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云清墨暖全文阅读

发表时间:2025-08-08 17:40:37

>>>>《云清墨暖》 在线阅读<<<<

第一章蝉鸣里的誓约三月的风裹挟着桃花的甜香,也卷着高三特有的、紧绷到极致的气息,

灌进A市一中的教学楼。走廊里的倒计时牌红得刺眼,

“100”这个数字像一颗即将引爆的炸弹,悬在每个高三学子的头顶。

苏云清趴在堆满复习资料的课桌上,笔尖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印版上圈圈点点,

嘴里却哼着不成调的流行歌曲。她的同桌戳了戳她的胳膊:“云清,还哼呢?

老班刚从后门过去了,眼神跟刀子似的。”苏云清猛地直起身,朝后门瞥了一眼,见没人,

吐了吐舌头,压低声音:“怕啥,我这是劳逸结合。你看,肝属木,在声为呼,在志为怒,

我这轻轻哼唱,疏肝理气,有助于保持平和心态迎接高考。”同桌被她这套理论逗笑:“得,

你家是中医世家,你说啥都对。不过说真的,你都笃定能上中医药大学了,还这么拼?

”“那当然,”苏云清眼睛亮晶晶的,“A市中医药大学可是我的梦中情校,不多考点分,

怎么配得上它?再说了,某人成绩那么好,我不努力点,以后怎么跟他齐头并进?

”她说这话时,目光不自觉地飘向斜前方的座位。

那个座位的主人正脊背挺直地做着理综试卷,侧脸线条干净利落,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浓密的睫毛上,投下一小片阴影。那是周梓墨。

苏云清和周梓墨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小”。两家住对门,从穿开裆裤起就混在一起。

苏云清是典型的“社交牛杂症”,在熟人面前能疯能闹,是个小话痨;在陌生人面前,

虽然不至于社恐,但也能迅速切换成礼貌疏离的模式。而周梓墨则完全相反,性子内敛,

话少得可怜,从小到大,似乎只有在苏云清面前,他的话才会多那么一点点,

眼神才会柔和那么一丝丝。苏云清记得,小时候她跟着爷爷去采药,总爱拉上周梓墨。

他虽然不说话,但会默默帮她背装草药的篮子,在她被荆棘划破手时,

从口袋里掏出创可贴(仿佛随时准备着),笨拙地帮她贴上。

她叽叽喳喳地跟他讲哪种草能清热解毒,哪种花能活血调经,他总是安静地听着,

偶尔点点头,眼神里的专注却从未变过。这份专注,一直延续到了高中。

百日誓师大会定在下午。操场上,彩旗招展,每个班都喊着震天响的口号。

苏云清作为学生代表之一,站在主席台上,手里攥着发言稿,心脏砰砰直跳。她偷偷往下看,

在黑压压的人群里,一眼就找到了周梓墨。他站在班级队伍的前排,目光稳稳地落在她身上,

像一汪沉静的湖水,瞬间抚平了她的紧张。轮到苏云清发言时,她深吸一口气,

声音清亮地念出自己的誓言:“……以笔为剑,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不负师长,

更不负心中所向!我要考上A市中医药大学,传承岐黄之术,悬壶济世!”她的话掷地有声,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她走下台时,脚步轻快,路过周梓墨身边,

他忽然低声说了一句:“说得很好。”苏云清心头一跳,脸颊微微发烫,没敢看他,

快步回到了自己的位置。誓师大会结束后,各班回到教室。班主任做了最后的动员,

然后宣布放学。同学们三三两两地收拾东西,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既紧张又期待的氛围。

苏云清磨磨蹭蹭地收拾着书包,眼角的余光一直留意着周梓墨。他收拾东西的动作很快,

背上书包准备走时,却在教室门口停下,回头看向她,眼神里带着一丝犹豫。

苏云清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她赶紧抓起书包,快步走了过去。“一起走?

