姐准备掏钱的时候,人群外围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有人低呼了一声:“工商的来了!”这三个字像是一颗冷水滴进了热油锅,

摊位主们顿时一阵忙乱。有那胆子小的,

赶紧把比较扎眼或者来路不太正的商品往箱子底下塞。李晓芸心里也是“咯噔”一下,

但她强自镇定,一边继续笑着收下王姐的钱,把衣服叠好递过去,

一边用眼角余光瞥向市场入口。只见三个穿着深蓝色制服、戴着大盖帽的人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个三十岁出头的男人,个子不高,但脸色严肃,眼神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各个摊位。

他就是这片市场管理所的副所长,赵志坚。跟在他后面的是两个年轻些的干事,

一个拿着本子,一个面无表情。市场里的喧闹声瞬间低了下去,

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地聚焦在这三人身上。赵志坚的步伐不快,

但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摊主们的心尖上。他径直朝着市场里面走去,目光掠过卖蔬菜的,

扫过卖日用品的,最终,停在了李晓芸这片卖服装的区域。李晓芸感觉自己的心跳得厉害,

手心有点冒汗。她知道,自己的摊子在这一片算是大的,进的货也比较“时髦”,

很容易被盯上。赵志坚走了过来,在李晓芸的摊子前站定。他没看李晓芸,

先是用手翻了翻挂着的几件喇叭裤,又拿起一件印着外文字母的港衫看了看。“同志,

营业执照看一下。”他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

李晓芸赶紧从挂在摊子内侧的一个军用挎包里,拿出一个用塑料皮小心包着的本子,

双手递过去:“同志,在这儿。”赵志坚接过,翻开仔细看着。

旁边拿本子的年轻干事也凑过来记录。“李晓芸……”赵志坚念着执照上的名字,

抬头看了她一眼,“你这经营范围,写的是‘小百货’。”“是,领导。”李晓芸陪着小心,

“我们主要就是卖点衣服。”“小百货和服装是一回事吗?”赵志坚把执照合上,

却没有立刻还给她,“你这摊子规模不小啊,这些货,”他指了指挂得满满当当的衣服,

“来源呢?有进货凭证吗?”李晓芸心里发苦。这年头,很多货都是她托关系、走门路,

从南边悄悄弄过来的,哪有什么正规的发票凭证?她努力维持着笑容:“领导,

都是从正规渠道进的,就是……就是有时候忙,票据没随时带身上。”“正规渠道?

”赵志坚拿起那件港衫,“这个,也是正规渠道?这上面的外文是什么意思?

有相关进口许可吗?”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李晓芸哑口无言。周围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

指指点点。旁边摊位卖杂货的老刘头忍不住帮了一句:“赵所长,

晓芸这姑娘做生意挺本分的,从不坑人……”赵志坚一个眼神扫过去,

老刘头后面的话就咽了回去。“做生意,光不坑人不够,要合规合法。”赵志坚转回目光,

盯着李晓芸,“你的经营项目与执照不符,货物来源不清。根据规定,需要暂停经营,

接受调查。这些有问题的货品,”他指了指那几件港衫和款式特别扎眼的喇叭裤,“先暂扣。

你明天上午来所里一趟。”说完,他对身后的年轻干事示意了一下。那两个干事立刻上前,

开始收拣李晓芸摊子上的那些“时髦”货。

李晓芸看着自己辛苦弄来的、最赚钱的几件衣服被拿走,心像被刀割一样,眼睛瞬间就红了。

她想阻拦,想争辩,但看着赵志坚那张毫无表情的脸和那身威严的制服,话堵在喉咙口,

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周围的人群窃窃私语,有同情的,有看热闹的,也有幸灾乐祸的。

赵志坚看着货物被清点打包,把营业执照塞回李晓芸手里,语气依旧平淡:“记住,

明天上午,市场管理所,别迟到。”然后,他带着人,拿着暂扣的货物,走向下一个目标。

留下李晓芸站在原地,手里捏着那张似乎已经没什么用的营业执照,

看着瞬间空荡了许多的摊子,强忍了半天的眼泪,终于还是掉了下来。“晓芸,没事吧?

