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赵国开拓史志(赵云龙李牧)全文章节在线阅读

发表时间:2025-11-01 13:45:24

>>>>点击查看详情<<<<

>>>>点击阅读全文<<<<

赵云龙与陈霆以及三十名精锐心腹侍卫,骑着快马,踏碎宵禁的寂静,向着武安君府疾驰而去。街道两旁的民居门窗紧闭,偶有胆大的百姓透过门缝窥视,又迅速躲回黑暗中。邯郸城已是一片死寂,唯有他们的马蹄声在夜空中回荡。

越靠近武安君府,空气中的血腥味就越发浓重。远处,冲天的火光将半边天空染成橘红色,喊杀声、兵刃相交声清晰可闻。

“快!”赵云龙猛抽马鞭,心中焦急如焚。若是李牧已死,他所有的计划都将付诸东流。

当他们冲进武安君府所在的街道,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府邸大门已被撞开,门前横七竖八地躺着数十具尸体,有守府卫士的,也有进攻的禁军的。院内依然传来激烈的打斗声。

“公子,情况不妙,禁军人数远超我们预计!”陈霆勒住马缰,面色凝重。

赵云龙咬牙道:“无论如何,必须救出李牧将军!陈霆,你带二十人从正面吸引注意,我带其余人从侧墙翻入!”

“公子,太危险了!”

“执行命令!”赵云龙喝道,此刻他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陈霆只得领命,带着大部分人冲向府门,很快便与门外的禁军交战起来。赵云龙则带着十名身手最好的侍卫,绕到府邸侧面,利用抓钩翻过高墙。

墙内的景象更是惨不忍睹。昔日气派的武安君府已成了修罗场,尸体遍布庭院,鲜血染红了青石板,连那棵百年银杏也被火焰吞噬,枝叶在火光中噼啪作响。

“快去寻找李牧将军!”赵云龙低声道,带领侍卫们沿着廊庑悄悄向前摸去。

转过一个弯,他们终于看到了那个身影——须发染血的将军以断戈撑地,胸前插着的箭簇随着呼吸微微颤动,却依然挺直脊梁,犹如一棵不屈的苍松。他周围,七八名亲兵浑身是伤,仍死死护在主人身前,与二十余名禁军对峙。

“李牧!还不束手就擒!”禁军统领赵毅冷笑道,“陛下有令,叛逆者格杀勿论!”

李牧昂起头,声音虽虚弱却依然铿锵:“我李牧一生为国,无愧天地!尔等助纣为虐,才是真正的赵国罪人!”

赵毅大怒:“格杀勿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赵云龙举起手弩,命令亲兵:“射!不要停!”率先射向赵毅,正中其咽喉,赵毅倒地而亡。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李牧。谁也没想到,竟然有人偷袭。

群龙无首的禁军很快溃败,被杀散。

赵云龙径直走向李牧:“李牧将军!我就是代王之子赵云龙,请相信我!”

将军浑浊的瞳孔里映出少年坚定的面容。当赵云龙拿出布条为他包扎伤口时,李牧咬碎的牙关间露出叹息:“云龙公子...何苦来哉...”

“赵国不要的脊梁,我要。”赵云龙将青霉素粉末撒入创口,低声说道,“华夏将倾,我们另辟天地!”

李牧的眼中闪过一丝震动。就在这时,陈霆带着剩余的人冲了进来,显然外面的战斗已经结束。

“公子,禁军援兵将至,我们必须立刻离开!”陈霆急声道。

赵云龙点头,与侍卫们一起扶起李牧:“将军,得罪了。”

李牧长叹一声,终于点头:“老夫...听从公子安排。”

------

在浓烟和夜色的掩护下,一行人迅速撤离武安君府。赵云龙早已规划好路线,他们穿过几条隐秘的小巷,来到那处存放物资的宅院。

“为大家处理伤口,轻点。”赵云龙吩咐着,同时警惕地观察着外面的动静。远处,邯郸城中已乱成一片,哭喊声、马蹄声,此起彼伏。

陈霆清点完人数,面色沉重地走过来:“公子,我们损失了八个兄弟。”

赵云龙闭目片刻,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清明:“他们的牺牲,赵国后人会铭记。”

宅院的地下密室中,李牧躺在简陋的床榻上,赵云龙亲自为他处理伤口。得益于现代医学知识,他判断李牧伤口虽深,但幸运地避开了要害。在抗生素的作用下,感染的风险也大大降低。

“公子用的何种药物?竟有如此神效。”李牧虚弱地问道。

“家母所传秘方。”赵云龙含糊带过,转移了话题,“将军,赵国将亡,您可知晓?”