”她故作轻松地问。“嗯。”周梓墨点点头。两人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路无话,只有蝉鸣在耳边聒噪。快到家门口时,

周梓墨忽然停下脚步。“云清,”他开口,声音有些微的沙哑,“高考结束后,

我有话想跟你说。”苏云清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她抬起头,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里。

那里面有她从未见过的认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好。

”她听到自己的声音轻轻响起。周梓墨似乎松了口气,

嘴角勾起一个极浅的弧度:“那……好好复习。”“你也是。”那个傍晚,苏云清躺在床上,

翻来覆去睡不着。周梓墨的话像一颗石子,在她的心湖里漾开了圈圈涟漪。她不是傻子,

这么多年的相处,周梓墨对她的特别,她不是没有感觉。只是,他们太熟悉了,

熟悉到她不敢轻易捅破那层窗户纸,怕一旦说开,连朋友都没得做。但此刻,

他的话像是给了她一个明确的信号。期待和紧张交织在一起,让她一夜无眠。

接下来的一百天,成了苏云清和周梓墨人生中最忙碌也最充实的一段时光。

他们像两条平行线,在各自的轨道上奋力奔跑,却又在不经意间,感受到来自对方的力量。

周梓墨会在苏云清熬夜复习时,

悄悄从窗户递过来一杯热牛奶;苏云清会在周梓墨解不出难题时,

用她那套“中医理论”逗他开心,说他是思虑过度伤了脾,

然后塞给他一块她妈妈做的健脾糕。他们很少再单独说多余的话,但一个眼神,一个动作,

彼此都能心领神会。高考终于结束了。当最后一门考试的**响起,苏云清走出考场,

看到站在不远处的周梓墨时,忽然觉得,压在心头的巨石轰然落地。周梓墨也看到了她,

快步走了过来。“考得怎么样?”他问。“感觉……还不错。”苏云清笑了,眉眼弯弯,

“你呢?”“正常发挥。”两人相视一笑,所有的紧张和不安,都在这一笑中烟消云散。

那天晚上,周梓墨约苏云清在小区附近的公园见面。夏夜的风很温柔,带着青草的气息。

他们坐在长椅上,沉默了很久。还是周梓墨先开了口。“云清,”他转过头,认真地看着她,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觉得,跟你在一起的时候,很安心。”苏云清的心跳开始加速。

“我喜欢你,”周梓墨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不是朋友的那种喜欢。

是……想要跟你一辈子在一起的那种喜欢。”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苏云清看着他紧张得微微泛红的耳根,看着他眼中毫不掩饰的深情,鼻子忽然一酸。原来,

那些藏在岁月里的点滴,那些她不敢确认的心意,都是真的。她吸了吸鼻子,

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周梓墨,你知道吗?我爷爷说,缘分是很奇妙的东西,就像一味药,

时机到了,自然会发挥它的功效。”她凑近他,眼神明亮如星:“我想,我们的时机,到了。

”周梓墨愣住了,似乎没反应过来。几秒后,巨大的喜悦涌上他的脸庞,他伸出手,

小心翼翼地握住了苏云清的手。她的手暖暖的,带着一丝草药的清香。

“所以……”他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所以,我也喜欢你啊。”苏云清笑得灿烂,

“很久很久了。”那天晚上,他们牵着手,在公园里走了一圈又一圈。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

只是聊着未来的打算,聊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周梓墨说他想学生物科学,

探索生命的奥秘;苏云清说她要在中医药的世界里深耕,做一名优秀的中医。他们知道,

未来的路或许会有波折,但只要身边有彼此,就有了勇往直前的勇气。成绩出来后,

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两人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苏云清如愿被A市中医药大学录取,

周梓墨则考上了B市一所顶尖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虽然不在一个城市,甚至不在一个省份,

但这并没有冲淡他们的喜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他们在两家父母的见证下,

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苏云清的妈妈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们俩跑不了。从小就黏在一起,

现在总算成真了。”周梓墨的爸爸拍了拍他的肩膀:“梓墨,以后要好好对云清。

”周梓墨用力点头,看向苏云清的眼神里,满是珍视和温柔。那个夏天,蝉鸣依旧聒噪,

但在苏云清和周梓墨听来,那是属于他们的,最动听的乐章。他们的青春,

在那个蝉鸣不止的夏天,写下了最甜蜜的注脚。第二章两地书,一寸心九月,秋意渐浓。

苏云清和周梓墨分别踏上了前往各自大学的列车。A市中医药大学古朴典雅,

校园里随处可见种植的药用植物,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淡淡的药香。苏云清拖着行李箱,

看着“神农堂”“时珍楼”这些充满中医药特色的建筑,心里充满了向往。

这就是她未来五年要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是她追逐梦想的起点。而千里之外的B市,