”张姐和王姐还没走,围过来安慰她。“这帮人,

就知道欺负我们这些摆摊的……”王姐愤愤不平。李晓芸抹了把眼泪,深吸一口气,

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没事,张姐,王姐,谢谢你们。我……我明天去说说看。

”但她心里明白,这事,恐怕没那么容易过去。赵志坚那双锐利的眼睛,

给她留下了极深的阴影。她的个体户之路,第一次遇到了真正的风暴。

2屋漏偏逢连夜雨失魂落魄地收摊回到租住的小屋,

李晓芸看着那几件被挑剩下的、样式普通的衣服,心里堵得难受。这些货卖不上价,

压着本钱,今天又被扣了最精华的部分,损失不小。这间不到十平米的小屋,既是她的卧室,

也是她的仓库。角落里堆着打包好的衣服,墙上挂着几件样品,一张窄小的单人床,

一个旧桌子,就是全部家当。当初不顾家里反对,从效益不好的纺织厂辞职出来单干,

她把所有的积蓄和从朋友那儿借的钱都投了进来,就想着搏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刚开始确实顺风顺水,赚了些钱,让她信心倍增,没想到……“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晓芸,在吗?”是隔壁院子的孙大姐,也是她在市场上认识的,卖针织品的。

李晓芸赶紧擦干眼泪,整理了一下表情去开门:“孙大姐,快进来。

”孙大姐一进来就看到屋里还没完全整理好的摊货,叹了口气:“我都听说了,

赵黑脸去找你麻烦了?”赵志坚因为脸色黑、表情少,

私下里被摊主们起了个外号叫“赵黑脸”。李晓芸苦笑一下:“嗯,扣了几件衣服,

让我明天去所里。”“这个赵黑脸,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可旺了!专挑我们这些软柿子捏。

”孙大姐愤愤地坐下,“我听说,他这是要搞什么‘规范市场’,抓典型呢!你摊子大,

货又显眼,可不就被盯上了。”李晓芸心里更沉了:“那……怎么办?”“能怎么办?

低头认错,写检查,交点罚款呗。”孙大姐经验老到,“态度好点,争取早点把货拿回来。

不过,你这执照经营范围得改,以后进货也得小心点,那些太扎眼的,少碰。”正说着,

又有人敲门。这次来的,是李晓芸的母亲。李母提着一个布袋子,

里面装着几个馒头和一点咸菜,看到屋里的情形和女儿红肿的眼睛,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我说什么来着?当初不让你辞工,不让你干这丢人现眼的个体户,你偏不听!现在好了,

被公家人抄了摊子,脸都丢尽了!”李母一**坐在床上,开始数落。“妈,不是抄摊子,

就是检查……”李晓芸试图解释。“检查?检查能把你东西拿走?明天是不是还要去局子里?

”李母越说越气,“你看看你,好好的国营厂工人不当,非要出来风吹日晒,看人脸色!

现在知道厉害了吧?赶紧把摊子收了,我舍下老脸去求求人,看能不能让你回厂里!”“妈!

我不回去!”李晓芸倔强地抬起头,“我没偷没抢,靠自己本事吃饭,丢什么人?

”“你还不服气?”李母指着那些衣服,“这叫本事?这叫投机倒把!是要犯错误的!

”“国家现在允许个体经营了!报纸上都说了,是补充社会主义经济!”李晓芸争辩道。

“报纸是报纸,现实是现实!你看着吧,有你好果子吃!”李母把袋子往桌上一顿,“吃饭!

吃了饭赶紧想办法把这事了了,然后跟我回家!”母女俩的对话充满了火药味。

孙大姐在一旁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只好找了个借口先走了。屋里只剩下母女二人,

气氛压抑。李晓芸看着母亲带来的馒头咸菜,毫无胃口。她知道母亲是担心她,

但那种不理解和强加的安排,让她倍感压力。摆摊的辛苦,被查处的委屈,家人的反对,

在这一刻交织在一起,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艰难。“妈,”李晓芸的声音有些沙哑,

“我知道你为我好。但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是好是坏,我都认。

就算……就算最后真的干不下去了,我也要试过才知道。我不想一辈子待在厂里,

看得到三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李母看着女儿倔强的眼神,知道一时半会儿拗不过她,

又是心疼又是生气,最终只是重重叹了口气:“随你吧!我不管你了!”说完,

起身摔门而去。听着母亲远去的脚步声,李晓芸的眼泪再次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她蹲在地上,

把脸埋进臂弯里,无声地抽泣着。屋漏偏逢连夜雨。事业的打击还未平息,

亲人的不理解又像一把刀子扎在心里。明天,去工商所,等待她的又会是什么?

3所里的交锋第二天上午,李晓芸特意换了一身看起来最朴素的衣服,

早早来到了市场管理所。管理所里弥漫着烟味和纸张的味道。赵志坚坐在一张旧办公桌后面,

正在看文件。昨天扣的那些衣服,就放在墙角的桌子上。“赵所长。”李晓芸轻声打招呼。

赵志坚抬起头,看了她一眼,指了指面前的椅子:“坐。”李晓芸忐忑地坐下。“想好了吗?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赵志坚开门见山,语气依旧平淡。“赵所长,我……我知道错了。

我不该超出范围经营,以后一定改。那些衣服……”李晓芸斟酌着词句,

“进货渠道是没问题,就是手续不全,我以后一定注意,索要票据。”“手续不全?