李牧眼中闪过痛楚:“王翦大军已破井陉,若我再...”

“即使您在,也无力回天。”赵云龙直言不讳,“赵王迁昏庸,倡后祸国,朝**败,军心涣散。秦国统一天下之势,已不可阻挡。”

李牧沉默良久,长叹一声:“公子所言...老夫何尝不知。只是身为赵臣,唯有以死报国。”

“死易,生难。”赵云龙直视李牧的眼睛,“将军,赵国可以亡,但赵人不该绝。我们若能保存实力,必能延续赵国血脉。”

“公子的意思是...”

“北上代地,积蓄力量。”赵云龙压低声音,“我父王在代地尚有根基,加上将军的威望,必能吸引大批忠义之士。”

李牧怔怔地看着眼前的少年,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他。这哪里是宫中那个默默无闻的庶子?分明是一位胸怀韬略的雄主!

“将军,禁军正在全城搜捕,我们必须在天亮前离开邯郸。”陈霆进来禀报。

李牧挣扎着坐起,向赵云龙深深一拜:“李牧...愿去代地……”

------

子夜时分,一行人悄悄向城门移动。赵云龙早已通过宫中关系,弄到了出城的令牌。然而,当他们接近城门时,却发现那里灯火通明,戒备森严。

“情况不对。”陈霆低声道,“平日此时,守军不会如此严密。”

赵云龙心中一动:“恐怕是我们的行动已经暴露。”

果然,远远地,他们看到一队队禁军正严阵以待。

“公子,怎么办?”一名侍卫紧张地问道。

赵云龙沉思片刻,忽然道:“去西城门。”

“西城门?那是倡后兄长把守,盘查最严啊!”陈霆不解。

“正是如此,他们反而不会料到我们敢从那里出城。”赵云龙解释道,“况且,我有一条密道,可直通城外三里处的山神庙。”

众人惊讶地看着他,连李牧也露出诧异之色。

赵云龙微微一笑。这三个月来,他可不是白白度过的。通过请教父亲赵嘉,以及查阅宫中典籍和暗中探查,他早已摸清了邯郸城中的几条秘密通道——这是他为这一天所做的准备之一。(包括他的弩术,也是这段时间勤学苦练得来的)

他们调转方向,悄无声息地来到城西一处废弃的宅院。在枯井之下,果然有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密道。

“这是百年前邯郸围围时挖掘的逃生通道,知道的人已经不多。”赵云龙解释道,“陈霆,你带两人在前面探路,我断后。”

密道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霉味。众人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前行。约莫半个时辰后,前方出现微弱的光亮——出口到了。

山神庙中,众人稍作休整。从这里望去,邯郸城的轮廓在夜色中依稀可见,城中火光点点,如同繁星坠落人间。

“我们真的要离开了吗?”一名年轻的侍卫赵二郎喃喃道,眼中满是不舍。

李牧望着那座生他养他的城池,老泪纵横:“牧此生,恐再无归期。”

赵云龙站在庙门前,远眺着那片血色中的邯郸,轻声道:“赵国,不会灭亡,我保证。”

陈霆清点完物资,走过来:“公子,接下来去哪里?”

“北上代地。”赵云龙坚定地说,“那里将是我们的新起点。”

天边已泛起鱼肚白,黎明将至。赵云龙最后望了一眼那座即将沉沦的古城,转身走向等待的众人。

历史的车轮依然在滚动,但轨迹已悄然改变。在这个血色邯郸的黎明,一颗种子已经埋下,只待来日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出发吧。”

晨光中,一队人马向北而行,踏上了未知的征程。他们的身影在朝阳下拉得很长,犹如一支利箭,射向命运不可知的远方。

注:《东赵国志》武王世家……王悯赵之良将李牧将为人冤杀,亲率部卒救之。……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