周梓墨站在现代化的大学校园里,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眼神平静。

B大的生物科学专业在全国闻名,这里有最顶尖的实验室和最权威的教授,他知道,

未来的几年,他将在这里投入全部的精力,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开学第一天的忙碌过后,

夜深人静时,思念像潮水般涌上心头。苏云清坐在宿舍的书桌前,

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个熟悉的名字,手指犹豫了很久,才按下了拨号键。电话很快被接通,

周梓墨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一丝刚接通的沙哑:“喂,云清?”“嗯,是我。

”苏云清的声音有些小,“你……到学校了吗?都安顿好了?”“嗯,安顿好了。

宿舍的人都还不错。”周梓墨顿了顿,“你呢?中医药大学怎么样?”“特别好!

”苏云清的声音立刻兴奋起来,“这里有好多药用植物,还有一个很大的中药房,

我今天去看了,好多药材我都认识呢!我们的专业课听起来就很有意思,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我感觉我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听着她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大学里的新鲜事,周梓墨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即使隔着千里,

他仿佛也能看到她眉飞色舞的样子。“听起来很棒。”他说,“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

别熬夜。”“知道啦,你也是。”苏云清应着,心里暖暖的,“对了,

你们生物科学都学什么呀?是不是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差不多吧,”周梓墨轻笑一声,

“基础课跟其他理科差不多,后面会有很多实验课。挺有意思的。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彼此的宿舍聊到新认识的同学,从课程安排聊到食堂的饭菜。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直到宿舍快要熄灯,他们才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挂了电话,

苏云清摸了摸发烫的脸颊,心里甜甜的。虽然相隔千里,但只要听到他的声音,

就觉得他离自己很近。大学生活正式拉开序幕。苏云清像海绵一样吸收着中医药知识。

她的性格开朗,很快就和宿舍的姐妹们打成一片。宿舍里一共四个人,

老大是来自北方的爽朗姑娘,老二是本地的文静女生,老四是个活泼的小个子。

苏云清排行老三。“云清,你跟你男朋友是青梅竹马啊?也太浪漫了吧!”老四抱着抱枕,

一脸羡慕地问。“嗯呐,”苏云清笑着点头,“我们俩住对门,从小一起长大的。

”“那他对你肯定特别了解吧?”老二好奇地问。“应该是吧,”苏云清想了想,

“他知道我喜欢吃甜的,知道我怕黑,知道我生气的时候喜欢冷战……”“哇,

这也太甜了吧!”老大感慨道,“不像我家那位,吵架了都不知道我为啥生气。

”宿舍里一阵哄笑。苏云清看着姐妹们打闹的样子,心里很温暖。她知道,大学四年,

这些人会成为她重要的朋友。而周梓墨的大学生活,则相对安静许多。他的宿舍里,

另外三个男生也都是学霸型的,平时要么在教室上课,要么在图书馆自习,

要么就在实验室做实验。周梓墨话不多,但做事认真,逻辑清晰,

很快就赢得了室友们的认可。“梓墨,周末去打球不?”室友问他。“不了,

我要跟我女朋友视频。”周梓墨毫不犹豫地拒绝。室友们早已习惯了他的“宠妻模式”。

虽然周梓墨很少主动提起苏云清,但只要涉及到她,他总是会优先考虑。异地恋的日子,

靠的就是手机维系。每天晚上的电话或视频,成了两人雷打不动的约定。

苏云清会跟周梓墨分享她在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梓墨,你知道吗?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同一个病,不同的人,治法可能完全不同。

就像同样是感冒,风寒感冒要辛温解表,风热感冒要辛凉解表,可有意思了!

”周梓墨会耐心地听着,偶尔问一两个问题:“那怎么判断是风寒还是风热呢?