”赵志坚放下文件,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李晓芸同志,你不要避重就轻。

据我们了解,你那几件所谓的‘港衫’,根本不是通过正常渠道进来的,涉嫌走私。

还有喇叭裤,那种奇装异服,宣扬的是什么风气?”走私?奇装异服?这顶帽子扣得太大了!

李晓芸脸色瞬间白了。“赵所长,没有!绝对没有走私!”她急忙辩解,

“那衣服就是样式新了点,是托朋友从南边带回来的,真的不是走私货!

喇叭裤……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穿,就是图个好看……”“托朋友?哪个朋友?叫什么?

在哪里工作?”赵志坚一连串地发问,“你说不是走私,拿证据出来。”李晓芸哑口无言。

她那个“朋友”也是中间人,关系绕了好几道,根本见不得光,怎么提供证据?

看她答不上来,赵志坚冷哼一声:“没有证据,那就是来历不明。按照规定,

来历不明的商品,我们可以没收,并处以罚款。”“没收?罚款?”李晓芸急了,“赵所长,

那些衣服是我压了全部本钱进来的,要是没收了,我就真的倾家荡产了!求求您,高抬贵手,

给我一次改正的机会吧!罚款我认,衣服能不能还给我?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卖这些了!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绝望。赵志坚看着她通红的眼睛和苍白的脸,

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但语气并没有放松:“规矩就是规矩。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求情,

那市场还怎么管理?都乱套了!”“可是……赵所长,我辞了工作干这个,

真的不容易……风吹日晒,起早贪黑,就挣点辛苦钱……”李晓芸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不容易不是违反规定的理由。”赵志坚打断她,“国营厂的工人容易?农民容易?

大家都要守规矩!”他拿起一张早就写好的处罚决定书,

推到李晓芸面前:“鉴于你无正规进货凭证,经营超出范围,商品来源存疑,

决定如下:暂扣商品予以没收,并处三十元罚款。限期三天缴纳。同时,

责令你立即变更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在变更完成前,不得经营服装类商品。”没收!

罚款三十元!这对于本钱不多的李晓芸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她看着那张盖着红印的纸,

只觉得天旋地转。“赵所长……不能……不能这样啊……”她喃喃道,几乎要瘫软在椅子上。

赵志坚不再看她,对旁边的一个干事说:“小李,带她去办手续。

”那个叫小李的年轻干事走了过来,有些同情地看了李晓芸一眼:“同志,跟我来吧。

”李晓芸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跟着小李走出办公室的,怎么在处罚决定书上按的手印。

她只记得那张薄薄的纸,像有千斤重,压得她喘不过气。走出管理所的大门,

阳光刺得她眼睛生疼。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她感到一阵彻骨的寒冷。没了本钱,

还欠着罚款,执照也被限令变更……她的路,好像一下子走到了尽头。

4绝处逢生遇贵人接下来的几天,李晓芸如同行尸走肉。她不敢回家面对母亲,

只能躲在租来的小屋里,看着所剩无几的存货和空荡荡的钱包发愁。

三十块钱的罚款像一座大山,压得她透不过气。变更执照还需要时间和费用,

这段时间她靠什么生活?孙大姐来看过她几次,给她带了点吃的,陪着叹气,

但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个年代,大家都不宽裕。这天下午,李晓芸正对着窗户发呆,

想着是不是真的只能认命,回去求母亲,看能不能回厂里,门外又响起了敲门声。

她以为是孙大姐,无精打采地去开门。门外站着的,

却是一个她没想到的人——街道办事处的王主任。王主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

为人热心,平时对辖区里的待业青年和个体户都比较关心。“王主任?您怎么来了?

”李晓芸有些意外。“听说你遇到点困难,我来看看。”王主任笑着走了进来,

看了看屋里的情况,心里就有了数。她在凳子上坐下,温和地说:“市场那边的事,

我都听说了。赵所长那个人,原则性强,做事是有点……不近人情,但他也是职责所在。

”李晓芸低下头,没说话。“丫头,别灰心。”王主任拍了拍她的手,

“个体经济是国家政策允许的,遇到困难是暂时的。我今天来,是想问问你,

以后有什么打算?”“打算?”李晓芸苦笑,“本钱都快罚没了,还欠着款,

执照也……我能有什么打算。”“罚款的事,街道上可以帮你想想办法,

看能不能申请缓交或者分期。”王主任说道,“至于执照变更和后续经营,

我倒是可以给你指条路。”李晓芸抬起头,眼中燃起一丝希望。“你现在的问题,一是执照,

二是货源。”王主任分析道,“执照经营范围,我可以帮你跟工商局那边沟通一下,

尽快帮你办下来,就名正言顺地卖服装。至于货源,

老是靠那些不清不楚的‘朋友’不是长久之计。”她顿了顿,继续说:“我有个远房侄子,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