”“看症状啊,”苏云清像个小老师一样解释,“风寒感冒一般会怕冷,

流清鼻涕;风热感冒则会发热重,流黄鼻涕,还可能喉咙痛……”而周梓墨,

则会跟苏云清讲他在实验室里的发现:“今天我们做了细胞培养,

看到细胞在显微镜下分裂生长,很神奇。”“哇,我还没见过呢,”苏云清好奇地问,

“细胞分裂是什么样子的?”周梓墨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给她听,

虽然很多专业术语苏云清听不懂,但她还是听得津津有味。她喜欢听他谈论他所热爱的领域,

那时候的他,眼神里有一种特别的光芒。除了电话和视频,

他们还保持着一种更“古老”的交流方式——写信。苏云清喜欢写信。她觉得,

文字能更细腻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她会在信里,写下课堂上的趣事,写下对他的思念,

写下对未来的憧憬。她还会在信封里,放上一片她在校园里捡到的、有药用价值的叶子,

或者一小撮晒干的金银花。周梓墨收到信时,总是小心翼翼地拆开。

他喜欢看苏云清娟秀的字迹,喜欢闻信纸上面淡淡的药香。他的回信,字迹工整,

内容却很简洁,大多是叮嘱她注意身体,好好学习,偶尔会提一两句自己的生活。

但苏云清能从那些朴实的文字里,感受到他浓浓的关心和思念。有一次,苏云清感冒了,

嗓子哑得说不出话。她没敢告诉周梓墨,怕他担心。但晚上视频时,还是被他看出来了。

“你的脸色不太好,是不是不舒服?”周梓墨皱着眉问。苏云清想摇头,

却忍不住咳嗽了几声。“感冒了?”周梓墨的语气立刻变得紧张起来,“吃药了吗?

看医生了吗?”“没事,小感冒而已,”苏云清哑着嗓子说,“我自己就是学中医的,

我给自己配了点药,很快就好了。”“不行,还是要去看医生,”周梓墨坚持道,

“别自己硬扛着。多喝热水,注意休息,别熬夜……”听着他絮絮叨叨的叮嘱,

苏云清的心里既温暖又酸涩。她多想此刻他能在自己身边,哪怕只是给她递一杯热水也好。

挂了视频后,苏云清收到了周梓墨发来的短信:“药按时吃,好好休息。

我已经帮你在你们学校的外卖平台上,点了一份清淡的粥,一会儿就到了。

”苏云清看着短信,眼眶瞬间就红了。他总是这样,在她需要的时候,默默地为她做好一切。

第二天,苏云清收到了一个快递,里面是一大包各种口味的润喉糖,还有一张纸条,

上面是周梓墨的字迹:“嗓子好了再跟我打电话。

”苏云清把那张纸条小心翼翼地夹在日记本里,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她知道,

虽然相隔千里,但他们的心,始终紧紧贴在一起。大一的寒假很快就到了。

当苏云清在火车站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飞奔过去,

扑进了周梓墨的怀里。周梓墨紧紧地抱着她,仿佛要把这几个月的思念都揉进怀里。

他的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温柔:“我回来了。”“欢迎回家。

”苏云清在他怀里闷闷地说。回家的路上,两人手牵着手,有说不完的话。

仿佛要把这几个月没说的话,都一次性补回来。这个寒假,是他们确定关系后的第一个长假。

他们像所有普通情侣一样,一起去看电影,一起去逛公园。

第三章惊喜藏在时光褶皱里寒假的时光像握在掌心的沙,明明是慢悠悠地流淌,

回头看却已漏了大半。苏云清窝在周梓墨房间的书桌前,翻着他的生物课本,

指尖划过那些复杂的细胞结构图,忽然抬头问:“你们做实验的时候,

会不会用到中药里的成分啊?”周梓墨正在给她削苹果,闻言抬眸:“有的,

比如研究某些中药的抗肿瘤作用,会提取有效成分做细胞实验。”他把削好的苹果切成小块,

装在盘子里递过去,“下学期有门选修课叫《天然药物化学》,我选了,

到时候说不定能跟你讨论讨论。”苏云清眼睛一亮,叉起一块苹果塞进嘴里:“真的?

那太好了!等你学了这个,就知道我背的那些中药功效不是空谈了。”她嚼着苹果,

含糊不清地说,“比如黄芪,能增强免疫力,

你们实验室是不是能测出它对免疫细胞的激活作用?”“理论上是可以的。

”周梓墨坐在她身边,看着她因为兴奋而微微泛红的脸颊,眼底漾起笑意,

“等我学了具体方法,我们可以一起查文献。”窗外的雪不知何时落了下来,

簌簌地敲打着玻璃。苏云清忽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给你的,开学礼物。

”布包里是一小罐琥珀色的膏体,散发着淡淡的薄荷香。“这是我跟爷爷学做的薄荷膏,

”苏云清解释道,“你们做实验要一直盯着显微镜,眼睛容易累,这个涂在太阳穴上能提神。

而且夏天蚊子多,也能驱蚊。”周梓墨拿起罐子,指尖摩挲着粗糙的布面,

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他知道,这罐薄荷膏里,

是她一点点熬出来的心意——薄荷是她自己晒的,凡士林是挑了纯度最高的,

连罐子都是她跑了好几家杂货店才找到的陶瓷小瓶。“谢谢。”他低声说,

把罐子小心翼翼地放进书桌抽屉,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包装精致的盒子,“给你的。

”苏云清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支银质的书签,上面刻着一片小小的银杏叶,叶脉清晰可见。

“你们学校的银杏叶?”她认出那是B大标志性的风景。“嗯,秋天捡的,

晾干后找师傅刻的。”周梓墨看着她指尖轻抚过银杏叶的纹路,

“你不是总说看书久了书签容易丢吗?这个沉,不容易掉。

”苏云清把书签夹进手边的《中药学》里,刚好夹在“银杏叶”那一页。

她抬头对上他的目光,两人都笑了。有些心意,不用多说,就像这枚书签,

恰好落在最需要的地方。开学后,异地恋的齿轮重新转起,却多了些藏在细节里的甜。

苏云清发现,周梓墨的电话里开始出现“黄芪”“丹参”这样的词,

偶尔还会问她“当归和川芎的配伍禁忌是什么”。

原来他真的在课上认真听了中药相关的内容,甚至在实验室看到含中药成分的试剂时,

会特意拍下来发给她。而苏云清的书包里,永远放着那支银杏书签。

解剖《黄帝内经》的晦涩条文时,指尖摸到冰凉的银质,就好像能看到周梓墨在图书馆里,

一边啃着生物课本,一边偷偷查中药资料的样子。五月的第二个周末,

苏云清突然接到周梓墨的电话,说他室友生日,宿舍聚餐,可能没办法视频了。

“那你们玩开心点。”她嘴上应着,心里却有点空落落的。挂了电话,

她抱着膝盖坐在宿舍椅子上,看着窗外飘落的梧桐絮,

忽然觉得有点委屈——这是他们在一起后第一个不能聊天的周末。“清清,发什么呆呢?

”老大拍了拍她的肩膀,“楼下有人找你,说是你表哥。”苏云清愣了愣,她哪来的表哥?

疑惑地跑到楼下,却在宿舍楼门口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周梓墨穿着简单的白T恤,

背着双肩包,手里还提着一个保温桶,正仰头望着她的宿舍窗口,眼神里带着点紧张。

“你怎么来了?”苏云清冲过去,声音都在发颤。周梓墨被她撞得后退半步,稳稳地扶住她,

眼底的紧张瞬间变成温柔:“实验室的项目提前结项了,有两天假。

”他晃了晃手里的保温桶,“阿姨让我给你带的排骨汤,说你最近总熬夜背书,补补。

”苏云清看着他额角的薄汗,眼眶一热。从B市到A市,高铁要四个小时,

他肯定是一结束项目就赶过来了,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她伸手擦掉他脸上的汗,

嗔怪道:“怎么不提前告诉我?我好去接你。”“想给你个惊喜。”周梓墨低头看着她,

嘴角弯起好看的弧度,“而且,我记得路。”他们确实很熟悉彼此的学校。

高考后的那个暑假,他们曾一起去对方的大学“踩点”。

周梓墨记得苏云清的宿舍楼在香樟道尽头,记得她常去的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

甚至记得她宿舍楼下那家奶茶店的招牌奶茶是三分糖加珍珠。那个周末,

周梓墨成了苏云清的“专属导游”。他们一起去逛中医药大学的药用植物园,

苏云清指着一株开着紫色小花的植物说:“这是紫花地丁,清热解毒的,

小时候你被蚊子咬了,奶奶就用它的汁液给你涂。”周梓墨凑近看了看,

点头:“确实有点眼熟。”他拿出手机拍了张照,“回去查下它的拉丁学名,

说不定我们实验课能用到。”他们坐在神农堂前的石阶上,分享着保温桶里的排骨汤。

苏云清喂他喝了一口,问:“你室友生日是假的吧?”周梓墨老实点头:“嗯,

怕你提前知道会紧张。”“我才不紧张。”苏云清嘴硬,心里却甜得冒泡。她忽然想起什么,

相关资讯

最新小说